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控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

2017-10-19 09:26郭暘
消費導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問題及措施行政事業單位

郭暘

摘要:財政部于2012年11月正式發布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并于2014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于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這一制度可以有效規范內部控制,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本文基于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含義、意義的理解,系統分析了會計內控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有效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 會計內控管理 問題及措施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含義

內部控制是指:為實現控制目標,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范和管控。靜態意義上,內部控制是一種內部管理系統,為防范風險,管控風險而建立,具體可包括內部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溝通及內部監督等要件。動態意義上,內部控制實質上是制度制定,措施實施,程序執行的循環過程,并通過自我檢查及評價,發現問題,改進問題??梢哉f內部控制在經濟活動的風險管控中發揮了持續的積極作用。

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意義

財政部制定和推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具有三方面重要意義:一是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水平;二是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打造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建設;三是推進財政規范、科學、信息管理。行政事業單位建立有效的會計內控制度,可以確保單位各項資金有效運行,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及效率,保證財產完整安全,財務數據真實有效,保障各項工作穩步運行。

三、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控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意識薄弱

近年來,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總體呈上升趨勢,但目前仍有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對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不夠重視,管理者內部控制意識及風險防范意識薄弱?!缎姓聵I單位內部控制規范》中規定,單位負責人應對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實施負責,其他工作人員也要積極發揮作用。但由于認識不足,缺乏認同感等原因,有些單位雖然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但難成體系或未把控制活動落到實處,內部控制僅成為一項擺設,一句空話。

(二)崗位設置不合理

崗位設置不合理,缺乏有效分工及輪崗制度。有些事業單位財務部門仍然存在會計人員的配備不符合規定,無證上崗或違規混崗等現象。如:未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即從事會計相關工作,出納及會計人員,經辦人員和審核人員等不相容崗位未分離的情況。一個崗位從事多年,未建立輪崗機制,極易滋生腐敗問題。

(三)系統風險分析不足

內部控制是在系統梳理業務的基礎上,識別、評估、應對和控制單位的內外部風險。但是隨著行政事業單位業務的日趨復雜,經濟活動風險呈現系統化趨勢,任何單獨的風險都有可能成為整體風險。但是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都不能很好的對風險做出系統分析。如:為了凸顯成本控制效果而刻意加大預算金額等預算工作與實際情況不符的情況普遍存在。由于預算編制審核中的風險不僅會對預算批復、預算執行、決算和考評等環節產生影響,同時將直接導致收入、支出、政采等多項業務失去依據和基礎。所以行政事業單位必須加強系統風險分析。

(四)會計內控管理執行力度不足

一是行政事業單位單位雖然有完備的會計內控制度,但鮮有人貫徹落實,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導致會計內控管理效率低下;二是因行政事業單位各部門權責不清晰及制度執行人員素質低下導致會計內控管理質量低下;三是內控規范在實施過程中全員參與意識差,尤其是行政事業單位領導。沒有領導支持的內部控制只能流于形式,停留在表面;四是行政事業單位未充分運用現代科學化技術手段加強內部控制。

(五)內部控制體系不完善

一是成本控制作為大多數事業單位在制定內部控制體系時的側重點,往往忽略了單位高效運轉過程中其他需要控制的方面;二是只側重財務部門的控制,而對其他業務部門的控制不多;三是職責分工不清晰,混亂的管理方式很難發現問題。

(六)財務管理與業務管理聯系不夠緊密

有些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職能相對簡單,僅針對各項支出本身進行審核及撥付,與業務管理層面相脫節,沒有涉及業務的實質性審核。體現出財務部門對行政事業單位日常工作的重大決策的參與性不足,使內控制度在實際面前失去應有的作用,不能實現對業務環節的財務管理及監督。因此,財務部門應及時介入業務環節中涉及收支的部分,以進行有效的財務監督及控制。

四、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內控管理建議

(一)加強內部控制意識

加強內部控制及風險防范意識,首先要提高領導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只有領導重視起來,才能得到其他員工的重視,才能使制度在整個單位全面實施起來??梢酝ㄟ^日常會議、制度研讀等方式強調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同時可以把內部控制的實施、效果做為考核領導干部的指標來強化。只有強化了意識,才能有效指導行動落到實處。

(二)合理設置崗位及分工

財務部門可以通過完善崗位說明,合理設置崗位,配備專業會計人才,做到每項工作有專人負責,不兼任不相容職務,不混崗。避免因財務人員不穩定及不專業等原因造成的工作紕漏。同時,為會計人員定期舉辦培訓班,加強財務理論學習,以適應各項財稅新政策的變化。

(三)風險分析從預算分析入手

一般來說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普遍缺乏有力組成依據,所以風險分析要從建立健全預算制度入手。首先要據實收集各部門費用支出情況,然后由專職人員進行有效整合、分析及計算,最終做出合理準確的預算。同時應有其他部門進行監督審核,保證預算計算過程獨立有效,預算數據科學合理。在支出環節要切實做到:加強對預算支出的管理,嚴格執行預算和各項財稅制度,不得擅自擴大范圍,提高標準。同時必須嚴格按照預算規定的支出用途使用資金,不得挪用、混用項目資金。

(四)督促相關人員認真執行

貫徹和執行是提高制度執行力的前提及必要手段。不僅要加強核心內容和主要思想的學習,同時還要督促相關人員在學習和領會的基礎上認真執行這些規定。在會計內控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明確各部門、各崗位及各工作人員的權利和責任,并對執行結果進行監督和獎懲,形成完善的內控機制。

(五)建立健全內控制度體系

內部控制制度應當在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活動的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中貫穿始終,以控制全面的經濟活動。范圍應覆蓋預算、收支、政府采購業務,資產管理、建設項目管理及合同管理等多項經濟活動。流程應滲透至經濟活動的決策、執行、監督等各個環節,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控制。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必須要建立健全內控體系制度,同時內控體系的建立并不是一勞永逸的,而應根據新形勢、新政策等動態變化,及時完善內控制度,改進措施及程序,及時修訂內控制度體系。

(六)加強信息化管理

內控規范中明確指出:“各單位應充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加強內部控制”。因此強大的信息系統必然成為業務管理及財務管理有機結合的必要支撐。信息化管理將大幅提高會計內控管理效率。

(七)充分發揮內審、外審監督作用

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需加強監督控制,建立內審監督體系,設立專崗專人執行監督任務,及時了解內控中發生的問題,并及時解決。但是監管只依靠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往往監管力度是不夠的。因此在充分發揮內部審計作用的同時,要自覺接受來自外部,如紀檢監察等部門的監督。通過不定期檢查,施加社會及政府監督壓力,行政事業單位應高度重視,落實完善相關政策及內控制度,將會計內控管理落到實處,實現真正的有效監督。

目前,隨著《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的逐步推行,行政事業單位在會計內控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進展,但是仍然有許多不足及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通過進一步摸索、制定、和不斷完善符合自身實際發展情況的內控制度規范來解決。endprint

猜你喜歡
問題及措施行政事業單位
水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基層工會財務管理工作的思考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策略微探
民政專項資金使用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
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信息化的探討
財務管理視域下的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途徑研究
行政事業單位物資采購管理的難點及對策
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問題以及解決策略思考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對策
制藥企業成本控制中的問題及處理措施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