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續性護理在牙周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2017-11-16 13:54劉婧王云軍
中國醫藥導報 2017年29期
關鍵詞:菌斑指數延續性護理牙周病

劉婧+王云軍

[摘要] 目的 探討延續性護理在牙周病患者中的護理效果。 方法 選擇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滄州市人民醫院門診部收治的牙周病患者7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延續性護理。采用Turesky改良菌斑指數和牙齦指數對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牙周情況進行比較,采用自制調查問卷對護理后兩組患者的滿意度進行比較。 結果 護理前兩組患者菌斑指數、牙齦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護理1個月后,兩組菌斑指數、牙齦指數均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護理后觀察組滿意率(94.29%)明顯高于對照組(82.8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結論 延續性護理應用于牙周病患者中效果較好,能減輕牙齦炎癥,改善牙周情況,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延續性護理;常規護理;牙周??;菌斑指數;牙齦指數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7)10(b)-0163-03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ntinuity care in patients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

LIU Jing WANG Yunjun

Outpatient Department, Cangzhou People′s Hospital, Hebei Province, Cangzhou 06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ntinuity care in patients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 Methods Seventy patients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 admitted to Outpatient Department, Cangzhou People′s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by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ntinuity care. The periodontal condition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care were compared by Turesky modified plaque index and gingival index.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by self-made questionnaire. Results Before nursing, the plaque index and gingival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howe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After nursing care for 1 month, the plaque index and gingival index in both groups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 care, which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ll P < 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4.29%)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82.86%),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continuity care in patients with periodontal disease has good effect, which can reduce the gum inflammation, improve the periodontal conditions, and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ontinuity care; Routine nursing; Periodontal disease; Plaque index; Gingival index

牙周病是指發生在牙齒支持組織的疾病,其病原體多為堆積在牙頸部、齦溝內的牙菌斑引起,多發生在老年人群中,是一種公認的慢性感染性疾病[1]。目前,臨床上對于牙周病以長期控制菌斑、預防牙周病為主,該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癥狀,避免牙周病進一步發展[2]。但是,由于牙周病治療時間較長,再加上患者多為老年人,使得患者對臨床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規護理雖然能滿足臨床治療需要,但是護理方法缺乏針對性,并未考慮每一位患者實際情況,導致預后較差[3]。延續性護理是在整體護理基礎上的一種護理,是住院護理的延續,能保證患者出院后康復過程中得到持續性的保健知識和康復指導,進一步鞏固整個康復治療需要。研究表明[4],將延續性護理用于牙周病患者中效果理想,有助于減輕牙齦炎癥,促進患者恢復,但是該結論有待驗證。本研究探討了延續性護理和常規護理在牙周病患者中的護理效果?,F報道如下:endprint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滄州市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我院”)門診部收治的牙周病患者7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5例。其中對照組男21例,女14例;年齡25~73歲,平均(46.81±2.13)歲;牙齦炎12例,牙周炎14例,牙周膿腫9例。觀察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26~75歲,平均(47.15±2.20)歲;牙齦炎13例,牙周炎14例,牙周膿腫8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符合《牙周病學》[5]中牙周病臨床診斷標準;②均經過影像、生化指標檢查得到確診。排除標準:①資料不全或難以配合治療者;②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異常者。本研究在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監督下進行,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名口腔醫生進行常規牙周檢查,并對患者實施牙周基礎治療。兩組均持續治療1個月。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方法護理。向患者宣傳、教育牙周病相關知識,告知患者即將進行的治療方法、治療注意事項等,充分發揮患者主觀能動性及配合度[6]。

1.2.2 觀察組 采用延續性護理。①建立延續性護理小組。對于符合出院要求的牙周病患者,向患者宣傳出院后飲食、用藥及牙齒保護等相關事項;制訂出院后隨訪計劃,告知患者隨訪時間、隨訪的相關內容;由我院口腔醫生1名、護士長1名及護士2名組成延續性護理小組,護理前對醫護人員進行培訓,讓成員對延續性護理的意義、方法、目的等有全面的認識,從思想上引起足夠重視。②基于網絡信息平臺進行健康教育。每次治療結束后第2天采用電話、信息、微信及QQ等社交軟件與患者進行溝通,動態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教育,讓患者能保持愉悅的心情,注意個人衛生,降低感染率;正確指導患者出院后飲食情況,叮囑其牙周病對飲食的影響,盡可能選擇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由于牙周病好發于老年人群中,患者需要長時間治療,內心不免產生害怕、煩躁等不安心理,延續護理實施時要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通過列舉成功病例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和配合度;出院后患者應密切關注自己的牙齒狀況,注意牙周病病情變化趨勢,出現異常立即到醫院檢查、治療。③后續工作。針對牙周病患者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醫護人員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干預,并制訂下次隨訪計劃,使對患者的護理持續、科學。

1.3 觀察指標

①菌斑指數及牙齦指數。采用Turesky改良菌斑指數和牙齦指數[7]對護理前后兩組菌斑指數及牙齦指數情況進行評估,得分越低,治療效果越理想。②滿意度評估。采用自制的調查問卷對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進行評估[8],總分100分,得分>90分為滿意,70~90分為一般,<70分為不滿意。滿意率=(滿意+一般)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菌斑指數及牙齦指數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菌斑指數、牙齦指數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護理后兩組菌斑指數、牙齦指數均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上述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 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后滿意率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滿意率(94.29%)高于對照組(82.8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3 討論

牙周病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是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由于菌斑微生物及其產物長期作用于牙齦,從而引起機體免疫應答,導致牙齦發生炎性反應,多數患者病變局限于牙齦,并不進一步發展為牙周炎,少數患者牙齦炎癥狀擴延到牙周組織,從而形成牙周袋、牙槽骨吸收等,影響患者健康及生活[8-9]。由于菌斑微生物屬于牙周病的始動因子,加強菌斑控制能實現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因此,加強牙周病患者的治療和護理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10-11]。

近年來,延續性護理在牙周病患者中得到應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護理前兩組患者菌斑指數、牙齦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護理1個月后,兩組菌斑指數、牙齦指數均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降低更為明顯(P < 0.05)。由此看出,延續性護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癥狀,促進牙周組織恢復,提高臨床效果。延續性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方法,該護理更加重視對患者出院后護理的完整性、連續性,能提升患者及家屬的護理能力,有助于促進患者出院后的康復治療效果[12-13]。同時,延續性護理的實施能充分利用現代社交軟件,為醫生、護士和患者的溝通搭建平臺,通過微信、QQ、電話、短信等方式讓患者了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項,使其對疾病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從而使對患者的護理更具針對性,提高其治療配合度,消除其內心的負性情緒[14-18]。最后,延續性護理的實施能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能正確指導患者用牙,使其從日常生活中予以足夠的重視,不斷提高機體免疫力,提高牙周病臨床治療效果和患者護理滿意度[19-21]。本研究中,護理后觀察組滿意率為94.29%,對照組為82.8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由此看出,延續性護理的實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但是,對于實施延續性護理效果不佳者,則可以充分發揮患者家屬及社會支持的作用,善于勸說,讓其感受更多的關心,發揮其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促進恢復[22-23]。

綜上所述,牙周病患者治療后實施延續性護理效果理想,能減輕牙齦炎癥,改善牙周情況,值得推廣應用。endprint

[參考文獻]

[1] 王春宇,袁杰,牛玉梅,等.主觀觀感覺因素對刷牙效果影響的研究[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14,8(2):158-160.

[2] 曹素杰.口腔健康教育在牙周病患者種植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5,38(s1):126-128.

[3] Martinez C,Rath S,VanGulden S,et al.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 cultured under steady-flow environments demonstrate potential for use in heart valve tissue engineering [J]. Tissue Eng Part A,2013,19(3/4):458-466.

[4] 何文靜,王愛民,葉洪江,等.延續性護理在社區糖尿病患者中運用效果的系統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 31(12):880-885.

[5] 孟煥新.牙周病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6] 王會.牙缺失伴牙周病的牙列缺損患者應用套筒冠修復的臨床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94):20-21.

[7] 曹素杰.口腔健康教育在牙周病患者種植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15,38(s1):126-128.

[8] 駱偉燕,洪煜銳,于瑩,等.優質護理在牙周病口腔種植牙圍術期49例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6, 25(10):134-135.

[9] Young JM,Masya LM,Solomon MJ,et al. Identifying indicators of colorectal cancer care coordination:A Delphi study [J]. Colorectal dis,2014,16(1):17-25.

[10] 王永梅,曲熙波,郝淑卿.延續性護理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療依從性和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國健康教育,2016,32(2):169-170.

[11] Guler N,Unalp O,Guler A,et al. Glasgow coma scale and APACHE-II scores affect the liver transplantation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liver failure [J]. Hepatobiliary Pancreat Dis Int,2013,12(6):589-593.

[12] 馬蕊,管靜,楊麗,等.基于奧馬哈系統的延續性護理干預對乳腺癌術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3):39-40.

[13] 鄧旭艷.不同口腔護理液在牙周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7):119-120.

[14] 張琴,李辭,梁玉霞.系統口腔護理干預在牙周病患者口腔保健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醫藥前沿,2016,6(18):291-292.

[15] 劉寧寧,楊曉梅,萬玉峰,等.出院計劃聯合延續性護理在COPD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 23(5):667-670.

[16] 王曉麗,王運平,鄒雯妃,等.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延續性護理在壓瘡高?;颊咧械膽眯Чu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12):937-941.

[17] 丁紅英,王芳,唐歐杉,等.微信隨訪聯合延續性護理干預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自我效能的影響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34):135-137.

[18] 馬學霞,李瑋,李曉娟,等.延續性護理模式在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西部中醫藥,2017, 30(2):123-125.

[19] 歐雪群,蘭艷梅,韋連素.延續性護理服務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 21(4):178-180.

[20] 何陸英.延續性護理干預在食管癌術后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醫院,2016,16(10):1493-1496.

[21] 孫欣.可摘局部義齒在牙周病修復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20):34.

[22] 王曉燕.支架式可摘局部義齒對中重度牙周炎伴牙列缺損患者的修復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0):97-98.

[23] Martinez C,Rath S,Van Gulden S,et al.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 cultured under steady-flow environments demonstrate potential for use in heart valve tissue engineering [J]. Tissue Eng Part A,2013,19(3/4):458-466.

(收稿日期:2017-06-06 本文編輯:張瑜杰)endprint

猜你喜歡
菌斑指數延續性護理牙周病
正畸治療對牙周炎患者菌斑指數的影響
益腎堅骨湯配合米諾環素與西帕依固齦液治療局限型侵襲性牙周炎的療效研究
牙周序列治療在牙周炎患者正畸過程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口腔健康教育對幼兒園兒童刷牙情況的影響
微信在痛風性關節炎出院患者延續性護理中的應用
延續性護理在膀胱癌術后膀胱灌注化療中的應用研究
胃食管反流病與牙周病的相關性
國內延續性護理現狀及展望
延續性護理對乳腺癌術后患者癌性疲乏及生存質量的影響
自鎖托槽矯治器在成人牙周病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