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女性主義視角解讀《蝴蝶夢》中呂蓓卡的人物形象

2017-10-28 04:56
小說月刊 2017年23期
關鍵詞:蝴蝶夢邁克男權

陳 藝

(貴州大學 貴州 貴陽 550025)

《蝴蝶夢》又名《呂蓓卡》,是英國女作家達芙妮·杜穆里埃發表于1937年的一部經典作品。在該部小說中,作家一方面描寫了男女主人公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另一方面則描寫了陰森壓抑的絕望與恐怖,讓浪漫的愛情故事加上哥特式的詭異氛圍,使得該小說一經問世便廣受讀者喜愛。

1 呂蓓卡與生俱來的反叛天性

1.1 “我”眼中呂蓓卡的反叛個性

已死去的呂蓓卡,原本早已失去話語權,但她的形象卻通過女主人公“我”的感知與想象,以及眾人的回憶與描述而變得越發清晰?!拔摇睂屋砜ǖ母兄耆峭ㄟ^他人的敘述、呂蓓卡用過的遺物以及個人的想象而產生的?!拔摇钡谝淮谓佑|呂蓓卡的遺物并對呂蓓卡產生想象,是通過邁克西姆書上呂蓓卡留下的字跡?!敖o邁克斯——呂蓓卡贈,五月十七日”,這一行字留在書的扉頁上,是呂蓓卡用一手相當不凡的斜體寫成的。其中,“呂蓓卡的名字顯得很突出;一邊傾斜的字母R特別高大”。所謂字如其人,呂蓓卡遒勁的字體至少表明了她是有活力有力量的人。

作為曼陀麗莊園曾經的女主人,呂蓓卡親自布置了整個莊園,莊園中給人印象深刻的是石南花。石南花在小說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像是呂蓓卡的化身?!笆匣t得像鮮血,茂盛得難以置信,看不見葉子,也看不見枝干,只有一片象征殺戮的血紅色,因為過分濃艷,顯得異常怪異,完全不像我以前看見的石南花?!奔t色代表熱烈,活力與生氣,但石南花的紅是一種可怕的紅,表明了呂蓓卡的反叛個性和與生俱來的生氣與活力。而這種現象,與小說中溫柔善良,自卑的“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呂蓓卡所特有的活力與力量,這種力量強大到可怕,令人窒息。

1.2 旁人眼中呂蓓卡的反叛精神

在眾人的敘述中,呂蓓卡的形象也越發突出。她出身高貴,美麗聰慧,且渾身散發著魅力,男主人的姐姐形容她時說道:“自有一套討人喜歡的本領,男人、女人、小孩還有狗,都會被她給迷住?!闭f起呂蓓卡的小時候,忠仆丹弗斯太太說:“她那時的模樣就很迷人,像畫上的美人兒那樣嫵媚。她打男人身邊走過,他們就會轉過頭直勾勾地盯著她?!蹦菚r的呂蓓卡便已經具備了足夠的自信,丹尼是她對丹弗斯太太特有的親密稱呼,也是她籠絡人心的好方法,讓后者始終對呂蓓卡信任有加并且頂禮膜拜。莊園里的男仆弗蘭克認為:“她是我有生以來見過的最美女人?!钡じニ固珡男】粗鴧屋砜ㄩL大,對呂蓓卡非常熟悉,同時她也對呂蓓卡深深膜拜。小小年紀的呂蓓卡,便知道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她剪掉了那個時代象征女性溫婉賢淑的長發,像個男孩子一樣生活。這也說明了呂蓓卡是一個我行我素、不受限制的人。她是有著極強女性主義的女孩,也具有超強的征服欲和能力。她的聰明才智和追求獨立自主的精神為丹弗斯太太所折服,繼而對她言聽計從。

2 呂蓓卡特立獨行的性格

2.1 呂蓓卡對獨立自主的崇尚

在傳統的西方社會,男性高于女性,女性在這樣的社會里,必須依附于男人,她們根據男人的身份、財富來決定自己的命運。她們就像附屬品,沒有自己的個性。但呂蓓卡卻不同于這些男權主義壓制下的提線木偶。她極具自己的性格,她喜歡自由,崇尚獨立。男人能做的她也要做,并且力爭做到最好。呂蓓卡具備良好的出身與俏麗的外表,嫁入赫赫有名的曼陀麗莊園,成為邁克西姆的妻子與莊園的女主人。呂蓓卡不但具有俏麗的外表,她還十分能干,嫁給邁克西姆以后,她靠自己的能力把曼陀麗打理得井井有條,使曼陀麗成為遠近馳名的好去處。不僅如此,呂蓓卡還擅長揣度每個人的心理,懂得左右逢源,使人們完全信任她,崇拜她,認為她就是一個美麗、高貴的天使。按理說,呂蓓卡的人生本該這樣順風順水,但是她骨子里天生的反叛卻不允許自己那般平淡地生活下去。除了美麗能干外,呂蓓卡個性極強,“沒人制服得了她,她一向我型我素,愛怎么就怎么,她周身的力量,真不下于一頭獅子”。她有著男子般的膽略和魄力,在她十六歲時便獨自馴服了一匹烈馬,“那匹馬已經遍體鱗傷,血跡斑斑,滿嘴白沫,不住地發抖”。在童年時代,“她父親任她擺布”,她和表兄同乘一輛車,因為表兄試圖抓韁繩,她就把他敲下了馬車。不難看出,呂蓓卡這樣叛逆好強,追求自由的性格影響著她的一生。

2.2 呂蓓卡在婚姻中的自主精神

在小說中,呂蓓卡對婚姻持有極強的自主精神,她一開始就不愛她的丈夫邁克西姆,因此結婚伊始便提出要求:二人只維持表面上的夫妻關系,私下里卻互不干涉對方的私生活。呂蓓卡清楚地知道,盡管這樣做會招致丈夫的不滿與怨恨,但他還是會接受自己的條件。因為她把邁克西姆的心理揣摩得一清二楚,她知道,離婚對于他這樣一個循規蹈矩的“上等人”來說是有礙尊嚴的事情,為了自己的面子,他也會勉強維持這場婚姻。呂蓓卡正是看清了邁克西姆的這種心理,她才能夠不受丈夫和婚姻的羈絆,活得隨心所欲、恣意妄為。

男性認為女性要有美麗的外表、聰明的頭腦,呂蓓卡具備這一切,卻又同時擁有極強的女性主義意識,使她不甘心做男權掌控下的傀儡。她的所作所為是要告訴男人:女性不是男人的附屬品。她需要男性真誠的關心、愛護。她明白婚姻是平等的,女性享有愛與被愛的權力。她以自己的方式,對男權社會的婚姻關系作出了一種公然的蔑視和挑戰。因此呂蓓卡才能做到與丈夫邁克西姆達成協議,由她來管家,但是她的私生活不受干涉。在管理好莊園的同時,她把男人當成獵物一樣來獵取。就連邁克西姆的姐夫也成了她的獵物,甚至仆人弗蘭克也受到挑逗。這樣生性反叛的呂蓓卡,在婚姻中的態度,與二十世紀西方傳統的女性形象是格格不入的。

3 呂蓓卡對平等自由的追求

3.1 呂蓓卡對男權制度的反抗

20世紀的西方社會是男權制社會,男性在社會和家庭中處于主導地位,女性受到男性的絕對控制。小說中,呂蓓卡出身高貴卻以放浪形骸的叛逆形象示人。這與她本身追求自由平等的個性有關,也與受到男權影響下的丈夫邁克西姆密不可分。邁克西姆是男權社會里的典型代表,在邁克西姆看來,呂蓓卡生性放蕩、傲慢、叛逆,是個十足的“壞”女人,簡直就是魔鬼。她沒有任何道德可言,和多個男性交往,不斷地給他戴綠帽子。他認為婚姻的痛苦源于呂蓓卡。事實上,是他親手毀掉了自己的婚姻。他是一個異常冷漠的人,小說從始至終都表明邁克西姆深愛著曼陀麗,他把曼陀麗莊園置于一切之上,他的愛只給了這座莊園,對它的管理成了他生活的主題。他從未愛過呂蓓卡,哪怕是結婚時,哪怕是呂蓓卡并未放蕩之前。他很少跟自己的家人親近,僅僅為了盡到子孫的義務,每年只看望奶奶三次。

作為妻子和莊園女主人,呂蓓卡不同于丈夫的冷漠,她經常探望奶奶,逗奶奶開心,和老人家相處極為和睦。邁克西姆也不常和姐姐見面,從不說什么貼心話,如普通人一般。邁克西姆還是一個自私的人,他是男權主義影響下的男性產物。女人只是他眼中的附屬品,他塞給妻子充裕的物質條件,卻從不關心妻子的感受和情感。他很少和妻子交流心事,卻希望妻子成為那個社會賢惠妻子該有的樣子。在他眼里,婚姻并不是平等的,他也沒有把愛給妻子。他和呂蓓卡結婚并不是因為真的愛她,僅僅是因為呂蓓卡的美貌、她擁有與曼陀麗莊園相匹配的出身、教養與頭腦,她可以為曼陀麗帶來聲望。在他眼里,女人只是他地位和聲望的附屬品。在這樣男權至上的社會里,呂蓓卡用自身的優勢作為反抗的資本,她隨心所欲,自由自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反抗著那個時代男權的壓制。

3.2 呂蓓卡對男權社會的報復

呂蓓卡是個追求自由平等、敢于反叛現狀的女子,對愛情的渴望勝于一切,她發現了邁克西姆娶她的真實意圖,她的內心一定充滿了被愚弄的憤怒,對男人的極度失望讓她開始用放蕩的生活報復丈夫。呂蓓卡開始追求享樂的生活,把男人當作獵物一樣戲弄和嘲笑。在那個時代里,男子有權出去風流而女人則不能干涉。當呂蓓卡勾引邁克西姆的姐夫后,他姐姐只能忍氣吞聲,他姐夫卻不受任何傷害與指責。而邁克西姆卻恨呂蓓卡“這女人心腸狠毒,活該下地獄?!?/p>

在呂蓓卡面前,邁克西姆的男權毫無用武之地。在她超強的女性主義力量面前,男性卻只能表現出極大的無力感和挫敗感。邁克西姆恨透了呂蓓卡,對她的人格進行惡意攻擊,他這樣做的目的其實是為了掩蓋內心的恐慌,好讓別人認為他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尊嚴。他制造出對呂蓓卡的逝世而傷心難過的假象,他外出旅游,刻意讓人知道他和呂蓓卡感情深厚,想以此來掩蓋呂蓓卡的死因。

小說中,呂蓓卡的死使她超強的女性主義再次得到了彰顯:身患絕癥,明知時日無多的她設下陷阱,故意激怒邁克西姆,讓他在沖動之下開槍殺死了自己。這使邁克西姆一生都難以擺脫沉重的罪惡感。冥冥之中,邁克西姆仍被呂蓓卡擺布與捉弄,但他無力擺脫,讓他余生都活在痛苦與折磨中。這不僅可看作是呂蓓卡對丈夫的報復,更可看作是她對整個男權社會進行的一次強有力的反抗??梢哉f,在這場婚姻中,她自始至終都是勝利的,勝于男人,勝于權力。這也是呂蓓卡用自身力量與二十世紀初男權社會進行的一次強烈碰撞與反叛。在小說的末尾,丹弗斯太太在呂蓓卡無形的影響下,用一把火燒掉了曾經顯赫一時的曼陀麗莊園。熊熊的火光如同血色般映照著天幕,仿佛昭示了真相大白后對邁克西姆的某種懲罰。也象征著超強的女性主義力量對男權社會的顛覆與破壞。

4 結語

不難看出,呂蓓卡最大的特點在于她的活力與力量,尤其是強大的女性主義力量與征服欲。她的放浪形骸也是因為她的這種力量所決定的。正是因為這種力量使“我”更加的自卑,也是通過“我”來烘托出呂蓓卡的這種強大,更是因為她的這種強大力量使得邁克西姆把呂蓓卡看成魔鬼,使得丹弗斯太太對她頂禮膜拜。因此,從女性主義的視角來看,呂蓓卡是一個作家杜撰出來的異于常人的女性形象,她不肯順從男性、不肯放棄自我。她具有一種邪惡的氣質和強烈的反叛力量,因而時常被視作女性中的魔鬼,其原因不僅在于她們個性上的怪異和另類,更重要的是她們強大的破壞和顛覆力量給男權社會及男性帶來了恐懼。

[1] 弗吉尼亞·伍爾芙.論小說與小說家[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2] 郭建中編.文化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0.

[3] 達芙妮·杜穆里埃著.蝴蝶夢[M].林智玲,程德萍譯.譯林出版社,1994.

[4] 荒林,王紅旗.中國女性文化NO.2[A].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

[5] 羅婷著.女性主義文學與歐美文學研究.東方出版社,2002.

[6] 張首映.西方二十世紀文論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7] 周儀,羅平著.翻譯與批評[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歡
蝴蝶夢邁克男權
Myth and Mechas
嗨,邁克
體育運動中的性別與性:反抗男權制
邁克和寶寶
邁克和寶寶
吹牛大王邁克
Analysis on Two Female Figures in Rebecca
淺析《金瓶梅》中男權社會的畸形狀態
攝影作品
男權,一把悲劇的鎖
——細讀《孔雀東南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