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游戲中的大教育

2017-10-21 20:08鄧海濤
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 2017年10期
關鍵詞:解決問題游戲生活

鄧海濤

2016年5月10~18日期間我通過現場和網絡觀摩了北京市《品德與生活》現場評優課。品課賞課之余總有一句話在心頭縈繞,那就是,“小游戲大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認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真教育是教人求真、學做真人的教育。在這幾節品德課上教師們創設了真實的環境氛圍,讓學生們在情境中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體驗和感悟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帶來的快樂。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自己動腦筋解決問題,從而受到深刻的生活教育。

一、教育內容生活化

印象最為深刻的房山區竇店中心校侯翠紅老師執教的首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的《做游戲守規則》一課。課上教師提供了孩子們做游戲的照片,引導孩子們回憶游戲帶來的快樂的體驗。接著在課上開展了接龍的游戲。做游戲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情,教師把這些內容作為教學資源融入到課程上,激發了孩子們學習的興趣,達到了育學習于娛樂中,從而做到教育有心、教育無痕。

二、教育過程真實化

繼續以侯老師執教的這節課為例:課上教師分別發了大小不同的六個球給六個組,邀請兩名同學當評委,比賽結束后,學生們認為存在著許多不合理之處,都很不開心。在教師的引導下,孩子們用心尋找著比賽中存在的不合理現象:人數不同、球大小不同等。接著,在教師的引導下,他們探索著解決不合理現象的辦法。整個教學過程非常真實自然。

三、教學設計活動化

還以侯老師執教的這節課為例,在這堂課的設計上,非常符合學科“活動型”這個學科特點。從游戲開始,孩子們無論是做游戲,還是討論,以及按照解決方案再次開展游戲,活動一直在繼續。游戲活動的開展,激發了孩子們的參與熱情。孩子們在游戲中發現許多的“不合理”,接著逐一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別看他們是一年級的學生,真是能力很強。解決問題的強大動力,我認為很大一部分來源于活動對孩子們的吸引力。正是游戲活動的設計,使孩子們在一個開放的環境里體驗與學習,在學習中積累經驗,激發了他們的創造熱情和創造能力。

四、我的思考

(一)貼近生活確定教學方法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生活為基礎,以培養良好品德與行為習慣、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侯老師執教的這節課,教學的內容來源于孩子們非常喜歡做游戲的實際生活。本課教育內容生活化、選取教學方法恰當,教育過程真實化,達到了教育來源于生活并且通過學習又指導了他們生活的目的。

(二)深挖教材確定教學目標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每堂課的教學目標的設定至關重要,它是教學追求的集中體現,是師生交流的主要方式,它直接關系到是否能完成所設定的目標。

目標的設定要縱觀教材體系,看教材內容處于整體的哪一個部分。教材對這一部分內容的總體要求是什么。然后看教材處于本冊教學,看本課教材內容的前后聯系。

目標的設定從實際出發,把課本和學生結合起來,體現出學生要學到的東西,要讓學生一節課下來有成就感,不能沒有收獲。目標設計要面向全體同學,不能搞一刀切。

(三)巧妙設計讓學生學會思考

在侯老師執教的這節課上,在教學的引導下孩子們開動腦筋,自己解決了游戲中存在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受到了做游戲必須遵守規則的教育。我認為侯教師在教學中積極創設讓學生積極思考的育人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們在不斷的實踐中生成新的教育資源,教師因勢利導育教育于無痕當中。

(四)主動學習促進學生發展

傳統的“滿堂灌”“滿堂問”是不足以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這是因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活動時間沒有保障。由于學生在課堂缺乏屬于自己支配的課堂時間,自主學習也就不可能實現。侯老師這節課給了孩子們主動思考的時間和空間,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學習的本意在于改變,改變的目的在于實現。通過參加大興區進修學校組織的教研活動,我深有感觸:作為有著二十余年教齡的教師,思想一定要與時俱進,不斷地向書本、向優秀教師學習,不遺余力地開展教研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完成新形勢下的教育工作——這一具有歷史責任使命的工作?!?/p>

(作者單位:北京市大興區第七小學)endprint

猜你喜歡
解決問題游戲生活
聯系實際 解決問題
助農解決問題增收致富
在解決問題中理解整式
化難為易 解決問題
爆笑游戲
瘋狂讓你的生活更出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