?

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知度

2017-10-19 21:59柳斌榮孟靜紅雁李欣悅馮俊
消費導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認知度同學大學生

柳斌榮 孟靜 紅雁 李欣悅 馮俊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和人們思想觀念的開放,“創新創業”已經成為全民關注的熱點話題。相信上至社會精英,下至尋常百姓,社會各界人士對“創新創業”一詞都有所耳聞。大學生作為作為青年群體的中堅核心,作為國家發展的推動力量,一直是在全民創業的浪潮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研究“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知度”這一課題,首先要明確其中的社會背景以及政治背景。

關鍵詞:就業 創新 大學生

一、研究背景

(一)社會背景

隨著教育的普及和人們思想觀念的進步,大學本科教育對于尋常人來講已經不再難以實現,近年來,高校的擴招使得在校大學生人數達到了歷史的高峰,每年的畢業季,都有上百萬的應屆大學畢業生邁向求職的大門。數據顯示,從2009年至今,每年應屆大學畢業生的人數都突破了六百萬人,而且呈現逐年遞增的態勢。2012年,這一數字是六百八十萬,2013年為六百九十九萬,在2014年,大學應屆畢業生人數突破了七百萬,2015年增長到了七百二十萬。然而,近些年國際經濟形勢一直處于嚴峻階段,金融危機爆發的影響仍舊持續,國內的就業市場受其影響也并不景氣?!吧嘀嗌佟钡臓顟B不僅沒能得到緩解,還進一步加劇,這就導致了大學生就業難、求職難的問題。

可以想見的是,要想解決這一問題,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業活動是一個很好的途徑。大學生創業,不僅可以利用他們的高知、高智,為新興產業貢獻力量,還可以為社會提供大量就業崗位,有一舉多得的效果。令人欣喜的是,許多大學生已經注意到了創新創業的優點,有不少大學生在校時期就投身于創業的浪潮之中?,F如今,大學生創業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當我們在百度上搜索“大學生創業”這個關鍵詞后,百度上出現了一百四十多萬個搜索結果,這也從側面說明,大學生創業也已經成為了當下社會不斷關注的熱點問題。

(二)政治背景

為了支持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活動,國家和政府先后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來對大學生創業進行有效的引導,這些政策覆蓋面很廣,涉及到了融資、培訓、稅收、指導等各項環節。比如,國家規定,凡是高校畢業生(包括大學???、大學本科、研究生)從事個體經營的,自批準經營之日起,一年內免收其個體戶登記注冊費、個體戶管理費、經濟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費等。此外,如果上述人群成立非正規企業,只需到所在區縣街道進行登記,即可享受免稅三年的待遇;針對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倘若他們向銀行申請開業貸款,則擔保額度最高可達七萬元,并且享受貸款貼息待遇。國家還推出了一系列的創業扶持政策,比如青年創業引領計劃公益扶持基金、中小微企業扶持基金等。在政策的積極引導下,許多大學生都選擇參加“全國青年創新商業人才培養工程”來實現就業??梢哉f,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國家和政府一直表現出積極的支持態度。

二、研究意義

在第一章所述的背景下,對于“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知度”這一課題的研究,有著其深遠的意義,主要表現在對于社會的意義和對于大學生群體的意義兩個方面。

(一)社會意義

在全民創業的號召下,大學生群體進行創新創業活動,有利于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與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然而,由于歷史上傳統的就業型教育觀念,一些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并不十分強烈,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認知的缺乏,不利于良好創業氛圍的形成。因此,對這一課題的研究,有助于把握當今社會大學生對創業這一問題的了解深度,進而可以為社會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礎,有利于進一步對大學生創業的鼓勵,具有一定程度的社會意義。

(二)群體意義

就業難的事實使得許多在校大學生對自己未來要走的路迷茫而不知所措。自主創業可以將大學生的興趣與職業緊密結合,在發揮自己優勢的同事實現個人價值的提升,因而許多大學生對創業有著青睞的態度。但由于缺乏對創業的足夠了解,勇于嘗試創業的大學生并沒有達到一定比例。因此,在大學生群體中展開對創新創業認知度的研究,可以真正了解他們對于創業的態度,有利于研究大學生創業階段遇到的困難與瓶頸,有助于減少創業過程中的阻力,真正具有積極的意義。

三、研究方法

本課題的研究方法主要基于三種方法:

第一,問卷調查法。在北京聯合大學各個學院共發放問卷1000份,回收1000份,其中有效問卷955份,有效率95.5%。參加問卷調查的同學中,男女性別比例為9:11,涉及北京聯合大學,對外經貿大學和中華女子學院,這三所學校,從到大一到大四年級的學生。

第二,文獻查閱法。對有關大學生創業的相關資料進行了廣泛收集和查閱,并參閱了國內有關大學生創業的資料和研究成果,了解了朝陽區精神文明建設的工作部署以及國家對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導方針,從而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

第三,交流訪談法。在問卷的發放過程中,對優秀創業人才和部分參與者進行訪談,通過面對面的交談,獲取問卷中無法得到的資料信息,為本課題論文的撰寫提供現實的依據和參考。

四、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認知度分析

(一)創業意愿與前景認知度

通過問卷調查結果的收集與整理,基于創業意愿與前景認知度這一問題的調查結果如下:

當談到是否有創業想法的時候,有45.95%(176人)的大學生有創業想法,在這176人中,有接近60%的同學將想法變為行動。在剩下54.05%沒有創業想法的同學中,超過一半的人認為學校應該開設一些創業課程來提高大學生的創業積極性。對于是否支持大學生創業這一問題,有45.95%的人非常支持在校大學生創業,他們表示大學生創業有利于鍛煉自我,獲取成長經驗;有50.91%的人持中立態度,他們認為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打實基礎,等待時機成熟;不支持的只有3.13%,他們覺得創業是荒廢學業,浪費時間和金錢。

上述結果表明,大學生的創業積極性并不是很高。對于創業,半數同學還是持觀望的態度,有意愿自我參與的人數還不到群體的百分之五十,但在有意愿的人群中,將想法變為行動的人群比例并不算少,占到了百分之六十。這主要是由于大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并沒有接觸到太多有關自我價值實現的知識,而在大學教育的階段也缺乏一定程度的官方引導。endprint

當提及創業前景這一問題時,38.48%的人認為有很大的創業前景,有57.07%的人認為有前景但不大,有4.45%的人認為基本上沒有前景。這個結果說明,從整體來講,同學們認為創業還是存在前景的,前景的大小取決于社會背景下人們對于創業的看法、創業者對于自身能力的評估以及政府對于創業的宣傳與投入。同時同學們也能意識到,創業本身也是存在風險的。

(二)創業政策認知度

通過第三章所述的有關方法,針對大學生對創業政策認知度的調研結果如下:

經調查,在校同學們對“實行彈性學制,支持大學生休學創業?!?、“大學生創業享稅收減免優惠?!?、“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向銀行申請開業貸款擔保額度最高可為7萬元,并享受貸款貼息?!边@幾項創業政策的了解基本持平,但是仍然有34.55%對創業政策都不了解。只有極少數同學幾乎每天都看有關創業的電視節目、新聞、報紙,經常關注也只有14.4%的同學,絕大多數同學處于偶爾關注的狀態,從不關注的同學也占了總人數的25%。

后續調查顯示,畢業大學生相對于在校大學生對于創業政策的了解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對于“高校畢業生(含大學???、大學本科、研究生)從事個體經營的,自批準經營日起,1年內免交個體戶登記注冊費、個體戶管理費、經濟合同示范文本工本費等。此外,如果成立非正規企業,只需到所在區縣街道進行登記,即可免稅3年?!?、“大學畢業生在畢業后兩年內自主創業,到創業實體所在地的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注冊資金(本)在50萬元以下的,允許分期到位,首期到位資金不低于注冊資本的1 O%(出資額不低于3萬元),1年內實繳注冊資本追加到50%以上,余款可在3年內分期到位?!?、以及工商部門、衛生部門針對大學生創業的傾斜政策都有一部分的同學了解。

以上的結果顯示,在校大學生對創業政策并沒有十分關注的意向,對于新聞、雜志、網絡等媒體上的大學生創業政策的報道也持無所謂、不積極的態度,甚至多達四分之一的在校大學生表示從不關注。這種情況一方面是由于在校大學生課業負擔較重,沒有太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對創業政策進行了解,另一方面是由于很多人并沒有自我創業的意向,所以并沒有關注的動力。而對于畢業大學生來說,情況有所改善,這主要是由于求職階段學校、社會各方的信息滲透比較到位,但他們對于創業政策的了解依舊不夠全面。

(三)創業優劣認知度

在調查大學生創業的優勢時,超過70%的同學選擇了“勇于創新,自信心較足,有活力,敢于拼搏”,一半的人選擇了“我們敢于嘗試,失敗了大不了從頭再來”,41.25%認為優勢是“接受新鮮事物快,甚至是潮流的引領者”,36.55%的人認為大學生對事物較有領悟力,有些東西一點即通,自主學習知識的能力強,另外選擇大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容易獲得政府補貼和貸款商務人一樣多,都是26.63%。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大學生最大的優勢就是年輕,有時間,腦子活,思路快。

在調查“大學生創業的主要障礙是什么”時,將近80%的參與者認為是缺乏工作經驗,60%的人認為缺乏社會資源或人脈,超過一半的人認為是缺乏資金,剩下的依次是缺乏相應的知識和能力,創業環境差、缺少扶持和保障,缺乏合適的項目、個性不適合創業、家人反對。從這一結果可以看出,大學生創業面臨的最關鍵問題是缺乏經驗、人脈和資金,這是因為大學生在沒有進入社會之前人脈網絡尚未建立,交際圈比較單一且關系比較簡單,在步入社會之后容易上當受騙。

(四)創業偏好認知度

(1)創業合作者的偏好分析。有60%的受訪者表示更愿意和社會經驗足的人一起創業。愿意與社會經驗足的人一起工作的同學占很大一部分比例,然而選擇與高學歷同學一起工作的人則占比例最小,這個數據可以從側面說明,大學生認為社會經驗比學歷更重要,所以有創業想法的同學應該更加注重經驗的積累。

(2)創業方向的偏好分析。有36.03%的同學愿意與大公司合作,有四分之一的同學想要參加創業大賽,還有五分之一的同學選擇代理采購和銷售,還有一小部分同學想要自己開店。這一結果的原因在于,大學生的社會經驗不足,在選擇創業的時候第一點要注意的就是防止被騙,所以他們更愿意與大企業、有信譽的公司合作。而且創業大賽也是為了積累自己的社會經驗,積累更多的人脈。

(3)獲取創業資金途徑的偏好分析。大學生在選擇創業資金時,有五分之二的人表示想向有關部門申請資金,四分之一的人想自己籌資創業,五分之一的人更愿意家庭投資、學生創業,剩下的十分之一想向銀行貸款。這表明,大學生對于創業的資金獲取途徑,還是更偏向于政府官方的支持。

五、結論與建議

從研究結果來看,大學生對于創業總體呈支持、感興趣的態度,但超過半數人員仍舊觀望,真正投身于創業的大學生所占比例并不大,這主要是由于大學生對于創業本身的了解并不十分足夠,大家表現出希望學校開設相關課程的傾向;關于創業政策,大學生的認知明顯不足,且在校大學生對其的興趣與認知要低于畢業大學生;關于自身創業的優劣,大學生普遍認為優勢在于年輕以及高知高智,劣勢集中在經驗、人脈以及資金不足;關于創業的偏好,大部分大學生表示,更傾向于與擁有豐富經驗的人員或公司聯合創業,更偏向于從政府的官方支持中獲得初期的創業資金。

基于以上結論,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建議:

第一,學校方面,建議開設創業相關課程,宣傳創業政策,輸送有關創業的理論知識;建議多舉辦有關創業政策的講座,加強同學們對創業政策的認知,舉辦創業成功人士的宣講會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建議舉辦創業大賽,幫助大學生積累社會經驗與人脈。第二,政府方面,建議多多頒布針對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同時,政府也應該對創業政策多進行宣傳與引導,比如在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上宣傳有關政策,利用新媒體方式來實現廣而告之,同時,也可以舉辦線下活動,比如發放宣傳冊等。第三,大學生方面,應該意識到,創業不是簡簡單單的各種能力的結合,必須時時刻刻保持一顆警惕的心;應該時常關注市場運營情況,抓住每一次的機會,除了理論知識以外還需要學習管理者的一系列的能力;除此之外,大學生也應該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動,提高溝通交流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歡
認知度同學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同學會上的殘酷真相
托幼園所教師衛生保健知識認知度的研究分析
PICC置管患者置管認知度及影響因素的研究
大學生之歌
綜合護理干預改善未婚人流術患者避孕知識認知度效果觀察
大數據告訴你湖南人如何“打年貨”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應接不暇 騎虎難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