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河?“黃河”?水的全息性與個體表達

2017-11-14 17:26方文竹
天津詩人 2017年3期
關鍵詞:母親河黃河詩人

方文竹

黃河作為中華母親河,代表著一種文化,一個民族的徽章和標識物,于是乎“黃河大合唱”響徹了幾千年。一代一代又一代,我們照著唱,接著唱,耳熟能詳,家喻戶曉。我們是黃種人,黃河膚色的民族,黃河的后裔??墒?,黃河還是那條黃河,當然是那條黃河,“唱”法卻不盡相同,尤其在詩人這里。肖黛這組寫黃河的詩作鮮明地體現了這個特點?!八鞯难例X∕會不會很快將我咀嚼得粉碎”(《在渡口》)?其實不必擔心什么“咀嚼得粉碎”,只是個體的聲音被淹沒罷,這也屬正常。你看你看,在闊大時空的裂縫里,終有詩人的黃河流出來了,她修正著本在的黃河,而本在的黃河則永遠不會消失(黃河還是那條黃河,偉大的母親河),“你是一部分,是一個原本,是自然”(《母親河》)。黃河是根在的集體無意識,深層次的原型。從黃河深處走來的人是不會擔心什么洋涇濱什么的,因為他或她的血液里已經基因“黃”了,怎樣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墒钱敱驹诘狞S河成為寫作的背景和基調時,就像《地圖上的黃河》那樣的錯位(其實是一個人的黃河的錯位),奇跡就出現了:

獨尊世界。奔騰的不止

形如無形的蜿蜒

穿過大象之象

停在小船邊,你寒暄于相逢

——《水流》

傳統如此堅不可摧,因為其背后形成了一個比流水更強大的幾千年文化!是順勢,還是逆流,作為個體的詩人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當然,這里的“逆”并非社會學意義或歷史哲學,而采取詩學本身即抒情的角度,詩畢竟是詩!詩情詩性如何產生?說通俗簡單的就是常言道:獨到的感受。其實在《水流》一詩里,明顯出現了黃河的轉向與泛濫,這是心靈對波濤的沉浸,對世界真理的試探,而“對世界真理的試探”就必須超越,超越黃河黃河,甚至讓黃河變形改道。因此,沒有必要永遠盯緊“黃河之水天上來”,而“黃河之水心上來”則更有力量些。黃河之“水”畢竟在“流”,一直在“流”,可貴的是在暗中“流”,世界一刻不停地處于轉換之中!你看,中“大”與“小”的對峙如此諧調,激活了河、人與世界的關系。詩人更進一步:

天使吟道:

我們頌歌美

我們不要與偉大的寂靜較量

——《水的秘密》

既不會無視一條生存于斯的偉大的母親河,也不會被其公共性的波濤所裹挾!在這里,詩人好像改變了口吻,看起來她似乎是在與黃河本身“較量”一番,是追求一種普遍性的河,“寂靜”正是宇宙間本源性的化境。曰“化”,意即巨大無比的吞吐力、溶解力、收縮力,以至最終歸結于恬淡虛無之境。不是有哲人說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么?這里,追求普遍的河,反而更貼切于詩人的個性,因為她在消解自身的同時被推到一個更廣大的時空中,好讓她自己騰挪一番,姿態變形的機會就會多多?!耙粭l大河無數個岸”(《母親河》)。聯系到詩人的閱歷,她在浙江舟山度過青少年時光,想必那里的大海給她的潛意識多少有些攪拌和糾纏。大海的豐富性和廣闊性無與倫比。更何況是一位女性詩人,她的黃河更是“黃河”,這一點在《小說旁邊的黃河》中得到了鮮明的表現。詩中的“黃河”其實只是一種背景,說“背影”則更恰當些,因為詩人的心中溢得太滿,似乎任何大河都容納不下,于是黃河便成為她的落腳點。更準確地說,詩人急需疏通式的引線。這首詩還表現出一種母語的翻躍,“瑪格麗特”和“翻譯家”“奮力攀爬的龍”等是否進行某種不可見的暗轉與通融?在現代性與中華性之間進行有效對話?結果是,“她們倆和我一起變成了搖籃旁的小母親”,至此一切皆昭然若揭了。這里出現了黃河和“黃河”,真實的黃河與文本的黃河,一條黃河和無數條黃河,在詩人的詩歌世界里糾纏不止。同樣,《感想岸邊》包含了詩人全部的人生經驗?!昂铀南荨薄坝喝荨薄盎ǖ闹芷凇薄澳诘暮印钡葻o疑屬于詩人的個人語碼,波濤與生活的對應、暗喻,而岸邊的觀照則是時間的回流與重合大體上是不錯的。還有——

青春的骸骨,戀愛的遺跡

古往昔年的生存之戰

逢迎秋夏的城下降軍

都軟癱在我雍容的綻放里。

這安靜的美,帶來即將沉水的撫慰

至此,從黃河到“黃河”,遵循詩性邏輯的寫作理路已經很清楚了。從個體的河到普遍的河,再到個體的河。這種轉換屬于詩的。從“黃河大合唱”到獨唱之后,獨唱還是唱著黃河,只不過這里的黃河已經既是黃河又不是黃河了,真的“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一首詩有一條黃河。詩是創造的,個性的,籠括的,語言的,現象學的,鏡象的,神話的,誤認的,層級的,至深的,異化的,增生的,繁殖的,……一首詩有無數條黃河,或說,無數條黃河流在一首詩里?!敖M詩”故曰“雜記”。詩人已經掌握了一條河流的無數種流法。

雖實屬“黃河”,卻可虛,可大可小,可流可止,可清可濁,可外可內,可天可地,……此河非彼河,此河亦彼河,……這是一個人的河流,也是全人類的河流。因此,“黃河”成為個人心靈史,哲學,美學,歷史,善惡搏斗,悲喜交歡,……蘊藏著詩性經驗的全部密碼。盡管《地圖上的黃河》與詩人之間有一種“間離”的結果,可是,“我在一切能夠做夢的地帶∕都遇見了你的傷痕”(《協奏曲》),詩人其實已經于身心融入了黃河?;蛘f,“黃河”成為詩人抒寫心志的審美文本。因而,“無所謂黃河在哪里”(《寫意》),詩人的黃河是創造性的文本,她的“黃河”不同于黃河,本來“黃河”就不同于黃河,但是,“黃河”又不僅僅是文化的,文化乃一種集體無意識。她的黃河是個體的,將自己全部放進了她的波濤之中,由地理而心理或曰構成了地理與心理的對應、混同、互化。這也印證了詩人的《后記》:“我從沒有到過黃河源地,交集的是思量。相對而言,其它的河纏綿得多,更需高超之把握,故為黃河所書所寫,不過以得心境的安逸而是?!弊鳛閷懽鲗ο蟮摹包S河”是一種文本,更廣闊,更長遠,更黃河?!耙粭l大河無數個岸。∕你黃河已不可高迢于自由的彎曲”(《母親河》)。

詩人在黃河與“黃河”之間對弈、響應、搖擺、搏斗、均衡、交融……她所要尋找的是存在論上的黃河,原始、源始、原初、源頭性的黃河,一種在語言上奔騰的黃河,杰出的詩歌往往沖刷掉以往的現成義,而注入鮮活的獨到的個我的元素,一切皆處于流水一樣的緣構發生之中,無關而有關,生死于瞬間交換,萬物皆變而合成。甚至可以說,在詩人的筆下,黃河消亡,天下的水消亡,萬物消亡,詩歌消亡,“亡”乃生的緣構發生方式,或說,存亡已經統一起來了,……世界統一于黃河,或說,世界流到了一起,構成了另一條黃河——

卡日曲,黃河的正源

經由都市之手描繪……呵呵。

……

黃河正源:卡日曲在水里的沉浸

呵呵,聳立呵,在千里萬里之外

——《聳立的榮耀》

存在論上的黃河就是一種“正源”,它要一件一件地脫掉文化的外衣(“現成義”),也可以說,消融一種拔河式的糾結,而回歸于鮮活的自我游弋,氣貫八極,思霎千載,而心靈的最初感受,給予世界一種最純真的建構關系??椭骱弦?,物我一體,對象性觀念消失,時空重組?!办`魂不出竅。∕人與萬物化合”(《水的秘密》)??梢?,詩人不必顧慮什么“從沒有到過黃河源地”,她已經分不清何為黃河、何為自己,自己與黃河已經溶于一身,從而詩歌寫作也就有了堅定的落實感、觸摸感、縱深感,而不至于漂浮、表層、空心。由于這個特點,細心的讀者會發現:這組詩為什么看不到鮮明的性別標識,沒有理論界鼓噪的什么“女性意識”。其實,說難聽點,有時候“性別”不是什么個性標識,而是寫作上沒有到位,與所表達的對象之間存在著隔膜的距離感。因為詩人已經溶入所寫事物之中,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黃河對于她不僅是本質上的存在,而且成為無處不在的空氣。詩人的寫作簡歷僅寫有“著有詩集《一切與水有關》、散文集《寂寞?!贰?,總之,詩人畢生寫下的似乎都是水和“水”,一生浸潤于水和“水”中,水和“水”與黃河互為“文本”:相互流動、相互影射、相互包容、相互化合!詩人的抒情理路是很清楚的:黃河——“黃河”——水——“水”。與其說詩人的性別意識,不如說詩人的“水”意識,更是一種超越(性別)意識。以柔克剛當然是水,民間流行俗語“女人是水做的”;而聚天下之水(或許黃河是重點罷),也為水,但其氣勢足以吞吐天地,讓一切的理論蒼白起來;是性別,但是終歸不是性別;是女人,是女詩人,但不是女性詩人,或說是詩人更貼切些。詩人的表達由此找到了巨大的依附力。當世界被“水”浸透,詩人的寫作已經獲得了一種全息觀照和哲學態度,此即人類學哲學之大境界,世界終歸“大全”“總體”“整體”,或說世界成為世界本身??少F的是,水本身帶有強烈的智者詩性,加上詩人對于水的全神貫注和情感溶入,從而避免了寫作上的抽象和空洞。一個女人占盡了水,更何況是一位女詩人,是何等的境界!或許,在她面前任何置喙都是無意義的。

猜你喜歡
母親河黃河詩人
母親河、憶江南
“母親河”到底有多長
“詩人”老爸
我愛母親河
憤怒
母親河生態大走廊
黃河
想當詩人的小老鼠
No.3 最佳小詩人
渡過黃河看雕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