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創新力與控制力協同的休閑農業企業發展機理研究

2017-11-03 12:43郭華陳麗娜郁濱赫董霞
商場現代化 2017年19期
關鍵詞:控制力創新力

郭華+陳麗娜+郁濱赫+董霞

摘 要:企業的成長過程究其本質是創新力與控制力協同發展的過程,創新力與控制力的耦合結果表現為企業的競爭力,直接決定著企業的發展路徑和發展機理。本文首先分析了創新力與控制力耦合下企業的發展路徑;同時基于系統動力學,利用Vensim軟件,構建創新與控制協同發展的模型,并對之進行反饋回路分析,揭示出企業創新力與控制力相互促進和相互滲透的發展機理。在此基礎上,本研究以天津市齊心集團為例,揭示休閑農業企業的影響因素、發展路徑和成長演化機理,以期對政府制定政策和休閑農業企業制定發展戰略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休閑農業企業;創新力;控制力;協同發展模型;發展機理;天津齊心集團

一、引言

隨著人們對休閑娛樂需求的增長,休閑農業旅游日益成為一種新的消費時尚,推動著休閑農業蓬勃發展。休閑農業在帶動農民就業增收和產業脫貧、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農民創業創新中發揮著重大作用,關于這點學術界已形成共識。而企業作為其主要載體,不僅能夠整合產業發展所需的各種資源要素包括農業資源、資本、技術資源、人力資源等,而且能夠協調政府、農民和市場之間的關系??梢哉f企業的經營狀況決定了整個產業的興衰,因此研究它的發展機理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休閑農業企業作為休閑農業經濟的基本單位,除具有一般企業的資本積累、產品延伸、市場開拓的特征外,還具有生產經營活動季節性、經營產業多元性、與當地資源的緊密結合性、用工的靈活性和組織關系的復雜性等特點。但目前,相關休閑農業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概念闡釋、基本行業發展概況、與經濟社會的關系以及具體的發展策略等方面,結合具體實例針對休閑農業微觀經濟組織實體的相關研究則較為鮮有,難以對行業發展實踐進行指導。本文試以企業的創新力和控制力作為切入點,來對休閑農業企業的發展機理進行深入研究;企業的創新力與控制力是國內外企業管理學界都關注的基本問題,彭星閭在該領域較為深入系統進行了相關研究,他認為企業的發展歷程是創新力與控制力的耦合互動的過程,企業的發展戰略必須基于此來制定。這一思想在海爾、老字號企業、國有商業銀行等知名企業發展路徑中得到印證,并為國有和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實踐指導。但是,對于兩力協同的機制和路徑問題,目前還缺乏深入具體的研究。本文試以天津齊心集團為案例,依據系統動力學相關理論來研究其創新力和控制力的耦合互動,并利用Vensim軟件構建企業創新力與控制力的協同發展模型,以揭示休閑農業企業成長演化機理,并分析其影響因素和成長路徑,以期對政府制定政策和休閑農業企業制定戰略提供借鑒。

齊心集團地處天津市寧河區潘莊鎮齊心村,是一家集食用菌、蔬菜研發生產、加工配送、采摘垂釣、觀光旅游、餐飲住宿為一體的綜合型的休閑農業企業,2009年建設齊心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承載休閑農業旅游業務。目前集團的主打農產品是香菇、姬菇、秀珍菇、白靈菇、蟹味菇等品種,注冊了“齊心”和“齊心菌業”商標,具有16棟工業化生產車間,3800平方米的養菌車間,800平方米的凈化接種車間,具有年生產2100萬包菌棒能力的全自動化生產線4條,年產近3000噸食用菌。自2012年開始,齊心轉變發展方向,實現傳統農業向休閑農業轉變,接待能力達到10萬游客,年營業額超過6000萬元人民幣,其中60%來自農產品生產,40%來自農業休閑旅游活動,純利潤近1000萬元。目前集團有400名員工,10000畝的齊心綠色莊園基地,內有350個溫室大棚、熱帶植物觀賞園、生態餐廳、景峰藝術館、兒童樂園、水上世界等生產服務設施,旗下有4個子公司,天津齊心菌類種植有限公司、天津市升泰睿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龍灣田園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和天津烽能科技有限公司,5家農業合作社,是天津休閑農業同類企業中的領航者,研究它的發展歷程和機理對推進休閑農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二、基于創新力與控制力的企業協同發展模型構建

1.企業“創新力-控制力”耦合協同的理論基礎

(1)創新力: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的前提

創新對企業的生存發展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通過增強創新力,企業可以在競爭中保持自身優勢,同時可以不斷延長生命周期。熊彼特把創新定義為新的生產函數的建立(熊彼特,1912),即把一種從未有過的關于生產要素和生產條件的“新組合”引入生產流轉過程,即引進新技術、新產品、采用新的生產方法。究其本質,企業創新力就是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主動進行自主創新、技術引進吸收、資源整合、活動創新、服務創新、文化創新等活動,以獲得差異性??梢哉f企業的生存發展,就是不斷整合企業內外部各種資源要素,不斷提升企業創新力的過程。

(2)控制力:企業穩健發展的保障

企業發展過程中,受到宏觀環境的不可控制性、企業內部條件的變化性、企業與市場關系的互動性及企業動態性等內外部因素的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總是與各種風險相伴而生??刂屏κ瞧髽I在其生產經營過程中,根據市場規律,主動調整其戰略和運營,降低經營風險,最終獲得成本優勢??刂屏χ饕▋炔靠刂屏屯獠靠刂屏?,內部控制力是指企業對自身的控制的能力,主要包括完善規章制度和組織機構、成立新分支等;外部控制力是指企業對市場和發展資源的控制能力,主要包括目標市場的控制、營銷渠道控制、資源控制、原材料的控制等。

(3)創新力與控制力的耦合分析

耦合的概念源自物理學,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系統或運動方式之間通過相互作用而彼此影響以至協同的現象,之后耦合的概念滲透到其他領域。企業創新力與控制力耦合的結果表現為企業的競爭力,從低度耦合向高度耦合發展的過程,反映了競爭力由弱到強的過程。橫軸為創新力,縱軸為控制力,以4個象限來區分4種形態(圖1)。

A象限內,企業創新力與控制力都強,體現為兩力正向協同,創新力與控制力達到最大程度的平衡。B象限內,企業控制力強而創新力弱,企業可能會出現未老先衰的癥狀,應強化創新。C象限內,創新力與控制力雙重不足,表明企業處于早期發展虛弱期,或生命周期的第一個衰退期。如果是前者,企業會面臨生存危機;如果是后者,企業已有規模效應,但創新力和對風險的控制力都下降。此時企業既要增強創新力,又要增強控制力。D象限內,企業善于抓住各種機遇創新,但控制力嚴重不足,容易陷入快速擴張的陷阱,應加強對經營管理活動的有效控制。endprint

可以說創新力和控制力不均衡是一種常態,不同發展階段其創新力與控制力是不同的,其正常發展歷程可能有四種:C-B-A,C-D-A,C-B-D-A,C-D-B-A。企業成長的過程,實際上是創新力與控制力從不統一到統一再到不統一的過程,也是創新力和控制力不斷逼近最優均衡狀態的過程。

2.企業創新力與控制力協同發展模型構建

(1)影響因素

①政府行為。政府在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對于企業的態度越來越積極。一方面在實現土地使用權由農民向企業的過渡中,溝通土地流轉的渠道。另一方面,政府為扶持新業態、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對企業的多項生產經營活動進行了適當補貼,提升了企業發展休閑農業的積極性。②社區參與。包括城市社區和農村社區的溝通。農民以何種價格、何種方式出讓土地、勞動力和農產品,以滿足企業發展的基本需要。在城市社區溝通中,逐步建立自身的消費生態圈,形成粉絲經濟。③企業家精神。決定著企業的發展空間,對企業的控制力和創新力會產生重要影響。在企業家精神中,最重要的是進取精神、冒險精神、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等四個要素。④社會經濟制度。2014年政府提出的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立”制度的確立,保證了企業可以獲得土地經營權。

(2)企業創新力與控制力協同發展模型

企業運行過程是一個多主體參與、多因素影響、追求利益、回避風險的協同發展系統。依據系統動力學理論,運用VENSIM軟件構建企業創新力與控制力協同發展系統的模型。該系統包含2個子系統:企業創新力子系統和控制力子系統。企業創新力子系統包含引進新技術、新產品、創意策劃等要素內容,企業控制力子系統包含建立規章制度、建立新的事業和分支、營銷渠道的確立、風險控制等要素內容。兩個系統相互作用和協同運行,形成了相互適應和促進的系統,對之進行LOOPS分析可以看出,在該系統內包含著眾多反饋回路,揭示出了企業創新力與控制力之間相互配合和影響的運行規律(圖2)。

①創新力的Loops分析:通過對創新力的反饋回路進行分析,共有3個反饋回路。a.政府扶持補貼的鼓勵下,企業加大研發力度,并進行創意策劃,實現價值鏈增值,進一步增強了企業創新力。b.在政府扶持補貼的鼓勵下,企業加大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和研發力度,通過成立子公司作為運作載體,實現經營多元化,建立消費生態圈,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了企業創新力。c.在政府扶持補貼的鼓勵下,企業加大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力度,通過成立子公司,實現經營業務的多元化,建立消費生態圈,實現對營銷渠道的控制,進而增強企業控制力,企業不斷增強組織結構,增強學習培訓的力度,進而增強創新力。

②企業控制力Loops分析:通過對控制力的反饋回路進行分析,共有4個反饋回路。a.在社區參與支持下,企業通過創新商業模式,構建消費生態圈,進而控制營銷渠道,增強企業對市場的控制力;b.根據業務發展需要,成立相關子公司,實現經營范圍多元化,建立自身的消費生態圈,進而控制營銷渠道,實現對目標市場的控制。c.通過與其他企業合作,以入股的形式,推進經營業務范圍多元化,建立企業的消費生態圈,實現對營銷渠道的控制,最終增強自身控制力。d.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企業組織機構,增強學習培訓能力,最終提升企業的創新力,通過成立子公司作為平臺,加大對新技術新設備的研發和引進能力,建立消費生態圈,控制營銷渠道,進而增強自身的控制力。

以上從兩條路徑分析了企業創新力與控制力的協同發展過程,這兩條路徑相互影響促進、相互滲透制約,不僅促進了企業效率效益的提高,同時也減少了企業經營過程中的不確定性,降低經營風險。

三、實證分析-齊心集團的發展機理

1.創新力與控制力耦合的發展歷程分析

(1)企業創業期(2009年-2011年)

該階段的創新力與控制力處于弱平衡階段,創新力與控制力都非常弱(C象限),表現在競爭力較弱。出于對當地政府工作的支持,齊心集團注冊成立了天津齊心菌類種植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食用菌,引入食用菌新技術、新設備和新品種,初步確立自己的主導優勢產品,由于本身對農業及市場缺乏了解,企業生存較為艱難,在與其董事長進行座談的過程中,甚至說出“農業干的越好,賠的越多”的話,單純的農產品銷售收入無法覆蓋生產過程的投入。

(2)企業試錯期(2012年-2014年)

這個階段是企業不斷修正自己的發展方向,相比于發展初期,創新力與控制力都得到增強,競爭力有所增強,但整體上控制力大于創新力(B象限),企業在可控范圍內不斷進行試錯行為(創新),探尋未來發展之路,盲目投入導致投資回報率較低,企業出現虧損。生存和發展的壓力促使齊心轉變發展方式,實現農業的多重收益。特別是2014年底,董事長赴臺考察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堅定發展休閑農業的信念,明晰了企業的未來發展路徑。

(3)企業轉型期(2015年-2016年)

這一階段是企業成長最快的階段,整體上創新力有余而控制力不足(D象限),但這階段企業的逐漸摸索到正確的創新方向,企業開始不斷學習國內外經驗,新技術、新設備、新產品,引進消化能力和休閑項目設計能力迅速提高,先后投入1.5億大幅投資休閑農業基礎服務和娛樂設施,不斷分化出新的事業和組織,規模效益開始出現,市場開拓能力也迅速加強,市場份額擴大,產品品牌和企業品牌已初步建立。通過實施多元化擴張戰略,齊心集團競爭力大幅增強,實現了由生產基地向休閑園區的轉變。

(4)企業跨越期(2017年到未來)

面臨上一階段企業創新力大幅增強,這一階段企業要增強控制力,以平衡和消化上一階段的創新力帶來的發展成果(A象限),否則易導致企業失去控制,陷入多元化擴張的陷阱中去。2017年以來,伴隨著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以及特色小鎮建設的戰略部署提出,齊心集團朝著建設“田園綜合體”的方向前進,不斷完善制度和組織結構,打造齊心品牌,高度重視顧客需求和滿意度。通過不斷實施多元化戰略,與其他企業合作,擴大合作范圍,分散經營風險,改善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和靈活性,形成企業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endprint

2.影響因素

(1)政府行為

政府行為在齊心集團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較為積極的角色,一方面在實現土地使用權由農民向企業的過渡中,政府溝通了土地轉讓的渠道。如在2009年-2010年期間,齊心村、大賈村政府勸說并集中收回農民手中的土地,并以每畝1000元的租賃費轉包給齊心;2016年底,朱頭店村將6000畝的經營權流轉給齊心,降低了企業獲取土地的成本和風險,保障了農民利益不受損。另一方面,政府對齊心的多項生產經營活動進行了適當補貼,包括齊心農事體驗節補貼、合作社補貼、新能源補貼、以色列水肥一體化技術補貼等,提升了企業發展休閑農業的積極性。

(2)社區參與

首先農民對企業的接受和認可直接關系到農產品原料的來源以及日常的正常經營。齊心以每畝1000元的價格流轉土地經營權,并提供400多個就業崗位,極大調動了農民參與企業發展的積極性。其次,消費社區的不斷壯大支撐了了企業的快速發展,齊心多項產品和服務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建立起與消費者的互動關系,逐漸構建起自身的穩定的消費社區。

(3)企業家精神

齊心的董事長具有強烈的進取創新精神,2014年參加天津市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研習班之后,根據所看所學所想,引入臺灣發展模式經驗對莊園進行大幅改造提升;同時善于協調各種利益關系,克服各種困難,具有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

(4)社會經濟制度

天津市201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4293元,到2016年達到34074元,年平均增幅超過10%,為休閑體驗活動開展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隨著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立”制度的確立,齊心與當地農民簽訂協議,實現土地經營權的流轉,增強企業的資源控制力。建設用地已成為制約齊心集團發展的“瓶頸”,出現已建設部分設施被強行拆除,導致企業經營活動開展受限,城市的開發建設需要大量的建設用地,相比而言,休閑農業雖是富民工程,能帶來的稅收較低,在建設用地指標是一定前提下,政府更傾向于將建設用地指標給予其他工業企業。亟需在土地政策上進行創新。

3.基于創新力與控制力協同的發展機理分析

(1)創新驅動力

齊心集團不斷加大創新力度,不斷引入農業新技術、新設備、新品種,對其它行業引進技術的模仿、消化與吸收,提升自身研發水平和產品科技含量,實現休閑要素和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提供新的休閑產品與項目,實現休閑農業的跨邊界融合及產業鏈拓展延伸。

①創新形成閉合產業鏈

齊心集團最初成立的公司是齊心菌類食用菌種植有限公司,引進水肥一體化生產技術,對老舊棚室及配套設施進行提升改造,提高土地利用率、收益率和產品品質,做好食用菌、草莓、甜瓜等具有特色的品種,2014年齊心集團董事長被臺灣休閑農莊的農產品深加工技術所啟發,齊心轉變發展思路,不斷延長產業鏈,進農產品進行初步加工,包括特色小咸菜、齊心大饅頭、蘑菇醬等,利用自身生產的農產品,配套生態餐廳,舉辦美食節,開發齊心綠色餐飲系列,形成了園區的重要盈利點;另一方面不斷引入相關新技術,成立新的子公司作為載體,生產有機肥和生物質燃料,提高資源利用率,最終形成了閉合產業鏈,增強了企業的競爭力。利用菌棒等農業廢棄物作為原材料,經過粉碎、混合、擠壓、烘干等工藝,制成新型清潔燃料,解決了莊園內和周邊社區的冬季供暖問題和環境污染問題;同時利用莊園的其他農業廢棄物,引進發酵技術,生產有機肥,而生物質燃料燃燒后的灰燼也是優質有機鉀肥,利用有機肥生產蔬菜、瓜果,生產的農產品,更加安全和優質,更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特別是大力推動互聯網技術、信息技術與自身生產活動和經營活動的融合,大力發展智能農業、電商農業、眾籌農業等新業態。

②創新推動產業橫向融合

齊心致力于推動農業與創意產業、旅游產業的跨界融合。2014年底專業聘請寧窯黑陶文化大師田景峰,挖掘本地龍灣文化,緊密貼合齊心的生產經營活動,建立“寧窯古陶館”和“龍灣景峰藝術館”,制作各種作品;并配套其他休閑體驗設施,增加觀光旅游、婚慶服務、親子休閑和商務會議等項目,形成新的產業鏈條,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降低了經營風險。連續舉辦節慶活動,包括金秋農事體驗節、美食節、七里海河蟹節、旅游商品大賽等,融入文化節慶創意,提升齊心的知名度。到目前齊心已經形成創意農產品、創意手工藝品、創意靈芝盆栽、創意美食、創意小品等農業文創產品系列。2017年初,齊心提出以食用菌為主題,打造“親子魔法小鎮”,建設多功能田園綜合體,最終實現農業生產、養老養生、文化旅游、會展培訓、電商貿易、金融地產、藝術創作等產業業態的相互滲透、相互支撐,推動全要素的產業融合。

(2)控制驅動力

①內部控制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根據市場環境的需要,及時調整自身產業結構,增強自身在產業鏈條上的控制力和話語權。目前齊心集團下設4家子公司,每家子公司負責不同的產品,如以食用菌為種植銷售為主體的天津市億菌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和天津齊心菌類食用菌種植有限公司、以生產有機肥為主的天津市升泰睿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生物制燃料為主的天津烽能科技有限公司,以旅游文化開發為主體的天津龍灣田園旅游管理公司。同時集團在發展過程中還融合了功能部組織結構,如銷售部、人力資源部、生產部等。各部門間分工明確、職責分明,為企業經營活動的擴張提供了較好的服務。隨著各項經營活動的開展,推動著企業在空間上的擴張,實現了企業對土地和市場的控制。a.規模擴張,在2016年底,臨近的朱頭店村將6000畝的經營權流轉給齊心,至此齊心莊園的規模擴展到萬畝級別,進入新的發展階段;b.飛地建設,2010年后,出于成本最小化和市場最大化的雙重目的,齊心在天津薊州區和河北承德的飛地也分別建成,預示著企業開始跨區域擴張,進一步拓展了企業的生存空間和價值創造空間。endprint

②外部控制

對于休閑農業企業而言,外部控制反映了休閑農業企業對市場變化的應對能力,對地方政府的適應能力和對社區的控制能力。

一是體現在對營銷渠道的控制。適應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的需求,創新營銷渠道,開啟線上線下分離模式變革和網絡品牌模式變革,開通企業訂閱號,采取提前營銷模式、網絡預測生產模式、消費者定制生產方式等模式,直接面向消費者營銷產品和服務,同時正在開拓居民小區產品直接配送(CSA),進一步增強客戶體驗和客戶粘性;同時傳統的營銷渠道包括超市、批發市場、機關學校食堂也在發揮著作用。二是體現在與相關企業合作上,齊心正在探索與其他企業進行相關產品和服務之間的合作,達到雙贏甚至是多贏的局面。例如2016年,與河北省承德格林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委托生產齊心蘑菇醬、速溶超鮮玉米粉等。2017年企業擴大合作范圍,一方面與天津市名津代謝醫院合作,打造天津醫養結合的品牌;另一方面與臺灣農偉匯合作,建設植物工廠,經營鮮花種植、手切花等,同時進行產品文創行銷,擴大經營范圍。三是對周邊社區的控制和影響。首先是為他們提供公共服務和產品,例如公共書屋、休閑健身等活動空間;其次通過返租倒包的方式,將承建好的二代節能溫室租給農民,并與農戶訂立技術服務合同和產品代銷合同,統一收購農產品,加強了企業和農民之間的溝通。

可以說,創新為企業實現對外部控制提供了重要基礎,有效的內部控制為企業將創新的成果付諸于實踐提供保障,從而為企業的外部控制提供動力來源,反之企業外部控制又會對企業的創新產生不斷的刺激和鼓勵??梢哉f,這兩者相互作用構成了企業發展中的動力。

四、結論和建議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創新力與控制力的協同耦合發展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基于此來深入研究齊心集團的發展歷程和發展機理,可以為休閑農業企業如何制訂發展戰略提供許多可借鑒之處:

(1)創新對企業發展至為關鍵,通過對技術的模仿、消化與吸收,實現休閑要素和產業鏈的重新組合,提供新的休閑產品與服務。特別是長遠來看,農產品深加工創新和文化創意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

(2)政府應為企業發展搭建制度平臺。政府作為規劃者、扶持者、服務者及監管者等角色,制定補貼、貸款、稅收等優惠政策,并對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給予長期扶持。鑒于休閑農業企業由于先期投入太大,政府需要為企業提供相應的水、電、路網的配套設施,減輕企業負擔;免除3年-5年土地承包費用,并延長承包期限,免除企業因基礎設施投入過大而產生的流動性危機;為適應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要求,需要建設大量的配套生產加工、服務等設施,必須在土地政策上進行創新,出臺彈性建設用地政策,配套一定比例的建設用地。

(3)隨著傳統的渠道銷售會日漸淡化,直接面向個體消費者(C端)的互聯網渠道會逐漸占據較大的份額,建立自身的營銷渠道,加強市場控制力,降低經營風險。

(4)休閑農業企業發展所需要的土地、農產品生產、服務等工作都來需要農民提供,所以企業要不斷鞏固發展和當地農民之間的關系,建立與當地社區的利益共享機制,實現控制力提升。

(5)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必須要抓好企業管理工作,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組織機構;加強培訓學習,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實現企業創新力提升。

參考文獻:

[1]楊振山,蔡建明.都市農業加工型企業的發展機理與模式-以互潤食品集團為例[J].地理研究,2007,26(2):363-372.

[2]劉拓,朱發根,傅毓維.基于系統學原理的企業成長路徑共扼機理分析[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8,25(8):131-133.

[3]崔海云,施建軍.服務創新、顧客體驗價值與休閑農業企業績效[J].南京社會科學,2013(11):33-38.

[4]郭煥成,呂明偉.我國休閑農業發展現狀與對策[J].經濟地理,2008 (4):640-645.

[5]李林,蔣偉.國內外休閑農業研究[J].農業研究與應用,2011(3): 28-32.

[6]賀愛忠,彭星間.中華老字號企業復興的關鍵:創新力與控制力的動態統一[J].商業經濟與管理,2005(7):24-28.

[7]薛文才.從企業生命周期理論看國有商業銀行創新力與控制力的平衡[J].金融研究,2004(7):73-79.

[8]胡大立,張馳.基于產品的企業創新力與控制力的協同研究[J].當代財經,2010(8):61-68.

[9]楊勇,賀天水,張麗英.基于企業成熟階段的創新力與控制力平衡分析[J].運城學院學報,2012,30(4):41-44.

[10]李穎灝,彭星閭.基于創新力與控制力動態均衡的企業持續成長路徑分析[J].科研管理,2007,28(4):67-72.

[11]陶曉瓊.構建創新力與控制力有機統一的企業持續成長機制[J].經營管理者,2014(32):70-71.

[12]王玉梅.基于要素分析的企業知識創新與人才成長協同發展模型構建[J].情報雜志,2010,29(10):203-207.

[13]王玉梅.基于要素分析的知識創新運行過程網絡協同模型構建[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0,33(10):70-74.

[14]姜鈺,賀雪濤.基于系統動力學的林下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仿真分析[J].中國軟科學,2014(1):105-114.

[15]唐凱江,楊啟智,李玫玫.“互聯網+”休閑農業運營模式演化研究[J].農村經濟,2015(11):28-34.

作者簡介:郭華(1983- ),女,河南新鄉人,博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都市農業、食品安全和休閑農業endprint

猜你喜歡
控制力創新力
BAT愛少年
工作大未來
2017全球最具創新力公司榜單發布,阿里創新力領銜中國公司
創新力社會
語言控制·危機·消解
中小企業營運中的資金管理問題及解決對策探討
中小企業戰略管理問題研究
全球十大創新力國家地區排名
形體舞蹈訓練在中職教學中的應用
流行演唱教學中的基礎發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