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法學人才的實踐能力與實現對策

2017-10-19 00:55郅玉玲
消費導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法學教育實踐能力能力培養

郅玉玲

摘要:從法學人才培養的角度來看,提升法學人才的實踐能力,是現代法科教育的最重要目標,也是開展法學教育改革的核心所在。在傳統法學教學過程當中,往往“重理論、輕實踐”,這樣錯誤的法學教學觀念,對于提升法學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極為不利。提升法學人才的實踐能力,既是現代法律職場的現實要求,也是現代法學教育的題中應有之意。本文立足我國高校法學人才培養實踐,分析實踐能力對于法學人才的重要意義,探討提升法律人才實踐能力的現實路徑,以期指導我國法學教育,為社會培養越來越多的合格法律人才,推動國家法治建設步伐。

關鍵詞:法學教育 法學人才 實踐能力 能力培養

從我國現行法學人才體系來看,高校是培養法學人才的最重要基地,為社會輸送大量的法學專業人才,推動法治社會建設。隨著課堂改革的深入,我國法學教學也進入了教學改革的深水區和攻堅區。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普遍存在著實踐能力不足的問題。提升法學人才的實踐能力,在現代教學中充實實踐教學內容,是現代法科教育的現實需求,也是服務依法治國總體布局,培養優秀法律人才的必然途徑。

一、提升法學人才實踐能力的現實意義

不同于其他人文社會學科,法學專業本身就體現出極強的實踐應用特征,這是法律專業的自身特點。盡管在現代法學人才培養體系中,仍然以法學研究為主,但是進行法律研究的真正目的,仍然是服務法律實踐,為法律實踐能力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從目的角度出發,依然強調實踐能力對于法學人才的重要性。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邏輯,而在于實踐。美國大法官的著名言論,深刻影響著世界領域法學教育的開展。法學專業的特點,就要求強化法學人才的實踐能力。近年來,我國法學專業和人才培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為社會輸送了大量的法律人才,據統計,全國共有600多所高校開設了法律專業,每年培養大量的法學人才。但是,現代法學教育培養的一個共性問題就是實踐培養內容過少,學生缺乏相應的實踐能力。

從職業能力構成角度來看,實踐能力對于法學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是法學人才能力體系中的核心與關鍵。不管是實務界和理論界,都達成這樣的共識,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法學人才,首先要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作為一個法學人才,不僅要熟練掌握法律規則,同時也要廣博的知識,特別是對于社會學、經濟學、管理學要有足夠的了解。其次,要在長期的訓練和培養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法律思維,法律專業的學習,并不在于記住多少法條,而在于法律思維的培養,法律思維作為一種職業思維,是一種思考問題的獨特角度,是運用法律觀點看待問題糾紛的一種方式。

不管是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還是法律思維,都是要服務于法律實踐運用,因此,法律實踐能力是現代法律人才所必須具有的能力,是法律人才能力的核心和關鍵,法學專業能力是否強,不在于對問題的分析和闡述,而在于利用法律武器,幫助當事人維護合法權益,在于利用法律知識,在法庭上做出公平的裁判。從學生的應用角度出發,實踐能力是對法學人才的必然需求。

二、法學人才實踐能力培養的問題分析

在全國600多所開設法學專業的高校當中,普遍存在著理論教學和實踐應用能力培養之間脫節的問題。在傳統的法律教學理念當中,普遍重視理論的研究,輕視實踐能力的培養,認為只有在學校教學階段打好理論基礎,在以后的實踐工作中,才能有章可循,而法律實踐能力并不急于培養,開始工作以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這樣錯誤的教學觀念,嚴重制約了法學人才綜合素質的提升。對于法學人才來說,在理論教學階段有機融入實踐教學,是提升法學人才綜合素質的最有效途徑,通過實踐的演練,也能強化學生對于專業理論知識的認知和接受程度。

作為法學人才,畢業后的工作崗位集中在三個方向上:司法系統、律師、企業法務,不管是到哪一領域就業,都需要極強的實踐應用能力。通過用人單位的反饋,畢業后的法律專業學生,盡管已經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獲得了法律職業資格,但是法律實踐能力幾乎為零,要進行培養仍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另外,由于法律工作的特殊性,缺乏實踐能力的法學工作者在學習過程當中,一般都要以犧牲當事人利益的方式,來換取自身實踐能力的提升。

舉例來說,筆者通過調研發現,在很多法學名校中,學生實踐能力不足的問題依然十分嚴重,以“五院四系”之一的吉林大學為例,盡管是法學重點院校,但是時間能力培養依然不足。在該校整個人才培養體系中,不管是本科教學階段還是研究生教學階段,學生能夠獲得唯一實踐能力,就是學院組織的模擬法庭競賽,而由于教學資源的限制,學生必須通過分組的方式參與活動,能獲得上場演練機會的學生更是少之又少。雖然該校已經通過建立實踐教學基地等方式,提升實踐教學的比重,但是相比較法學院較大的學生體量來說,實踐演練所占的比重明顯過少,多數學生在整個學習生涯中,都得不到有效的鍛煉。在這樣的法學重點院校中,這樣的情況已然明顯,可見其他普通院校的實踐能力培養水平。

三、提升法學人才實踐能力的現實路徑

(一)明確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提升法學人才的實踐能力,要從轉變教學培養目標入手。在現代的法律職業體系中,絕大部分的法科專業學生,最終都會走上實踐應用崗位,專門從事法律研究的人少之又少,而且法律研究也不是脫離法律實踐而進行的,如果單純從書本角度進行法律研究,那么無異于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所以,在整個教學目標設計上,就要以應用型法律人才培養為導向,從人才培養體系入手,在全體教師和學生當中,塑造實踐應用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在教學實踐當中,要突出實踐課程的編排,引導學生從實務角度審視法律體系,學習法律法規,通過問題導向的方式,引導學生開展法律學習。結合司法考試學習內容,注重案例學習,強化實踐應用能力。

(二)改革課堂教學模式

從目前的很多法學院校培養方式上來看,和一般的人文學科并沒有體現出差異性,一般都是教師通過課件和教材,進行法律專業知識的學習,在評價考核體系上,也是一般的答卷方式,缺乏實踐能力培養。從目前的教學現狀來說,大范圍的開展實踐教學,將學生輸送到法院、檢察院和律師事務所進行實踐訓練和學習,有著現實的必要性,但是并不現實。因為現在高校法學院不斷擴招,師資力量不足,特別是訴訟法等老師都比較緊缺,所以這樣的實踐培養模式,短時間內還不能成為現實。但是,在課堂教學中,同樣可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案例教學討論的方式,就可以提升實踐教學效果。舉例來說,教師在案例選取上,除了選擇經典判例,同時也可以找到最新的熱點案例和身邊的現實案例,通過案例分析和研討,訓練實踐能力。在法學實踐教育中,蘇格拉底式的教學方法,有著廣泛的應用空間,通過不斷的追問和解答,可以有效鍛煉學生實踐能力,這樣的模擬過程,也與實際的法律實踐工作,有著極大的相似性。

(三)優化學科實踐評價體系

在法學人才培養的當中,如何開展法律學習,更多的還是遵循評價體系的指引。在一般的法律人才培養評價體系中,還是以分數為導向,包括司法考試這樣的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也同樣采取筆試分數的方式。因此,在法學人才培養過程當中,可以突出實踐要素,通過優化學科的評價體系,增加對實踐能力的考核,引導學生將更多精力放在法律實踐能力培養上。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開展法學人才培養和法律教育,也要與時俱進,提升人才的現代職業水平和職業能力。提升法學人才的實踐應用能力,對于彌補我國法律人才缺口,提升法律人才的職業競爭力,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實踐應用教學內容嚴重缺位現代課堂,造成了法學人才實踐能力的不足,與此同時,具有較強法律實踐能力的教師嚴重不足,也阻礙了現代法學教學的開展。因此,強化法律人才實踐能力,要從課程體系設計入手,完善考評方法,強化法律職業技能演練,通過模擬法庭等實戰訓練方式,提升學生的法律應用和實踐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推動現代法學教育發展,為依法治國培養更多更優秀的法律實踐人才。endprint

猜你喜歡
法學教育實踐能力能力培養
高校法學教育職業化改革研究
《人民調解技巧》課程實踐教學方法探索
完善我國法學教育培養復合型法律人才的對策分析
案例教學法在成人法學教育中的應用
芻議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
品德教學利用微課開展預學的實踐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數學歸納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