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西廂”和“王西廂”的性別視角研究

2017-10-28 04:56
小說月刊 2017年23期
關鍵詞:西廂張生西廂記

萬 千

(暨南大學 廣東 廣州 10559)

自唐傳奇《鶯鶯傳》誕生以來,西廂故事歷經宋、金、元、明、清數朝而長盛不衰,在故事內容和藝術形式上多有演進和改變。其中又以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以下簡稱“董西廂”)和元代王實甫《崔鶯鶯待月西廂記》(簡稱“王西廂”)最為人所稱道,影響深遠。

關于西廂故事的研究和評價,明清文人普遍將它看作是描寫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甚至有文人將其視為“誨淫”之作。近代以來,隨著新文化運動的發展,出于特殊時期的特定需要,《西廂記》被賦予了“反封建反禮教”的主題意義,贊美青年男女勇于追求愛情及其斗爭的勝利。進入二十一世紀,關于《西廂記》的主題研究在新的層面有所突破,其敘事模式、兩性意識、情愛關系等方面逐漸進入了研究者的視野。研究者們更多地關注起“西廂”經典背后所隱含的社會文化意義及性別意識,女性視角的介入更加使得《西廂記》研究向縱深處邁進,研究者們從人物形象入手,將關注點放在了《西廂記》中紅娘與崔鶯鶯兩個耀眼的女性角色上。熱情地稱贊紅娘的智慧和仗義,認為崔鶯鶯表現出了“女性的覺醒和獨立”。

確實,不管我們懷抱著何種閱讀目的,都會被“董西廂”①、“王西廂”②洋溢著的迥異于唐代文言小說的市民氣息的文化氛圍所吸引,輕而易舉產生閱讀快感。尤其是里面大膽追求愛情、渴望幸福的女性人物,具有一種朦朧的自我意識,令讀者耳目一新。但這是否意味著文本作者就此能夠規避男性話語系統即男權意識形態的規范,成功為女性話語張目呢,仍然值得質疑和探討。

1 女性身體的描寫

在傳統文學中,當女性成為被觀看和摹寫的對象,這種觀看與摹寫又往往是從身體開始的,“董西廂”與“王西廂”也不例外。試看《董西廂》中張生初遇崔鶯鶯的情形:“手捻粉香春睡足,倚門立地怨東風。髻綰雙鬟,釵簪金鳳;眉彎遠山不翠,眼橫秋水無光;體若凝酥,腰如弱柳;指猶春筍纖長,腳似金蓮穩小?!边@是一段典型的男性視角敘述,從男女主人公初見開始,敘事者就是從男性的角度對女性進行觀察。視角的選擇本身就代表著敘事判斷,明顯或者隱蔽的敘事情感傾向,這種敘事視角已為“王西廂”與男性文化意識之間的關系做了直接、有力的說明。在文本中,這種觀察的結果也是程式化的、單一的,直觀地呈現在讀者面前的就是女性單一的特征:美貌。固然對于容貌外表的打量是初次見面的必然心理活動,也是作者描寫人物時首先著筆之處,但程式化的結果無疑加強了讀者對女性他者地位的印象(評判標準即是美貌與否),最終使得女性形象扁平化,甚至物化。另外,觀察也只是男性方面的觀察,而女性的觀察被省略了,或者說往往是被忽略不計的。

“王西廂”中又多次出現了對“小腳”的描寫和強調,張生第一次見鶯鶯就贊美“休說那模樣兒,則那一對小腳兒,價值百鎰之金”,僧人法聰不解張生與鶯鶯相隔甚遠,且鶯鶯身著長裙,如何得知“他腳兒???”張生對此頗有見地:“若不是襯殘紅芳徑軟,怎顯得步香塵底樣兒淺”。第一本第三折中又有“料應來小腳兒難行”之句,第四本第一折中張生與鶯鶯歡會時兩次提到小腳:“繡鞋兒剛半拆”,“下香階,懶步蒼苔,動人處弓鞋鳳頭窄”。小腳在傳統男性文化心理中不啻為一個性符號。此外,男女主人公初遇,張生就有唱詞道:“餓眼望將穿,饞口涎空咽,空著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中國古來就有“食色性也”共稱,以食事喻性事的傳統,這里形容張生的“餓眼”“饞口”等詞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性饑餓的隱語。

2 女性話語的失落

在“董西廂”文本的前期(一直到卷五),女主人公鶯鶯仿佛只是作為一個被動的客體承載作為男主人公張生的思慕和追求?!岸鲙敝杏洈⒘塌L鶯的兩次“無言”,一次是張生深夜琴挑鶯鶯,張生問紅娘“鶯適有何言?”紅娘答:“無他言,惟凄怨泣涕而已?!绷硪淮问菑埳c鶯鶯首次趁夜歡會,雖然是鶯鶯大膽主動地自薦枕席,但董西廂中還是沒有提及兩人有言語對話,反而轉引了唐《鶯鶯傳》為證:“紅娘捧鶯而去,終夕無一言?!鼻偬?、夜會,可以說在這兩次男女主人公至為親密的時刻,本該是戀人傾訴衷腸的大好時分,女主人公鶯鶯都是“無言”的。女性的話語權被忽視了,落到文本中則成了單純的欲望對象,性的配合體而已。正是這種隱藏的性別差異導致了鶯鶯的“失語”,是男權中心剝奪了她的主體性存在。

某種意義上這種傳統視角又與文體的傳統性是密不可分的?!岸鲙弊鳛閭鹘y敘事體,多為第三人稱的敘述和描狀,更加顯而易見地延續著男性中心文化的話語體系。接下來分析作為戲劇代言體的王實甫雜劇《西廂記》在女性話語方面是否做出了改變。從表面上看,“王西廂”中女主人公鶯鶯的主動性確實明顯增強?!巴跷鲙敝喧L鶯與張生的雙方互動也更多,例如月下吟詩互相酬答,鶯鶯分明已經知道墻角的是張生,感嘆“好清新之詩!我依韻做一首”,紅娘也鼓勵“你兩個是好做一首”;后來鶯鶯又有答詩應和,再寫藥方與張生并且贈詩約定佳期,兩人離別時和報捷后也還有詩文往來。不乏研究者據此認為“王西廂”體現了很大程度上女性意識的覺醒,鶯鶯更是一位勇敢而執著追求自由愛情的少女,是否確實如此呢?或者說作者是否是有意識地表現出女性意識?

不可否認的是女主人公鶯鶯所表現出來的這種主動性與“王西廂”的戲曲體制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代言體一大特色即“各人說話便為各人寫照”,使得各位人物的活動言語、心理狀態都有了更為充分細膩的展示,作者也勢必要為人物安排更多的場景和情節,使得包括女主人公在內的多位角色有更多表現和自抒心曲的機會?!巴跷鲙辈粌H根據內容的需要突破了一劇四折的結構,在演唱方面也突破了旦本或末本一人獨唱的體制,既可以各自獨唱,旦、末也可以交互相唱,客觀上增加了男女主人公的互動。不難理解,出于這種豐富敘事手段,滿足接受者欣賞需求的需要,元雜劇有時也以一種偷窺、意淫的心理涉及女性人物的行為、心理。敘事視角的性別轉換滿足了大眾的觀賞消費需求,客觀上給女性人物以短暫的話語表達。

3 女性地位的從屬

從實質上來說,西廂故事描寫的是男性對女性產生性的沖動與渴望,而女主人公在意的卻是未來的婚姻和長久廝守。張生癡狂地思念鶯鶯,念念不忘是她的容色,而鶯鶯與張生交往時雖然也會被他的容貌和才情吸引,但她的交往目的是歸宿的實現,對方的才情也只是在為歸宿加碼。張生與鶯鶯兩人佳期夜會之后,鶯鶯口稱“妾千金之軀,一旦棄之。此身皆托于足下,勿以他日見棄,使妾有白頭之嘆?!薄鞍最^之嘆”來自于卓文君所作《白頭吟》,這里表達的是鶯鶯作為女子對于被棄的擔憂,也是傳統男權社會環境下所有女性的擔憂。

“王西廂”中女主人公鶯鶯在戀愛追逐過程中對待張生的“真情假意”給人以深刻印象,這位閨秀種種耍小性、拿喬的舉動表現,實際上推動著情節的發展?!段鲙洝返谖灞镜耐回V幷谟邡L鶯突然不再使小性或拿架子了,又成為了一個循規蹈矩的傳統女性形象。究其根本原因,正是在于婚姻也就是歸宿問題的解決和完成。男女主人公兩人離別后,鶯鶯有了多次主動并且直接的情感表露,為張生送行時賦詩一絕:“棄擲今何在,當時且自親。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碑攺埳信e的消息傳來后,鶯鶯再次依韻答詩:“闌干倚遍盼才郎,莫戀宸京黃四娘。病里得書知中甲,窗前覽鏡試新妝?!庇滞ㄟ^寄汗衫、裹肚、襪兒、瑤琴、玉簪、斑管傳情達意,緊叮密囑無非是希望張生忠誠于他們愛情或者說婚姻的承諾,她盼望著“不要離了前后,守著他左右”。話里話外表達出自己的期盼和擔憂,都是希望張生不要負心,尋求的是安全感和歸宿感。這是中國古代愛情敘事模式中女性所追求的核心,也是其愛情行為背后隱藏著的根本目的。然而實際上安全歸屬和忠誠需求無疑只是需求金字塔中低層次的要求,這是情感地位中不平等的表現,更是長期以來男權中心社會所造成的痼疾。女權主義者凱特·米認為:“在我們的社會秩序中,基本上未被人們檢驗過的甚至常常被否認的(然而已制度化的)是男人按天生的權利統治女人?!雹圻@樣的兩性之間的地位顯然是一種支配與從屬的關系。

等到鄭恒捏造張生另娶的消息,“王西廂”也沒有花費多少筆墨描寫鶯鶯的反應,直到見了張生,也只是“及至相逢一句也無。則道個‘先生萬?!??!柄L鶯一旦確定了歸宿的實現,其面目又模糊起來。面對男性可能的負心與薄情,女主人公又陷入了“失語”狀態,這也是敘事者制造的謬誤而又不易被察覺的男性視角了,即輕率地以男權文化的女性意識來替換女性的真實意識,武斷地代之以女性人物的沉默與順從。當男性性別強權得以徹底貫徹,落實到無論是現實還是文學中就是必然的性配合,以及性配合之后女性對男性完全的順從和依附。

4 結語

“董西廂”和“王西廂”將一個始亂終棄的愛情悲劇改造為“才子佳人、花好月圓”的浪漫愛情,再加上男主人公“金榜題名”等喜聞樂見的因素,滿足了大眾的審美愿望。人們為“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這樣的美好愿景所感動,贊美自由愛情的偉大,也稱贊作者們在塑造女性想象和處理女性問題上的創造性和開明程度。

然而當我們運用性別視角來審視它們時,發現無論是“董西廂”還是“王西廂”,實際上都并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女性視角,不管是作者還是劇中人物,凝聚在文本的心理視角事實上都漠視了女性的主體性而代之以他者的期待性評判。通過對女性身體的觀察和審視,傳遞出男性視角的聚焦,女性的話語權常常被剝奪和掩蓋,或者只是重復著既有的男性話語。即使有微弱、含混的女性表達,也多是出于文體或敘事的需要。至于女性地位,最后更是在兩性關系中徹底地淪為了男性的依附者。這些西廂故事的敘述者在組織建構文本時巧妙地規避了一種男性話語,卻仍然服從于強勢的男權規范,落入了另一套更為隱蔽的男性話語中。

注釋:

① 董西廂.(金)董解元.古本董解元西廂記[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② 王西廂.(元)王實甫.西廂記[M].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③ [美]凱特·米利特著,宋文偉譯.性政治[M].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33.

[1] (金)董解元.古本董解元西廂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 (元)王實甫.西廂記[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3] 馬玨玶.宋元話本敘事視角的社會性別研究[J].文學評論,2001,02.

[4] 邊詠梅.性別視角下“西廂故事”的嬗變及其敘事模式[D].陜西:陜西師范大學,2008.

猜你喜歡
西廂張生西廂記
回西廂
西廂故事
“西廂”瓷畫及其在歐洲的傳播與接受研究——兼論《西廂記》的早期西傳
張生題字喻客
放風箏
王季思注本《西廂記》補證(續一)
陳繼儒評《西廂記》的刊本流變及其真偽
《西廂記》釋詞補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