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析信息化時期高職英語多元化課堂生態教學

2017-10-23 07:13閆秀霞
速讀·下旬 2017年10期
關鍵詞:高職英語多元化

閆秀霞

摘 要: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工作和思維方式,同時也改變著教學。特別是近十年來的大學英語教學,已經和現代信息技術緊密聯結?;谟嬎銠C網絡和課堂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在全國范圍內廣泛推廣,促使大學英語教學水平整體躍升。在現代信息技術逐漸從輔助教學走向引領教學的過程中,英語教學中存在亟需解決的問題,將生態概念引入到英語課堂中,對提高英語教學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職英語;生態教學;多元化

當前教育由于信息化而得到長足發展,信息化對促進教育方式、教育過程的變革以及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教育信息化語境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正經歷著與各種現代信息技術尤其是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深層次整合。整合過程中的高職英語教學出現了一些新的現象和問題,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課堂作為開展各種教學活動的主戰場,從生態學視角看,是一個由教師、學生、教學環境等生態因子相互聯系、相互依存而構成的生態系統。將生態系統引入到高職課堂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

一、英語生態課堂概述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之間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科學。教育生態學依據生態學的原理,特別是生態系統、生態平衡、生態位等原理與機制,結合系統論、控制論、協同論等系統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教育活動與其環境的相互關系,分析各種教育現象及其成因,探討教學生態的特征和功能及其演化和發展的基本規律,尋求實現最佳教育生態結構的途徑和方法,預示教育系統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就英語課堂教學而言,從教育生態學的視角來看,英語課堂就是一個由教師、學生、教學環境等生態因子構成的微觀生態系統,系統內各生態因子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磨合,達到一種相對穩定的平衡狀態。當現代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外語教學之后,課堂教學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系統內各生態因子之間的關系隨之發生變化,導致整個課堂生態系統出現失衡現象。教育生態學為研究課堂生態的失衡和生態課堂的重構提供了適切的理論和方法。

二、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

英語是為非英語專業學生開設的英語課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高職英語教學一直在教材、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方面不斷革新,但改革力度最大的當屬2004年初以來由教育部直接推動的基于信息化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其核心內容就是將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實踐基于計算機網絡和課堂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

基于信息化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是我國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內容之一。信息化是實現個性化和自主性的前提和基礎。首先必須充分利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改變英語教學環境,使教材變為紙質版、光盤版和網絡版三位一體的立體化教材,使學習環境變為傳統教室、網絡教室、空中教室三位一體的、能突破時空限制的立體化學習環境,然后才能通過因材施教、分類指導、個性化教學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使他們全面、個性、自由發展。

三、信息化背景下高職英語生態課堂教學開展的策略

第一,轉變高職英語教學觀念。計算機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大大推進了高職英語教學改革,使很多先進的教育理念得以實施。但是,由于各高校推進改革的力度不同、教育技術的使用程度不同、師資的專業背景不同、學生的教學期待不同等原因,很多高校在英語教學信息化改革過程中,依然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五重五輕”現象,導致了現代信息技術與落后教學觀念之間的失衡。要改變這種失衡狀況,需要盡快轉變英語教學觀念。

第二,提倡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就英語學習來說,英語不是教會的,而是學生學會的。羅杰斯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他們具有內在的潛能,也能夠自動發展自己的潛能,因此學什么,怎么學,以什么進度學等問題都應由學習者自己討論決定,教師只能起幫助者和參與者的作用。

第三,加強學生能力培養。學習是一種過程,而不是結果,“學會如何學習”的意義比“學會什么”更為重要。能力培養應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探索創新能力的提高為重要目標,培養學生的元認知策略和學習策略,教會他們學會學習,真正體現“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理念。教師不能停留在講授多少個語言點或多少個語法結構上,而是要幫助學生在學會學習的過程中獲得知識,發展能力,尤其是可持續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第四,提倡開放性學習。開放課堂學習模式實質上就是要求學習者自己調節學習過程,讓學習者為自己的學習行為負責的學習。開放性學習實質上是課堂權利向學生的開放,由此帶動學習思想觀念的開放,學習時間、空間的開放,學習方式的開放,學習體會和感受的開放,學習決策過程的開放和學習環境的開放。開放性學習方式即有助于發展學生個性和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還有助于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習者多方面的潛能,增加學習者與教師、同學、資源等之間的交互。

第五,倡導探究性學習。接受學習雖然有別于被動學習和機械學習,但它只著眼過去,是掌握現成知識的一種學習方式,缺乏探索和發現精神,不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相反,研究性學習強調的卻是探索學習和發現學習。探究是人類的天性,通過探究,個體建構自己對于自然及人工環境的理解,乃至對自身的理解。探究包括模擬驅動的探究性學習(將某件事件或人物作為榜樣進行效仿)、興趣驅動的探究性學習和問題驅動的探究性學習。相對于接受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具有開放性、自主性、過程性、實踐性等特點,有利于學習者創新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谷峰.大學英語多媒體網絡自主學習現狀調查及啟示[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43-46.

[2]劉貴華,楊清.從標簽式趨同到內涵式多樣——生態課堂研究的回顧與前瞻[J].教育研究,2011(12):54-58.

[3]魯晶晶,曹雪麗.多媒體網絡技術下英語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4):82-84.

河南省社科聯立項課題,課題名稱:信息化時代高職英語多元生態教學深度創究,編號:SKL-2017-1473。endprint

猜你喜歡
高職英語多元化
德國:加快推進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賦能“雙減”作業
永榮錦江瞄準差異化多元化
滿足多元化、高品質出行
基于翻轉課堂的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研究
現階段高職英語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
論高職英語多元化綜合評價模式的效度與信度
柔性制造系統多元化實踐教學
性人權與性多元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