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文化傳承視角下的新型民居建筑設計

2021-11-24 12:20徐曌姚震宇
中國房地產業·中旬 2021年11期
關鍵詞:院落民居布局

徐曌 姚震宇

【摘要】每個地域都因其文化、氣候、地形等因素的不同而有其特色的民居,這些民居既是文化的傳承,也是時代的記憶。但在當前時代,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傳統民居逐漸被認為不合時宜,新建的民居則又沒有很好地繼承到傳統民居的文化特色。本文通過研究地方文化傳承下的新型民居,探討民居與地方文化之間的聯系,分析新型民居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相應的對策,以期能夠促進地方民居的文化傳承。

【關鍵詞】地方文化;新型民居;建筑設計【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引言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建筑風格多數都以空間發展為主,而這種通過節省土地面積的高樓在建筑風格上,往往都空泛而沒有特點。與之相反的是我國傳統民居大多具有鮮明的地方特點,不僅美觀,且都在本地區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地域文化的融入正是當下地域民族建筑的精髓,研究地方文化傳承視角下的新型民居建筑設計,對于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和城市規劃具有重要意義。

2、地方文化傳承與新型民居建設的聯系

民居的建筑文化,其實是地區勞動人民幾千年來知識的遺存。由于氣候、地形等地理條件的不同,建筑特色也有很大差異,臨水建造的建筑和依靠山坡的建筑往往存在明顯的不同,這種不同是當地人在數千年的研究和文化了解之后做出的決定。其在千年的發展中不斷繼承與完善,使之更適合自然環境的發展。在這樣的發展中,地域性住宅建筑的風格也越來越明顯,從而自發性地形成了區域文化,其集中性地強調了地域特色,地域性居住建筑風格的多元化使建筑領域的材料具有更多的獨特性,人們可以根據建筑風格快速判斷地域特征。當一個地區擁有明顯地地方民居時,地區文化也就更加彰顯,新的生態理念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得到了進一步的整合。

3、新型民居建筑設計中地方文化傳承的問題

為對新型民居建筑設計中的問題進行合理分析,本文采用了問卷調查,對網絡上有關新型民居現狀的問題進行了調研,共發放問卷237份,有237人填寫。經過問卷調查走訪,新型民居建筑設計中主要存在著如下問題。

3.1布局單調呆板

新型民居布局現狀調查情況如表1所示。

根據調研結果,發現民居建筑設計存在著排列布局單一、公共活動空間不足、整體缺乏特色等問題。首先是排列布局單一。調查中,有78.48%的人表示當地民居采用整齊排列式,占據民居布局的主導地位,而組合式和混合式分別只有11.81%和9.70%的比例。排列時的布局方式是工業化引入后的建設方針,能夠規則整齊地進行布局,但同時也使得整體建筑千篇一律,使民居缺乏文化韻味。其次是公共活動空間不足。有72.57%的居民認為當地民居缺乏公共活動空間,僅有3.38%的居民認為公共活動空間充足。這表明地區缺乏文化互動空間,部分地區只重視新民居建設,忽視了公共活動場地的建設,缺乏公共空間很大程度上會降低地區人際關系的和諧程度,同時導致地區非物質文化的逐漸衰退。最后是整體缺乏特色。我國每個地方都有其建筑特色,例如湘西部分村寨有著吊腳樓的木制建筑,浙江諸葛村以八陣圖式的布局聞名遐邇,武漢有著民國式的風情建筑等等,但是在更廣泛的范圍內,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建筑仍然缺乏地方特色,就調查情況來看,有60.76%的居民認為當地民居缺乏整體特色,需要改進。

3.2缺乏單體特色

新型民居風貌現狀調查情況如表2所示。

民居建筑風格與環境存在著很大的矛盾,這也是民居建筑設計的主要問題。我國整體經濟實力在增強的同時,也使我國喪失了地域文化特色,民族文化面臨著被世界同化的危險。在調研中,有43.04%的人認為當地民居很有特色,47.26%的認為具有一定特色,但也有9.7%的人認為完全缺乏特色。還有很大部分的新民居由于追求更大的建筑面積,丟棄了傳統的院落式布局,院落式布局對于居住著而言具有很大的精神及使用價值,其除了代表著一種傳統文化外,院落內景的規劃和布置能夠有效增加民居的特色性。但就調查結果來看,當前僅有19.41%的人認為當地有大量院落,有45.99%的人認為當地存有少量院落,還有34.60%的認為當地基本不存在院落,可見院落的布局還有待加強。

3.3觀念脫離實際

新型民居質地現狀調查如表3所示。

從調研情況來看,建新房觀念普遍不重視房屋的實際需求。新民居建房觀念脫離實際一方面體現在“崇洋媚外”的審美觀念上。就調查情況來看,有70.04%的當地民居是仿照西式的,中式建筑僅21.94%。無論是河湟谷底還是江南小鎮,都是千篇一律的西式小洋樓,而沒有本地的特色民居。另一方面體現在建房一味求大。目前農村一味攀比,建房普遍偏大,遠遠超出了家庭成員的居住需求。在調研中,有41.77%的人認為當地民居明顯過大,近四成的比率反應民居的華而不實。這種不注重務實性的建房觀念,會導致諸多不良后果。一方面,建新房時一味求大求豪會使得村落新民居體量越顯龐大,這種龐大的體量與自然環境是不和諧的。另一方面則導致浪費過多的建筑面積,增加了經濟負擔。

4、地方文化傳承視角下的新型民居建筑設計策略

由上一章的分析可知當前新型民居建筑設計存在著許多不足,缺乏新意,且脫離實際。本章就建筑布局、民居風貌、使實用價值等三個方面對新型民居建設設計進行策略分析。

4.1優化建筑布局

優化建筑布局關鍵是因地制宜。整齊排列式的布局雖然能夠使整體結構一目了然,但缺乏新意。當地在進行民居建設規劃時,應該更多地參考本地區地地勢進行民居規劃布局,多多采用組合式或者混合式地布局方式。在利用幾何進行設計時,沒有必要死扣長方形地設計方案,渾圓或者不規則圖形也具有一定的美感。在有河流和山地的地帶,也可以隨著山勢起伏進行布局規劃,具有天人合一的效果。此外,公共活動空間的適當增添也有助于布局規劃的工整,通過適當加入公共空間,可以合理利用那些無法充作居住區的土地,也可以增添社區或者農村居民的生活體驗,居民之間的聯系能夠有效促進地方文化的傳承。

4.2創新民居風貌

民居風貌由建筑的規格、材質、色彩以及布局等方面組成。當前我國民居缺乏特色主要在于其建造的都是千篇一律的小洋樓,沒有考慮到本土文化。以江南地區為例,由于南方文化崇尚素雅,楚風吳韻均為婉約特質,因此主要材質可以使用青磚、灰瓦和條石。顏色上則以青白為主色,貼近自然。再將屋頂還原為瓦頂、利于屋頂排水,加上青瓦的屋檐,不僅使得建筑與自然更加和諧,也能大大方便居民的生活。民居風貌的創新可以多考慮院落文化的復興,中國無論南北多有院落文化,院落的設置可以使民居的內部組合大大優化,并具有良好的生態價值。建筑物裝飾也是建筑的重要表現形式。常見于建筑物的屋頂、檐口、木架、門窗、窗臺、梁、檁條等。其建筑裝飾手法十分豐富,有木雕、磚雕、石雕、繪畫、楹聯、牌匾等。裝飾的主要內容離不開長壽、安全安康、財富安康、家庭安全等。住宅建筑裝飾強調對傳統建筑的繼承與發展,對建筑空間的合理利用,使其得以再現傳統民居的風格與特征,并弘揚傳統民居文化。

4.3注重實用價值

新型民居的建設還應該考慮到實用價值,一方面講究經濟的適用性,另一方面建筑的實用性。首先是經濟的適用性,在建筑的規格上應該以適中為宜,過大不僅影響造價,也不美觀。在材料的使用上,新型民居應該盡量去采用新舊材料結合的形式進行建造。傳統民居的建造多是以土磚和木料為原料,但這些原料不抗腐蝕,且造價昂貴。新型民居可以多用一些適合替代的材料,例如青海地區的新型民居就采用了傳統黃土夯制土墻,但舍棄松木,而用鋁合金玻璃搭建回廊,透光效果更好,建筑更加美觀的同時還節省了經濟。在建筑的實用性上,新型民居應該多多注意民居的實際價值,如窗戶可以盡量建造得更大,特別是在采光不夠的地區,古代民居常常因為窗戶密封性不好而將其做小,但當前時代完全可以用大窗戶來獲取足夠的光源。

結語:

中國地域廣闊,各地的民居卻都是同一樣式,這顯然是不合理的。為促進民居彰顯地方文化,促進民居的本土化發展,有必要進行地方文化傳承視角下的新型民居建設。在新民居的建設中需要做到從整體上優化建筑布局,落腳于個體建筑上注重創新民居風貌,最后還要注重民居的實用價值,只有這樣才能使具有地方文化氣息的傳統民居建筑設計經久不衰。

參考文獻:

[1]龔稼琦.閩南地區度假建筑地域性設計研究[D].東南大學,2020.

[2]夏云鑫.白族村落傳統民居的再利用設計研究[D].云南藝術學院,2020.

[3]李儼.源于江南傳統民居的建筑構件再利用研究[D].南京工業大學,2020.

[4]盧晶.淺析閩北古民居建筑特色[J].福建文博,2019(04):56-59.

[5]婁培培,李晨.渝東南土家族傳統民居特征——以秀

山縣梅江鎮石坎村姚氏民居為例[J].自然與文化遺產研究,2019,4(09):89-93.

[6]林垚廣,張廣挺,黃國良,鐘澤彩,余仙滋.粵西村落民居空間結構特色研究[J].居舍,2019(08):181-182.

[7]汪亮.特色小鎮規劃設計中地方文化的傳承研究——以廣西靈山縣陸屋機電小鎮為例[J].建筑與文化,2018(11):121-122.

猜你喜歡
院落民居布局
古城中的巨大“印章”
院落春秋
這樣來介紹民居建筑
院落春秋
這樣介紹民居建筑
布局著名變例典藏集錦
起馬轉中炮對屏風馬布局探秘
院落春秋
布局著名變例典藏集錦
醫療布局決定未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