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重策略,讓小學語文自學之花綻放

2017-10-21 01:11張宇霞
西江文藝 2017年19期
關鍵詞:自學策略小學語文

張宇霞

【摘要】:語文教學不單單只是讓學生掌握教材的知識,還需要讓學生學會自學。筆者在本文中將對學生自學策略進行探討。文章從興趣、基礎、方法三個角度,指出引導學生小學語文興趣之花、注重學生小學語文基礎之花以及加強學生小學語文方法之花三種策略,并且在不同的策略之下提出了具體的方法以及注意點,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提升小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學;策略

引言

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中文類課程的基石,所以語文教師要教導學生學會自學,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這樣才能使學生打好基礎,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而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策略,如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采取措施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自學方法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促進學生發展。

一、引導學生小學語文興趣之花

(一)重視學生對未知事物的探索

引導學生進行“自學”,首先要讓學生對語文學習下產生興趣,只有產生興趣,學生才會主動發揮主觀能動性,探析語文中的“未知事物”,從而提升自學能力。小學階段學生對外界各種事物都存在著好奇心,對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也存在著探索的心思,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候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尤其是課堂導入階段,或者是讓學生“預習”新課前,提出一些令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促使學生主動探究,主動學習。例如在教學《難忘的潑水節》這一節時候,為了讓學生主動預習課文,可以告訴學生,“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是不會把水往他人以及自己身上潑的,但是有一個地方在某個節日中卻不同……”這樣學生必然會好奇“是什么地方”、“是什么節日”等等,在好奇心的趨勢之下,學生極有可能去主動預習課文,同時加深對課文的認識。

(二)注意觀察學生發展動態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自我意識會不斷的增加,學生對客觀事物的認識與看法也有不同,對教材的內容可能會有不同的簡潔,這時候教師便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而應當注意觀察學生的發展動態,了解學生的心情與各種看法等,從而由“興趣”轉為“理想”,再由“理想”來帶動“興趣”。例如在學習《蝙蝠和雷達》這一節時候,學生在學習之后發現了動植物與科技的關系,部分學生可能也想探析其中的關系,希望成為一名“科學家”,教師要及時把握這些學生的心思,對其進行引導,使其意識到自然界的萬事萬物中有極多值得探究的地方,最終使他們興趣加深,主動去學習搜索有關“科技與動植物”相關的文章來學習來思考,從而提升學生的興趣。

二、注重學生小學語文基礎之花

(一)加強學生基礎知識

語文學科教學的本質實際上就是對學生“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的培養,這四種能力其實便是學生掌握與學習其他知識的基礎,只有學生這四種能力較強,他們才能不覺得閱讀以及學習新知識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所以為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必須要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能力。事實上,語文教材的內容是由易到難的,學生只有掌握了基礎的“容易”的知識,這些知識不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他們才會主動去探究更難的知識,從而提升自學能力。例如學生在學會了“拼音”之后,才會想著“漢字”怎么寫,在學會了“漢字”之后,便會思考如何來組成“詞”,連成“句”,構成一個“段落”等等,在這樣逐步的深化基礎上,學生自學能力不斷提升。

(二)培養學生“舉一反三”能力

自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循序漸漸的過程,在不斷的積累中學會思考,學會主動探究知識,這方是自學的最終目標。語文中的知識雖然繁雜,但是也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學生在較為牢固的掌握了基本知識之后,方能從這些知識中探尋到規律,從而觸類旁通,主動去學習更多的知識。例如漢字的“偏旁”,學生在了解了一種“偏旁”代表的含義后,可能會舉一反三的思考,在課外看到的不認識的生字,可能會通過“猜測”來得出其含義。當然這種方式只限于考試的情況下,時間緊的情況下,如果學生時間較為寬裕,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去查閱字典,得出其真正的含義,而不是這樣“瞎猜”。對學生進行鼓勵,也能激發起學生自學的興趣。

三、加強學生小學語文方法之花

(一)讓學生掌握更多自學方法

讓學生學會“自學”,并不是讓學生盲目的學習,漫無目的的看書,語文教師必須要教導學生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自學方法以及自學技巧,這樣才能提高其自學的效果。具體來說,在初步教學作文之時,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多進行觀察,多多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這樣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素材;接著讓學生進行寫作時候,要啊指導學生寫作的技巧等,讓學生較為輕松的寫出一篇作文來;最后可以讓學生相互討論,看看該篇作文還可以從哪方面出發寫作,從而提升學生寫作的興趣。用多種方式讓學生學會學習。

(二)讓學生養成自學習慣

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之后,還應當時常將這種學習方法應用于學習之中,這樣學生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養成了自學習慣之后,學生會主動進行預習,主動探究自己未知的事物,從而使自己活得提高。不過在學生自學習慣培養的過程中,教師還應當關注學生,及時糾正學生某些不良的習慣,推廣一些優秀的學習方法以及學習態度等,使學生能夠在以后的學習中主動熟練的應用這種學習技巧,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運用科學思維以提升自學能力

學生自學時候,需要運用科學的思維以優化自身的自學能力,畢竟每個人的學習方式思維方式都是不同的,教師只能教導學生大眾化的學習技巧,而不能探究學生的內心,無法為學生提供最佳的自學方式,所以學生應當在學習中自己思考自己總結,運用科學的思維來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最終提升學習能力。不過小學學生年紀尚小,可能無法對自己的學習方式進行系統性的思考,教師應多多注意,只需要對其明顯錯誤的地方進行引導便可,其他的可以任由學生自我發揮,以探索出最適合自己的自學方式。

結語

本文是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策略的探究,文章從三大方面提出了相關的策略以及注意點,希望能予以一線教師一定的參考,從而使其采用更好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指導教育,同時拋磚引玉,使更多的教師參與其中進行探討,以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許梅. 淺談小學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J]. 內蒙古教育,2015,(03):70.

[2]倪香賢. 淺議小學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J]. 新西部(理論版),2017,(10):164.

猜你喜歡
自學策略小學語文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Passage Four
告讀者
怎樣培養自學的習慣
編者按:
編者的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