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昂族傳統干欄民居研究

2017-10-30 18:41謝潤
設計 2017年1期
關鍵詞:民居

謝潤

摘要:論文簡單介紹了德昂族的概況,其中包括德昂族人數,人口分布,文化習俗。并且結合德昂族先民文化遺產來探究云南德昂族干欄式建筑的淵源。主要通過相關干欄式建筑文獻資料來研究云南德昂族干欄民居的特征,材料及建筑構造。

關鍵詞:德昂族 干欄 民居

中圖分類號:TU09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0069(2017)01-0134-02

前言

德昂族主要分布在云南中緬邊境上,主要聚居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西、瑞麗、隴川、梁河縣及臨滄、寶山地區。德昂族、佤族、布朗族都是云南西南部最古老的原住民。云南境內德昂族先民主要在瀾滄江、怒江中游、洱海地域,是在青藏高原東南,以山地高原為主。滇西南的橫斷山地區也是德昂族先民活動的地方,位于青藏高原和中南半島的連接地帶。瀾滄江,怒江中游地帶,山脈漸向東西展開,形成掃帚狀山地,并在兩山之間的河流兩岸形成較多寬闊河谷與盆地。垂直氣候明顯。同時,云南處在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是青藏高寒區與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的結合帶,多受來自海洋暖濕氣流的控制。云南的氣候適宜,雨水充沛,土質肥沃,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合古人繁衍生息,同時也為德昂族先民的生存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源。滇西南這塊土地盛產大竹,《后漢書·西南夷傳·哀牢》:“其竹節相去一丈,名日濮竹?!卞е窀纱止濋L,直徑12-17cm,粗的在24-30cm。古代,人向中原王朝進貢濮竹,歷史上濮竹也是德昂族建造竹樓的主要建筑材料之一,同時也是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制作原料。

一、德昂族干欄的由來

(一)滄源、耿馬崖畫與早期

研究一個民族的民居建筑,最好的參考就是他們先民遺留的文化信息。而恰好滇南古代原始民族留下的滄源、耿馬崖畫真實地記錄下了這些寶貴的資料。崖畫位于滄源佤族自治縣猛省鎮、猛來鄉東西長約20公里的地帶,崖畫內容豐富,滄源縣可辨認的圖像有1063個,其中人物785個,動物187個,房屋25座,各種符號35個。滄源、耿馬崖畫為德昂、佤、布朗等民族先民的遺物是多數學者公認的,而崖畫也真實反映了他們的先民在距今3000年左右新石器時代的生產生活(圖1)。

(二)德昂族先民

德昂族的先民“濮”人是我國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據先秦至唐、宋時期的文獻記載,濮人種屬繁多,分布廣泛,不同地域的濮人文化也不盡相同,也稱之“百濮”?!度A陽國志》有記載“永昌郡,古哀牢國”、“其地東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有穿胸儋耳種,閩濮、越、鳩僚,其渠帥皆日王”,而濮人在古哀牢中占有主要地位。自古以來就有佤族、布朗族、德昂族先民居住在今保山市境內朋代開始大量遷入了漢族。關于哀牢濮人的史籍記載各個歷史時期多有不同,西漢時候稱之為“苞滿”、“濮曼”。東漢至南北朝“濮”、“濮夷”、“木棉濮”等也都是濮系。到了唐代,由于經濟文化上的差異進一步擴大,分化不可避免。棲息于金沙江兩岸至今西雙版納一帶的“樸子蠻”也是濮系,與今天的德昂族、布朗族有族源關系。綜合以上歷史時期的分布情況,東漢的永昌郡及古哀牢國境內是他們主要的聚居地。

(三)德昂族民居與干欄的聯系

根據云南滄源崖畫的內容表明,德昂族先民在新石器時代就建造和居住干欄式建筑。崖畫的圖像信息表明,當時他們處于部落社會階段,有十幾座建筑都可以清晰地辨別出為干欄形式,但是建筑的屋頂形狀有圓和三角形之分,這些形狀的屋頂和至今保留下的干欄建筑屋頂還是有相當的相似性。這些建筑圖形在涂色上也有區別,可能是對建筑的功能性予以區分。崖畫之中還有樹屋的圖像信息,樹屋是比較原始的建筑形式,而干欄的演變也和樹屋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其實通過崖畫的信息不難看出德昂族先民在遠古的時候就已經建造干欄式建筑。到底什么是“干欄”?著名的學者戴裔煊認為:“干欄”是古代流行于中國西南部蠻族的住宅的通稱?!案蓹凇笔浇ㄖ男问娇梢苑譃槿N:巢居,棚居,浮宅。

1.巢居魏書僚傳中記載“依樹積木以居其上”的“干欄”。太平寰宇記“構居高樹”的“閣欄”都是巢居。顧名思義,房屋像鳥巢一樣建在樹上,所以命名為巢居。而巢居的由來,中國古籍上相關的記載可供參考,禮記禮運篇云:“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槽巢”。而云南滄源崖畫的圖像信息表明,德昂先民在遠古的時候就建造并使用過巢居(圖2)。

2.棚居巢居和棚居都離開地面,但不同的是巢居是依靠天然的樹木來做其支柱,棚居則是依靠多數木椿。很多的調查研究顯示棚居多建筑于淺水上。西南中國以及中南半島的棚居或樓居也有許多建在山地上,傍水而建的也很多。兩種情形都有,而導致建筑之所以離開地面的原因,根本與防止濕氣有關。陸地上面的棚居,通常支撐樓板的木椿不會過高。地面與樓板之間的空間一般上用來作畜欄,所謂“下居畜”就是指這個。同時也可以用來作放雜物的地方。

3.浮宅我國著名歷史學家、民族學家、教育學家戴裔煊在他的書中提到“浮宅”這個名稱并未在中國過去載籍中有所見,這種住宅是代替水上棚居的一種建筑,與棚居有淵源關系。

二、德昂族干欄式民居的建筑特征

(一)縱向空間

干欄式建筑不同于普通建筑,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建筑底部架空,地板離開地面,住戶不是住在地面上而是樓板上。為了使建筑離開地面,所以要用“椿柱”支撐。巢居是建筑在樹上,樹起到了天然的支撐作用,椿柱可以說是建筑支撐的改良。建在樹上的巢居固然有良好的防御性,但是高差必然導致很多不便,巢居與地面之間物品的搬運必然費時費力??偠灾蓹谑浇ㄖ褪墙ㄖㄟ^支撐離開地面,而離開地面的高度也因使用干欄式建筑的民族不同而有所差別,但不變的是他們都傳承了干欄式建筑最本質的架空特征。德昂族干欄式建筑主要采用了竹子作為支撐,但是由于竹子的使用壽命較短,逐漸采用竹木、全木、土木、磚木作為支撐,甚至有用混凝土作為支撐。雖然支撐材料一直在改變,但架空的結構還是建筑的核心。endprint

(二)室內空間

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干欄式建筑屋內一般不設分隔。小家庭生活,結婚后建造新的屋子分開居住。廚房有些設在二樓,有些設在一樓。至今德昂族的干欄式建筑空間布局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受到了現代文化的影響,空間使用大致可分為臥室、客廳、廚房、糧倉使用,而火塘的使用至今仍有保留??偠灾?,隨著社會的進步,生產水平的提高,建筑空間的使用會越來越細化,現在的德昂族民居就是一個很好的印證。

(三)屋頂

關于干欄建筑屋頂覆蓋所用的材料記述頗多?!杜f唐書2卷一百九十七2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以櫻櫚皮覆之?!锻e綠2南夷志卷八2黎人》上鋪以草?!逗鬂h書疏證2卷十二》木葉覆屋。屋頂的覆蓋材料主要是茅草、樹葉、樹皮等。德昂族的干欄式建筑也多用茅草覆蓋。三臺山德昂族山寨里就保留有較多的草頂覆蓋的房屋。德昂族干欄建筑的屋頂還有一種主要的形式類似于歇山頂,德昂族人稱之為“孔明帽”根據相關記載,蜀國在建立之初,孟獲(孟人-—濮人)等地方勢力企圖割據云南,起兵反抗蜀國。為了解決這個關乎蜀國后方安定以及從南中獲取物資的問題,諸葛亮在225年親自南征,平定了反抗勢力之后諸葛亮實施了一系列的方針,使得南中的經濟得以迅速恢復。而“孔明帽”據說就是為了歌頌諸葛亮對于濮人的貢獻。

(四)墻壁

干欄式建筑墻面多用竹籬和板壁,但是和漢族住宅不同,干欄式建筑一般不粉刷。德昂族干欄式建筑也大抵如此。臨滄鎮康德昂族的矮腳草頂房屋屋頂采用茅草覆蓋,墻壁采用的是竹籬結構,也有使用木板的,這種材質的墻壁比較薄,而且竹籬的墻體很難避免有孔隙,夏天的時候雖然通風效果比較好,但保暖效果就差了,而且也不隔音。并且由于墻體是四周圍合導致了室內采光很差。

(五)樓面

干欄式建筑樓面一般采用編竹的方法或者鋪設竹子或者木板。鋪設用的竹子一般從中間剖開,下橫上直,平鋪構成樓板。德昂族干欄建筑樓面也多是采用這種構造方式,也有直接鋪設一層竹,再在其上鋪設扁平的木板。而曬臺多采用竹篾編成類似于墊子鋪設在木梁之上。

(六)樓梯

干欄建筑的樓梯有竹梯,也有木梯。德昂族的竹梯比較有意思,就是普通的竹梯傾倒在樓板邊緣,竹梯的底端會嵌在土里。而在梯子旁邊會架有竹子的扶手。竹梯雖然搭建簡易但不穩固,安全性較差。

(七)材料

原始的干欄式建筑可以說全部是用植物建造的。這種情況在原始文化里應該是普遍現象。在西南中國盛產竹與藤,加上工藝方面的特別發展,竹與藤成為了這些地方原始先民普遍使用的材料。竹的適用性非常廣泛,不但可以用來造屋,而且可用于造竹筏、刀、槍、弓、箭、織物原料、炊具等。藤與竹的作用差不多,但因為產量與硬度不及竹,所以應用上稍微遜色與竹。藤多用于扎縛,用于編織,其韌性與耐久反而強于竹。所以在干欄式建筑中除了木材以外,竹與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德昂族的干欄式建筑除了使用木質材料,同時竹與藤也是必不可少的。干欄式建筑的屋頂,原始型完全是利用植物,最普遍的是使用茅草覆蓋。至今保留下的德昂族干欄式建筑也還有用茅草覆蓋。

三、干欄式建筑的功能

有關干欄式建筑的作用,總結起來可以分為三點。其一是為了避瘴癘及毒蟲,南平僚傳有云“土氣多瘴癘,山有毒草及沙虱蝮蛇,人并樓居”意思是說土家族所在地多瘴氣和癘氣,山上有毒草毒蟲和蝮蛇足以傷害人,所以人們要樓居,這里樓居就是指干欄。瘴氣是熱帶原始森林里動植物腐爛后生成的對人體能夠造成傷害的氣體?,F代叢林探險者們夜晚露營休息時離開地面休息也是一個基本的共識。所以架空的干欄式建筑能有效地使居住者遠離叢林中的毒蟲及瘴氣。其二是為了避開野獸,宋范石湖桂海虞衡志及周去非嶺外代答卷四巢居條具言“地多虎狼,不兩,則人畜俱不安”??梢姼蓹谑浇ㄖ彩菫榱朔乐姑瞳F的侵害。其三是因為迷信,宋朱輔洗蠻叢笑謂“仡佬以鬼禁,所居不著地”這種說法站在科學的角度看雖然不可靠,但在過去未開化的時代背景下,迷信又卻是不能不被考量在內。三臺山德昂村寨靠后的林子中,有一片被稱作“鬼林”,一草一木,甚至一片枯葉都不能動,用竹籬圍出—方不大的平地,中央立著一塊神秘的石頭。這是祭祀野鬼的地方,祈求鬼魂們不要進寨,破壞人們平靜的生活。

小結

干欄式建筑是我國西南建筑中最古老也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干欄式建筑的演變也印證了西南中國人民生產生活的發展演變。人與建筑恒久地羈絆在一起。我國境內的德昂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他們的先民在中國西南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而文化與西南其他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簡而言之,德昂族干欄式建筑是中國干欄建筑中不可磨滅的印記。研究德昂族干欄式建筑對于保護與發展德昂族文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endprint

猜你喜歡
民居
傳統民居建筑的保護措施
地方文化傳承視角下的新型民居建筑設計
傳統民居裝飾元素與庭院建筑空間關系解讀
談油畫家筆下的民居
古城中的巨大“印章”
這樣來介紹民居建筑
傳統民居與當代宅形結合點探析
這樣介紹民居建筑
基于多元文化下的陜西傳統民居建筑形態特征探析
特殊門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