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法案例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

2017-11-17 04:10劉安方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0期
關鍵詞:經濟法應用研究

劉安方

【摘要】經濟法是法學專業教育中的核心課程,通過案例教學模式可以對經濟法中較為晦澀的法律內容進行更加具體的解讀,將抽象的法律條例進行具體化的展示,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對法律知識進行理解,掌握更加科學的學習方法,提升經濟法學習質量。本文主要針對經濟法案例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研究,分析案例教學模式在經濟法教學中的利弊,不斷完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經濟法 案例教學模式 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0-0251-03

經濟法在整個法學專業占據較為關鍵的位置,但是經濟法涉及到的內容較多,在學習中對學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較高,因此需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采用案例教學模式可以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案例增加理論知識的說服力,幫助學生主動的參與到案例分析中,提升解決問題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建立和鍛煉法律真實案例的能力,提升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幫助學生對現實生活的認知能力提升培養。

一、案例教學模式概述

(一)案例教學模式含義

案例教學模式是在案例分析和教學實踐基礎上進行整個形成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法學的教學使用這種方法實用性更強,將法學案例與法學理論知識進行結合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處理經濟事件的能力,將學生的法學實踐素質進行提升。如圖一所示為案例教學模式圖,可以發現案例教學模式對將教師與學生進行結合,更好的實現教學評價。

(二)案例教學模式的優勢

案例教學模式現如今已廣泛的應用到法學教學活動中,教學優勢較為明顯,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較這種教學模式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首先案例教學可以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全面的提升起來,幫助學生主動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增加學生的合作意識,學生可以按照教師的指導將自身的意識進行表達,通過各種案例訓練幫助學生逐漸的掌握案例分析能力,啟發學生思維,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對理論知識進行掌握,提升自身知識應用能力。其次,案例教學模式將現實生活中的案例與經濟法理論知識進行結合,拉近了經濟法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學生在生活中的場景可以在案例中進行體現,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利用經濟法處理問題的能力,掌握法律運用的技巧,提升學生綜合使用能力。最后,案例教學法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結合學生的情況安排教學,結合學生的需求設計案例,提升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將自己的個性進行全面的發揮,為學生提供自由討論的空間,提升學生自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對法律條文的記憶和理解。

(三)案例教學法的發展

實踐性教學一直是教學中的薄弱環節,我國法學教學也是如此,長期在教學中重視理論忽視實踐,造成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存在不足,因此在法學教學中進行了一定的改革,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知識,鞏固知識,從而制定更加科學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并在此基礎上提升學生的創造能力,形成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更好的進行實踐活動。

我國在法學傳統教學中,受到西方教學方式的影響,逐漸的將西方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進行學習,這樣逐漸的引入案例教學法,經濟法作為法學的核心課程,內容非常復雜,并且融合性和邊緣性較強,而且我國經濟法本身的起步較晚,在進行研究過程中存在一些不成熟的情況,在教學方法上需要進行改進,因此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對理論體系進行完善,不斷的將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因此案例教學模式這種在西方法學教學中較為受歡迎的方式,在我國經濟法中的得到推廣 ,得到學生的廣泛認可,并且取得了較大的成果。

二、案例教學模式在經濟法中的積極作用

各個行業之間的專業特點是較為明顯的,取得的效果也是不同的,但是在經濟法中采用案例教學模式優勢還是較為明顯的,具體表現為:

(一)有利于理論和實務教學的結合

法律起源于社會,是對社會各項事物的合理規范,法學教育發展的關鍵也是與實踐的結合,經濟法與現實經濟生活存在緊密的聯系,學生在經濟法學習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掌握理論知識,還需要具備極強的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傳統的經濟法課堂教學主要教學方式在理論知識方面,整堂課都是對理論知識的講解,使得課堂氛圍較為沉悶,造成課堂教學活動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對于法律相關條款的理解沒有重視實用性,使得事物和理論知識的脫節。而在課堂中引入案例教學法,教師可以按照學生實際需求進行教學活動的安排,將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提升起來,教師對學生的教學活動進行輔助,從而將學生自身的能力整體的培養起來,不再單純的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這種教學方式對學生來講更加實用,可以在案例中提升學生自身的判斷能力,增加處理問題的經驗,從而進一步保證學生整體實踐能力的提升。如果在教學中配合類似模擬法庭進行實戰,更加可以鍛煉培養學生撰寫常用法律文書的能力,了解和熟悉法庭的庭審程序,有助于更好的熟悉適應司法實務工作。

(二)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

對于我國法學體系而言,民法、刑法等法律研究出現較早,而經濟法則屬于新興法律體系,我國對于其研究還處于初始階段,在一些細節方面也存在一些分歧,各種理論知識研究方面在內容上任然存在一些分歧,理論共識需要進一步進行凝練,因此造成經濟法的教學中存在一些局限性,使得經濟法在不同的課程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嚴重的制約經濟法的發展,使得學生在學習中無所適從,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學習積極性造成了影響。而通過案例教學法的引入,可以將真實發生的案例使用到教學中,結合真實發生的案例可以對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影響力進行提升,將一些晦澀難懂的法律知識通過案例的形式進行闡述,對法學知識進行簡化,并將具體鮮活的案例結合到法律學習中,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能力。例如在講授經濟活動基本原則和法律規范時,可以將3.15晚會中真實發生的案例使用到課堂中,讓學生通過法律知識對案例進行分析,提升學生自身分析事物的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通過法律知識處理問題的能力,將經濟法理論知識與實踐進行同步,加深學生學習印象。

(三)提升教師綜合教學水平

經濟法案例教學模式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進一步提升,在教學中不僅需要對理論知識進行理解,還需要對實務能力進行提升,掌握經濟法各項教學理論的基礎上還需要了解具體的法律規則,從某種意義上說案例教學模式將經濟法課堂進行了開放式的處理,教師在教學中不僅需要掌握正常的授課過程,同時還需要掌握案例使用的步驟,在扎實的理論基礎上掌握邏輯分析能力和掌控課堂教學的能力,善于啟發式的教學,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了解理論與實踐之間轉化的過程,并且需要具備敏銳的社會熱點掌握能力,可以準確得將經濟法熱點問題與課堂教學資源進行轉換,這樣的教學過程在無形中提高了對教師綜合能力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更加關注自身各項能力的提升,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的同時,還需要較強的實踐運用能力,這樣才能保證案例教學模式的順利開展。

三、案例教學模式在經濟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案例教學法作為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對兩者之間的融合度要求較高,要求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積極參與,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也較高,并且這種教學模式在課堂中取得的成果較為理想,使得其得到普及和推廣。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這種教學模式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對整體教學活動中的開展不力,具體包括:

(一)教學案例選取存在問題

在案例教學中,需要結合理論知識的需要進行案例資源的查找,案例資源質量是保證教學的基礎,也是教學效果的體現,現實生活中可供選擇的案例較多,教師在進行案例選擇是應該結合課程的重點、難點盡心適宜適度的選取,這樣可以更好的安排學生進行討論和溝通。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進行案例選擇時,沒有重視案例的時效性,對于社會熱點的問題關注度不足,造成案例選取過于陳舊,與理論聯系并不貼切,造成案例教學的理論闡述力存在不足,和經濟法發展不相適應,造成案例教學失去原有的意義,影響教學效果。同時,教師在進行經濟法教學中,整節課只選取一個案例,使得案例選擇的質量受到影響,使得案例并不適應整節課的法律理論的學習,案例整體無法達到理想化的條件,教學效果受到嚴重的影響。

(二)案例教學模式使用不恰當

經濟法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的變化,強調教學模式的多元化,但是一味的重視案例教學模式的使用,造成法律實踐的缺乏,特別是法學這種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不能講教學模式局限在司法實務緩解,而是需要保證學術性和實訓性,因此案例教學模式僅僅是作為教學手段,而不是最終教學結果存在。但是現階段的經濟法案例教學模式,將關注的焦點放在經濟司法實務技能掌握方面,對于國家對經濟穩定濕度干預和宏觀法律體系的了解不充分,使得經濟法的相關理解存在問題,加上教師在教學中只是單純的通過案例替代經濟理論知識的講授,造成學生無法對經濟法的內在邏輯進行理解,使得整體的教學出現分離,無法形成整體的體系,在構建中存在嚴重的不足,造成學生的學習受到影響,脫離案例教學模式提出的初衷。

(三)案例教學模式設計不當

案例教學模式在進行設計中往往脫離了實踐性教學目標,沒有具體的指導思想和目標理念,引入案例教學往往迫于學校壓力,但是學校進行教學設計過程中并沒有考慮到教師和學生素質,而是一味的照搬西方模式,這樣就出現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案例與理論知識的結合掌握不充分的情況,對于課堂教學掌握不充分,造成課堂整體安排缺乏實際,對學生的真實情況掌握不充分,使得理論知識的掌握無法實現體系化和完整性,造成整體教學質量存在問題。同時,教師在案例分析過程中并沒有充分發揮案例的作用,而是單純的對案例以及答案進行講解,這種模式對學生學習能力提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造成理論和實踐無法統一。

四、案例教學模式在經濟法教學中的改進措施

案例教學應用到經濟法教學中,對于教學方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作用,是法學教學的革新,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任然存在一些問題,因此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完善,具體措施包括:

(一)優化案例資源

案例資源的選擇是保證案例教學模式質量提升的基礎,因此需要進行案例優化,首先關注案例選擇的專業性,對于案例的選擇應當結合實際需要體現經濟法作為法學核心課程的案例,學??梢越M織專門的調研小組,對案例進行科學的組織,掌握就有深度的案例,掌握科學的理論闡述方式。其次,案例的選擇需要具有針對性,并且案例的選擇需要與社會熱點進行聯系,例如在講授不正當競爭過程中,可以采用當前比較熱點的奇虎與瑞星之間詆毀商譽案等,全面的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最后,需要關注案例的綜合性,案例分析需要具備一定的深度,在包含法學原理的基礎上,還需要提出必要的法律問題,將原理和實務進行結合,從而對學生整體能力進行培養。通過這些教學方式的使用,學生成績合格率明顯得到提升,詳見圖二。

(二)重視理論和實踐的結合

在經濟法案例教學模式中,因為涉及到的法學原理較多,因此需要多使用案例,并且關注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強調對學生基本概念和理論體系的掌握,對于法律條款出現的原因以及發展歷程等基礎知識進行分析,掌握國家經濟法的整體大框架,不能單純的追求案例使用的效果,而是需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之間的關系進行,不能因為案例教學而忽視理論知識的掌握,需要將經濟法基礎貫穿于案例分析中,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案例分析質量的提升。

(三)重視“大案例”的使用

大案例是指司法實踐案例之外的典型案例,畢竟經濟法各個體系之間的具有密切的聯系,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可以采用大案例的形式對經濟法進行學習,例如使用國際金融界非常著名的羅斯金融危機事件,通過對該事件的分析可以掌握大量的經濟法方面的知識,從而對經濟法進行更加科學的學習。大案例的使用還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將經濟法理論中的各項知識進行匯總,解決知識學習較為零碎化的情況,對知識體系進行構建,使得整體知識體系進行匯總,從而結合實際需要建立適宜自身發展的知識體系結構。

(四)豐富教學模式

案例教學通過學生的引導,,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案例的教學法關注的使學生的思考過程,因此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通過立體的教學過程,將課堂教學活動進行更加全面的處理,采用更加靈活的課堂辯論和多情景模式的形式,使得課堂教學活動更加的多樣化,幫助學生真正的融入到教學實踐中去,體現案例教學模式的積極意義。同時,教師需要對自身職能進行轉化,不再單純的擔任課堂教學的講解員,而是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通過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引導,幫助學生建立更加自主的學習習慣,從而提升案例教學模式的質量。

結束語

案例教學模式的展開對經濟法的學習具有較為關鍵的意義,可以在教學中對學生各項能力進行更加全面的發揮,保證經濟法教學質量的提升。但是在實際使用中,案例教育模式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完善案例教學,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革,劉慧勇.“經濟法”課程案例教學模式的反思與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4,12:111-112.

[2]盛祺來.經濟法教學中案例教學模式的應用[J].才智,2014,10:85.

[3]項賢國.案例教學方法在經濟法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06:73-75.

[4]鄭睿,郭勇.案例演繹教學法在培養應用型法律人才中的應用——以《經濟法》課程教學為例[J].法制與社會,2016,01:239-240.

猜你喜歡
經濟法應用研究
淺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經濟法的互動
高職會計專業經濟法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探索
大數據時代經濟法的完善路徑探討
經濟法責任制度的缺陷及完善策略
大數據時代經濟法的完善升級路徑分析
經濟法理論的反思與完善
進駐數字課堂的新興教學媒體
AG接入技術在固網NGN的應用研究
空域分類關鍵技術及應用研究
分層教學,兼顧全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