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節水技術的推廣與發展

2018-01-25 19:15曹永慧趙立梅張艷華鄒文艷
吉林農業·下半月 2018年1期
關鍵詞:技術推廣

曹永慧+趙立梅+張艷華+鄒文艷

摘要:我國農業灌溉水資源緊缺,水資源利用率較低,農業節水技術越來越受到政府部門的重視,但很多農業節水技術在技術層面研究較多,在推廣過程中還存一些問題。本文對這些問題做了簡要分析,并提出相關解決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資源短缺;農業節水;技術推廣

中圖分類號: S274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8.02.020

我國水資源相對貧乏,人均水資源1850立方米。同時,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水資源的利用。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均水資源供給不斷減少,水資源使用總量迅速增加,農業灌溉水資源緊缺的現象日益嚴峻。我國水資源利用率較低,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僅為30%左右。在水資源日益短缺,利用效率較低的背景下,加強農業節水技術的研究并且使其廣泛地應用于農業中,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重點研究的問題之一。

1 研究背景

采用農業節水技術已成為很多國家緩解農業用水短缺的重要途徑之一。例如以色列全部采用微灌和噴灌,其中微灌占一半以上;瑞典、英國、奧地利、德國、法國、丹麥、匈牙利等國家的噴灌和微灌面積占灌溉面積的比例都達到了80%以上;美國有近一半的大型灌區實現了輸水管道化;在舊灌區改造中,加拿大、澳大利亞很多地方都將原有的渠系改建成了地下輸水管道[1]。我國農業節水技術的發展歷史比較早,在20世紀50年代,相關部門就開展了農業節水技術方面的研究,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農業節水技術越來越得到政府部門的重視,一些技術已開始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得到推廣和應用[2]。

2 農業節水技術概述

農業節水技術也稱為節水灌概技術,通過各種措施來達到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的目標,以實現農業生產的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農業節水技術可歸納為工程、農藝、生物、化學以及管理等5種類型的節水技術。

2.1 工程節水技術

2.1.1 渠道防滲技術 通過采用漿砌、襯砌、石襯砌、預制混凝土和土工布復合防滲等方法來提高渠道水的利用系數,加大渠道的過水能力,減小渠道過水斷面,實現節水灌溉。

2.1.2 管道輸水技術 通過混凝土或塑料管道進行輸水,使輸水過程中減少蒸發和滲漏,使輸水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2.1.3 田間灌溉技術 通過全面灌溉技術(如畦灌、溝灌、噴灌等)和局部灌溉技術(如滴灌、微灌、滲灌等灌水技術)節約用水,提高灌溉效率,節約灌概成本。

2.1.4 集水種植技術 蓄水耕作,集水種植,將雨水匯集在蓄水池中或利用人力在田內創造集水區,對其進行有效的利用。保證種植作物的穩定高產、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水分利用率。

2.2 農藝節水技術

2.2.1 覆蓋技術 通過地膜覆蓋、秸稈覆蓋、砂石覆蓋等簡單且低成本的地面覆蓋技術來抑制蒸發、提高地溫、蓄存雨水。

2.2.2 耕作技術 通過少耕及免耕技術,由淺耕向深耕發展,由耕翻向深松發展,以肥調水等改良耕作的方式來調節土壤物理性狀,以達到良好的節水效果。

2.3 生物節水技術

生物節水技術是以基因工程為核心的現代生物技術,廣泛應用于農業領域,通過轉基因和基因重組等手段,實現節水高產優質農作物新品種的研發。

2.4化學節水技術

應用低成本高效環保型節水材料與制劑,如保水劑、種衣劑、植物抗蒸騰劑和土壤調理劑等,提高水肥利用率,改善土壤結構。

2.5管理節水技術

將現代網絡技術應用于農業領域,利用計算機監測氣溫、風速、風向、土壤含水量、土地溫度、空氣濕度、水的蒸發量、太陽輻射等參數,利用這些參數對土地的灌溉過程進行有效管理。

3 農業節水技術推廣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對農業節水技術研究比較早,在技術層面研究較多,但在推廣過程中還存在實際問題。當前的農業節水技術推廣存在著節水技術利用率低、水資源管理體制不完善、重建設而輕管理等問題。我國農業技術財政支持力度不夠、灌溉工程設施老化現象嚴重,維修更換不及時;在推廣過程中,農民對先進的科學技術缺乏認識,使用節水技術的積極性比較低。從制度方面來看,我國推廣政策體系不健全。

4 農業節水技術發展對策

4.1 實現科學管理

加強對水資源的科學管理,做好水資源的配置工作,政府統籌推進地區灌溉用水最優化配置,加強水資源立法和條例管理,加大對違反水資源使用權的懲治力度,做好水資源動態監測信息化建設,發展集雨工程、污水重復利用和海水使用工程,為推廣節水技術提供資源基礎。

4.2 加大投資力度,不斷完善投資體制

加強銀行信貸資金的支持力度,政府加大投資力度,積極建設完善節水工程,對損壞、老化的設施及時修復,建設專門的農業節水灌溉發展專項資金,為農業節水技術的推廣帶來巨大潛力。

4.3 拓寬宣傳渠道

通過廣播、電視、網絡、報紙等多種方式,對農業節水技術推廣政策和示范村政策進行宣傳,提高農戶對水資源短缺現狀的認識,讓農戶對于農業節水技術有一定的了解,從而實現技術上的推廣和應用。

4.4 加強技術培訓

農戶是發展農業節水技術的主體,農戶自身素質較低是導致農業節水技術推廣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必須對農戶進行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業節水技術培訓,通過技術人員下鄉等幫扶措施,增強農戶節水技術應用水平,提高他們對節水灌溉參與的積極性。

4.5 完善激勵措施

農業節水技術推廣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涉及影響因素眾多,以政府為主體的倡導者,要不斷完善激勵機制,對農戶、節水設備商以及科技人員通過優惠、補貼、補助等扶持方式給予激勵,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吳景社.國內外節水技術和應用現狀[J].中國農業信息.2002(11):6-7.

[2]武雪萍,梅旭榮,蔡典雄,等.節水農業關鍵技術發展趨勢及國內外差異分析[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5,26(04):28-32.endprint

猜你喜歡
技術推廣
關于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的思考與探究
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
新形勢下如何搞好農機技術推廣工作運用
農田水利水土保持技術推廣
農業技術推廣及水稻栽培技術要點探討
農田水利技術推廣
對水稻機插秧技術推廣的思考
汝城縣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技術推廣的實踐與思考
中醫適宜技術推廣中的幾個認識誤區
蘭坪縣豬人工授精技術推廣現狀及建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