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解意義,用“單位”一以貫之

2017-10-23 23:27蔣鴻榮任紅梅
速讀·下旬 2017年10期
關鍵詞:分數單位

蔣鴻榮 任紅梅

摘 要:分數是在實際度量和物品均分中產生的。當用一個標準的量去度量另一個量,若干次后不能正好量盡,這時就引進一種新數的需要。因此,我們確定的課題是《分數的產生和意義》。

關鍵詞:理解意義;分數;產生和意義

一、關于分數的意義及分數單位

分數的意義的教學是一個難點,這當中有三個關鍵詞:

單位“1” 分數單位 分數

認識分數 認識分數單位 理解分數的意義

我們只要對這三個詞語的理解突破了,才真正理解了分數的意義。

因此,我們把這節課定位于認識分數單位的基礎上,進而認識分數的意義。

二、教學實錄

復習(強調平均分):

1.整數層次。

(1)課件出示

師:請看大屏,大家看到了什么?

生:圓(或3個圓)。

師:可用什么數表示?

生:3。

(2)課件出示

師:非常正確,又看到了什么?

生:1個圓。

師:用什么數表示?

生:1。

2.分數層次(分數緣自分)。

(1)課件出示

師:大家再看看,這里陰影部分的面積,可用什么數表示?

生:1/2。

師:為什么可用1/2表示?

生:把一個圓平均分成2份,陰影部分占其中的一份,陰影部分占這個圓的1/2。

師:你們認為,他說得對嗎?大家想一想,他這一句話有一個關鍵詞,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生:平均分。

師:是的,(PPT示:平均分,板書)只有把這個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才是這個圓的1/2。

師:那空白處的面積,可用哪個數表示?

生:1/2。

師:對,這個圓有幾個1/2?

生:2個。

3.小結。

師:看來,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部分,都要把這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指到板書平均分),其中的1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好了,我們剛才認識了這些分數,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還要學習分數的很多知識。那分數究竟是怎么產生的呢?它的意義又是什么?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內容。

二、線段的測量

1.師:在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古人用繩子測量石頭的長。

師:他的測量結果是多少?

生:3段多一些。

師:你說的是3段多一些,是哪3段呢?

生:這是一段,這是一段,這是一段。(學生在座位上一邊說一邊指)

師:多一些是指哪部分呢?是不是這一部分?這一部分,是多少?(手指到)

生:三又二分之一。

師:3表示哪一部分?為什么是3?1/2是指哪一部分?為什么是1/2?是誰的1/2?

師:觀察與思考,會讓你的回答特別清晰流暢。

2.師:這個石頭不夠規則,我們把這個石頭畫下來,再學他們的方法,來量一量這條邊的長度,好嗎?

師:這要測量石頭這條邊的長度,我們首先要干什么?

生:拿出繩子,打上兩個結。

師:(PPT示)對了,拿出一根繩子,打上兩個結,用兩個結之間的長度作為測量這條邊的單位。我們來看一看,有幾個這樣的單位呢?1、2、3、4個,(線段放在那兒)現在測量結果是多少?

生:3段多。

師:對,從這里到這里是3段(手指到),記作3(板書3)那剩下的這一部分,又怎么記呢?同桌交流交流。

生:2/3。

師:他說用2/3表示,可不可以用2/3表示?如果可以,為什么?大家討論討論。這里剩余部分沒有一個單位這么長,看來用這個單位不行,我們能不能用一個短一點的單位去測量呢?大家想想辦法。

生1:可以把單位變小。

師:這是一個非常有創意的想法,我們把單位變小。怎樣變才好測量呢?

生:把大單位平均分成幾份,用其中的1份去量。

師:你明白它的意思嗎?

師:好辦法!那大家估算一下,平均分成幾份合適呢?

生:把這個單位平均分成4段。

師:我們來看一看,(老師演示)。平均分成4段不好表示,大家再估一估,平均分成幾段合適呢?

生:平均分成3段,用其中的1段去量)

師:真是一個能干的孩子!他估計把大單位平均分成3份合適,也就是把大單位平均分成了幾個小單位?(3個)用其中的1個小單位去量。

師:(老師演示,指到這1個小單位)這一段,就是我們確定的小單位。(板書小單位)那其中的一段可用什么數表示?

生:1/3。

師:為什么可用1/3表示?

生:這是把大單位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就是大單位的1/3。

師:這個1/3,是誰的1/3?

生:大單位的1/3。

師:剩下部分有幾個這樣的1/3呢?我們來看看。(PPT示)

生:2個。

師:剩下部分的長度,可用什么數表示?(這一段的長度,可用什么數表示?)

生:2/3。

師:為什么可用2/3表示?

生:有2個1/3,就是2/3。

師:剩下部分有2個1/3這么長,所以,可以用2/3來表示。(板書2/3),這就是剩余部分的測量結果。

師:那這塊石頭的長度是多少?

對了,有3個大單位,又有大單位的2/3這么長。最后,我們要記錄測量結果。(板書)

師:現在,我們來回顧一下,古人是怎么測量石頭的長度的?

生:量之前,首先確定測量單位師:對,確定測量單位(指板書)那接下來,又怎么辦?

生:再把這個單位平均分成幾份,用其中的1份作為新的單位去測量。

師:對,也就是確定剩余部分的測量單位(板書)最后呢?

生:用剩余部分的測量單位去測量,看看測量結果是多少。

師:也就是記錄測量結果。你們想不想重溫一下古人的測量方法?同桌兩人分好工,一起合作,測量課桌的長。我們再來熟悉一下活動步驟。(PPT演示活動步驟)好,開始測量。

3.學生匯報。

師:下面是我們的分享時間,分享時,講清這3個步驟。哪個小組上來分享?

生1:這是我的測量單位(手比一比)這里有1個單位,2個單位,還剩下一些。我估計剩余部分是這個測量單位的3/4,我把這個測量單位平均分成4份,把1/4的長作為小單位去測量,這里有3個1/4長,3個1/4就是3/4,剩下部分的長度,就是大單位的3/4。課桌的長度是,2個大單位,又有大單位的3/4這么長。

三、分物

1.過渡語。

師:古人在測量物體長度時產生了分數,還有在什么情況下也產生了分數?我們來看看。

2.(課件出示:①20個月餅,文字和圖一起;②出示一個關著的盒子;③打開盒子,4個一盒。

師:把這些月餅平均分裝在盒子里,可以裝幾盒?生:怎么裝,不知道一盒裝多少個?師:那我們猜猜看,可以裝幾盒?生:二盒師:你呢?生:四盒……

師: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種情況呢?生:每個盒子裝的數量不同。

師:裝2盒的,每個盒子裝多少個?裝4盒的,每個盒子裝多少個?裝5盒呢?師:(課件出示:打開盒子,出現4個一盒)這里是以多少個為單位去分裝月餅的?生:4個。[板書:一盒(4個)能裝幾盒呢?生:5盒。師:為什么是5盒呢?生:以4個一盒為單位去裝,20里面有5個4,所以是5盒。

3.師:如果是21個月餅,還是以4個一盒為單位去裝,能裝多少盒?生1∶6盒。師:對,用6個盒子來裝,裝滿了幾盒?還剩下幾個?生2:裝滿了5盒還剩下1個。師:那還剩下這1個,裝了多少盒?生:1盒。師:這一盒裝滿了嗎?生:沒有。師:裝了這一盒的多少呢?生:1/4。師:對了,這1個就是1盒的1/4。所以,21個月餅以4個1盒來分裝,要裝5盒又1/4盒。

4.師:22個月餅,仍然以4個為單位分裝,能裝多少盒?生:5盒又2/4盒。師:20個月餅,我們知道裝5盒,剩下2個為什么可用2/4表示?生:1個月餅裝1/4盒,2個月餅裝2個1/4盒,也就是2/4盒。師:2/4盒,還可以怎么表示?生:1/2盒。師:說說你的理由?生:4個月餅裝1盒,2個月餅裝半盒,也就是1/2盒。師:這兩種結果都是正確的。所以,22個月餅,以4個為單位分裝,能裝5盒又2/4盒,或者5盒又1/2盒。

5.師:23個月餅,仍然以4個為單位分裝,能裝多少盒?生:5盒又3/4盒。師:你們同意嗎?師:那24個月餅呢?生:5盒又4/4盒。師:4/4盒,其實就是幾盒?生:1盒。師:怎么理解?生:1盒里面有4個1/4盒,4個1/4盒也就是1盒。師:5盒又4/4盒,也就是幾盒?生:6盒。師:所以,24個月餅,以4個為單位分裝,能裝6盒。

四、單位“1”意義的拓展

1.師: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這一個圓可以看作單位“1”嗎?

這個長方形呢?這條線段呢?這個長方體呢?這3個圓可以看作單位“1”嗎?(手指到)

師:如果把這3個圓可以看作單位“1”,那么,這1個圓,可用什么分數表示?生:1/3。師:奇怪,同樣的3個圓,為什么一會是3,一會是1?生:標準不同。師:標準不同,也就是什么不同?生:單位“1”不同。生:把1個圓看作單位“1”,3個圓就是3;把3個圓看作單位“1”,1個圓就是它的1/3。師:這1個圓,是誰的1/3?生:3個圓。師:除了可以把這些物體看作單位“1”,還可以把什么看作單位“1”?同桌相互說一說,誰來講一講。生:一條線段,物體的一個面……師:還有嗎?五一班有40人,可以看作單位“1”嗎?生:可以。師:那其中的9個人,你能用哪個數表示?生:9/40。師:9/40,它的分數單位是多少?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呢?生:1/40,有9個這樣的分數單位。師:把五一班40人看作單位“1”,可能還會產生哪些分數單位呢?大家想一想。生:1/40,3/40,17/40。師:這些分數的分數單位相同,都是(1/40),把40人看作一個整體,還會產生哪些分數單位不同的分數呢?師:假如把全班40人平均分成5組,每一組占全班的幾分之幾呢?生1:1/5。師:為什么可用1/5表示?生:把全班人數平均分成5組,每一組占全班的1/5。生2:8/40。師:為什么可用8/40表示呢?生:把全班人數平均分成40份,每一組的8個人占全班人數的8/40。師:是呀,把40人平均分成若干份,平均分的份數不同,也就是(分數單位)不同,所以,表示的分數也不同。

2.師:能否把學??側藬悼吹絾挝弧?”?如果??側藬悼吹絾挝弧?”)學校有2000人,可以把2000人看作單位“1”嗎?師:五一班有40人,占學??側藬刀嗌倌??生:40/2000。師:是的,五一班人數,占學??側藬档?0/2000。40/2000,它的分數單位是多少?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呢?

3.師:某校學生人數是五星小學的2/3,這個2/3,怎么理解?生:把五星小學總人數看作3份,某學校人數占其中的2份,即2個1/3,也就是2/3。師:如果五星小學有3000人,那某校有多少人呢?生:2000人。師:為什么?生:把五星小學總人數平均分成3份,1份是1000人,某學校人數占其中的2份,2個1000,也就是2000人。

4.師:除了把人數看到單位“1”,還有嗎?生:家里有50多本書。師:對,把50本書看著單位“1”。還有嗎?生:南充到成都220千米,一個煤礦產煤總量、國土面積、南充到成都有220千米……師:是的,像這樣的測量單位或計量單位都可以看作單位“1”。

五、課后反思

《分數的產生和意義》一課,我們嘗試從分數的產生(即度量的視角)去教學實踐,盡管理想和現實有差距,但總體上達到了自己的教學預期。

首先,從整數和分數兩個層次進行復習,找準了新知識的生長點和延伸點。其次,我極為重視教學直觀及實踐操作,讓學生在觀察比較、分析討論、動手操作中,自主建構對單位“1”、分數單位及分數意義的理解。在活動中,讓學生理解“分”就是創造了一個單位;“數”就是數有多少個單位,從單位的角度來理解分數的意義,這樣應該更能落實對分數理解的深刻性。

我們覺得還有以下方面需要改進,比如:在學生測量課桌的過程中,選取的測量工具質地不同,導致測量的時間有點長,老師的調控弱了些;課堂上老師激勵性的語言還有些缺乏……這些都需要在以后教學中不斷地修練與提升。

猜你喜歡
分數單位
鳴謝單位
鳴謝單位(排名不分先后)
分數的由來
致謝本刊支持單位
無限循環小數化為分數的反思
填單位 要推敲
看錯單位
可怕的分數
協辦單位
15. 唉,分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