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班游戲促進大班幼兒親社會行為的發展

2017-11-17 04:10肖鈺燁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0期
關鍵詞:親社會行為發展

肖鈺燁

【摘要】混班游戲打破了班級的界限,讓孩子們通過自己的想象和創造在游戲中表達對生活和世界的認識、體驗和感受,讓不同班級的幼兒在一起游戲。從混班游戲開展過程中可以看到,混班游戲能有效促進幼兒親社會行為的發展。

【關鍵詞】混班游戲 親社會行為 發展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0-0036-01

在混班游戲中,幼兒通過角色扮演承擔各種社會職責,體驗與角色相適應的社會情感,遵守社會所要求的規則,進而學習各種社會規范、行為準則。在這個活動中,孩子逐步克服自我中心,逐步發展成為自主、自信、自力的人,其合作、分享、責任擔當等親社會行為也得到發展。

一、通過混班游戲,提升了幼兒的責任意識。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建議“經常給幼兒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要求他完成并及時給予表揚,培養他的責任感和認真負責的態度”。在混班游戲中,幼兒扮演各種社會角色,老板或員工,為了賺錢,老板、員工經常待在自己的小店里,想各種辦法為小店盈利,潛移默化中增強了幼兒的責任意識。

軒軒是按摩店的老板。區域的時候她畫好了游戲規則,按摩5分鐘收5元,贈6個貼貼;按摩1分鐘收1元,贈2個貼貼。游戲開始,雯雯走進來,交5元。她用小按摩錘子給雯雯捶捶背、用小按摩球在雯雯臉上、腿上滾來滾去。不時地給雯雯揉揉肩、捏捏手臂。時間到,雯雯說:“你服務真好!謝謝你?!宾┮怀鋈?,就跟她的小伙伴說:“按摩店真舒服呀,還能得到6個貼貼?!焙芏嘈∨笥崖牭胶蠓鋼矶?,在按摩店外排著隊。20分鐘過去了,軒軒說:“哎呀!我都快累死了?!蔽遥骸澳銥槭裁床徽袀€員工?”軒軒:“招不到呀!”我:“那你為什么不休息一下?”軒軒看了我一眼:“門口這么多客人呢,我去休息了,他們怎么辦?”

幼兒在游戲中扮演各個角色,深入理解了各個角色的職責,完全融入了游戲的氛圍中,知道認真完成工作是一種責任,中途不離崗是一種責任,細心服務客人是一種責任。在長期的游戲推進下,幼兒逐步內化了這種責任意識,養成了認真負責的態度。

二、通過混班游戲,提高了幼兒的合作意識。

善于與人合作是親社會行為的表現之一。幼兒在游戲中的合作行為是指幼兒在游戲中愿意與同伴協商、分工,相互配合、一起努力解決問題。在混班游戲中幼兒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這時候需要與同伴合作互助才能一起很好地完成,所以混班游戲有效地提高幼兒的合作意識。

妍妍、卓卓在“美甲店”。妍妍是老板,卓卓是員工。游戲開始,美甲店就來了很多人,排成兩條長隊。卓卓用貼貼紙給每個客人貼指甲,她從貼貼紙上撕下小小的貼貼紙,貼在“客人的指甲上”,一個人得3分鐘。卓卓:“還這么多人啊,真忙不過來怎么辦???”卓卓想加快速度,一加快速度又貼不好,她撕下來重貼。妍妍:“你別著急,我馬上去招員工?!?分鐘后,妍妍招來了婷婷和賢賢。妍妍馬上引導客人:“大家排成4隊,排成4隊很快的噢”。于是排隊的小朋友分成了四隊。妍妍、卓卓、婷婷、賢賢每個人面前只剩下2—3個客人。15分鐘之內,她們給每個客人都貼上了指甲。眼見著沒什么客人了,妍妍:“婷婷,你趕緊去其他班級叫一些小朋友來貼指甲,沒人了?!辨面贸鋈?,5分鐘之后,從大一班、大二班叫了4、5個小朋友,還有老師,她說:“老師也想來,我就說老師免費?!卞骸翱梢?,老師可以免費?!辨面貌粫r地去其他班叫小朋友過來貼指甲,卓卓和賢賢就一直低頭做指甲。一個下午過去了,指甲店的生意很好。老板賺到了58元。她給每個員工發了10元。婷婷、賢賢、卓卓笑開了,互相說著:“賺這么多錢,明天我還要來指甲店?!狈窒淼臅r候,我:“妍妍,你為什么給員工發那么高的工資?”妍妍:“因為她們做的很好啊,我們賺了很多錢?!?/p>

在游戲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客人太多忙不過來怎么辦?為什么有些店賺了很多錢,有些店卻虧本了?一起工作的人要怎樣合作才能賺的多?這些問題不斷向孩子拋問,而孩子在思考、解決、實踐的過程中,愈加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他們知道了分配任務和分擔工作,懂得了只有同伴間相互協作,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

三、通過混班游戲,增加了幼兒的分享行為。

分享是在滿足自己物品擁有權需要的基礎上,自愿、自主地與他人共同享用集體或個人物品的親社會行為。由于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占有欲望較強,經常不愿意與他人分享。而分享行為的出現需要他們能移情換位理解別人情感,在心理層面上需要“親身經歷”才能在情感上理解或接納他人的感受。

在混班游戲中,經??梢月牭叫∨笥褜锇檎f:“我今天賺了很多錢,我帶你去大二班看表演吧,他們今天節目很好看噢……”;“我請你吃餅干,大一班有好多好吃的餅干”……孩子們會用自己辛苦賺來的錢請同伴玩玩具、看演出、吃東西等。還有些小朋友比較不善于理財的,會向同伴借錢,有些幼兒大方地說:“需要多少,我給你”。在孩子的小社會,他們樂于分享,愿意與好朋友一起分享物品、分享快樂。

四、通過混班游戲,增進了親子的情感體驗。

混班游戲開展后期,我們邀請家長進園分享孩子的成長。因為只有家長們積極參與,他們才更清楚混班游戲的情況與意義以及混班游戲對自己孩子發展的影響。我們采用“小人國”的形式,讓孩子們賺錢帶著爸爸媽媽們游玩。設置了水果吧、奶吧、各個游戲區,在每個活動區域由孩子們擔任工作人員,介紹游戲玩法、觀察游戲情況、組織游戲,每15分鐘可以拿到一份工資,拿到工資之后可以選擇帶著爸爸媽媽們去游玩或者繼續尋找下一個工作?!靶∪藝钡挠螒蛐问?,讓家長和孩子的角色反轉,對家長和孩子來說是一次很好的情感體驗,家長們感嘆好像瞬間看到自己的孩子長大了。在這次活動中,幼兒很好地展現了在混班游戲中的經驗,家長也看到了孩子們在混班游戲中獲得的成長。

混班游戲創設了一個使幼兒感到輕松、接納、支持和自主的和諧的環境,增強了幼兒對公共事務的認識與責任感,引發了諸如合作、互助、分享、友愛、謙讓等親社會行為。還通過角色轉化,提升了家長的認知,爭取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讓我們能一起捕捉孩子的點滴成長,以更科學的方式共同促進幼兒親社會行為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成潔萍.混齡教育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2]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背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猜你喜歡
親社會行為發展
區域發展篇
高職生學校社會行為的調查研究
個體道德發展的有效途徑:從社會角色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入手
親社會行為研究綜述
幼兒園環境中兒童的情緒理解能力及親社會行為干預研究
圖說共享發展
圖說協調發展
角色游戲促進幼兒親社會行為的策略
圖說創新發展
教師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