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勢下唐劇的發展思考

2017-10-21 21:10王金海
西江文藝 2017年19期
關鍵詞:未來展望發展歷程新形勢

王金海

【摘要】:唐劇是誕生在社會主義祖國戲曲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他是在繼承和發展唐山皮影音樂、唱腔的基礎上,運用和借鑒傳統戲曲的表演形式、以及冀東地區民間舞蹈而發展起來的。它的興盛和發展脫離不了歷史和時代的背景。因此本文在第一部分分析了唐劇的發展歷程:第二部分就如何才能促進唐劇更好的發展提出了個人幾點意見。

【關鍵詞】:新形勢;唐??;發展歷程;未來展望

一、唐劇的發展歷程分析

1958年8月31日,唐山市文化局根據各方面呼聲,正式寫出“試辦影調戲”的申請報告,旨在“繼承皮影藝術和戲曲藝術的傳統,創造性地運用皮影唱腔,結合戲曲藝術的表演形式,培植出唐山地區的新興劇種。1960年6月改編自皮影戲的神話劇《金魚記》參加河北省省會匯演,取得成功。后正式排練這個新劇種。1961年正式定名為“唐劇”。1964年春節期間。唐劇《紅云崖》在唐山人民大戲院首演,獲得了各方的贊揚。1966年,重新排演的大型現代戲《紅云崖》第一次到東北演出。1972年,移植《龍江頌》赴石家莊參加“河北省學演樣板戲交流”演出及公演,轟動省直文藝界。1974年,創作排練的現代唐劇《迎風飛燕》赴北京參加“華北地區文藝調演”,演出獲極大成功。1975年,中央電視臺專程來唐錄制《迎風飛燕》并向全國播映?!队L飛燕》在唱腔的繼承和發展上,非常有代表性,它使全國人民認識了唐劇這一新興劇種。1977年,隨唐山地區“八一”慰問團赴保定為參加抗震抗災部隊及保定地市委、保定人民進行答謝演出,行程二千多里,歷時半個月,演出十三場,圓滿完成市政府及人民交付的任務。1983年河北人民廣播電臺錄制了唐劇廣播劇《梧桐寨》。1985年,唐劇現代戲《楊柳灣》參加河北省第一屆戲劇節,獲演出獎。1992年,新編現代戲《鄉里鄉親》參加河北省第三屆戲劇節獲優秀劇目獎,被譽為“俗中見雅、土中透新”。1993年,該劇獲河北省文藝振興獎。1994年,該劇獲中宣部全國“五個一工程”獎。1995年,獲文化部第六屆“文華新劇目獎”。2000年底,中央電視臺三臺《名段欣賞》欄目錄制了唐劇片斷。2003年唐劇《人影》參加第五屆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受到熱烈歡迎。2003年唐劇《人影》參加第七屆中國藝術節,獲“文華新劇目獎”,主演史鳳敏、崔立國獲“文華表演獎”。2004年參加曹禺戲劇文學獎評獎,編劇陳家和獲提名獎。同年,該劇參加第十五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獎評選,主演崔立國獲提名獎。入圍2004-2005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初選劇目。2015年唐劇《人影》參加河北省“五個一”工程評選,獲河北省“五個一”工程獎。多年來參加河北省歷次春節戲曲晚會的演出。

二、唐劇未來發展展望

近年,由于電視、電影文化及流行音樂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地方戲曲劇種的生存環境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早在1986年,就有位筆名為“雨人”的發表的文章中提出“電影、電視、現代音樂、現代舞蹈,正在或即將取代戲曲藝術。就像昆曲、京劇、川劇等取代傀儡戲、參軍戲和雜劇一樣,是正常的藝術形式之間新舊交替”。據2008年第4期《半月談內部版》的調查,上世紀50年代我國曾有地方戲曲劇種360多個,到了今天,全國僅有約60到80個劇種生存狀態尚好以外,其他多數劇種已實際消亡或瀕臨消亡。2002年10月,由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與江蘇省文化藝術研究所聯合主辦召開的“新世紀全國地方戲曲劇種發展戰略研討會”在江蘇鎮江的東吳賓館舉行。來自北京、山東、陜西、湖北、上海、四川以及江蘇等20余省市自治區的專家學者匯集長江南岸的文化歷史名城古潤州,對中國各地方戲曲劇種的發展現狀、前景及存在問題進行熱烈而認真的研討與爭鳴。

其實地方戲曲劇種的消亡一直是存在的,比如我們曾經熟悉的上海周邊地區的山歌劇和蘇州地區的蘇劇、杭州的杭劇、湖州的湖劇、丹陽地區的月一劇等,文革后就基本上消失了。這些在過去曾帶給廣大群眾歡樂和藝術享受,甚至是一些啟蒙的道德文化的劇種的消失,確實令我們扼腕。但是,有些地方劇種的繁盛是由于當時的歷史環境,交通經濟不發達造成的。在今天社會發展的大潮下,地方劇種就要總結經驗,發展優長,走出自己的新路。

唐劇這一個新劇種面對這一考驗,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著眼:

第一,抓住有利契機,協調發展。唐山位于京津唐“大三角”中,與京津共同組成京津唐一級經濟區網絡。它不僅具有直接承接京津輻射的先天優越條件,而且可以與京津優勢互補,依托京津加速發展。在交通、文化傳播等方面都占據有利位置。對國家政策,文化信息的變化,都能第一時間掌握。唐劇是從皮影發展而來的劇種,俗話說種子好,才能結出好的果實,唐山皮影為唐劇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唐劇應該抓住這個有利時機,繼承和發揚“母劇”的優長,為自己開辟新路。再有最近唐山話在小品、影視作品中迅速走紅,受到廣大觀眾的普遍歡迎,正是所謂“人和”?,F在正是“天時、地利、人和”之時,唐劇正可以把握時機,突出冀東地域文化特色,不斷完善發展。

第二,要注重培養后繼戲曲人才,創作出優秀劇目。1976年唐山大地震使唐劇遭到了重創,失去了一批優秀的演員。震后劇團重組,又出現了彭秀蘭等一輩優秀的演員。隨著第一代演員的先后退休,由新一代演員挑大梁演出的唐劇《人影》讓觀眾又看到了唐劇的魅力。因此作為新劇種,唐劇要為創作出更多優秀劇目,培育更多優秀演員而努力奮斗。

第三,開拓新思路,激發新跨越。在新世紀地方劇種要想有所發展,必須更適應市場要求,這就需要開拓出新的理念,找到新的出路。二人轉為什么現在這么紅?它的內容和形式靈活多樣,它能及時找到不足,將流行歌曲、舞蹈、脫口秀等形式引入,迅速適應城市觀眾口味,完成了藝術的轉變。趙本山利用傳媒包裝演員走產業化道路,以“劉老根大舞臺”為根據地,通過小品、影視制作等形式大力推廣二人轉,并且非常注重新一代對二人轉這個民間藝術的興趣,實現了良吐循環。評劇電影《劉巧兒》和《秦香蓮》,進一步推動了評劇的發展。唐劇在今天的市場大潮下,必須轉變思想,拓寬眼界,利用傳媒甚至網絡,擴大影響。

第四,要注意對劇種資料的整理和積累。許多戲曲藝術的傳承都是靠老一輩的口傳心授,它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和情感表達方式,在傳授過程中完成對戲曲的再加工。但是這種方法也有其弊端,面臨著后繼無人的窘態,傳統的藝術傳承不下去,許多非常有特色地方戲曲就是這樣失傳的。平時應該多注重對劇目、唱腔、曲譜的文字整理收集,對原聲的唱片、CD的保護,可以對保存的劇目進行數字錄音錄像,盡可能把它原汁原味的保存下來。

三、小結

中國戲劇發展的歷史悠久,這些戲曲中積淀了深厚的民族民間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它綜合了音樂、歌舞、繪畫、表演、文學等多種門類,有著區別于其他國家戲劇形式的獨特體系。它生動形象的表達道德思想價值觀念,以戲劇的形式教化世人。在世紀的今天,我國的地方戲曲劇種種類在不斷減少,許多劇種面臨著消失的危險,或者說有的己經消亡,這是深深蘊含在戲曲藝術之中的中國傳統藝術手法的消亡,為此我們必須從實際出發,加強對唐劇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爭取為我國地方戲曲藝術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竇玉英,河北地方戲曲繁榮的藝術成因,戲劇文學,2008.8

[2]李少詠,地域文化視野中的河南地方戲,戲劇文學,2008.7

[3]汪立偉,鄉間村頭的唐山皮影戲,中華文化畫報,2006.5

[4]王暢,悲劇有情樊籠無形—唐劇《人影》的思想深度與藝術特點,大舞臺,

2003年

[5]張晉瓊,現代經濟社會觀照下的戲曲產業化道路初探,廣東藝術,2007.6

猜你喜歡
未來展望發展歷程新形勢
關于井工煤礦開采技術現狀及趨勢研究
淺談我國電動車的發展現狀及未來展望
論自動控制理論的發展歷程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
新形勢下“管理心理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國內奢侈品電子商務發展歷程研究
新媒體時代表情包發展的傳播學解析
我國水土保持監測的發展歷程與成就
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綜述
新形勢下班集體建設創新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