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浪淘沙

2017-10-23 12:39三土明光
輕兵器 2017年19期
關鍵詞:鐵桿握把洛斯

三土++明光

作為一種已經被歷史長河淘汰的槍械自動原理——槍管前沖式自動原理有著非常明顯的優點,但缺點亦同樣突出,其在槍械上的典型應用也只有少數幾種,但這幾種槍械也呈現出一些極富特色的構想——

施瓦茲洛斯M1909自動手槍手槍誕生與結構呈現

德國的施瓦茲洛斯M1909手槍是采用槍管前沖式自動原理的武器中最著名的一支。一方面是該槍在早期自動手槍中的確小有名氣,另一方面是該槍前后一共生產了約8 000支,與采用同一原理的其他武器相比是個了不起的成績,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該槍的知名度。之所以產量頗為可觀,是因為與其他兩款手槍設計相比,M1909手槍的體積最小,方便攜帶,性能上也高出一籌。

雖然沒有毛瑟、馬克沁或勃朗寧等人的名氣響亮,甚至在西方武器收藏界也不是熱門人物,但安德烈亞斯·威廉·施瓦茲洛斯(Andreas Wilhelm Schwarzlose)的確是個機械設計天才。他于1867年7月31日出生在德國烏斯特,1936年4月18日在夏洛滕堡去世。1892年,也就是他25歲時,他設計出一支自動手槍,并于同年12月14日申請了專利,第二年獲得了編號為70130的專利授權,這是施瓦茲洛斯獲得的第一個手槍專利。在隨后的設計生涯中,他逐步表現出自己的天賦。雖然第一支手槍并沒有取得成功,但施瓦茲洛斯產生了更多想法,并嘗試了許多種其他方式的后膛裝填設計。1894年、1895年、1897年,他又相繼獲得手槍方面的第二個、第三個和第四個專利。1901年,他因為“自動裝填手槍”方面的成果,一年獲得了兩項專利。同年,施瓦茲洛斯利用他的專利設計了一種的采用槍機回轉閉鎖、槍管短后坐自動原理的手槍,被稱為M1898手槍,該槍屬于標準尺寸的自動手槍,發射7.63mm毛瑟自動手槍彈,生產了數百支。

1907年3月24日,施瓦茲洛斯再次申請了一項專利,新手槍的特征是擁有可以前后滑動的槍管。次年2月4日,他的發明成功獲得第194921號專利,在美國的專利申請則到1909年4月13日才最終成功通過,專利號為918380,因此這支手槍通常被稱為M1909。不過因為第一次專利申請獲批時間在1908年,而且實際生產的年份可能還在此之前,所以也有稱其為M1908手槍的。相關專利說明和早期的產品廣告均突出強調了M1909手槍的優點,比如其整體長度短于使用同樣長度槍管的勃朗寧手槍,而且彈膛尾端裝置固定,尾部沒有運動件,比勃朗寧手槍更為安全。此外該槍設有帶“自動安全”功能的手槍握把保險(盡管相關專利在1909年4月前還沒有獲得批準),在握把保險被壓下之前阻鐵不能移動,可以使M1909手槍能夠更加安全地攜帶。

施瓦茲洛斯雖然有很多關于手槍的設計,并且先后獲得了不少專利,但這些作品在商業上都不算太成功,真正使他名利雙收的則是他研制的機槍,即施瓦茲洛斯M1907水冷式重機槍。施瓦茲洛斯可能也有這方面的預感,當他成立自己的工廠時,就以弧形排列的“SCHWARZLOSE”字樣和機槍圖案的組合作為公司的商標。關于M1909手槍的生產和銷售情況,現有記錄相對比較混亂。有證據表明,M1909手槍在1911年停產,但也有人認為,其生產一直延續到1915年才結束。早在1910年3月,施瓦茲洛斯工廠的員工就因為勞資糾紛而停工,5月20日宣布破產,距其成立三周年僅差2個月時間。另一家名為G.C.Dornheim的企業接手了所有M1909手槍的庫存,包括數以千計的未來得及打上檢驗標記的產品,并以非常便宜的價格對外出售。后人研究表明,在序號3541之后的M1909手槍均加印有皇冠加“N”的標記,一般認為就是公司破產以后加蓋檢驗標記并對外銷售的產品。1911年底,M1909手槍又以華納·施瓦茲洛斯手槍的名義,由紐約布魯克林的富蘭克林·華納和馬文·華納開設的華納(Warner)武器公司代理,由凱特蘭德(Kirtland)兄弟公司在美國出售。其實富蘭克林同時身兼華納武器公司和凱特蘭德兄弟公司的總裁兼董事,所以兩家公司實際上是同一伙人在掌管。從1914年開始出售的華納·施瓦茲洛斯手槍經過了改進,瞄具和握把貼板上的標記都有所變化。顯然,華納武器公司不止購買了一批完整的手槍,甚至還買下了相關的零部件,可以自行裝配出售。據詹姆斯·斯圖爾特1976年3月發表的相關研究文章,施瓦茲洛斯甚至把工具和圖紙都賣給了華納武器公司。施瓦茲洛斯M1909手槍的生產年份不長,但經銷公司卻先后換了幾家。按照現代研究者的劃分,這種手槍一般大致被分為4種類型,即標準型、豪華型、華納Type 1型和華納Type 2型。

標準型的M1909手槍表面采用發藍處理,槍管后部加工有13道三角形截面防滑紋,全槍長140mm,其中槍管長105mm,全槍高110mm,槍身最寬處為24.5mm,全槍質量530g。該槍在左側握把貼板的上方,刻有生產廠家的名稱和地址“AW.Schwarzlose G.m.b.H. Berlin.”,握把右側貼板上方刻有施瓦茲洛斯工廠的商標。槍身前部有“NO”開頭的槍械序列號,最大為4位數字。一般情況下,該槍的每個零件均刻有編號,連擊錘也不例外,但是也有一些沒有編號甚至是序列號的版本。握把貼板為硬質橡膠材料制造,固定螺釘設在其底部,表面下部2/3左右帶有網格防滑紋,上1/3光滑區域用于放置拇指,但也有很少一部分M1909手槍握把貼板是布滿網格紋的。該槍的彈匣可裝7發槍彈,并由位于握把根部的彈匣卡筍固定,彈匣體兩側各有6個孔,可以查看余彈數。彈匣口部有一個較深的切口,槍管后退時從這一切內將新彈取出,同時這種彈匣的托彈簧簧力很大,可以防止槍管后移時把槍彈推向下方,進而不能正常入膛。

豪華型M1909手槍的表面經過鍍鎳處理,所有刻印標記均與標準型一樣。只是為簡化工藝起見,豪華型的槍身頂部不再加工出內凹的弧形槽,同時僅在尾端銑出一道缺口來充當照門。在槍身左側握把保險鎖定鈕上方位置有一個圓形的金屬片,用來堵住原來是保險旋鈕或彈匣釋放按鈕所占據的孔洞,這也是華納武器公司在其經手的產品上進行改動的痕跡。豪華型的彈匣同樣也鍍有鎳層,而且在彈匣底部增加了一個掛繩環。

華納Type 1型手槍采用發藍處理,槍管上帶有檢查標記,表明都經過高壓彈射擊檢驗。與前兩種型號不同的是,華納Type 1型改進了彈匣固定方式,改為常見的按鈕式彈匣卡筍,設置在握把保險的上方,因此槍械左側就同時設有兩個圓形按鈕。槍身左側刻印的標記為“AW.Schwarzlose G.m.b.H. Berlin.”,下方有專利說明“PATD. APR. 13 AND AUG.24 - 1909”,右側除原有的商標外,還增加了“WARNER ARMS CORPORATION BROOKLYN, N.Y. U.S.A”標記,意為“華納武器公司,紐約布魯克林”。槍身右側裝有強度和可靠性更好的增強型抽殼鉤,但由于抽殼鉤體型增大,擋住了槍身表面商標中的“SCHWARZLOSE”字樣,一定程度上破壞了該槍原有的外觀。不過,這也間接證明華納武器公司的確購買了一部分現成的槍械零件,而且零件上已經刻有原廠家的標記。華納Type 1型序列號刻在槍械尾部,為豎排刻印。握把貼板與標準型是一樣的,只不過在兩側貼板原先的空白區域增加了重疊的“WAC”字樣。此外,該槍槍管兩側的防滑紋改為網狀紋,防滑性能有所改善,但沒有此前的直紋美觀。

最后一種稱為華納Type 2型的式樣槍械表面同樣采用發藍處理,不過原有的握把保險和握把保險控制鈕均被取消,取而代之以一個保險旋鈕,使用者用拇指就可以方便地操作。該槍槍管上也帶有膛壓檢查印記,只不過印記刻得比較淺。槍管防滑紋同樣改為網狀紋。右側的抽殼鉤槽變得更長,占據了原來商標“SCHWARZLOSE”字母的上半部分,用以安裝一個長形抽殼鉤。和華納Type 1型一樣,該槍右側也刻有“WARNER ARMS CORPORATION BROOKLYN, N.Y. U.S.A”字樣,并且兩側握把貼板增加了“WAC”標記。這一型號的彈匣卡筍又改回彈匣根部固定方式,只不過比標準型要簡潔一些。

從結構上來看,施瓦茲洛斯M1909手槍可以分為槍管組件、復進簧組件、握把組件和彈匣等四個主要部分(以標準型為例,下同)。其中,槍管組件為全槍的主要活動零件,下部加工有導軌,與握把上面的導軌配合,引導槍管前后運動。槍管上部有準星和準星延長部位,后部彈膛部位加厚,兩側有推拉槍管用的防滑紋。槍管后部兩側均有延長部分,左側內部安裝有與擊錘配合的阻鐵桿,以及阻鐵桿銷、阻鐵桿前簧和阻鐵桿側面簧,右側延長部分比左側短一些,剛好到彈膛部位。阻鐵桿的作用是使擊錘待擊,并在扳機的作用下釋放擊錘。阻鐵桿裝有兩個彈簧,側面簧為螺旋簧,使阻鐵始終有向內側運動的趨勢,前簧為片簧,使阻鐵桿前部有始終下運動的趨勢。為了方便阻鐵桿能夠在兩個方向上進行運動,阻鐵桿的安裝孔不是正圓而是稍帶有一點橢圓的形狀,以便阻鐵桿往兩個方向運動時不會相互干涉。復進簧組件為一個整體結構,相對比較簡單,由圓柱形螺旋復進簧和鋼棒銑削而成的導桿組成。復進簧導桿本身由兩段圓柱體連接而成,尾端有與槍管結合的凸臺,其特點是前段圓柱體較細,在靠近端面的位置上設有一個徑向孔,中間圓柱體較粗,兩個圓柱體并不同心,而是略微錯開一點距離。這主要是為方便分解而做出的安排,徑向孔的目的是將復進簧壓縮在前方位置,進而上抬復進簧導桿,使尾端下降,使得尾端復進簧導桿卡在握把內部的臺階面上,進而可以分解出槍管。

握把組件作為全槍的結構基礎,所有零件均安裝其上,具體由握把、左右握把貼板、貼板固定螺釘、抽殼鉤、抽殼鉤簧、扳機連桿、扳機連桿簧、扳機、扳機銷、握把保險、握把保險鎖、握把保險鎖定鈕、擊錘、擊錘銷、擊錘簧、握把保險簧傳遞桿、彈匣卡筍、彈匣卡筍銷等零件構成。擊錘兼起擊針作用,其頭部直接加工出擊針尖部。握把保險位于握把前部,體積比較大,保險頭部平時擋住扳機下部,當以正確姿勢握緊握把后,握把保險鎖會被彈簧推動下降,卡入握把保險的缺口內,此時扳機就可以扣動了。如需單獨釋放握把保險,只需將握把保險鎖定鈕向上推到定位,握把保險則在彈簧作用下回到前方位置。M1909手槍的擊錘簧采用片簧設計,兼顧了擊錘簧、彈匣卡筍簧和握把保險簧的三重作用。彈匣兩側開有兩排共6個觀察孔,但彈匣底板不能拆卸,如果要分解彈匣,只能從彈匣口部進行。

手槍動作過程

施瓦茲洛斯M1909手槍的動作原理與普通自動手槍也有較大區別。假設手槍處于非待擊狀態,此時膛內無彈,擊錘處于前方擊發位置,插入實彈匣后,首先需要手工裝填首發槍彈。使用者以左手握持槍管帶防滑紋的部位,向前方推送到位,槍管尾部下方有一推彈凸起,此時會從彈匣頂部推出一發槍彈,對準彈膛尾部。當釋放槍管后,彈膛便逐步將推出彈匣口部的槍彈“套”入膛內。此時位于槍管左側的阻鐵桿則推動擊錘壓縮擊錘簧,逐步形成待擊狀態。使用者握緊握把、壓下握把保險后,扣動扳機,使其逆時針旋轉,進而頂起扳機連桿,扳機連桿一方面向右側擠壓阻鐵桿前部,另一方面向后壓縮阻鐵桿側面簧,使得阻鐵桿逐步脫離擊錘,直至擊錘解脫,向前順時針加速擊打槍彈底火。槍彈擊發后,一部分火藥燃氣推動彈頭前進,一部分作用在彈殼底部。由于開始階段的膛壓較高,隨著彈頭的加速前進,槍管從靜止逐步變為緩慢移動。當彈頭飛出槍口的一瞬間,槍管開始加速前進。此時,彈殼因為被抽殼鉤拉住,因此不與槍管一同前進。而后者在向前移動的同時,還將彈匣內的下一發槍彈推動到裝填位置上。彈殼最終在擊錘頭部的作用下,以抽殼鉤為支點向右側拋出(相當于擊針拋殼)。槍管前進到位后停止運動,此時阻鐵桿會在阻鐵側面簧的作用下復位,而扳機連桿由于扳機仍被壓下,槍管復進到位后會頂起阻鐵桿,并壓縮阻鐵桿前簧。由于阻鐵可以在兩個方向運動,因此阻鐵被阻鐵桿頂起一小段距離后,并不會影響阻鐵桿向后推動擊錘完成待擊狀態。此時松開扳機,扳機連桿和扳機會在扳機連桿簧的作用下復位,扳機連桿不再頂起阻鐵桿前部,阻鐵桿就在阻鐵桿前簧作用下復位,使扳機連桿與阻鐵桿重新扣合。如果需要再次射擊,則繼續扣壓扳機,就會重復前面的動作,直至彈匣打空為止。如果不需要射擊,使用者就可以通過向上推動握把保險鎖定鈕釋放握把保險,全槍即處于保險狀態。M1909手槍同樣沒有空倉掛機機構,最后一次射擊也為空膛擊發。

施瓦茲洛斯M1909手槍發射7.65mm勃朗寧自動手槍彈。為了使槍支工作得更為可靠,其槍管內部的膛線內徑要比起一般的7.65mm口徑手槍更小一些,以便槍管在射擊時可以獲得足夠的向前運動的動力。一般建議發射捷克的Sellier&Bellot 7.65mm勃朗寧手槍彈,因為這種槍彈比其他同類型槍彈裝藥量稍大一點,可以提高手槍動作的可靠性。如果使用那些低威力的7.65mm勃朗寧槍彈時,該槍很容易發生卡彈以及拋殼故障。對于M1909的實際射擊感受,一般使用者都評價不高,認為該槍的使用是很不舒適的,因為該槍的主要活動件即槍管會向前運動后又突然停止,隨后又在復進簧的作用下向后運動,因此與一般采用槍管短后坐原理的自動手槍先后坐再復進的手感正好相反。但英國火器彈藥專家伊恩·霍格認為該槍射擊時手感不錯,而且射擊精度較好,主要原因是該槍有著較長的槍管,而且槍管前沖式自動原理有助于減少后坐力。從保存至今的一組實際測試數據來看,在25碼((22.9m)處射擊時,M1909手槍射擊6發子彈平均散布圓直徑接近60mm,由此可見霍格的結論至少有一半是符合事實的。

施瓦茲洛斯之所以比另外兩種采用槍管前沖式原理的手槍更著名,一定程度上還因為它與一位名人有關,那就是有著強烈軍國主義傾向并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皇威廉二世。在目前存世的M1909手槍中,有一支序號為NO.1的產品,曾經是威廉二世的佩槍。當時的照片顯示,該槍被裝在一個由軟皮縫制的槍套里面,威廉二世外出狩獵時隨身攜帶。這支M1909手槍屬于標準型,但經過了精細的表面處理,零件表面看不到一點刀痕,發藍也特別細膩。該槍的握把貼板是特制的,為全網紋設計,左側貼板中間帶有金色的皇冠標記。同時,其握把保險鎖定鈕改為方形,尺寸也有增加。據考證,該槍的NO.1槍號只是為了體現對皇室的敬意,不可能是第一支造出的施瓦茲洛斯M1909手槍。而且威廉二世貴為一國之君,佩槍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種身份象征,即使狩獵時真的出現了緊急情況,7.65mm勃朗寧槍彈的威力也多半于事無補。

槍管前沖式自動原理終隨歷史湮滅

綜合前述三種自動手槍的情況,可以看出制約槍管前沖式自動原理在槍械上廣泛應用的最大問題,是整個系統運作的可靠性,特別是供彈、拋殼過程的可靠性。使用這一原理的武器對彈藥都比較挑剔,不同裝藥量的槍彈甚至是不同種類的彈頭都會對供彈順暢與否產生影響。對于軍用武器來說,缺乏可靠性的武器是絕無接受可能的,而民用武器又有其他更多更好的方案可以選擇,因此在后來的武器設計中很少有人再考慮采用這種原理。在現代輕武器中,除了半途而廢的瑞士SIG AK53步槍之外,真正應用了這種原理的只有美國MK20 Mod 0型40mm自動榴彈發射器。不過后者嚴格來說并不是槍,而且其主要是安置在架座上,作為內河炮艇、裝甲車上的附屬武器來使用的。Mk20 Mod 0榴彈發射器由美國海軍軍械研制所于1967年研制成功,并在越南戰場上試用過。這種武器在待擊時發射管向前伸出,同時供彈棘爪把彈鏈上的第一發榴彈帶進發射位置。發射身管向后退,將榴彈“套”入彈膛并擊發,隨后就是我們業已熟知的發射管被彈丸帶動向前運動、空彈殼被拉出等一套循環過程。槍管前沖式自動原理帶來的活動件運動距離長、往復慣性大以及連發時射速低、精度差的缺點雖然不適合槍械,對于榴彈發射器這樣以面殺傷為主、自身質量較大的武器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但Mk20 Mod 0還是因為有效射程近且結構復雜的缺點,僅在1971年生產了1 080挺后,就被Mk19 Mod 0徹底淘汰。此外,在1970年代末期,美國民用槍市場上還出現過一種與施瓦茲洛斯M1909手槍有一定關聯的武器,即美國人菲利普·里奇曼(Philip R. Lichtman)設計的賽默林LM4手槍,可以連射5發0.45英寸ACP手槍彈,但該槍是非自動發射的,只是供彈方式和結構與M1909手槍類似。該槍盡管有些特色,但當時單支售價高達750美元,因此無法被市場廣泛接受,很快也就偃旗息鼓了。

雖然最終應用寥寥,槍管前沖式自動原理還是充分體現了工業革命所積淀的發明智慧以及若干代槍械設計師的奇思妙想。當然,如今它已慢慢被人遺忘,逐步變成時間長河中的一顆沙礫。但必須看到的是,這一百多年來,在一些發明設計不斷被淘汰的同時,卻有更多更新的自動原理不斷問世并得到應用。特別是隨著微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的突破,未來的輕武器運作原理可能會完全突破我們現有的想像。

031-安德烈亞斯·威廉·施瓦茲洛斯以其設計的M1907水冷式重機槍而聞名,但他在自動手槍設計方面也頗有建樹

032-施瓦茲洛斯設計的7.63mm口徑M1898自動手槍,采用了當時非常新穎的槍機回轉式閉鎖機構

033-Edward.C.Ezell編寫的《世界手槍》一書中用了相當篇幅對M1909自動手槍進行介紹

034-標準型M1909自動手槍,槍號為762

035-從側前方看去的M1909自動手槍,整槍造型相當緊湊,已頗具現代自動手槍風格。

036-美國第208540號專利所附的結構圖中,除了槍管外部纏繞有復進簧外,其余設計已與正式出品的M1909自動手槍基本一致

037-標準型M1909自動手槍,槍號為1680

038-標準型M1909自動手槍的分解狀態

039-標準型(上)與豪華型(下)M1909自動手槍槍身上方的區別

040-M1909自動手槍右后方刻印的商標。該槍的握把貼板為全網紋式樣

041-豪華型M1909自動手槍

042-華納Type 1型自動手槍

043-華納Type 1型自動手槍的分解狀態。注意該型號在彈匣右側加工了一個小缺口,用以和按鈕式彈匣卡筍相配合

044-華納Type 1型自動手槍擊針部分細節,箭頭所指部分是固定拉殼鉤用的小螺釘

045-華納Type 1型自動手槍的槍號豎向刻在槍身末端

046-華納Type 1型自動手槍的槍身印記

047-華納Type 1型(右)與標準型M1909(左)握把貼板對比

048-華納Type 2型自動手槍。注意其取消了握把保險,抽殼鉤尺寸增加,同時保險旋鈕的形狀有所變化

049-據稱是華納武器公司繼Type 2之后自行制造的華納自動手槍的樣槍,尚未正式投產公司便宣告破產,因此無疾而終。類似樣槍僅發現數支,且保險旋鈕形狀不完全相同

050-M1909自動手槍位于槍管后端的的阻鐵桿以及套筒座內的擊錘

051-M1909自動手槍的擊錘在套筒座內及單獨拆下時的狀態,注意擊錘表面也打印有槍號

052-M1909自動手槍槍管下部導軌細節,可見其形狀非常復雜

053-德皇威廉二世使用的M1909自動手槍,加工比同型號的其他手槍更加精致。除了握把貼片上帶有金色的皇冠標記之外,該槍的槍號也特意選擇“No1”

054-威廉二世使用的M1909自動手槍配用的綠色軟皮制成的槍套

055-參加野外狩獵活動的威廉二世(左)隨身佩帶他的M1909自動手槍

056-華納公司在美國推銷華納自動手槍最早的廣告之一。廣告中的型號是華納Type 1型手槍

057-現代設計生產的美國XR9-L自動手槍與M1909自動手槍的對比。雖然兩者槍管長同為101.6mm(4英寸),但M1909手槍全長明顯更短,而且XR9-L因為采用了從彈匣后部供彈的結構,槍管長還算是同類自動手槍中較長的

058-瑞士SIG AK53自動步槍也采用了槍管前沖式自動原理,但中途就停止了研制工作

059-越南戰爭期間安裝在內河炮艇上的美國Mk20 Mod 0榴彈發射器。該發射器算是應用槍管前沖式自動原理比較成功的一種輕武器,但也沒有獲得廣泛應用

060-菲利普·里奇曼設計的賽默林LM4手槍,在供彈方式和結構上延續了M1909自動手槍的一些設計(待續)

編輯/劉蘭芳

猜你喜歡
鐵桿握把洛斯
鐵桿粉絲
烏茲沖鋒槍
烏茲沖鋒槍
戰術握把握持舒適性試驗研究
小精豆爆笑漫畫
鑰匙
鐵桿中醫黃治品業醫濟世風采:光耀岐黃蔭蒼生 精誠業醫六十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