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乞巧節

2017-10-21 19:11李玲
西江文藝 2017年19期
關鍵詞:乞巧譜系娘娘

李玲

對于每一個中國人來說,從出生到死亡,不時不刻不再深受傳統文化的深刻影響,這種影響體現在每個人的思維方式、行為和價值觀里,并給每個人深深烙上印記,即繼承了過去,更預示著未來.研究乞巧,探討其中的獨立精神和文藝、文史案秘,為凝聚中華民族的立體精神,實現中國夢盡一份心.

以下是我對中國隴南禮縣、西和縣乞巧活動的有關認識。

一、西漢水上游的人文地理環境調查

西漢水為嘉陵江一級支流。西漢水上游西禮盆地屬于隴南山區秦嶺之間斷陷盆地,因其底部河流下切作用弱,沉積作用強烈,形成較為寬闊的川壩平原,主要地形有河床、河漫灘。一級階地和平緩斜坡、地勢相對平坦,水資源豐富,土壤肥沃,植被覆蓋好,水土流失輕。

西漢水上游古代文化積淀豐厚,有文獻記載的歷史始于夏代。大禹治水“嬏冢導漾”就是疏通西漢水最早的記錄,流傳于西漢水上游的古老乞巧民俗流傳至今,證明了早期秦人的“活化石”已經可見。

二、西漢水上游乞巧民俗的歷史流傳

根據文獻史料,西漢水上游乞巧民俗遺留至今,實際是一個歷史漸變的結果?!懊褡逯尽倍加衅咴缕呷找惶斓钠蚯苫顒?,包括生巧芽,作巧娘娘,古影測巧,牛臺窺巧等環節并唱巧歌。

西漢水上游乞巧民俗的七大譜系,自東向西,依次為鹽官祁山譜系長道永新譜系,橫嶺譜系和河壩系譜,各譜系特點只是測量多數情況是兼而有之。

以下是對西漢地區農村乞巧活動的跟蹤觀察報告:

(一)搭橋和接情(迎巧)

日掛黃昏,乞巧姑娘中的巧頭于手捧香盤(擺放紙、花、香、蠟、黃表紙)和花盤,帶領迎巧隊伍自村中乞巧點出發到河邊或橋邊。先開始搭橋儀式,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手襻細繩,該繩長約五六米,由端午間姑娘們手腕所帶的紅色手襻(多由毛線或紅絲絲線搓捻而成)解下后續接而成,先有兩位姑娘分站河水兩岸,把手襻紅繩橫拉在河面之上,巧頭跪在河北岸點蠟、焚香、焚表、鳴炮,眾人跪倒祭拜,隨后列隊,牽手擺扇,齊唱《搭橋歌》:“七月初一天門開,我請巧娘下凡來,三支信香一對蠟,手襻紅繩把橋搭;巧娘穿的云子鞋,騰云駕霧空中來,巧娘穿的高跟鞋,天橋那邊游著來;巧娘穿的緞子鞋,從高山頂上玩著來……巧娘娘下凡來,給我教針教線來?!备璁?,收卷手襻紅繩,以備“送巧”時再用。接著開始迎巧儀式,炮聲再起,姑娘們齊唱《迎請歌》:“一根香,兩根香,把我的巧娘娘接近莊……巧娘娘,駕云端,把我的巧娘娘請下凡,然后再行祭拜,巧頭端香盤,花盤在前面引領,其他人列隊,在虔誠的氣氛中緩步跟隨,邊走邊唱。歌聲整齊嘹亮,隊伍步調基本一致,活動組織何準備有較為嚴整的規程。

(二)祈神和迎水

祈神和迎水要早,天還為明,巧頭和做巧人家基本準備好了祈神,迎水的香燭、獻品何鮮花等物,祭拜了巧娘娘,獻唱乞巧歌,禮畢后,經過組織隊伍,安排祈神、取水路線何注意事項等程序,費時約半小時,隨后,乞巧隊伍出發。巧夫兩人各自捧花盤、祭獻之物在前帶路,參與姑娘約40人左右,行進5分鐘,先在村中家神廟祭獻、點蠟、炷香、焚表、跪拜、鳴炮,唱《敬神歌》。隨后繼續向西行,乞巧隊伍到了瀑鍋泉周邊,擇地點蠟,炷香、焚表、跪拜、巧頭安排最伶俐姑娘去泉邊取水,先在水中撒下花瓣,然后唱《取水歌》。

敬小神,迎水神,迎下的神水照花影;取兩瓶,裝一罐,供貢到初七照花瓣……巧娘娘坐的蓮花臺,騰云駕霧下凡來

神泉水,水神泉,神泉的水真靈驗,巧姑娘們取一罐,供到初七照花瓣……巧娘坐的蓮花臺,騰云駕霧下凡來。

隨后,姑娘們將泉水灌入事先準備好的水罐何瓶子里,取水以求滿滿當當,予以滿載而歸,姑娘們邊打水邊祈愿,求水神保佑勤勞的人們,在一年里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不遭雹打水淹平平安安。取完水,放炮,起身。姑娘們唱著歌,原路回村。到生巧人家,選一對精致的小瓶子,盛滿神水供奉在巧娘娘像前,其余神水放在供桌上待用,向巧娘娘貢獻神水時,行祭拜禮,唱《敬水歌》:“東山的日頭送西山。巧娘娘坐哈多心閑,西山的日頭東山照,巧女兒取哈的神水到,巧娘娘你多顯靈驗,保佑凡人多平安……巧娘娘坐的蓮花臺,騰云駕霧下凡來?!兵Q炮,整個祈神、取水活動結束。

(三)拜巧、娛樂何匯演

所謂拜巧,除了傳統的逐戶拜巧外,現在能看到的是集體拜巧,即臨近村子乞巧點之間,你來我往的相互拜巧活動,兩隊相遇時,巧頭香燭祭拜,彼此成員隨之跪拜,燃放鞭炮,交換信物,唱歌互贊巧娘娘,多為謙讓何頌物之詞,迎親舞步講究三進三讓。兩隊舞姿搖曳,扇帕揮動,歌聲彼此起伏,激情洋溢,場面壯觀……整個娛樂表演持續一個多小時,隨后相送,彼此揮動扇子,致意告別,直到遠離,兩隊彼此掉頭原路返回。

(四)炸油果子、供饌、轉飯

乞巧炸油果子,是祖祖輩輩都傳下來的,以紀念巧娘娘曾經艱辛的日子,油炸果子也是早期人們推崇的面食,有菊花型、荷花型、云花型、盤子型等。供饌時,先有巧頭將準備好的獻供一一端至巧娘娘供桌前的獻飯桌上,再一一獻擺停當,然后上香跪拜,以示敬獻完成。

經過半小時左右的準備,轉飯就開始了,先在下坡與上屋坐巧正屋相對的院墻前中間的位置放一張大方圓桌,蓋紅桌布,上擺香爐,點燃香蠟。再由巧頭給所有乞巧女兒每人發一支點燃的香,雙手捧于胸前,從正屋供堂門口兩旁分兩列排隊站立,接續到院里大方桌兩旁,中間形成一個專門通道,作為屋內供桌到院子里大方桌進進出出轉飯的專路,置備停當,煙花爆竹響起,巧頭兒拿起香盤,眾巧女齊唱《轉飯歌》,禮畢,乞巧女分別拿起扇子,開始扭擺舞唱,盡情歡樂,整個庭院歌聲、歡笑聲彼此起伏,氣氛熱烈,歡朝洋溢。真是一個狂歡夜。

(五)跳麻姐姐、照花瓣

轉飯結束,隨著人群漸稀,跳麻姐姐活動開始了,這是一個帶有神秘色彩的變巧程序,開始之前要清場,隨后主持人焚香禱告、跪拜隨即宣布:跳麻姐姐開始,在巧娘娘供桌下坐進一個小姑娘,桌旁的小姑娘一組一組換班,扶著桌邊不停的跳并和小姑娘問答,帶著祈求的韻調唱《跳麻姐姐歌》:“麻姐姐啊,神來了,黑天半夜咋來了?端著蓋碗茶來了,蓋碗茶,紅壇酒,麻姐姐的好巧手,麻姐姐啊快點來燭蠟表紙接你來,麻姐姐啊從空里來,腳上登的祥云來”。有人說胡話就算神靈附體,儀式隨之結束。

跳麻姐姐活動結束,緊接著就是照花瓣(人巧),這個和前面的儀式三者相連,須在同一夜進行,不能分開,照花瓣開始,先找幾個大碗或者小湯盆,擺在桌前,里面倒入七月初一從瀑鍋泉取來的“神水”,眾姑娘跪倒唱《照花瓣歌》。

巧丫丫兒嫩又長,把愿許給巧娘娘,巧丫丫兒嫩又綠,紅絲腰兒三束呢;金芽芽,金芽芽,掐個如絲的巧丫丫,想著心愿放盆里。巧娘娘賜我心靈呢,心兒靈,手兒巧,巧娘娘教我穿石榴,巧了給個花瓣來,不巧了給個鞋扇來,巧了給個繡花針,笨了給個釘鞋釘……唱完之后磕頭起身,一個一個依次往盆里掐去巧芽,辨別的人根據花影不同的形狀,給他們訴說著不同的落意,這個活動要持續三四個小時,至夜深方才結束。

中國人“天人合一”的觀念,包含重群體而輕個人的思維模式和重中庸而輕極端的為人之道,七天八夜的乞巧活動,坐巧人家的戶主,榨油果的成員,青炷祭祀的長者……都為活動自發信守職責。還有身兼重任,多頭策劃的巧頭等,正是很多人的恪守,堅持民俗文化和真誠的合作,才保證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

猜你喜歡
乞巧譜系娘娘
一線光陰入洞中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發展特點
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贊
聆聽習總書記七一講話
潭山乞巧
藕斷絲連
不做壽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荒誕”內涵與譜系
娘娘與唐宋的“恩愛”日常
夸張『娘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