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獲國際大獎的土房建筑師

2017-11-15 01:25舒小遠
莫愁 2017年28期
關鍵詞:建筑師房子村民

○ 舒小遠

獲國際大獎的土房建筑師

○ 舒小遠

萬麗是香港中文大學的建筑學博士。初學建筑時,她希望能設計出令人驚艷的建筑。多年后,她才悟到建筑不過是一件工具,真正的主角是住在建筑物里的人,只要居者能獲得舒適和自由,建筑便不拘形式。

先弄清不想要的,才能找到想要的

萬麗是地道的貴州姑娘。高考后報志愿,沒有人支持她讀建筑系。她說:“當時我的親友、老師們都覺得學了建筑,以后就要戴著安全帽混工地,一個女孩肯定吃不了這種苦,但我的想法不一樣,我的偶像是林徽因,我覺得自己將來肯定是建筑設計師,穿著套裝和高跟鞋坐在高級設計院里建模做方案,特別優雅。沒想到畢業后的我,戴著大草帽,蹲在山村里和泥巴,畫風完全跑偏了……”

讀大學時,萬麗的成績很好,導師便推薦她去當地一所不錯的設計院實習。一天,萬麗看到一位建筑師向甲方匯報方案,那是一份有關售樓部的設計方案,建筑師激情滿滿地介紹完方案后,甲方淡淡地說了一句:“唉,你就去找一個你覺得最好的、最漂亮的售樓部,然后照著它做一個就行了?!比f麗對自己說:“我永遠不要做這樣的事?!彪S后,她放棄了進設計院的夢想。

迷茫中,萬麗報考了同專業的研究生。在一個農村改建的公益項目中,萬麗結識了香港中文大學的吳恩融教授。在此之前,萬麗一直覺得在圖紙上畫圖,或是在工作室建模才叫作建筑。吳教授告訴她,搭一個小草棚、一間小木屋,甚至挖個儲水池,都是建筑。從事建筑并不一定非要做一些高大上的事情,著手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把房屋和設施做得更實用、更美觀,都是建筑師應做的事。

施工的農村條件艱苦,很多志愿者都沒能待完全程,但萬麗從頭到尾都忙得不亦樂乎。項目結束后,吳教授邀請萬麗赴香港讀博。吳教授做了她的博士生導師。

真正的建筑師,不僅會建筑房子,還會重塑自己的心。

貴的建筑師凸顯自己,對的建筑師忘記自己

讀博后不久,萬麗就報名參加了一個農村震后重建項目,目的地是四川攀枝花附近的馬鞍橋村。2008年,這里發生過6.1級強地震。震后的村莊一片狼藉,村民們居住的土房垮塌非常嚴重。

在抵達災區前,萬麗原本想幫村民們設計一系列堅固美觀的磚瓦房,她甚至在紙上畫了不少草稿??傻搅藶膮^,挨家挨戶進行調研后,萬麗便想:能不能還是采用原來的夯土建筑,然后增添一些科學的抗震措施,幫大家建造既堅固又便宜的土房子呢?

于是,萬麗和伙伴們開始了全新的嘗試。他們找來村里的老人,向其請教土房子最原始的建造技術,以此為基礎更改了土料配比,設計了新的框架結構支撐墻體,以最小的成本最大限度地增加建筑的抗震性能。

完成設計后,萬麗和同伴們手把手地將調配土料和搭建房屋的技術傳授給當地村民,讓他們根據各自宅基地的狀況和自家的需求去建房。萬麗等人則作為技術人員對他們進行追蹤指導,以保證房屋的安全性。就這樣,村民們充分發揮創造力,建起了一幢幢千姿百態的土房子,因為使用了大量災后廢墟回收材料,重建費用非常低。

蓋完房子,萬麗提議做一個村民活動中心。萬麗拿出多個設計方案,但想來想去,村民們才是活動中心的直接使用者,他們的參與才最重要。于是,在萬麗的帶領下,村民們從河床撿來了石頭,從附近村鎮收集了二手木料,一起投入到項目的建設中。兩個多月后,一個圓弧形的活動中心初具雛形??紤]到當地居民多為彝族和傣族,節慶時大家喜歡圍成一圈跳舞,萬麗還為他們設計了一個廣場式的院落。

在這個過程中,萬麗逐漸成為了村民中的一員,每日戴著一頂大草帽,穿著村民送的繡花鞋走街串巷。村里有幾戶人家,誰跟誰關系比較密切,哪兩戶鬧了矛盾,她都一清二楚。作為建筑師,她已經不再是施工的主角?!叭绻敵跷疫M了設計院,那我可能會處心積慮地讓設計更搶眼、更有個性,這樣才能凸顯我的創意和身價,但建土房子時,我要做的事就是忘記自己?!比f麗深有感觸地說。

建筑只是工具,生活比它更珍貴

做完馬鞍橋村的項目,萬麗在親身體驗之后,發現夯土建筑有很多優點,它非常生態環保,且冬暖夏涼,很有地域特色,造價也極為便宜。

2014年,云南魯甸發生了地震,萬麗再次報名當了魯甸的駐點建筑師。在魯甸的一個小村莊,萬麗遇見了一對老夫妻,他們的宅基地非常小,也沒有能力重建新居,只好暫住在一個破棚子里。萬麗便幫他們設計了一個住宅。那是一個小小的獨棟,上下兩層,屋頂做了隔熱層和吊頂保持室內溫度,室外還有個別致的小院子。了解到老爺爺經常編一些竹筐和籃子到市場上售賣,萬麗還特地設計了一個狹長的半室外空間,空間的采光效果極好,老爺爺可以坐在那里吹著穿堂風慢悠悠地做手工。

這個項目花費很低,但可抗八級地震,老爺爺和老奶奶也住得無比愜意。項目落成后,很多人來參觀,大家對這幢小小的土房子贊不絕口,紛紛向萬麗求助,也要建一棟這樣的房子。

在萬麗的幫助下,村民們很快掌握了土建技術,建造出了更多舒適堅固的土房子。做完這個項目,萬麗樂滋滋地跟同學和老師分享。同學們都說:“房子樣子好普通,這院子有點太簡單了吧?”萬麗說:“是挺簡單,但這是村民自己設計的,也是他們自己施工的,他們親自參與進來重建家園,我覺得特別珍貴?!崩蠋焺t對萬麗的作品贊不絕口,說:“干得好,農村的房子嘛,房前屋后種一點菜、種一點樹就挺好了?!?/p>

不知不覺間,萬麗已經在農村待了九年。她設計的作品,不僅幫助偏遠地區的人們圓了一個又一個安居夢,還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區的文物古跡保護獎、Terra國際生土建筑大獎、香港環保建筑獎等獎項。比起獲獎,更讓萬麗開心的是看到人們開心地生活在她設計的房子里。她說:“受了這么多的建筑學教育,每次做方案時都會不自覺地去推敲建筑物的風格、理念,它的形狀、細部。但慢慢地我悟到,建筑只是一件工具,更重要的是住在里面的人。就像房子只是容器和舞臺,里面上演的生活遠比容器本身更加重要?!?/p>

萬麗的手機里,珍藏著一張照片,那是她在重建后的災區拍攝的。照片里,一群農婦正在彎腰插秧,身后是她們親手蓋起來的房子,遠處是天空和群山,人與自然和建筑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萬麗說,這就是她所能想到的最美的安居場景。

(編輯 張秀格

gegepretty@163.com)

猜你喜歡
建筑師房子村民
西瓜種植讓村民過上“甜蜜”日子
科學種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數
走進蘇村,共賞蘇村民歌
盞盞路燈照亮村民“幸福路”
小小建筑師
孤獨的房子
猴子建筑師
夢想成真之建筑師
當“房子”愛上賣萌耍寶以后
一百分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