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的基礎施工技術

2017-10-19 02:41吳月霞
水能經濟 2017年10期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探討

吳月霞

【摘要】社會生產和生活離不開水和電,隨著社會的發展,水利水電工程項目越來越多。為了確保工程更好的服務于社會,從而對工程的整體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水利水電基礎施工是整個工程施工中的重中之重,對工程的整體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加強基礎施工技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介紹水利水電工程的基礎工作的重要意義以及幾種常見的基礎施工技術。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技術;探討

前言:

水利水電基礎工程施工是整體工程項目的關鍵,是整個工程施工工作的重要環節,因此,施工單位要大力加強基礎施工工作,不斷提高基礎施工技術,從而保證整體水利水電工程高質量的完成,進而更好的服務于社會。

1.水利水電工程中的基礎施工的淺談

一項水利水電工程的完成質量的好壞取決于水電工程最基礎的部分,也就是基礎施工質量的好壞。一般來說,水利水電工程規模都比較龐大,運行起來過程復雜,各種各樣的影響因素也很多。如果水利水電的基礎施工質量不能嚴格把關,就會嚴重影響工程的整體完成情況,最終適得其反,工程項目不僅不能發揮其應有功能,而且還有可能導致危險的發生,甚至影響社會的生產,危害人民的生命。水利水電工程不能等同于普通的工程項目,與之相比,施工難度更高,技術含量更深。所以,為了高質量的完成一項水利水電工程,我們必須從基礎施工工作質量入手,扎扎實實的做完基礎施工,在此基礎上再一步一步的穩定的繼續工程建設。另外,要在工程開始前組織專業的技術人員制定科學的施工方案,科學的利用基礎施工技術,在保證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結合地理情況根據工程進度制定施工時間,比如盡量安排在枯水期進行施工。這就要求各個部門事先做好人員、機械設備部署的基礎工作,確保工程過程高效率的不間斷的完成。

2.水利水電工程基礎建設的重要性

我國的水利水電工程的大力實施不僅是為了適應社會的飛速發展,更是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水利水電工程與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連,所以工程的質量以及完成情況也越發受到重視?;A施工過程中工作人員一定要自覺遵守工作規范,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選擇切實可行的基礎施工技術,加強施工管理,竭盡全力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

3.水利水電工程的基礎施工的注意事項

3.1施工時間的合理安排

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一般水下作業比較多,所以時間盡量選在枯水期進行,如果在多雨季節開展工作,水下施工會有很大的困難,有時甚至會影響工程的質量。另外,若是選在枯水期施工,無形中就縮短了工期的長度,所以我們還要確保質量的前提下提高基礎施工的工作效率。

3.2隱避工程不容忽視

在工程施工建設過程中,因為隱蔽工程不能輕而易舉的被發現,所以極容易被忽視,但是,隱蔽工程所帶來的各種問題的嚴重性卻是難以預料的。在施工的過程中,隱蔽工程的問題不會直觀的表現出來,只有在工程建設完工后的若干年才能被發現,而且發現后也很難解決,所以,在工程施工過程中要深入研究、探討、分析,盡最大可能發現隱蔽工程,將其列為重中之重,避免遺留隱患。

3.3.施工的前期準備工作要充分做好

工程施工的前期準備工作內容很多,其中最基本的工作有選址、勘察、規劃、設計。由于地理條件的復雜性和自然環境的多樣性,工程施工過程中一定會遇見、形象色色的各種錯綜復雜問題,充分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是從容面對施工過程中各種各樣的問題的前提。

3.4.高度重視地基質量

英國有句名言說:基礎不良的好建筑是沒有的。所以說,任何建筑工程的質量好壞首先取決于地基的質量,特別是對于一項規模龐大的水利水電工程更是毫無例外。新聞媒體報道的工程質量問題絕大多數都是地基質量不達標,導致很多問題工程。

4.常見的水利水電工程中的基礎施工技術

4.1 水泥土加固技術

水泥在各種建筑工程中被廣泛應用,水泥的作用是使地基更加穩固,增強工程建筑的各種抗壓能力,因此,基礎施工中使用的水泥施工質量是工程強度的重要影響因素。施工前,要正確的計算水泥、水、白灰、砂石等成分的科學比例,然后進行充分混合,均勻攪拌,決不偷工減料。在水泥灌漿過程中,對于灌漿的深度一定要按標準實施,深度越深穩固性越強,有些工程為了增強地基的穩固性,水泥的灌漿的深度會達到半米以上。

4.2 軟土的處理技術

土壤的密度和質地對施工的方案、方法以及機械設備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進行施工設計時還要考慮施工現場的土地性質。遇到軟土時,根據軟土的抗壓性、抗變形性采取不同的技術進行處理:1)挖出置換法,既是將施工現場的軟土挖出,置換成密度較大、強度較高,符合施工標準的其他土壤,例如灰土、粗砂、水泥土。在淤土層比較薄的情況下通過這種方法直接改變施工范圍的土壤性質。2)重錘夯實法,用履帶起重機將重60kN的重錘吊起6米至30米高,然后讓重錘做自由落體運動,通過運動讓勢能轉化成動能,經過幾次重復運動逐漸夯實土壤。這種方法適用于河流沖積層、濱海沉積層等土質結構。3)排水固結法,此種方法由排水和加壓兩部分組成,施工人員利用自重以及外部荷載的作用將土壤表層以及內部的積水快速的排除干凈。這種方法對人工的依賴性較強,但是卻能有效的改善淤泥軟黏土的穩定性。

4.3 ê固技術

該項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比較常見,因為大多數水利水電工程選址都遠離大都市,地理位置比較偏僻,無論是交通還是水電等一些基礎設施都比較落后,在這種現代化技術比較落后的環境下施工,如果要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一項技術含量高且過程復雜的工程,無論是設備的運輸還是使用上都比一般工程要難,這種情況下 ê固技術的應用能最大限度的提升施工效率,并且這種技術在基礎施工中能使工程的牢固性、穩定性更強,讓施工的質量更有保證。

4.4預應力管樁技術

預應力管樁技術主要作用是進一步提高基礎工程質量,強化工程的綜合性能。在這項技術的應用中,施工人員首先要明確區分先張法預應力管樁和后張法預應力管樁的不同作用和不同效果。當下施工過程中,較為常見的沉樁技術分別是靜壓法、撞擊法、射水法、錘擊法、振動法等,應用最為普遍的是錘擊法和靜壓法,它們操作簡單,對施工人員專業素養的要求不高,比較符合當前我國施工人員的整體知識水平,而且可以降低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階段的投入成本。預應力管樁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管樁沉樁結束后,還需要進行質量檢驗,如果發現質量不合格的管樁,要及時處理,保證沉樁質量,確保管樁技術的應用符合設計要求。

5.提高水利水電工程中的基礎施工質量

5.1加強基礎施工的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在水利水電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必須嚴格按照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操作,堅決落實行業標準中對基礎施工管理制度的要求,全面強化基礎施工管理工作。此外,還要注重各施工環節的數據分析部分,詳細檢查施工中的各項作業,細微之處也不能放過,對建筑和人員存在安全威脅的、有可能影響施工質量的問題進行全面的細化,然后加以分析,不留任何漏洞,找出問題的原因并且采取科學的手段來解決問題,為后期投入使用奠定良好基礎。

5.2加強施工技術的創新和監督

在基礎施工建設中,設備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一些超重的、人員無法到達的地方都需要借助機械設備來完成,因此,為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要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維修,并針對工程需要做出性能改進。施工單位要定期對技術人員、施工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可以擇選企業內部優秀員工以報告的形式,與大家分享心得體會,教授專業知識,也可以定期聘請專家組織座談會,詳細講解相關技術的應用,使工作人員意識到只有不斷增強自己的實力,才能在企業中長遠發展,鼓勵員工進行主動學習,適應時代的進步和發展,敢于運用新型材料,熟練掌握其操作方法和技巧,提高新技術的運用能力。另外,施工過程中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繪制檢修圖,實現通過網絡工具對工程質量的監督工作。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基礎上,盡量縮短工期,控制施工成本,控制原材料的投入數量。充分運用科學方法進行技術上的改革和創新,同時加大檢查頻率,將定期檢查和不定時抽查同時進行,并及時更新技術和工藝,使機械設備發揮到最大作用,以有效提高施工質量和效率。

5.3利用GPS定位系統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經濟和科技水平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短短幾年內,GPS定位系統就被廣泛的應用于水利水電工程的基礎施工中,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強化了施工質量。GPS定位系統的工作原理是通過衛星間的連接來搜集信息,可以進行高精度的時間傳遞和高精度的精密定位,其技術級別遠遠超過地面定位技術。特別是GPS定位系統的快速發展,在水利水電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意義,推進了工程進度,提高了測量精度,GPS定位系統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廣泛應用,取代了以往使用的地面定位技術,不僅為如期完工提供了巨大保障,還精進了施工質量,節約了施工成本。因此,應持續推廣GPS全球定位系統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應用,為促進該行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必要保障。

5.4基礎施工中注重環境保護

在水利水電工程的基礎建筑中,要特別注意保護周圍環境,切不可以工程為先決條件而忽視對環境的保護。所以,施工之前,建筑單位要安排專人調查施工區和生活區的環境,根據實際的施工地域特點來制定環境保護方案,并及時上報領導審批,完全確定后再展開施工作業。施工過程中,結合具體的施工計劃進行周遭的環境保護,必須嚴格按照環境保護方案執行,不能為了達成水利水電的施工目標而污染環境,破壞周圍生態平衡,影響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體健康。此外,施工單位還要組織試驗和調度部門巡視、監測生活區域和施工區域的環境狀況,嚴格按照相關的行業標準進行監控作業,定期監測,發現問題及時溝通解決,以免擴大污染范圍,建筑單位還要在企業內部定期宣傳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在明顯的地方張貼標識,強化全體職工環境保護的意識,只有大家在思想上認可保護環境這一舉措,才能在實際行動中控制好各個施工環節,避免環境污染。在材料的采買過程中,相關采購人員要熟悉施工標準和要求,采購質量達標、環保的原材料,如果采買回來的材料對環境構成污染威脅,就會無形中拖延工程進度,造成人力、物力的極大浪費。建筑垃圾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垃圾必須分類處理,值得注意的是,施工噪音也屬于垃圾范疇,要盡量將噪音降到最小,有害物質和粉塵要及時清理,避免對空氣、土地、水體造成污染,并且做出相應處理,避免二次污染。

5.5施工導流、圍堰技術的運用

在水利水電施工過程中,施工導流、圍堰技術是比較不容易把握的難點,因為導流、圍堰技術的實施容易對工程的進度和質量造成不利影響。水利水電工程的基礎工程建設中,會遇到許多河流,眾多河流的出現為施工隊伍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阻礙,經常要與河流等交叉、搶奪進行,因此導流工作時常會持續到整個工程施工完畢,這就大大降低了施工速度,并且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操作條件復雜,對工作人員的身體素質要求較高,還有可能會對施工質量產生影響。根據我國建筑行業的相關規定,導流的水流量及導流時間必須要和施工方案相結合,與完工時間相結合,確保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工程量。任何情況下,人的生命安全都非常重要,在確保工程保質保量完成的基礎上,保證全體施工人員和周邊居民的身心及財產安全顯得尤為重要。

6.結語:

社會的飛速發展對動力建設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我國對水利水電工程不斷的進行規劃和資源的大量投入,雖然多數水利水電工程地處偏遠,但是卻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工程質量一定要嚴格把關,而基礎施工對整個工程質量起著決定性的影響,同時也是水電工程的最重要環節。為了提高基礎施工的質量,工程的技術人員和一線施工人員要積極主動的加強對各種基礎施工技術的研究和探討,結合實際情況,運用專業的理論知識,因地制宜,采用科學合理的基礎施工技術,從而提高施工效率,節約工程成本,保證工程質量,保證工程投入使用后充分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梁建強.水利水工程灌漿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措施的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08.P12——15

[2]王吉.水利水電工程中基礎施工新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09

[3]馬友榮.水利水電工程基礎施工技術探析[J].2015(21):41

猜你喜歡
水利水電工程探討
試論水利水電大壩工程的施工技術及注意問題
淺談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管理
論述基坑排水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應用
環境科學專業《環境生態學》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芻議小學足球教學的訓練教學方法
體育旅游產業的特征及發展策略探討
稅收籌劃的效應問題
關于水利水電工程中土石壩施工技術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