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性視域中的個體生存困境
——以莫言小說《蛙》的解讀為例

2017-10-28 04:56宋為為
小說月刊 2017年23期
關鍵詞:姑姑莫言現代性

宋為為

(煙臺大學 山東 煙臺 264005)

莫言通過《蛙》向我們繼續講述了高密東北鄉的故事,但與以往的題材不同,《蛙》這部小說將筆觸伸向了所謂“波瀾起伏的生育史”這樣一類敏感的話題,描寫新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生育的不同形態。莫言通過貫穿綜合的描寫,將姑姑這位鄉村婦科醫生的一生與一系列悲愴的生育故事以及半個世紀以來中國歷史的風云變幻勾連起來,更加縝密而細致地講述了計劃生育政策在歷史的長河和物欲橫流的社會中的實施與沖突?;诖?,從個體存在與現代性悖論、女性生存困境帶來的無性別化以及人處于歷史中的無力感三個角度著手,探討小說《蛙》中所闡釋的在歷史現代化進程中個體存在的艱難,從而挖掘出更深刻的人性內涵。

1 個體存在與現代性悖論

在傳統中國,大多數人奮斗的目標就是——結婚生子,當然只是指生兒子,這在中國傳統倫理社會關乎生命的綿延、家族的榮辱。按照費孝通在《生育制度》中所說,這“也是維持家庭運轉和社會繼替的重要力量。數千年的傳統已然形成一種慣性,它造成鄉土社會中生育欲望的蓬勃不息”。生育權,是作為人的一項基本權利??刂粕?,尤其是以強制的方式去控制,似乎又違背了這一點,但卻是人實現真正的理性生存的必要方式,是實現國家現代化的必要一步,尤其是對當時的中國而言,控制人口是現代性的絕對律令。

在小說中,計劃生育工作者姑姑反復援引“偉大領袖毛主席”的“教導”對鄉親們宣講:“計劃生育是事關國家前途與民族未來的頭等大事。要想建設四個現代化的強國,中國就必須千方百計控制人口,努力提高人口質量。如果人口不控制,不僅中國人會吃不飽、穿不暖、教育搞不好、人口質量提高不了,導致國家難以實現富強的愿望,而且再過半個世紀,中國的人口就要多得把地球都壓偏了”,以此來說明計劃生育政策的重要性。蝌蚪作為小說的敘述者兼重要人物之一,也受到計劃生育國策帶來的傷害:失去了第一位妻子和一個孩子,但對計劃生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有著清醒的認識。他也承認,如果沒有人來做強迫那些違規懷胎的母親將腹中胎兒引流一類的事情,中國很難說會變成個什么樣子。在給日本友人杉谷義人先生的第三封信中他提到,在以往的二十多年間,中國人通過一種極端的方式終于控制住了人口暴增的趨勢。不過他認為,中國人這樣做并不僅僅是為了中國自身的發展,而且也是在為全人類做貢獻,因為無論是哪個國家的人,都共同生活在地球之上,而地球上的資源很有限,并且耗費了就不能再生。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計劃生育國策于國家、于世界都有其正當的意義。

然而,小說也讓我們看到,這項正確而進步的計劃生育政策的執行給千千萬萬個滿腦子“多子多?!?、“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傳統觀念的中國老百姓帶來了極大的傷害和痛苦。計劃生育的功過是非任何人都無法給予準確的評價,這項政策是由中國的特定國情決定的,任我們無法去評價它,去指責它?!锻堋芬膊⒉恢皇呛唵蔚匕蛸H計劃生育,而是努力去挖掘幾十年來計劃生育政策所呈現出來的被忽略的歷史細節,從而追思在這中間人們付出的沉痛代價。事物都有兩面性,現代性在追求合理性的同時,本身也包含著黑色的一面,它不該被我們忽略。前者的必然并不能消弭后者的痛感,這是現代性的內在悖論,也是人類發展無可彌補的愴痛。

2 女性生存困境:姑姑的無性別化

小說的最大創新,就表現在“姑姑”這個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她讓讀者感受到和看到一個中國五六十年代,鄉村婦產科醫生的切身經歷,引發了無限的共鳴。莫言曾說:“故事很容易過時,被新的故事所取代,好比農民工、計劃生育等與時代密切相關的賜予終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褪色和陳舊,甚至退出人們的記憶,但凝聚了普遍人性的典型人物形象是會永存的,比如阿、孔乙己、包法利夫人等等?!币苍S現實中的姑姑隨處可見,但小說中姑姑這樣的人卻只能出現在那樣特定的時代背景里,是時代造就的典型文學形象,這是文學上的加工。這跟整個的社會背景,以及六十年來的社會政治、文化生態都有著緊密的聯系。

姑姑是“鐵娘子”的典型代表,作為一個忠誠的共產黨員,她堅定地擁護著黨的各項政策,作為一名基層衛生醫療系統工作者,她為了執行黨的政策廢寢忘食,甚至完全不顧私人問題。

盡管這種試圖消除男女差別的嘗試在那個年代普遍存在著,但男女之間存在著的天然差異不可能因為主觀意志而消失。姑姑年輕的時候與飛行員王小倜戀愛,這段戀情收到了所有人的祝福與羨慕,也沉浸在愛情的甜蜜中。但是故事的結局卻令人啼噓不已,王小倜駕飛機叛逃臺灣。一段令人羨慕的愛情卻在突然之間發生如此大的轉折,面對這樣的結局,姑姑的內心是崩潰的。她不明白王小倜為什么要舍棄這么完美,這么般配的一段感情。通過看王小倜留下的日記她明白了,他是被“敵臺”里充滿誘惑性的播音員俘獲了,在王小倜眼里,姑姑是一根“紅色木頭”?!拌F娘子”形象的在王小倜眼里己經喪失了女性該有的性吸引力,而所謂的出身、政治身份等在當時作為婚姻基礎的東西并不能構成男女結合的天然基礎——性吸引力。遭受愛情打擊的姑姑為了擺脫王小倜給她帶來的影響,用血書宣誓了對覺的忠誠,并且更加賣力的投入到工作中,從此愛情與她絕緣。全身也投入工作的姑姑身上的女性特質變得更加少,尤其是在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過程中,她的鐵面無私遭到了鄉親們的敵視,為了對抗姑姑,鄉親們想盡了各種辦法。鄉親們對姑姑敵視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對于計劃生育政策的不滿,這種不滿因為姑姑女性而變得更加強烈。盡管在那個時代,兩性差異變得模糊,女性像男性一樣從事著各種各樣的工作,但這只是表面現象,是政治因素強力造成的,一旦兩性之間發生深層次矛盾,兩性之間的對立不可避免的仍然會形成。

當盲目的兩性統一化出現后,很多問題也就會隨之出現。送種統一化使兩性的互補性減弱,王小倜拋棄姑姑是因為她身上沒有女性該有的特質,他們之間政治上的般配并不能代替生理上的互補。當兩性的統一化發展到一定程度,更容易走向對立化。鄉親們與姑姑的對抗就是對立化的體現,文革期間有很多夫妻反目的例子也是對立化的有為說明。此外,互補性的減弱以及兩性對立化的出現,再加上人與人之間普遍的不信任感增強,會導致溝通渠道的閉塞,從而積攢的負面能量會引發暴力行為,文革期間數不清的血淋淋例子正是這種人性迷失的表現。

歷史證明超越性別的嘗試是失敗的,姑姑在她超越的道路上也逐漸走不通。年輕時候她作為國家政策執行的“工具”,對黨和國家的政策毫不懷疑,甚至為了黨的事業放棄個人感情,她的個人意志與國家意志高度統一,甚至可以說她己經喪失了個人意志。

姑姑超越的嘗試源于狂會環境的改變,擁有話語權之后雄也勃勃的女性,再加上意識形態的錯誤引導,政治意義上的男女平等被等同為完全意義上男女平等,而這種超越兩性差異的嘗試引發了諸多社會問題,并最終被判定失敗。超越嘗試的失敗并不是問題的終結,兩性的差異決定了嘗試者必將為失敗付出代價,這個代價一部分來自外在的壓力,更多的來自回歸正常性屬之后的女性在反思過程中產生的精神折磨。

3 人處于歷史中的無力感

莫言一直是站在‘人’的立場寫人,走進莫言小說,撲面而來的也是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莫言之所以能夠從山東的莫言變成中國的莫言,之后又能順利地轉變為世界的莫言,最重要的原因也許就是莫言獨特的人性視角及其作品所傳遞的人性觀念。欲望和道德是莫言思考人的存在困境的另一種視角,他通過描繪被欲望束縛的人物,揭示社會群體和個體在現實社會中的真實處境,以及人處于歷史中的無力感,從而引發人的深思。

除了環境和感情在個體身上烙下的印記之外,《蛙》中還有一群生活在欲望與道德之間游離的人物。比較典型的是“我”,作家蝌蚪?!拔摇痹谧髌分惺且粋€具有雙重性格矛盾的人,“我”一直在欲望和道德之間穿梭,這是導致“我”人生困境的根本原因?!拔摇痹诮o杉谷義人先生寫信講述姑姑一生的過程中其實也是“我”的不斷檢視回顧自己的過程?!拔摇笔屈h員干部,由于政策的規定我不準生二胎,“我”性格軟弱,一直不堅定,在決定生不生二胎中猶豫不決,最后為了自己的名利,硬是要妻子王仁美做人流,導致王仁美的死亡。這成了一直折磨“我”內心的苦痛。特別是后來我得知陳眉為“我”代孕事件中所表現出來的復雜感情尤為突出,一開始,我在得知小獅子偷采我的精子找陳眉代孕時表現得很憤怒,“我”有一種沉重的犯罪感,“我”撫養過一陣子陳眉,陳眉比“我”的女兒還小,在道德上我是無法接受的,這是“我”道德上的清醒。后來“我”向各方反映無果,在商品經濟充斥、物欲橫流的社會大環境中,人們的思想觀念早就異化,丟失了傳統的社會感和道德感?!拔摇痹谶@種強烈的反差面前敗下陣來,考慮到個人的欲望因為我沒有男孩,家族血統無法繼承,后來我接受了代孕這個事實。在欲望和道德的游離之間,“我”是矛盾的,因為我的正義道德無法與我心里的欲望契合,所以我的生存困境必定是痛苦的。還有我在北京被驅趕,在路上被別人揍打,這無疑是對“我”生存困境的步步緊逼,“我”仿佛已經沒有生存之地,身邊的人事已面目全非,曾經的和諧不復存在,社會僅存的只是利欲熏心。這不僅是“我”一個人的生存困境,同樣是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生存困境,我們丟失了傳統美好的人倫道德,在金錢物欲中喪失人性。

學者吳義勤說:“《蛙》的敘事和語言對比于莫言過去的作品無疑是干凈而內斂的,莫言放棄了他最為擅長的泥沙俱下的描述性語言流,也沒有利用眾聲喧嘩的民間口語,而是力求返璞歸真用超然的第三者視角樸素、簡潔、干凈地講述催人淚下的故事。這也許是莫言在批判與責疑聲中的自我改造與升華吧!”總之,莫言通過這部小說,向我們敘述了一個不可動搖的事實:我們不能改變那段生育史,我們也不能阻斷歷史的長流,我們更無法阻止特殊時段歷史現代性與個體存在的對立。正是這種在歷史現代性境域下個體生存的困境所形成的張力使得《蛙》這部小說具有了豐富深刻的思想藝術內涵,閃耀出一種啟人深思又暖人心扉的光輝。

[1] 莫言.蛙[M].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

[2] 費孝通.鄉土中國·生育制度[M].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7.

[3] 李慧.莫言作品中的罪惡感與救贖論[J].淄博師專學報,2015(01).

[4] 李松睿.“生命政治”與“歷史書寫”——論莫言的小說《蛙》[J].東吳學術,2011(1).

[5] 吳義勤.原罪與救贖——讀莫言長篇小說《蛙》[J].南方文壇,2010(03).

猜你喜歡
姑姑莫言現代性
過去的年
愛如莫言
復雜現代性與中國發展之道
淺空間的現代性
由現代性與未來性再思考博物館的定義
第二章 姑姑,你咋這么美啊(5)
第二章 姑姑,你咋這么美啊(2)
淺談夢窗詞之現代性
莫言的職場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