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述中西方文化差異與大學英語教學

2017-11-11 07:42馮默田清波
商情 2017年37期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育跨文化交際

馮默+田清波

【摘要】語言與文化兩者緊密相連,不可分割。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文化的學習,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學習文化的過程。英語的學習也不例外。文章闡述了中西方文化差異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必要性,并從幾個方面闡述文化差異對語言的影響,最后針對如何將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教育融入大學英語教學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中西方文化差異 大學英語教育 跨文化交際

英語教學是語言教學。語言是指人類溝通交流思想的媒介,它是社會約定俗成的表達觀念的符號。因此語言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一種社會契約,是一個社會接受某種表達手段而排斥另一種表達手段的契約。而影響社會契約的正是這個社會的文化。

文化是一個涵蓋范圍很廣而又紛繁復雜的系統。它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賦予了語言豐富的內涵。語言與文化兩者緊密相連,不可分割。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現象,它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文化的學習,學習語言的過程也是學習文化的過程。

中英文是建立在不同文化基礎上的語言,因此中國的學生要學好英文,要能夠在中英文之間進行正確地、流利地轉換,就要注重英語的文化背景,特別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這樣才能在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對比中,把握兩種語言表達的不同,正確地運用英語。

1.將中西方文化差異教育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必要性

中國目前是世界上英語學習者最多的國家。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使得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大學生是未來整個社會發展的中流砥柱,他們將英語這一門國際性的語言學好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規定:大學英語教學應以英語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跨文化交際和學習策略為主要內容。大學英語教學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具備對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因此,在語言的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進行文化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時,不僅要進行語法、詞匯等的教學,更要讓學生了解其深層次的文化意義、并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

交際能力不僅指能流利地使用英語,還包括要恰當得體地使用英語。然而由于中國的現狀,對英語教學的理解就是詞匯、語言點和語法的學習。將一門活生生的語言拆成了零零散散的零件要求學生去記憶。這就造成了現在大學英語教育中的極大弊端:每次考試學生“要求”老師劃重點。也就造成了一批“高分低能”學生。拿到了四六級證然而仍然不能流利地、恰當地用英語進行口頭或書面表達。

以上問題對英語教學提出了一個亟待重視和解決的問題:把中西方文化差異融入到大學英語教學中。只有深刻地了解該國家的文化,才能正確恰當地使用該國家的語言。在英語教學中融人中西方文化差異更能使學生了解該語言,使語言鮮活起來。對該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生活方式、趣聞軼事等的介紹能增強學生學習該語言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

然而大學英語的教學重點還是要在語言的使用并不是文化,因此中英文化的差異只能作為貫穿部分,不能喧賓奪主。尤其對于大學英語的學習者而言,他們英語文化基礎相對薄弱。他們學習英語的目標主要是在于對英語的正確恰當的使用。所以在大學英語的教學中,教師并不需要將中西方文化差異進行地過于深入,而僅需要將日常交際或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中西方文化差異介紹給學生即可。如:

2.文化差異對語言的影響

(1)稱呼

——“Good morning,teacher”e苦師,上午好?。?/p>

——“Good morning,class”(同學們,上午好)

這是大部分中國英語學習者最為熟悉的英語對話之一。然而,在正規英文的稱謂中,不會將老師稱為“teacher”(老師),而是“Mr./Miss./Mrs.”。我們最為熟悉的英語并不一定是正確的。要想正確恰當地使用英語,一定要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西方家人間的稱謂也非常的簡單,只有father、mother、grandfa-ther、grandmother,aunt,uncle等常用稱謂。例如uncle,對應漢語有叔叔、伯父、舅舅、姨夫等。這與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有直接的關系。西方文化中重視“independence”(獨立),因此孩子一旦成年,就會獨立生活,父母也很少資助孩子。這樣就造成了孩子很獨立,然而家人間的關系也沒有那么密切,所以西方很少有“三代同堂”。而中國文化中注重"family”(家庭),注重孝道,“三世同堂”太過于尋常,甚至“五世同堂”都有可能出現。所以中文中出現“姑舅老爺”之類的稱謂也就不足為怪了。

中國人重老尊老,因此中國人的稱謂中長加上“老”以表示尊重或是親切,如“王老”或“老王”。然而在西方,“老”字是非常忌諱的。他們認為年老無用。因此在英文中有各種委婉的方式來表示老,如a seasoned man(歷練者),a senior sister(姐姐)等。這也是他們喜歡年輕人直呼他們的姓名而不是grandpa或grandma的原因。

(2)打招呼

西方中打招呼的方式很簡單。通常只說一聲“Hello!”(上午好)、“Good morning!”(上午好)“Good afternoon!”(下午好)即可。即使是親密的朋友之間也更傾向于只討論天氣,然而中國人更偏向于使用“吃了嗎?”作為開場白。

這是因為英國人是一個相對保守的民族,比較注重“privacy”(隱私),不會在別人面前談論年齡、個人收入、家庭或是政治、宗教等事務。當然他們喜歡討論天氣與英國的天氣變化無常也是密切相關的。英國屬于海洋性氣候,前一刻還陽光普照,下一刻就傾盆大雨;昨天還是夏天,今天就有可能是冬天。因此討論天氣是一種簡單又不失禮的開始談話的方式。

而中國人習慣與用“吃了嗎?”作為開場白則是跟中國在過去很長的時期內,勞動人民的生活十分艱難,很多人食不果腹,衣不遮體有關系。在那時,人們更多的關心是能否有飯吃,因此慢慢“吃了嗎?”就變成了打招呼的普遍用語。endprint

(3)動物

各個國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習俗,所以對同一事物的看法有可能完全不同。以“龍”為例?!褒垺痹跐h語中象征著吉祥、尊貴和威嚴,是神獸。因此中國人常說自己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实鄯Q自己為真龍天子。龍也成為中華民族的圖騰。中國人都會“望子成龍”。然而在西方的文化中,龍是一種惡獸,是邪惡的象征。在英語中“龍”常用來表示“fierce person,especially a woman”(兇惡的人;尤指悍婦),在漢語中可以稱為“母夜叉”。因此當年“亞洲四小龍”進軍國際市場時,不是稱為“four dragons”(四小龍)而被稱為“four tigers”(四小虎)??梢娢幕尘安煌娜藢ν粍游锓从吵龅恼J知也會不同,甚至喜惡完全相反。

再比如說“狗”,在中國人的概念里,狗被貼上了貶義的標簽。漢語中常有“狗腿子”、“狗嘴吐不出象牙”、“狐朋狗友”、“狗仗人勢”、“喪家之犬”等說法。然而在西方文化中,狗一直被認為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因此dog在英語中的使用往往蘊含褒義的色彩,如:“lucky dog”(幸運兒)、“clever dog”(聰明人)、“atopdog”(優勝者)、“Every dog has its lucky day,”(人皆有得意之日)等。

在英語中修飾人勤奮也是用"He works hard like a dog”。但是還是有例外如“You looks like a dog”的翻譯是“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一定的說明,免得引起交流中的歧義,造成誤會。

(4)顏色

在英漢兩種語言中,顏色是完全對應的,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顏色的使用及其含義就有了很大的不同。如:“yellow"在漢語中是黃色,在漢語中,黃色還有色情、低級的含義。然而,黃色電影在英文中則是“blue films”。另外“yellow pages”并不是指黃色雜志,而是指“telephone dictionary”(黃頁,即用黃色紙印刷的電話簿)?!癥ellow boy”也不指“下流的男孩”,而是指“金幣”。

東西方文化中對白色的理解也是天壤之別。在中國白色是比較忌諱的顏色(白色婚紗是西化的產物,而且大部分的新娘會再準備一套傳統的紅色喜服)。然而在西方白色表示純潔、幸福和喜慶。通過白色在英語中的表達我們也可有體會,如“a white lie”(善意的謊言)、“a white day”(吉日)等。

類似的例子還有“green一eyed”(眼紅),“black tea”(紅茶),“brown sugar”(紅糖)等。

(5)廣告

廣告是為了某種特定的需要,通過一定形式的媒體,公開而廣泛地向公眾傳遞信息的宣傳手段。由于國際化的需要,很多廣告詞需要使用英文,正如前面所提,廣告的影響范圍之大之廣,要求廣告語的精確。然而在很多的廣告詞中,英文的表達令人啼笑皆非。

其中最經典的例子應當是白象方便面進入國際市場時的商標翻譯。在中國,白象是吉祥幸福的象征,然而“white elephant”的翻譯使得很有競爭力的白象方便面在國際市場上輸的一敗涂地,這跟白象商標的翻譯不無關系。因為“white elephant”在英文中譯為“possession that is useless and often expensive to maintian”(無用的而常指保管昂貴的東西),這在國際市場上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6)習慣表達

由于文化背景,地理環境等的差異,造成了中英文在習慣表達中也存在較大的差異。英國是個海洋環繞的國家,因此它的很多習慣表達是與“水”有關的,如“spend money like water”,然而中國是個農耕大國,因此它的很多表達與“土”有關。因此“money spend likewater”在中文的翻譯中就是“揮金如土”。

英國人早期使用馬來耕地,他們對于馬的感情很深,因此在英文中有"as strong as a horse”“、work like a horse”“、drink like horse”“、talk horse”等,然而中國人一直使用牛來耕地,因此在漢語中上述表達對應的表達是“壯如?!?、“像老黃牛一樣任勞任怨”“、牛飲”和“吹?!?。

3.大學英語教學中進行中西方文化差異教育的途徑

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培養絕非一日之功。這是一個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大學英語教學中要進行中西方文化差異教育的途徑也多種多樣。

(1)在人際交往中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

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多的差異。這么多的差異如何引起學生的注意呢?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學生在使用的過程中慢慢去接觸、去了解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各種各樣的機會去使用和鍛煉英語。如與外教交流不現實的話,那么在學生中多組織pair work,group work和debate之類的活動,并適當地給予指導,都是逐漸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好辦法。

(2)使用多媒體等先進的教育手段讓學生體驗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現代先進的教育教學媒體可以讓學生更多的接觸和領略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例如教師可以在上課時通過一些影片或是視頻等的播放,讓學生能更身臨其境地感受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感受中英文語言的異同。于此同時,還要鼓勵學生自主通過網絡或其它途徑查詢搜集相關的圖像、文本等信息,以熟悉西方的文化特點和語言表達習慣、加深對西方文化的認識。

(3)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

教師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加深自己的文化素質,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余,做到既能教好語言,又能教好文化。通過文化的灌輸,提高學生對語言學習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融人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教育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無論教師和學生都要給予高度重視,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大學英語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得大學英語的教學不至于流于形式。然而在大學英語中融人中西文文化差異教育的途徑又是多種多樣的,需要大學英語教學一線的教師不斷的探索和創新,才能更多地培養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人才。endprint

猜你喜歡
大學英語教育跨文化交際
大學英語教學中企業家精神培養問題研究
從國外外語教育改革反思我國大學英語教育改革
淺談中日非語言行為的文化差異
淺析中韓跨文化交際中的言語差異
創新意識下日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跨文化交際中的“入鄉隨俗”
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現象及解決策略
大學英語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師素養的提升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路徑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