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干預聯合物理治療在四肢骨折肢體腫脹康復的應用

2017-11-03 10:57姚麗萍孟令霞
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電子版) 2017年40期
關鍵詞:四肢優良率肢體

姚麗萍,孟令霞*

(昆山市第四人民醫院,江蘇 昆山 215331)

護理干預聯合物理治療在四肢骨折肢體腫脹康復的應用

姚麗萍,孟令霞*

(昆山市第四人民醫院,江蘇 昆山 215331)

目的分析護理干預聯合物理治療應用于四肢骨折肢體腫脹康復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0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肢體腫脹患者92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參照組與分析組,各46例,參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分析組實施護理干預聯合物理治療,觀察兩組康復效果,并做出相應評價。結果 護理后,分析組優良率95.65%顯著高于參照組的78.26%(P<0.05),且分析組比參照組肢體腫脹改善效果較好,分析組優于參照組(P<0.05);分析組疼痛評分(1.5±0.4)分顯著低于參照組的(3.0±0.7)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護理干預聯合物理治療應用于四肢骨折肢體腫脹康復中的效果顯著,不但能提高患者骨愈合優良率,還能有效改善患者肢體腫脹程度,進一步減輕疼痛狀況,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值得推廣。

護理干預;物理治療;肢體腫脹;康復

由于四肢骨折術后容易出現肢體腫脹現象,從而導致患者血液流通受到一定的阻礙,以至于使患者肢體得不到血液供應,最終引發為血栓并發癥[1]。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加重患者痛苦。因此,對四肢骨折肢體腫脹患者實施有效護理干預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幫助患者盡早康復。本文筆者對我院92例四肢骨折肢體腫脹展開分析,期待取得良好的康復效果?,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0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骨折肢體腫脹患者92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參照組與分析組,各46例。其中,參照組男26例,女20例;年齡22~70歲,平均(38.7±6.5)歲;骨折類型:肱骨骨折11例,股骨骨折22例,脛腓骨骨折13例;該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治療。分析組男24例,女22例;年齡19~68歲,平均(37.2±6.9)歲;骨折類型:肱骨骨折10例,股骨骨折24例,脛腓骨骨折12例;該組采用護理干預聯合物理治療。全部患者均符合四肢骨折肢體腫脹診斷標準,根據肢體腫脹評價標準分為Ⅰ級29例、Ⅱ級38例、Ⅲ級25例,且排除有嚴重精神障礙、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參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治療,分析組采用護理干預聯合物理治療,具體方法如下:

給予參照組患者接受常規的治療及護理,主要利用藥物進行消腫,還有保持病房舒適、衛生,并進行肢體消毒等措施。

分析組則在參照組基礎上采用護理干預聯合物理治療,包括:(1)環境護理,給患者創造良好的病房環境,使患者保持樂觀的心態通過神經調節提高痛閾,從而減輕疼痛。(2)心理護理,醫護人員應主動與患者談心,多與患者進行良好溝通,多多包容患者,緩解其不良情緒,讓患者積極配合治療。(3)體位護理,術后采用患肢抬高位及健側臥位的方式,促進患者肢體血液循環,緩解疼痛。(4)物理治療,物理治療主要聯合康復科,根據患者的病情針對性使用骨治療儀,通過電脈沖的原理,使局部血管收縮,進而減少出血量及腫脹。另外,骨折處可使用冰袋持續進行冷敷,同時觀察患肢的末梢血運情況,待肢體腫脹程度降到最低限度即可。(5)功能鍛煉指導:根據疾病特點,有針對性進行功能鍛煉指導,如下肢通過踝泵運動、直腿抬高或壓腿鍛煉來減輕患肢的腫脹,以促進骨愈合速度,每天保持肌肉收縮5~10 s,15次/d,可根據患者的病情恢復程度遞增運動量。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后的骨愈合情況,根據患者肢體腫脹程度及恢復狀況分為優、良、差3種,并統計兩組患者骨愈合優良率,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2)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肢體腫脹情況,腫脹評價標準分為Ⅰ級、Ⅱ級、Ⅲ級、正常4種,然后統計兩組患者腫脹為Ⅰ級、Ⅱ級、Ⅲ級、正常例數。(3)監測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疼痛評分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計量資料以“±s”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骨愈合情況

參照組優、良、差例數分別為11例、25例、10例,優良率為78.26%;分析組優、良、差例數分別為23例、21例、2例,優良率為95.65%,明顯分析組優良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骨愈合優良率比較[n(%)]

2.2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肢體腫脹情況

經護理后,兩組患者肢體腫脹情況均有所改善,且分析組比參照組改善效果較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護理后兩組患者肢體腫脹程度比較(n=46)

2.3 對比兩組護理前后的疼痛評分

護理前,參照組疼痛評分為(4.6±1.0)分,分析組疼痛評分為(4.3±0.9)分,兩組護理前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參照組疼痛評分為(3.0±0.7)分,分析組疼痛評分為(1.5±0.4)分;護理后兩組疼痛評分均顯著下降,且分析組疼痛下降程度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隨著社會的發展,交通工具在不斷提升的同時,四肢骨折發生率隨之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2]。而且此類疾病會伴有不同程度的肌腱、肌肉、神經血管的損傷,從而造成組織間質水腫癥狀,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近年來,醫學對四肢骨折肢體腫脹患者的治療有了進一步的研究,發現護理干預聯合物理治療此類病理取得良好的效果。其主要通過心理調節的方式保持患者良好的身心狀態,通過功能鍛煉指導,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并進行針對性的冷敷等物理干預,減輕患者腫脹情況,促進受損部位組織的修復,從而提高康復效果。本次研究得出:護理后,分析組優良率為95.65%,參照組優良率為78.26%(P<0.05),且分析組肢體腫脹改善效果優于參照組(P<0.05);同時分析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研究與王歡[3]等人研究結果相符,由此可知,實施護理干預聯合物理治療對四肢骨折肢體腫脹康復患者具有重要的意義,是一種較為理想的護理方式。

綜上所述,對四肢骨折肢體腫脹康復患者實施護理干預聯合物理治療效果突出,其在有效改善患者肢體腫脹情況的同時減少患者疼痛狀況,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1] 李 群.護理干預對50例四肢骨折術后肢體腫脹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22(12):101,103.

[2] 錢立蓮,劉春暉,張 娟,等.護理干預對四肢骨折術后肢體腫脹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11(26):4027-4029.

[3] 王 歡,陳 潔,熊 敏.冷熱敷與按摩配合情志護理對四肢骨折術后康復的影響[J].四川中醫,2015,25(11):178-179.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40.86.02

孟令霞,女,職稱:護師,郵箱:382236025@qq.com

本文編輯:劉欣悅

猜你喜歡
四肢優良率肢體
豆粕:美豆產區干旱威脅仍未解除,大豆優良率持續偏低
四肢冰涼就是腎虛嗎?
跟蹤導練(四)
肢體語言
跟蹤導練(四)
外固定架在開放性脛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及療效分析
肢體寫作漫談
VSD在創傷后肢體軟組織缺損中的應用
沒有四肢的生命
Action?。樱穑澹幔耄蟆。蹋铮酰洌澹颉。裕瑁幔睢。祝铮颍洌蟆∧銓χw語言了解多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