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讓歷史課堂煥發生命力

2017-10-27 10:29劉海洋
教書育人·校長參考 2017年10期
關鍵詞:歷史生命課堂

劉海洋

新課程改革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把課堂還給學生,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新課程教學中,應該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這就需要教師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解放學生思維,使他們能夠自覺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中,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根據歷史學科的特點,我在實踐中摸索、思考,利用課堂實例來激活歷史課堂,效果很好。

一、再現歷史,感同身受

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除了遺址、遺跡、遺物可以證明之外,其余多數都保存在文字記述的歷史文獻中。單純的文字信息經常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而歷史又都是已經過去了的事件,不可能重演和復制,學生不可能親身經歷、直接體驗歷史。這時,教師就要通過創設歷史情境或再現歷史情境,為學生架起通向“歷史生命”的橋梁,使其能夠身臨其境地體驗真情、感悟生命,領會生命的意義。

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和錄音,是一種非常重要且容易獲取的歷史課程資源。用多媒體組織教學,可以很好地發揮這些資源的優勢。通過多媒體把鮮活的歷史信息呈現出來,讓學生在視聽刺激下接近歷史,理解歷史,進而使學生能夠主動地投入到歷史學習中。在講到“南京大屠殺”時,我用大量的圖片和聲像資料再現日軍的罪行,并讓學生了解了中國人民在生死攸關的時刻是如何為國家命運著想的。學生看后一片沉寂,繼而又慷慨陳詞、義憤填膺,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

二、設疑質疑,開啟心智

我國宋代的教育家張載說:“學則須疑,學貴善疑?!薄耙伞笔屈c燃學生積極思維的火種,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突破口。一句話,巧妙設疑可以開啟學生的心智。

歷史教學中,教師的責任應該是使學生“無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解疑而心悅?!崩?,在講到“一國兩制”方針的出臺時,我設置了這樣的思考題:“有人擔心‘一個國家,兩種制度會影響中國的社會主義社會性質,你擔心嗎?”站在學生的角度設問,讓學生“無疑而有疑”。在展示了胡錦濤和馬英九隔桌而立各自伸出手卻未相握的圖片后,我又提出了三個問題:“他們站這么遠的距離就主動伸出自己的手,這表達了他們什么樣的心情?”“為何說他們的握手將屬再次握手?”“他們的手最終能握上嗎?”由第三個問題引出探究題:祖國統一的實現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提出你的建議?!吧平陶?,必善問?!蓖ㄟ^這樣的層層設問,步步深入,學生的思維也逐漸開闊。

再如,講完“鴉片戰爭”一課,在教師的鼓勵和引導下,有一位學生大膽地提出疑問:英國知道用鴉片這種容易讓人上癮的東西來賺取中國的白銀,林則徐為什么不把鴉片賣到別的國家去,讓貧窮的中國變得富裕,而是把鴉片燒了?這多可惜呀!學生提出這個問題,表面看來是想讓自己的同胞擺脫貧窮,可是卻忽視了鴉片的毒害性將會給別國的人民帶來災難,也忽視了賺錢的手段應該是正當的這個原則。為了不使學生的積極性受到打擊,我首先肯定了這位學生的質疑精神,接著又問大家:你們認為這個問題提得怎么樣?你們的看法呢?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中,這個同學也明白了他問題中的“病”了,最后我說:“你的問題引起了那么多人的討論,可見你的問題很有價值!”這個學生通過提問既獲得了成功感,同時又明白了一些道理。這節課上,學生的參與度很高,學習熱情也很濃厚,效果很好。

三、融情于教,因勢利導

很多教師都會把注意力放在教學內容的研討上,而忽略了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而融情于教,因勢利導,則是做好教與學工作的捷徑。

首先,引導學生與歷史對話。在歷史教學中,通過總結歷史教訓,引導學生暢談學習歷史的感受,可以喚醒學生對世界和生命意義的關注。在講解完“鴉片戰爭”一課的內容之后,我設計了一個問題“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認識,談談學習本節課后你受到了什么啟示”,以此來引導學生與歷史對話,借鑒歷史。從中學生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認識到任何時候都要挺直腰桿做人,要遠離毒品、珍愛生命。這樣,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就都得到了升華,用歷史的眼光看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其次,引導學生就歷史與現實對話。在歷史教學中,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出發去思考問題,讓學生切實感受歷史與現實甚至與其自身之間的緊密聯系,并自然地滲透愛國主義教育和理想教育。例如,在講“抗日戰爭”一課的時候,可以聯系日本一些政府官員否認侵華罪行、參拜靖國神社、拒絕賠償等問題,讓學生思考我們有什么辦法讓日本政府承認其罪行?然后再告訴他們:中日兩國人民自秦漢以來兩千多年的友好交往雖然曾被那一段慘痛、不幸的歷史阻斷,但在今天,中日兩國的關系仍然是友好的,胡錦濤的暖春之旅也揭開了中日兩國友好交往的新篇章。這樣就能縮短歷史與現實的距離,使歷史變得更富有時代氣息,并把學生的視野由課堂引向現實,引導學生關注時政,關心國家大事,增強“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課堂生命力是保證教學質量的根本,讓課堂“活”起來更是課堂教學的關鍵。通過探索和實踐,我們欣喜地看到學生在情感態度上對歷史認識的轉變,歷史思維品質的提高,以及學習方式的變革。這無疑如源頭活水、枯木逢春,使課堂煥發出更強的生命活力。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宿遷分校)endprint

猜你喜歡
歷史生命課堂
歡樂的課堂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新歷史
寫字大課堂
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一條魚游進了課堂
歷史上的4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