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經濟的運行模式研究

2017-11-15 11:00孫凱歌張春明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7年28期
關鍵詞:共享單車城市交通共享經濟

孫凱歌+張春明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衍生了共享經濟這種新型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經濟模式,共享經濟提高了閑置資源的利用率,為企業降低了成本,也為消費者帶來了便捷。共享單車的出現不僅喚醒了人們的出行意識,也給相關企業帶了利益,同時緩解了城市交通困難的問題,也有利于綠化環境,因而共享經濟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關鍵詞:共享經濟;共享單車;城市交通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7)28-0274-02

近年來,各大電子商務網站推出各種促銷活動,消費者會沖動消費,造成部分商品的冗余,導致資源剩余,而我國閑置資源已經是一個社會熱點問題。在這一經濟背景下,電子商務催生了共享經濟的新藍圖。共享經濟是通過互聯網和大數據把分散的資源進行整合,這是共享經濟的核心之處。共享經濟在運營模式上得到了電子商務平臺的支持,共享經濟運行模式是與電子商務是密不可分的。如摩拜單車,OFO就是消費者通過在商家官方APP,進行實名注冊和繳納押金來完成一次的交易。滴滴打車和支付寶、微信分別達成戰略協作,讓用戶也可以不用下載商家官方APP就可以使用軟件進行服務,這也更加方便了支付寶和微信的用戶。

1 共享經濟概述

1.1 共享經濟的內涵

共享經濟又稱“分享經濟”“協同消費”,它指的是以信任為紐帶,以網絡平臺為基礎,所進行的一種暫時性的,有償性的轉移物品使用權的商務活動,從而使社會的閑置資源得以高效率的利用。在共享經濟模式中,供給方可以通過提供商品的使用權或服務來獲得收益,而需求方可以通過低廉的價格獲得商品或服務,使得雙方的福利都可以得到滿足。據其本質來看,共享經濟就是將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經濟模式,通過整合線下閑散資源,讓資源的供給方可以借助網絡上的共享經濟平臺將其資源提供出去,而共享經濟平臺的另一端存在著大量消費者,這些消費者可以通過共享經濟平臺來獲取資源的使用權,從而解決了社會資源配置效率不高的問題。

1.2 我國共享經濟發展現狀

共享的概念由來已久,但隨著“互聯網+”的興起,智能手機變得越來越流行,移動支付已然變成了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使得共享支付流程更加便利,促進了共享經濟的迅速發展。在全球創業潮的時代下,共享經濟已經成為資本企業熱衷的創業模式,全球的資本企業在共享經濟投入大量的資金,調查顯示,OFO和摩拜單車都已經獲得最新的E輪融資分別獲得7億美金和6億美金。資本企業的投資促進了共享經濟規模的迅速發展,使得共享經濟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如,出行共享,滴滴,摩拜,OFO等;金融共享:人人貸,Lending Club;空間共享:小豬短租,Airbnb等等,在我們平常生活中也有,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等,所以共享經濟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我國已然成為了培育共享經濟的沃土。

2 傳統經濟與共享經濟模式對比

2.1 傳統經濟運行模式研究

我國傳統經濟運行有兩種模式,一方面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運營模式,企業之間形成產業鏈,我國是制造業大國,而制造業在全球的產業鏈中是最低層次的收益者,我國企業的利潤值低。又因為勞動力成本上升,我國傳統優勢喪失使得傳統經濟發展受到局限。另一方面是企業與客戶之間的交易。企業的產品流通到消費者手里,需要經過眾多環節,而隨著經銷商的增加,商品價格也逐級遞增,最終落到消費者手里造成價格虛高,商品質量良莠不齊的局面。所以傳統經濟已處于發展疲憊期,雖然我國政府發布經濟政策想要激活傳統經濟,但長此以往,傳統經濟運行模式形成抵抗力,失去活力,發展渠道會越來越窄。

2.2 共享經濟運行模式研究

2.2.1 共享經濟構成要素

共享經濟的構成是多方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具體的構成要素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為共享經濟提供了平臺。自從智能手機的出現,人們的生活方式,消費理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根據艾瑞咨詢數據統計,截止到2017年6月末,我國整體網民規模達到7.5億,其中有96%是移動智能端,增長率已連續三年超過10%。智能手機終端為共享經濟提供了硬件基礎,第三方支付為共享經濟供需雙方提供了軟件基礎。二是閑置資源是共享經濟形成的關鍵。2008年金融危機過后,過剩產能成為社會的一大問題。對于大眾來說,人們并不能實現所有資源利用的最大化,他們可以通過共享經濟的模式暫時的轉讓商品的使用權來獲取收益,對于企業來說,閑置資源本身就是一種半成品,存在著巨大的使用價值,而且閑置資源比原材料的價格低得多,企業無需再次投入大量的資源。其特點具有:低成本、高收益、高效率,這也是共享經濟在這幾年興起的關鍵。三是國家的關注及支持為共享經濟提供了保障。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發展分享經濟”,這是第一次將分享經濟寫入黨的全會決議中,標志著共享經濟正式列入黨和國家的戰略規劃,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兩次提到“促進分享經濟發展”,“分享經濟”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詞之一。

2.2.2 共享經濟運行模式研究

通過對共享經濟運行模式的分析,共享經濟的盈利模式分為三種:一是共享固定資產的產品服務,例如,摩拜單車,OFO等共享單車普遍是進行分時租賃+押金的方式進行盈利。二是共享無形資產的服務。主要有豬八戒網(主營創新設計)。三是網絡平臺的商品分配,主要代表有ebay等。共享經濟主要由供給方,需求方,網絡共享平臺三方組成。供給方主要是有閑置資源并且愿意把閑置資源給網絡共享平臺進行租賃,從中獲利的一方;網絡共享平臺主要是篩選整合線下閑置資源和服務進行最優搭配,供需求方進行選擇,同時網絡共享平臺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需求方是在網絡共享平臺選擇并進行低消費行為,最終,三方同時獲利。其中最重要的還是網絡共享平臺,不僅要保證質量,還要確保第三方資金的安全性,以及建立完善的信譽體系和危機處理能力等職責。endprint

2.2.3 共享經濟運行模式對比傳統經濟運行模式的優勢分析

共享經濟運行模式不同于傳統經濟的運行模式,共享經濟運行模式優勢主要體現在三方面:第一,共享經濟運營成本低,配置對象唯一。共享經濟的配置對象是閑置資源,而傳統經濟有大量的固定資產,勞動力,環境等的投入,運營成本高,配置對象不是唯一。第二,共享經濟是供需雙方的生態圈。在共享經濟中,不論是個體還是企業的閑置資源都可以進行暫時的資源轉讓,成為供給方,而每個個體或企業也可以成為需求方,他們之間是可以互相轉讓,所以形成了巨大的供需雙方生態圈。第三,共享經濟模式擁有大量的供需信息。有利于大數據進行數據的整合、提取、分析,實現交易信息的對稱,而傳統經濟模式的數據比較分散,存在各個組織之間,比較難以進行整合,即使進行也費時費力,所以交易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突出。但是共享經濟也暴露些問題。

3 共享經濟運行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1 共享經濟運行模式存在的問題

3.1.1 共享經濟與傳統經濟引發行業的不公平競爭的問題,形成暴力沖突

由于共享經濟發展規模迅速,而我國甚至更多的國家并沒有及時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在這段法律曖昧期,共享經濟運行模式并沒有進行相應的稅收,社保等義務,這對于傳統經濟運行模式的就業者很不公平,從而引發了利益問題。我國各地也出現了多起出租車司機圍堵專車司機的事件。在2016年大連地區出現出租車圍堵專車司機,主要是專車司機影響了出租車司機的利益,讓出租車司機無生意可做。

3.1.2 共享經濟運行模式下缺乏對用戶的行為監控

在共享經濟運行模式下,很多的網絡共享經濟平臺大多注重商品本身的質量問題,就疏忽了用戶在使用商品時發生的惡意事件。如在2016年就發生了多起消費者破壞共享單車事件,有把共享單車扔入河里的、拆卸成各種零部件、或者占為己有的,這種不友好的用戶行為對社會環境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在2017年,共享汽車也發生多起類似事件,在今年9月份,在海南就出現了惡意破壞共享汽車事件,造成14輛車嚴重損壞,涉嫌金額數十萬元,這些都是由于缺乏對用戶行為的監控導致共享經濟產品的惡意損壞。

3.1.3 共享經濟的新技術形成新的行業壟斷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大數據為共享經濟帶來高速發展,共享經濟運行模式是實現供需雙方最優搭配。但是,網絡共享經濟平臺也隨之增多,形成遍地開花,百家爭鳴的現象,而眾多的網絡共享平臺憑借先入的優勢不斷完善核心技術,不斷吞并互相競爭的共享經濟平臺,滴滴打車就在2016年收購了Uber(中國優步),滴滴打車更提高了技術含量,滴滴打車又在2014年與微信達成戰略合作,這樣就擴大了滴滴打車的受眾群體,現如今,如果進行網絡打車,80%的人民群眾只會使用滴滴打車。所以,在共享經濟運行模式下,部分共享經濟平臺可能會以核心技術惡意操控市場,排斥新行業平臺入內,形成了新的行業壁壘。

3.2 共享經濟運行模式問題的解決對策

3.2.1 政府建立友好型創新型的監管模式

創新型的經濟模式總是領先于實際的監管模式,如果用傳統的監管模式來管理新經濟,新經濟將寸步難行。政府也不應對新型的經濟模式不理不睬,或者杜絕共享經濟的產生,發展,將其扼殺在萌芽期。政府在制定監管對策時,應對共享經濟的特色服務模式多加考慮,努力制造相對寬松,友好的監管模式。由此創新型監管方式應協調好共享經濟新業態和傳統業態的利益,努力把傳統業態的運營納入共享經濟新業態的利益體系,也從共享經濟中獲益。同時創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 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如:政府可以同滴滴打車共享平臺簽訂協議,代收從業者的稅收等。另外國家也要提高出租車司機的服務態度,平衡傳統經濟和共享經濟的利益,增加消費者體驗。

3.2.2 共享經濟平臺成立單獨保護產品的組織機構

惡意破壞共享經濟產品,屬于故意破壞財物的問題,可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對破壞者進行行政拘留,如犯罪次數過多,達到犯罪的起點標準,可根據《刑法》,按照“故意毀壞財物罪”進行定罪量刑。目前雖然有相關的法律的規定,但是并沒有對破壞者進行懲罰,所以共享經濟平臺成立單獨保護共享產品的組織機構,機構可以由人民群眾組成。他們可以匿名舉報給共享經濟平臺的保護產品組織,然后根據破壞者的行為,按照相關規定做出懲罰。當然保護產品的機構也要加大對用戶行為的監控力度,以防惡意破壞事件屢次發生。

3.2.3 貫徹落實反壟斷法和不正當競爭法的實施

中國應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反壟斷經驗,成立高度權威和反壟斷的獨立組織,保證反壟斷法的公正。政府鼓勵企業之間公平競爭,全面引入公平競爭的機制,使得共享經濟獲得可持續發展。同時對壟斷行業要有針對性和漸進性,如政府也可以通過稅收來調節反壟斷企業的收益問題,或者提高民眾的消費意識,要多家全方位的消費。以致使共享經濟的健康、持續,快速發展能得到良好的制度支持。

4 結論

當下,共享經濟的出現是為了解決新經濟環境下的資源供需匹配問題,共享經濟已然成為一種極具生命力的經濟模式,雖然共享經濟是我國的新型經濟,但是隨著競爭者的越來越多,網絡經濟共享平臺也逐漸增多,共享經濟平臺必將從多元走向整合,在此政府應及時進行創新型監管,避免出現行業壟斷,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相信在政府的監管及扶持下,共享經濟會以更加成熟的姿態引領整個市場經濟的發展,為國家經濟的進步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美)蔡斯著, 王芮譯. 共享經濟: 重構未來商業新模式[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

[2] 艾瑞咨詢數據: 2017年中國共享經濟行業及用戶研究報告, 2017.

[3] 馮志峰.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理論邏輯與實踐路徑[J]. 經濟問題, 2016(2).

[4] 劉奕, 夏杰長. 共享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動態[Z]. 經濟學動態, 2016.

[5] 張衠. 共享經濟時代政府監管的困境與變革[J]. 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 2016(1).

[6] 董成惠. 共享經濟: 理論與現實[J]. 廣東財經大學學報, 2016, 31(5).endprint

猜你喜歡
共享單車城市交通共享經濟
新形勢下我國城市交通發展戰略思考
上海城市交通大數據研究與實踐
“共享經濟”在中國變味兒了嗎
契合城市交通需求 推進單軌交通發展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流模擬與決策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