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中歷史有效課堂教學反思

2017-10-23 13:05黃秋祝
速讀·下旬 2017年10期
關鍵詞:有效課堂教學反思高中歷史

黃秋祝

摘 要:高中歷史教師在課改中最關心的是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突破傳統歷史教學的束縛,實施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探索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的新方法,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時代要求。

關鍵詞:高中歷史;有效課堂教學;反思

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皆靈的課堂教學模式能夠確保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但是,有效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應該有以下共性:科學準確是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底線;有效、高效是教學的基本目標;快樂教學是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較高追求。

1新課程改革下高中歷史有效教學目標

新課程改革提出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教育目標?!爸R與技能”目標只有在學習者的積極反思、大膽批判和實踐運用的過程中,才能實現經驗性的意義建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只有伴隨著學習者對學科知識技能的反思、批判與運用,才能得到提升;“過程與方法”目標只有學習者以積極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為動力,以知識與技能目標為適用對象,才能體現它本身存在的價值。

2淺談高中歷史有效課堂教學反思

2.1科學準確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與其他學科的教學一樣,課堂教學中所講授的知識必須是科學的、正確的。即使教師照本宣科,也比講錯了好,講錯了不僅是無效的,而且是有害的,是誤人子弟。徐安德教授曾在所在學校講座時舉了一個例子:一位鄉下教師,教復試班,非常辛苦,敬業精神令人感佩。他在教學生四則運算時,告訴學生:“先加減、后乘除”。這樣的教師再辛苦,也是在誤人子弟,后果非常嚴重、可怕。歷史教師在課堂上所講授的都是歷史上確有的人物和真實發生過的事件,這些人物和事件不僅反映人類成長的歷史,而且還揭示著人類社會文明的演進發展過程。我們在課堂上所講的知識應該言之有據,論從史出,而決不能信口開河、為趣味性而想象編造。在課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注意將我們所學的歷史知識與歷史題材的文學作品、影視作品加以區別。我們所學的歷史知識是研究記述人類文明發展歷程的科學,是嚴謹的;歷史題材的文學作品、則是在基本史實的基礎上進行了藝術加工和虛構,影視劇作品更是為了吸引觀眾而進行想象式的創作,用以反映自己想表達的主題,如《戲說乾隆》《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等等。這些影視劇雖然引人入勝,但離真正的歷史已經相當遙遠。當然,如果對這些作品展示的人和事的背景了如指掌,自然能夠辨別其中的真偽,同時對故事的理解和感悟更能超出不懂這段歷史的人。

2.2活化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如果是死的、靜態的、抽象的,學生學起來就會感到枯燥、乏味、沒有興趣,如果教師機械地呈現這些內容,課堂教學就會沉悶,沒有吸引力。欲使課堂教學生動,教師應活化、具體化教學內容,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銜接起來;將教學內容蘊含的思想、情感等揭示出來,形象地表達教學內容。例如,《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在“從習慣法到成文法”時,我運用了以下案例:羅莫洛生活在羅馬共和國早期,他是一個仁慈、善良的貴族,也是羅馬一支軍隊的首領。羅莫洛生前立遺囑,希望把他一半的財產捐給那些跟隨他作戰受傷或戰死士兵的家人。但羅莫落死后,他的家人卻不履行羅莫洛的遺囑,受傷或戰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請同學們想一想,法官會怎么判呢?這樣,原本沉悶的教學內容一下子就活化了,學生的興趣馬上就調動起來了。

2.3快樂教學

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使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獲得成長和發展。這是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較高要求。課堂教學的內容是通過一定的課堂教學形式表現出來的,并且通過它來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形式是為科學、有效地完成教學內容服務的。內容決定形式,形式服務內容。筆者認為,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大綱中都有明確的規定,基本是恒定的。而為實現它們所使用的教學模式、形式、方法、手段,則可以是靈活多樣的。歷史教師要千方百計地發揮自己的長處。善講者講;善說者說;善于輔導的要把自己的長處發揮到極致;善唱的也可以把知識點編成唱詞。這樣,才能在從事多年的教學實踐活動以后,形成自己的風格,擁有自己的特色和強項。當然,不管采用什么模式、擁有何種風格,落腳點必須是確保這節課的科學、高效,確保師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

2.4情境教學策略

情境教學策略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激發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心理機能得到發展。創設歷史情境的目的有營造情感氛圍、提出問題任務、制造矛盾沖突等。如“新文化運動”一課,對于生活在民主時代的學生而言,很難理解新文化運動時期封建社會的專制與黑暗。于是借助巴金《家》的故事情節,通過覺新結婚,瑞玨之死,覺民離家出走幾個故事鋪設教學情境,使學生充分理解在民族危亡之際,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們為什么提倡民主、科學、新道德、新文化,而后期又轉向學習馬克思主義,收到極佳效果。相反有的教師流于形式,在課堂上讓學生表演歷史劇,只圖一時的新穎和熱鬧,并沒有很好的利用它所產生的心理等各方面的效果,而情境變成為了活動的一種手段。

3總結

總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應該是多樣的、科學的、高效的而且充滿快樂的。有效教學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能夠轉變傳統歷史教學中“滿堂灌”的弊端,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增強學生分析史料和進行社會調查的能力,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崔進麥.打造高中歷史有效課堂的策略[J].現代農村科技,2016,(18):70.

[2]付洪瑞.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的探討[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15):138.

[3]張亞倩.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的探索[D].陜西師范大學,2013.endprint

猜你喜歡
有效課堂教學反思高中歷史
討論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歷史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
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次歸類、整合改革及反思
高中歷史的學習感悟
淺議新課標下創建初中英語有效課堂教學
包產到戶與包干到戶——岳麓版高中歷史教材商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