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固定架在開放性脛骨骨折患者中的應用及療效分析

2018-02-07 09:19梁斐譚哲君房輝強等
中國醫藥科學 2017年18期
關鍵詞:外固定架內固定術優良率

梁斐 譚哲君 房輝強等

[摘要]目的研究外固定架在開放性脛骨骨折患者治療中應用的價值。方法在2014年2月~2016年10月來我院就診的開放性脛骨骨折患者中選出4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成兩組,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內固定術治療,觀察組患者給予有限內固定術和外固定架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10.0%與對照組患者的15.0%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骨折愈合時間比對照組短,且術后3個月的骨折愈合優良率100%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外固定架在脛骨開放性骨折治療中的應用有助于促進骨折的愈合,促進患者關節、肢體功能的恢復,值得推廣。

[關鍵詞]外固定架;脛骨開放性骨折;內固定術;骨折愈合時間;優良率

[中圖分類號]R68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2017)18-229-03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交通事故傷、高空作業傷等意外創傷越來越多,創傷骨科的患者也逐漸增多,脛骨骨折是創傷骨科的一種常見骨折類型,由于人體脛骨前方的軟組織較少,故而多數患者為開放性骨折。隨著外科技術的發展和內固定材料的快速發展,在開放性脛骨骨折患者治療中內固定術逐漸成為首選治療方法,但是也有不少患者術后出現關節功能受限、疼痛等不良預后。為提高開放性脛骨骨折患者的治療效果,我院將有限內固定術與外固定架結合起來,在術后給予患者外固定架穩固,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中的40例開放性脛骨骨折患者為2014年2月~2016年10月來我院就診的患者,排除病理性骨折的患者,全部患者均為新鮮骨折患者,在骨折后的1~7h內入院接受手術治療,符合內固定術的適應癥。隨機將患者分成兩組,對照組患者20例,男13例,女7例,年齡在21~65歲,平均(43.9±4.6)歲,交通事故傷14例,高空墜落傷5例,砸傷1例;開放損傷的程度上按照Gustilo分型:Ⅱ型16例,Ⅲ型4例。觀察組患者20例,男15例,女5例,年齡在20~68歲,平均(44.2±4.8)歲,交通事故傷12例,高空墜落傷6例,砸傷2例;Ⅱ型14例,Ⅲ型6例。本研究方案獲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內固定術治療,給予患者鋼板內固定術,給予患者硬膜外聯合麻醉,先對骨折部位進行徹底的清創,在骨折前端的內側做一個2~3cm長的切口,對骨折部位進行撬撥復位,然后在內踝上前內側做3~4cm長的縱行切口,直達骨膜后在脛骨內側骨膜、深筋膜之間向上潛行剝離,建立鋼板插入隧道,然后選擇合適的鋼板插入,經C臂機X線檢查確定復位滿意后進行鋼板的固定。術后早期進行功能鍛煉。觀察組患者給予有限內固定術和外固定架治療,給予患者硬膜外麻醉后先進行手法的復位,若復位困難且在脛骨外側做一個直切口,在直視下進行骨折的復位,然后選擇克氏針、鋼絲、螺絲釘等進行有限內固定,在脛骨的遠端、近端內外各鉆入2枚螺釘,兩枚螺釘的交角為60°~80°,然后根據患者骨折的長度,將事先選好的外固定架一套安裝合適的位置,待骨折復位滿意后,旋緊螺桿上的固定夾,根據骨折情況在斷端進行加壓固定,外固定架距離皮膚2~3cm,支架與骨干平行,軟組織進行徹底清創后進行一期縫合。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術后3個月的骨折愈合優良率,優:患者的膝關節、踝關節功能正常,局部無腫痛。良:患者的膝關節活動范圍超過70°,踝關節正常,對日常生活無影響;可:患者的屈膝角度不足70°,踝關節正常,骨折愈合時間延長。差:骨折不愈,關節功能差,出現肌肉萎縮癥狀。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計量與計數資料的對比檢驗,分別采用X2/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0.0%,對照組患者為15.0%,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骨折愈合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見表2,觀察組患者的骨折愈合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比對照組患者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骨折愈合優良率比較

術后3個月,觀察組患者的骨折愈合優良率為100%;對照組患者的骨折愈合優良率為80.0%,兩組對比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脛骨由于軟組織覆蓋較薄,缺乏肌肉組織的緩沖,在高能量的沖擊下容易出現開放性、粉碎性骨折,多數患者合并有軟組織的挫傷,在臨床治療中,內固定術是常用的治療方法,多種內固定手術、內固定材料的研發成功以及在臨床上的應用為開放性脛骨骨折患者提供了更多安全有效的手術方式,能更為有效的減輕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實現骨折部位的堅強固定,術后可早期進行功能鍛煉,促進骨折的愈合。但是對于部分創傷較為嚴重的患者,單一的內固定很難達到滿意的固定效果,如脛骨粉碎性開放性骨折患者的創傷較為嚴重,容易出現骨折周圍軟組織的缺損、感染,創面很難Ⅰ期修復,故而在內固定術選擇上需非常謹慎,在手術中需最大程度的保護患者骨折周圍血運。而在手術中為保證良好的骨折解剖復位,必須進行軟組織的剝離,這樣就對骨的血運造成損傷,不利于骨折的愈合,而單一的內固定或是外固定都很難達到滿意的固定效果,術后容易出現骨不連、遷延不愈等嚴重并發癥。而有限內固定術與外固定架的聯合應用,有限內固定術基本上無需剝離骨膜,手術對患者骨折斷端的影響較??;而術后的外固定架則能對骨折部位進行牽引和復位固定,加壓調整骨折斷端的緊密度,能有效促進骨折的愈合。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骨折愈合時間、住院時間短,且術后3個月的骨折愈合優良率更高,P<0.05;證明外固定架與有限內固定聯合有助于促進開放性脛骨骨折患者術后的早日康復。筆者認為:對于開放性脛骨骨折患者應用小切口的有限內固定與外固定架治療,具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優勢:(1)手術操作簡單,手術中無需大范圍的剝離骨膜、軟組織,手術切口較小,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對骨折周圍血管、神經等造成損傷,對骨折部位的血運影響小,有利于術后骨折的愈合。(2)固定可靠。內固定與外固定的結合實現骨折部位的堅強固定,術后可以早期進行功能鍛煉。外固定架參考三維力學原理,具有較強的抗旋轉能力,螺絲釘基本不會滑脫,對患者骨的損傷小。同時外固定架還具有非常強的可塑性,醫護人員可根據患者術后骨折愈合情況對外固定架進行適當的調整,利于骨折的愈合,避免患者出現骨折畸形愈合等嚴重并發癥,還利于功能鍛煉的順利開展。(3)有助于術后的換藥,方便操作,而且術后患者能更好的觀察骨折周圍的血液循環狀況,預防壓瘡的發生。(4)外固定架嵌入骨的螺釘具有非常好的生物相容性,術后基本不會出現排斥反應。當然,外固定架的應用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外固定架可能引發針道感染、釘道松動、骨折移位,針道感染和釘道松動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而釘道松動可能導致骨折的移位,在發現后可以通過調節外固定架來實現骨折部位的再次固定。曾有學者將有限內固定與外固定支架結合用于肱骨干粉碎性骨折治療中,認為聯合術式對患者的創傷小,且手術操作簡單,骨折愈合時間短,術后恢復更快。傅國海等人將單臂外固定支架用于股骨干骨折患者的術后輔助治療中,發現外固定支架與常規的髓內釘內固定術結合起來,能有助于股骨干骨折患者術后的恢復,實現滿意復位,并發癥少。

綜上所述,外固定架在開放性脛骨骨折患者治療中效果確切,將有限內固定術與外固定架完美的結合起來,最大程度減輕對患者的創傷,促進骨折的愈合,預防骨折畸形愈合等嚴重并發癥發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endprint

猜你喜歡
外固定架內固定術優良率
鎖定鋼板治療脛骨平臺骨折的臨床效果
100例頸椎骨折內固定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
外固定架應用于創傷骨科治療的臨床療效芻議
人工關節置換和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效果分析
急診外固定架結合負壓封閉引流術在小腿骨折合并嚴重軟組織損傷的療效觀察
外固定架治療脛腓骨骨折的護理
鎖定加壓鋼板與外固定架治療脛骨遠端骨折的對比分析
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中老年股骨頸骨折臨床療效觀察
MIPPO微侵入經皮鋼板植入技術治療脛骨遠端骨折的臨床效果評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