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青少年舉重運動員抓舉支撐練習要素

2017-11-01 10:33李東陽
世界家苑 2017年11期
關鍵詞:青少年運動員

李東陽

摘 要:在最近的二十年里,舉重運動在世界范圍內獲得了極為迅速的發展,舉重運動的項目更為集中,抓舉技術有了跨越式發展,舉重級別不斷改變,世界紀錄也在不斷被更新。伴隨著運動員身體極限的不斷突破,舉重成績的不斷更新,舉重運動的訓練也變得更加系統,訓練方法也越來越科學化,人們逐漸認識到,舉重運動的訓練不僅需要在專項上下工夫,而且需要努力挖掘運動員的各方面潛力,科學地安排訓練內容,從而為提高專項成績。目前,全面的身體素質訓練已經成為舉重訓練的一項重要內容,針對青少年的舉重運動訓練而言,立足專項,做好全面的身體素質訓練計劃,更是教練員們尤其需要注意的問題。抓舉是舉重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抓舉成績的好壞與運動員的排名直接掛鉤,而支撐動作完成的不理想,就很有可能導致試舉失敗。本文從青少年運動員從事舉重運動時應跟進的身體素質訓練入手,指出抓緊支撐練習時應注意的幾個要點.

關鍵詞:青少年運動員;舉重;抓舉;支撐練習

引言:舉重訓練中抓舉能力的提升要靠專業的訓練及長久的練習,把握抓舉運動項目的技術要點,對運動員進行區別對待及區別訓練,從而找到適合不同學生練習的多種方案及技巧,從而到達提高抓舉支撐能力的目的。

一、業余體校在進行舉重練習過程中的現狀分析

(一)舉重運動員的年齡普遍偏小 舉重訓練的適用人群是青少年群體,并且實際的舉重訓練隊伍中,舉重運動員也都是處于青少年時期,這個年齡階段的舉重運動員具有一定的舉重訓練基礎,已經形成了較為統一的年齡界限。而且由于舉重運動對身體素質的要求比較高,所以進行舉重訓練一般都要從兒童或青少年時期開始,就導致了在業余體校中,舉重運動的訓練者們年齡普遍偏小。

(二)舉重運動員的自身素質差別較大 體育運動訓練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還取決于運動員自身的身體素質,這主要包括運動員的運動天賦、訓練周期、關節的柔韌性、及協調能力等等,這些因素有些是運動員天生的,有些可以通過后天的鍛煉而提升,總之業余體校對同年齡階段的運動員進行訓練的過程中,每個隊員都會呈現出不同的身體狀態,所以業余體校在幫助運動員進行舉重訓練時一定要掌握好方法及技巧,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

(三)舉重運動員的心理成熟度不一致 由于舉重運動員在成長的過程中,家庭背景及教育環境都不相同,所以當他們進行業余體校時,其心理就會呈現出不同的特征,這就導致在舉重抓舉支撐能力訓練的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的反應及效果,例如有些運動員的逆反心理較強,所以在訓練過程中往往容易使自己受傷,有些運動員的心理比較積極樂觀,就會使其訓練過程愉快而又有效果。

二、業余體校舉重訓練提高抓舉支撐能力的方法

抓舉作為整個舉重動作的兩大競賽動作方式之一,其支撐能力的強弱與動作要領的規范與否將直接關乎整個舉重動作是否順利完成。

(一)全面提升運動員的個人素質及專項素質 對于運動員而言,全面提高個人的身體素質和專項素質,這是隊員選手提高抓舉支撐能力的基礎。通常意義上,舉重運動員必須要具備強壯的體格與靈活的運動技巧。身體素質主要有靈敏性、耐力素質和柔韌性。其中,好多業余體校的運動員因平時酷愛運動、打籃球或乒乓球,其靈敏程度較高,這樣有助于他們迅速掌控全新的舉重技能,也可以省力、機敏地完成復雜而突然的任務。要訓練身體的靈敏性,可以經常做倒立走和前、后滾翻等項目。

(二)保證運動員動作的協調性 一套完整的抓舉動作結構與用力特點是以上拉和下蹬支撐的主體構成的連續協調動作。通過上拉,舉起杠鈴,在這一瞬,蹬腿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力度是重要環節,這對順利地抓舉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在此,運動員要注意需要在短時間內發揮肌體力量的限度并持續拉高杠鈴,為下蹬支撐創造提供良好的空間距離。發力的時候,要快速、充分用力地蹬腿,才會使杠鈴接近髖部,杠鈴與身體的重心保持在同一條垂直線上,也能讓人體最大的肌肉群在上拉過程中發揮力量的作用,如此才能為下一個步驟的動作夯實牢固的基礎,進而平穩地完成下蹬支撐動作,為支撐帶來必要的前提,提高了支撐能力。

(三)注意技術與力量的有機結合 提高抓舉支撐能力,需要在訓練中注意技術與力量的有機結合。當運動員在比賽時釋放力量之后,杠鈴被提升到支撐的高度上,只要杠鈴的落點稍微有誤差,由于力量比較薄弱,無法快速調整杠鈴的位置,容易導致試舉失利。要想抓舉一步到位,除了專項訓練外仍然要結合運動員的身體肌肉的功能力量,經腰背肌群和上肢肩帶肌群的系統訓練,提高自身的力量。

(四)抓舉支撐能力的訓練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提高抓舉支撐能力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是近、低、快、穩。這四者是互相配合、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是提高舉重成績的根本保證。根據物理學的有關定則,依靠地面支撐的物體其重力的合力作用線距離支撐面中心越近,則穩定性也就越優良,反之,穩定性能就越差勁。所謂的“近”就是在上拉杠鈴途中與預備姿勢中人與杠鈴重力的合力作用線要盡可能靠近身體支撐面的重心,“近”才能確保動作的平穩及平衡。

三、業余體校運動員訓練中提高抓舉支撐能力的方法

(一)重復訓練,對技術精雕細刻 舉重考察的是運動員平時技術的真水平,現實中每位運動員的神經系統調節控制、肌肉協調能力和悟性都有顯著差異,因此,往往需要他們在訓練中放平常心、細致耐心地培養悟性、領會每個動作之間的前后承接關系和教練員的指導思想,切忌心浮氣躁、沉悶厭倦等對舉重訓練不良的情緒,在訓練中改進、糾正動作要領的失誤、達到量變的積累才會在一定時期后獲得質的飛躍。

(二)教練員要及時觀察、總結,抓住不良技術的癥結 舉重運動看似簡單,但是要嚴格的年齡和身體限制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力量和靈活性都有所下降,唯獨掌握先進的技術作為奪取競賽的法寶才會克服自身客觀條件的局限,保證成績不出現大的波動;教練員要做的就是技術方面的教授與不規范的糾正,才能循序漸進地促進運動員形成穩定的正確的技術動力定型。

(三)教練員要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業余體校的運動員大都為身體尚未發育健全的青少年,他們若承受超負荷的訓練強度,對其生長發育乃至身體健康都不利,教練員根據學員們這一身體特征,靈活地讓其在訓練一定時間后,做一些適當的提升肌肉柔韌性與雙臂力量的小運動,這樣既可以讓運動員們緊張的心情獲得松弛、轉移一下訓練產生的疲勞,又可讓他們在訓練間隙獲得新的、其他的提高抓舉支撐能力的鍛煉機會,這樣方能穩步提高青少年運動負荷的承受力。

結語:在抓舉過程中,培養運動員良好的支撐意識始終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在支撐訓練時,應注意加強運動員的腰背肌肉力量,并通過靜止練習,增強運動員各部位肌肉的感受,教練員在此過程中應提醒運動員在訓練中多動腦,也可以采用寫訓練感受的方式加深運動員的記憶,同時應注意在訓練過程中循序漸進,不可以盲目進行高強度的訓練,以免運動員的身體受到傷害。

參考文獻

[1]朱厚偉,劉金,常鵬飛,馬俊陽,潘慧炬.奧運冠軍石智勇與廖輝抓舉技術特征的對比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17,53(03):127-133.

[2]孔祥艷,楊詠.對陜西省女子舉重運動員楊梅抓舉技術的運動學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05):3-4.

(作者單位:新寧縣全民健身服務中心)

猜你喜歡
青少年運動員
河北省青少年運動員計算機教學現狀研究
淺談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籃球意識的培養
我國青少年運動員培養制度的解構與建構路徑
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途中跑訓練手段方法
青少年運動員語文學習態度的探究
對于青少年體操運動員科學選材的分析研究
運動員語文課外閱讀量匱乏的原因與對策
有氧訓練對提高青少年游泳運動員速度的作用
青少年運動員籃球戰術意識的培養策略淺探
淺談西班牙網球運動員選材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