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戰時期中央大學藝術系的國畫人才培養

2017-10-21 02:12張文
西江文藝 2017年19期
關鍵詞:抗戰時期素描

張文

【摘要】:中央大學藝術系遷至重慶辦學后,并未因為戰爭改變自己的人才培養方案,其師范性質決定其課程設置是藝術類與教育教學類各占一半。為培養美術干部,發揮藝術的教育和美育作用,通識課程占一定比例。為抗戰需要,素描課程得到相當程度的重視。

【關鍵詞】:抗戰時期;中央大學藝術系;國畫人才培養;素描

國立中央大學師范學院藝術學系被習慣性稱為“中央大學藝術系”,人們往往忽略了其辦學的性質和宗旨。其實在1936年,當時的教育學院(1938年前師范學院稱作教育學院)藝術科人才培養方案就定位為:甲、培植純正堅實之藝術基礎,以造就自力發揮之藝術專材;乙、養成中學及師范學校之各種藝術師資;丙、養成藝術批評及宣傳之人才,以提高社會之藝術風尚,而陶鑄優美雄厚之民族性[1]。在這份方案中,藝術系的人才培養目標為藝術專才、中等教育師資和藝術宣傳人員,他們應該具備堅實的藝術基礎,從事創作、教育和美育工作,這種觀點在抗戰時期成為藝術界的主流。在殘酷的現實面前,藏身象牙塔進行悠游式創作已為人們抨擊,利用專業從事教育與宣傳成為藝術家的個人選擇和時代要求。

葉淺予1941年在抗建堂作了《抗戰美術的新任務》演講表明了類似的觀點:

(一)原則上我們不需要造就“大師”,訓練“天才”,而是要新的美術干部,從培養的新干部中建立新的美術教育。(二)養成美術學生能夠有正確認識及批判社會人生的能力,打下將來創作的基礎。(三)建國工作,必定需要大量美術人才在各種生產部門中服務。今日就該注意到實際上的應用,以備將來的需求。(四)普及國民美術知識,除了給國民多多接觸到美術的機會外,提高每個人處理日常生活達到美化的要求,這不是說華麗就是美化,而是要使每個人處理日常生活,做到整潔有條,使每個人在美化當中得到滿足和愉快[2]。

不培養大師,而培養社會需要之美術人才,中央大學藝術系開出了下面的專業課程單:風景靜物,素描,勾勒,中國美術史,西洋美術史,色彩學,圖案,實相摹寫,各種臨摹,國畫概論,書法,篆刻,解剖學,構圖,藝術學[3]。從課程內容看,這是一份既重技法訓練,又重理論提升的課程,而且是中西融合的課程:來自西方學校教育的課程有風景靜物、素描、西方美術史、色彩、解剖等,而各種臨摹、國畫勾勒、書法、篆刻、鑒賞等課程與傳統的中國畫教學差不多。作為民國的最高學府,為提高學生素養,中央大學藝術系還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開設了很多非專業課程。

共同必修科目:國文六學分、外文六學分、社會科學十二學分(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法學通論任選二種各六學分),自然科學六學分(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質學、高等數學任選一種),哲學概論六學分,中國通史西洋通史各六學分,教育概論六學分,教育心理學六學分,中等教育學六學分,普通教學法六學分,??平滩慕谭ㄑ芯堪藢W分(各系不同,但均須有此科)。此外,三民主義,體育,軍訓為當然必修課,不計學分。又各系畢業論文為二學分,教學實習十六學分(臨時略有伸縮)[4]。

國文、外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哲學、歷史等,都占有相當比重。為培育教育師資,學校注重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類課程的開設,大部分的學生將作為中等教育的師資充實到中學或師范中去。當然,也有三民主義、體育、軍訓、畢業論文、教學實習等課程,與現在的藝術類師范教育差不多。為更好地發揮學生專長和愛好,學校實行學分制,這種借鑒于西方教育的體制一直延用至今。

在低年級課程中,“素描為一切造型藝術之基礎”得到貫徹。檔案顯示:一、二年級的課程中,素描占有很大的比重,高年級的主要專業課也有很大比重。為此,藝術系專門申訴了詳細理由:唯查素描、油畫、國畫、風景靜物、圖案等學科,為藝術學系之主要課目,且需長期訓練,始能純熟,復得實益?!楸窒狄?、二年級素描每周9小時(半年4.5學分,全年9學分)三年級實像模寫及素描、油畫每周15小時(半年7.5學分,全年15學分),四、五年級油畫及國畫每周15小時(半年7.5學分,全年15學分),圖案每周3小時(半年3學分,全年6學分),風景靜物每周3小時(半年3學分,全年6學分),系依照藝術最低限度之學習時間而支配,否則即失去各科目之意義與作用[5]。依照這個標準,風景靜物、圖案、國畫、實像模寫等課程也占有相當的比重。

但傾向于用西方寫實法來改造中國畫教學的徐悲鴻,對現有的課時及效果充滿憂慮,他認為:“兩年級嚴格之素描僅能達到觀察描寫造物之靜態,而捕捉其動態,尚須以積久之功力,方克完成?!彼髮W生在學校時打下堅實的基礎,掌握造型的方法,要每日勤練,他說:“要立志畫一千張素描,一千張是言其多,意在必須在量中要質,其實是越多越好,所謂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最好是經常畫,天天畫,砍柴還不惜磨刀工,何況是搞藝術”[6]。借鑒西方造型觀念,徐悲鴻把素描看作是改造國畫的重要途徑。在徐悲鴻的思想中,他是警惕天才的,這與傳統觀念有很大差別。為使學生勤學苦練,徐悲鴻經常親臨其學生吳作人、艾中信、曾憲七等任助教的素描畫室指導。在抗日戰爭的特殊時期,在徐悲鴻等人的堅持下,中央大學藝術系國畫教學形成了重基礎、重苦練、重積累,警惕天才的學風,體現了現代教育和大眾教育的特征。

在國畫教學中,徐悲鴻意欲讓他的學生在普學兩年素描之后,變更工具,師法造化,從而走向他所標舉的“新中國畫”創作家之路。為了實現自己的藝術理想,徐悲鴻“鼓勵學生們將寫實的素描語言和色彩等西方畫法與中國畫的工具材料(即毛筆、宣紙和水墨)結合起來進行探索,并且重點把李斛、宗其香兩位同學作為進行中西融合試驗的重點對象來培養[7]?!崩铛蚱鋵π误w的敏銳感覺,高超的素描才能得到徐悲鴻贊賞,徐悲鴻有意識地指導他將素描的造型方法融入水墨畫中,李斛用這種造型方法在宣紙上創作人物,其寫實性的中國人物畫新樣式收獲特別的效果。1946年,徐悲鴻為李斛題詞:“中國畫向守抽象形式,雖亦作具體描寫,究亦不脫圖案意味。李斛弟獨以水彩畫情調寫之,為新中國畫別開生面。[8]”徐悲鴻贊賞之情溢于言表。宗其香則嘗試用水墨和西畫技法表現重慶夜景,作于1944年的《重慶夜景》既有水墨韻味,又有光影效果。

重素描,鼓勵形成嚴整作風,學分制的實行,又充分發展學生個性??箲饡r期,中央大學藝術系以實用人才培養為目標,課程開設吸收西方現代教育的優勢,保留傳統文化的精華,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它為“抗戰建國”培養了眾多人才,保證傳統文化和民族血脈延續下去。

參考文獻:

[1] 轉引自萬新華. 也談國立中央大學師范學院藝術學系的中國畫教學[J].美術與設計,2011(1):141.

[2]葉淺予.抗戰美術的新任務[N],新蜀報,1941-7-28.

[3]楊玉清.中大指南[M].重慶:南方印書館,1944:37.

[4]楊玉清.中大指南[M].重慶:南方印書館,1944:34.

[5] 轉引自萬新華. 也談國立中央大學師范學院藝術學系的中國畫教學[J].美術與設計,2011(1):143.

[6] 艾中信.徐悲鴻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

[7][8]黃宗賢.大憂患時代的抉擇[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0:248-250.

猜你喜歡
抗戰時期素描
論抗戰時期馬克思主義著作的出版與傳播
武漢素描
素描
人物素描
跟蹤導練(一)4
抗戰時期邊區人民調解制度的評價
抗戰時期貴州的出版業探究
凡·高的早期素描
抗戰時期桂林音樂團體簡介
抗戰時期遷黔軍事院校體育活動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