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好媒體“底色” 正確引領導向

2017-10-30 09:25張新剛
中國廣播 2017年10期
關鍵詞:底色

張新剛

【摘要】把握正確輿論導向是主流媒體的職責擔當,媒體要樹立“總體導向觀”,“底色”鮮明,整體和諧,亮點突出,不能近看“點點紅”,遠觀“一片灰”。抓導向、亮“底色”要主動作為,有“抓手”、抓根本,消除“特區”和“盲區”。

【關鍵詞】媒體底色 總體導向觀 主動作為 特區盲區

【中圖分類號】G221 【文獻標識碼】A

底色,是繪畫的第一層顏色,對確定作品的基調、主題,以及實現整個畫面的和諧統一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把廣播電視的某一個頻道(頻率)比作一幅畫的話,整體導向就是底色,時政新聞、社會新聞、社教專題、音樂、娛樂乃至廣告等,都是構成“底色”的重要組成部分,都要講導向。這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所強調的:“新聞報道要講導向,副刊、專題節目、廣告宣傳也要講導向;時政新聞要講導向,娛樂類、社會類新聞也要講導向;國內新聞報道要講導向,國際新聞報道也要講導向?!雹倭暯娇倳涥P于導向的要求,就是媒體的“底色”所在。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新聞媒體要底色鮮明,整體和諧,亮點突出,而不能近看“點點紅”,遠觀“一片灰”。

所謂近看“點點紅”是指在某些廣播電視頻道(頻率)中,一方面,有不少講導向的“點”,比如在重要新聞欄目、重要新聞報道、重大典型宣傳中,不乏導向正確、弘揚社會正能量的內容,換言之,單看某一個欄目、某一組新聞、某一篇報道,導向正確,沒有什么問題,對這些內容,我們暫且用“紅色”標識;另一方面,如果把一個頻道(頻率)全天的節目連續不斷地看下來、聽下去,就不難發現,正能量不足、價值觀不正、審美情趣不高等導向模糊的“亞健康”內容不同程度地存在,在有的頻道(頻率)、有的時段,特別是非黃金時段,甚至有“淹沒”之勢。如果把這些內容用“灰色”標識的話,“遠觀”或整體看上去,“紅色”被模糊甚至看不到了,整個基調成了“一片灰”。

比如:在某些頻道(頻率),時政新聞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社會新聞則在宣揚一夜成名、炫富享樂、自私自利、勾心斗角,追捧明星大款、網絡紅人,主持人對豪宅、豪車、豪華婚宴艷羨不已;國學節目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而一些談話類節目卻在惡搞優秀傳統、褻瀆文化經典、調侃榜樣精神;新聞節目戳穿金融騙局,但廣告節目仍在推介所謂的“理財達人”“暴富妙招”;公益廣告宣傳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的“四德建設”,專題節目炒作明星或公眾人物個人隱私、情感糾紛、家庭矛盾等。由于多數專業頻道(頻率)新聞節目不多,就時間占比看,“灰色”很容易壓過“紅色”,這樣,該頻道(頻率)的“底色”就出了問題。這些頻道(頻率),黨的正確主張、社會公序良俗在“過度娛樂化”中被“刷灰”了,一些斷章取義、嘩眾取寵的標題黨,在“刷灰”新媒體和網絡媒體的同時,也讓一些“跟風追網”的傳統主流媒體悄然變色。導向問題的弱化,會導致“整個社會觀念的撕裂和思想的混亂?!雹?/p>

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很多,其中,有關宣傳部門和媒體主要負責同志“總體導向觀”不夠,沒有把正確導向放在首要位置是重要原因。不少人對新聞節目特別是時政新聞管得嚴,主動管理多,導向把得牢。而對一些社會新聞和非新聞類節目,則往往失之以寬,事后管理多,被動管理多,經常是不出問題不過問,甚至一些分管非時政新聞節目的媒體負責人,自身導向意識就不強,不能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不能主動加強議題設置和輿論引導,而是為了博取收聽(視)率和廣告吸納力,暗示甚至縱容下屬打“擦邊球”,觸碰導向“紅線”。甚至還有人錯誤地認為,講導向,新聞節目講就夠了,只要新聞宣傳不出問題,就是導向正確;而一些非新聞類節目,則可以尺度大一點,要求寬一點,不然,如何提高收聽(視)率,如何完成創收任務?甚至還有打著為受眾服務、滿足受眾需求的旗號,推出一些低俗、媚俗的內容,迎合個別人的低級趣味,還美其名曰“節目創新”。

這些人把講導向和提高收聽(視)率對立起來,把講導向和經營創收對立起來,做出“抹灰”媒體“底色”的行為也就不難理解了。殊不知,真正受廣大人民群眾歡迎的節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俱佳的節目,一定是講導向的節目。比如,中央電視臺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針對上述問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6年8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社會類、娛樂類新聞節目管理的通知》,規范節目制作播出秩序,確保其始終堅持正確輿論導向、主流價值方向、高尚道德取向和健康審美風范,發揮好成風化人、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

下面,筆者聯系山東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頻率(以下簡稱“山東新聞廣播”)的實際,談一下抓導向、亮“底色”的實踐探索和理性思考。

一、抓導向、亮“底色”,要抓根本

一個媒體能否把握正確導向,打好“底色”,關鍵在人,根本在思想觀念,在于能否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武裝隊伍,將正確的導向意識融入到每一個員工的血液里,植根于靈魂中。像習近平總書記所要求的那樣:“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③

在實際工作中,山東新聞廣播牢固樹立“抓好黨建就是最大政績”的理念,充分發揮頻率黨員的帶動作用,把黨建工作和宣傳工作有機結合,在全體員工中營造導向意識的“浸入感”。

有了導向意識,解讀新聞的視角就不一樣了,特別是在“脫口秀”節目中,自娛自樂、自說自話、自我欣賞、自我陶醉的少了,迎合低級趣味的媚俗內容銷聲匿跡,用一位年輕主持人的話說“情懷一下子寬廣了許多”。比如,過去說到下雨,主持人會很“小資”地抱怨淋濕衣服、弄臟鞋子、剛洗的車又臟了,現在會想到雨中執勤的民警、疏通下水道的環衛工、久旱逢甘霖的農民……“刮風下雨也有導向”“導向無處不在”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大家努力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找準導向的坐標定位,牢記社會責任,不斷解決“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④endprint

二、抓導向、亮“底色”,要有“抓手”

要打好媒體的整體“底色”,需要有科學的節目框架和完善的制度保障,也就是“抓手”。山東新聞廣播堅持“新聞立臺”原則,今年1月進行了較大幅度改版,推出了全天18次滾動播出的《全媒體掃描》節目,全天新聞播出時段從原來的11次增加到23次,新聞特色更加凸顯。

為了把導向管理制度化、規范化,頻率制定了《安全播出管理規定》《事故防范及獎懲辦法》《動態新聞融媒體傳播流程》《節目抽評管理辦法》《員工業務學習積分制管理辦法》等五個宣傳管理方面的規定,同時,把落實導向同績效考核掛鉤,獎懲兌現。

通過全方位的制度管理,層層把關、人人負責,實現了導向管理全流程、全覆蓋,把正確輿論導向貫穿到了社會類、娛樂類新聞采編制播的各個環節,覆蓋到傳統廣播、“兩微一端”等各類傳播平臺。比如:建立值周總監負責制,加強對全天宣傳的統籌協調。過去,每個頻率領導各自分管一攤,互不關聯,對頻率的整體導向把握缺乏統一的協調指揮。實行值周總監負責制后,頻率5個正副總監輪流值班,值周總監每天早晨召開相關節目負責人參加的編前會,調度全天的節目內容,推出當天的“今日重點關注”,多檔節目適度聚焦某個主題,整體宣傳效果大為提升,主動引導輿論的能力明顯提高。值周總監審查全天的節目和稿件,對于記者采訪的稿子,過去是制作完畢直接入節目庫,最后由后期編輯把關?,F在則關口前移,錄音合成之前要先通過值周總監審稿后方可制作入庫,每周還評選好稿、差稿,獎罰分明,稿件質量大為提升,正確導向更有保障。

為了保障總體導向正確,頻率每月采取抽簽方式,聽評某日全天的36個節目時段,每檔節目聽評一定時長,目的就是讓大家感受一下頻率的整體“底色”,發現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及時糾正。

三、抓導向、亮“底色”,要主動作為

所謂導向,就是引導的方向,顧名思義,就是瞄準方向,先人一步,超前引導。在抓導向中,主動作為十分重要。今年以來,山東新聞廣播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進行換位思考、突出問題導向、強化服務意識,加大了主動引導的力度,在重要關節點、重要節假日,都推出宣傳策劃,主動引導輿論。比如全國“兩會”后,推出了“兩會關鍵詞解讀”,15篇形式新穎又富有深度的報道緊密聯系山東實際,報道了全省各地貫徹落實全國、山東省“兩會”精神中的經驗做法;在扶貧攻堅宣傳中,頻率與山東省扶貧辦聯合推出了百集系列報道《百縣百戶脫貧路》,頻率總監、副總監帶頭轉作風、改文風,深入到貧困戶家中,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實話、動真情,以100個縣的100個具體家庭的脫貧經歷,生動反映各級政府、社會各界在脫貧攻堅中的積極作為,勾勒出一幅精準脫貧的“清明上河圖”,打消社會上對所謂“數字脫貧”的質疑?!拔逡弧眲趧庸澠陂g推出的《新勞模與老勞模的相同與不同》,建軍90周年之際推出的30集大型系列報道《軍魂》等,都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對提升頻率的“底色”起到了很好的“渲染”作用。

四、抓導向、亮“底色”,消除“特區”“盲區”

近年來,一些廣播電視媒體在經營壓力之下,置新聞理性、新聞原則于不顧,放大“眼球效益”,過度渲染不恰當的事件,進行無節制的新聞炒作,以此“吸睛”“吸金”。極個別的媒體甚至用商業價值代替新聞價值,把媒體監督權當作謀利工具,喪失了基本的價值準則和道德底線。

類似錯誤做法,可能會在某一時間內滿足某一客戶的畸形需求,帶來廣告收入的短期增長,但是,不講導向,內容庸俗、低俗、媚俗,如飲鴆止渴,會降低廣大受眾的認可度,喪失媒體公信力,最終會削弱自身的影響力,殺傷廣告的吸納力,不僅會影響自身的社會形象,而且會影響整個媒體行業的健康發展。對此,有識之士建議:“將媒體的導向治理與產業治理相結合,針對不同介質媒體、不同區域媒體,構建更加健全的媒體產業發展體制機制?!雹?/p>

在實際工作中,山東新聞廣播把廣告經營納入導向管理之中,廣告內容要通過廣告監督員、廣告部主任、頻率總監、臺廣告管理中心“四審”方可播出。其中,頻率總監切實擔負起導向管理第一責任人職責,對播出的每一條廣告都審核簽字把關,確保不出問題。實踐證明,抓導向和促創收是正向激勵關系,而不是相互矛盾、此消彼長。隨著導向意識的增強,宣傳質量的提高,山東新聞廣播的影響力也有了新的提升,實現了兩個效益雙豐收。2017年前8個月,山東新聞廣播創收同比增長53%,其中,活動創收同比增長5倍多。

黨媒姓黨,當好黨和人民的喉舌是新聞媒體的責任。習近平總書記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有一句名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媒體而言,正確的輿論導向就是“綠水青山”。只要我們牢牢把握話語權,堅守正確導向,每一位新聞工作者認真履職盡責,人人爭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就一定能夠營造出“綠水青山”的輿論環境,源源不斷地帶來真正的“綠色”經濟效益。

總之,導向是一個整體概念,“底色”也有其相對性。對一組節目來說,單篇稿件是“底色”的組成部分;對一個頻道(頻率)來說,新聞、專題、音樂、廣告等各類節目,是組成“底色”的有機體;對于一個大的廣播電視機構而言,要由廣播、電視、網絡、“兩微一端”等,共同構成媒體的“底色”。只有把握好、鋪墊好媒體的“底色”,才能真正做到正確引領導向。

注釋

①③《習近平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堅持正確方向創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人民日報》,2016年2月20日。

②葉泉:《新聞無所不在 導向無所不在》,法制網,2016年2月22 日。

④鄭保衛:《論習近平黨的新聞輿論工作重要講話的背景及意義》,《新聞愛好者》,2016年第4期。

⑤劉明洋:《不存在“唯經營”的完全“市場化”媒體》,《 人民日報 》,2016年3月17日 。

(作者為山東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頻率總監)

(本文編輯:呂曉虹)endprint

猜你喜歡
底色
“六亂”整治繪就宜居底色
鹽堿荒灘的“底色之變”
綠色是普洱的底色
重繪大山里的『青春底色』
福鼎茗洋村:紅是我們的底色
把中華文明的底色鋪陳好
永恒的底色
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
文化,酒店最美的底色
讓綠色成為永遠的底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