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尼重商主義的由來、表現和特點

2017-11-21 05:40袁海廣
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7年43期
關鍵詞:重商主義群島印尼

◎袁海廣

印尼重商主義的由來、表現和特點

◎袁海廣

印尼自上個世紀60年代末開始實施重商主義的發展戰略,本文圍繞其由來、表現和特點進行分析和論述。印尼的重商主義及其特點是跟群島的歷史、地理和文化密切相關,跟其現實國情也大有關聯。

作為一種開放經濟條件下的國家發展理論,重商主義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即16~18世紀末重商主義發展的鼎盛時期;19世紀末到二戰前后,新重商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時期;20世紀70年代前后到現在,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產生和發展。

印尼重商主義的由來

歷史淵源

印尼地處要沖,連接太平洋和印度洋,古往今來都是中國和印度以及阿拉伯世界交通的樞紐,也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圍繞這個重要的貿易節點,商船必經之地的馬六甲和巽他海峽就變得異常重要,很多重要的貿易王國曾出現在這兩個海峽的海岸上。印尼群島兩個影響力最大的王國,其興衰都與國際貿易有關。

作為印尼歷史上最著名的貿易王國,室利佛逝的海上帝國時代自670年開始,到1025年受印度注輦王國的入侵被迫遷都為止。作為當時東南亞最大的貿易中心,室利佛逝與中國(唐朝)、印度、阿拉伯、馬來半島諸國都有著密切的經濟往來 。

麻諾巴歇地理位置接近盛產香料的馬魯古群島,方便它控制香料貿易。在麻諾巴歇時代,爪哇的商業是非常繁榮的,這在成書于1365年的《爪哇史頌》中有過記載。國王與其國內的商人們關系非常緊密,甚至爪哇的香料商人們被看做國王的“貿易代理商”。

民族傳統

馬來族。15世紀,作為商業港口王國,馬六甲興盛起來了,其繁榮主要依賴于過境貿易。鄭和七下西洋曾在兩處設有商館,其一就在此地 。馬來族善于航海經商,其足跡遍布印尼群島,這從馬來語歷史地位變遷可窺一斑。隨著伊斯蘭教的傳入和商業活動的擴展,馬來語在15世紀發展成印尼群島和東南亞一帶的交際語,16世紀成了印尼群島唯一的混合語 ,并最終分別發展成為印尼和馬來西亞兩國的官方語言。

爪哇族。自群島出現印度教王國以來,爪哇商人四處經商,在印尼群島的許多地方開始定居。麻諾巴歇王國時期,爪哇人控制和壟斷了馬魯古群島的香料貿易。16世紀初,爪哇的航運業非常發達,幾乎壟斷了南海各地土特產的販運業。 爪哇島伊斯蘭化之后,爪哇商人還在其他島嶼傳教經商,足跡遍布印尼群島。他們在當地定居、通婚,以致于今天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一部分馬來人,都有某種程度的爪哇血統。

文化影響

伊斯蘭教對貿易非常熱衷,認為穆斯林應通過宗教和貿易征服廣袤的空間。歷史上,阿拉伯商人在中國和東南亞的貿易中扮演了中間人的角色。 伊斯蘭教傳入印尼也正是按照該貿易線路傳入,而同時中南半島卻很少有主動接受伊斯蘭教的地區,因為它們都遠離東西方貿易的主要通道 。

至今約88%的印尼人信奉伊斯蘭教,印尼已成為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國家。伊斯蘭教的傳入給印尼群島的社會生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帶來了深遠影響。

殖民歷史

迄今為止,只有荷蘭、英國和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中曾經擁有霸權 。荷蘭在17世紀發展成為航海貿易強國,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貿易據點,并控制了世界的運輸貿易,因此被稱為“海上馬車夫”。

1602年荷蘭成立東印度公司,自此開始了長達300多年的殖民統治印尼的時代。荷蘭采取了很多重商主義的策略,如在殖民地開展強迫種植制度、排他性貿易等,以此來積累財富增強國力。

印尼重商主義的表現

最直觀的表現是其數量眾多的港口城市,印尼經濟較發達的城市大都集中在沿海地區。1998~2014年,城市港口貨物吞吐量一直排印尼前五的分別是雅加達、泗水、三寶壟、棉蘭和烏戎潘當 。除棉蘭是新興城市,其他城市歷史悠久,早在殖民時代就是各地貿易中心。

另一體現是印尼國內從事貿易的人數。其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印尼有22%的勞工從事貿易、餐飲和住宿相關的行業,占勞工行業人數分布的第2位 ,可見印尼相當重視商品貿易。

縱向來看,進入20世紀70年代之后,新興市場經濟體如印尼大都采用重商主義政策,使得國家經濟取得了較大增長。1973~2014年,印尼的出口額從32.108億美元增長到1759.8億美元,增長了5381%。1991~2014年,印尼的外匯儲備總量從98.68億美元增長到1055.04億美元,增長了969%;2005~2014年,印尼的黃金儲備從15.8325億美元增長到30.27億美元,增長了91%。

這些數據顯示,印尼的對外貿易順差和外匯儲備大致呈較快的線性增長趨勢。實際上,從2000~2014年,印尼的實際GDP以平均每年5.36%的速度增長 。長期的貿易順差日積月累,使得印尼積累了大量的外匯儲備,進而獲得更大的貿易競爭優勢。

印尼采取重商主義最主要的原因是基于現實的考量。它是發展中國家和農業大國,世行將其歸為中低等收入國家。人口2.557億,是世界第4大人口國;2015年貧困人口2851萬,占總人口11.13%。各地區經濟發展非常不平衡,宏觀經濟基礎較為薄弱,貧富差距較大,此外還背負沉重的外債負擔。

有學者指出,在完全自由貿易體制下,制造業國家會采取“自由貿易帝國主義”做法,使欠發達地區只能生產食品和原材料。 體現在印尼到2015年為止,美國在印尼的投資大約90%集中在礦產領域;2010~2014年,澳大利亞在印尼投資最多的也是礦產;英國的投資主要集中在油氣。2009年印尼出臺新礦業法禁止出口原礦,這其實是最大化國內資源的使用,正是重商主義的一種表現。

佐科總統當政后指示實行務實的外交政策,優先實現3大目標,重中之重是經濟外交。他還指定一些內閣部長負責聯系特定的國家,以此加強合作拉動投資,這在印尼外交史上十分罕見。對內大搞基建,財政投入屢創新高。對外則采取保護性的宏觀干預政策,避免印尼在發展過程中淪為發達經濟體的附庸。如2015年總統頒布為期10個月的臨時禁令,禁止印尼公司購買外國制造的漁船;同年10月又禁止外國投資印尼的捕魚業。

印尼重商主義的特點

作為中等強國,印尼是20國集團的成員,國內資源豐富,經濟發展的潛力巨大。有研究認為,2030年印尼將成為世界第7大經濟體。但印尼的科技發展卻非常緩慢,甚至不及一些東南亞國家。對科技研發的不重視表現如下:

資金投入少。與2009、2013年一樣,2015年印尼研發支出預算占GDP的比例是0.09%,泰國是0.85%,馬來西亞1%,新加坡是2.1% 。

研究人員少。印尼科學院院長稱,100萬個印尼人當中,只有40人是研究人員 。

學術產出低。在Scopus索引上,印尼國內最好的10所高校所出產的科學出版物總量為14000冊,還不及馬來西亞國立大學一所大學的出產量(18000冊) 。

由此造成的后果:

競爭力下降。2015年度全球競爭力指數報告顯示,印尼的競爭力排在37位,比2014年下降了3位,泰國32位,馬來西亞18位,新加坡第2位 。

創新能力偏低。2015年全球創新指數資料顯示,印尼的創新排名80位,與非洲國家同列 。

世界頂尖大學數量減少。由前幾年的6所減少到現在2所,馬來西亞5所 。

科技產出下降。2006~2010年,印尼的高科技出口額一直都比越南高,2011年被越南超越。2013年,東南亞5國(印尼、越南、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當中,印尼的高科技出口數額最小排名最末,且出口額總體呈下降趨勢。

有學者稱,印尼的經濟增長長期由非科技研發的因素支撐,如自然資源的開采;一旦耗盡,印尼的競爭力就會下降。事實上印尼對外出口將近80%都以大宗商品的形式出口,如棕櫚油、橡膠等 。2012~2014年,印尼出口滑落,對外貿易連續三年開始出現逆差,這在外匯儲備存量上也有反映。

查爾斯·狄更斯晚期代表作《遠大前程》一直被視為“成長小說”的典范,誠如巴里·韋斯特伯格在《查爾斯·狄更斯的自白小說》一文中指出的:“這些激進地探索成長、時間與生活的小說成了狄更斯創造力的主旨”。[1]根據蔡熙《當代英美狄更斯學術史》中所做的歸納分析,英美學界對狄更斯的研究經歷了兩次大的轉向:從傳統批評到后現代批評的演變,期間各種批評理論都對《遠大前程》做了多角度的文本分析和解讀,而其中尤以薩義德的后殖民批評值得關注:首次將狄更斯筆下的“海外領土”作為批評的切入點,將其關注的焦點從《東方主義》中的以印度為代表的第三世界拓展到了澳大利亞(當時的英國殖民地)。

由此可見,印尼重商主義的特點是很重視商品貿易,不太重視科技研發。這跟印尼群島的歷史、地理和文化密切相關,跟現實國情也大有關聯:

歷史因素。印尼群島歷史上繁華的港口城市都為過境貿易服務,而非為內地生產服務 。對這些城市來說,貿易是他們生存生活的保障,因此群島經常出現繁華的港口城市和貧窮落后的內地農村同時并存的現象,今天也依然如此。群島的主要貿易商品,無外乎玳瑁等海產品、丁香胡椒香料等林產品、以及爪哇的農產品。這些只需人工采集種植,科技含量較低。2016年印尼商務部公布了10大主要產品,如蝦、橡膠、拖鞋等,可見到今日并無大的改善。

地理因素。印尼位于赤道,一年只有雨季旱季之分,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因地理環境太過優越,缺乏大自然的挑戰,人民缺乏足夠的動力去發明創造。良好的自然條件和島嶼分散的狀況,曾造成歷史上印尼群島某些地區社會發展長期停滯 。

文化因素。印尼地處熱帶,民眾生活節奏較慢,喜熱鬧且易滿足。有學者稱印尼社會是消費型的社會,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爪哇人的一些價值觀念某種程度上是反生產性的。印尼作家總結印尼人的國民性格,其中有不負責任、封建和性格軟弱,這在講求合作與效率的全球化時代頗有些格格不入。

現實國情。如前所述,印尼人口眾多,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宏觀經濟基礎薄弱,貧富差距較大,外債負擔較重。故印尼政府優先考慮發展與就業,科技研發并非迫在眉睫。歷史上英國重商主義對技術革新的態度也十分復雜 ,因充分就業與技術創新有時不能兼顧。

不重視科技研發,經濟發展的上限注定不高,而印尼現在又不想賤賣資源,其經濟發展必然表現掙扎,2012~2014年的貿易赤字證明了這一點。在全球化的今天,印尼的重商主義戰略(出口導向型的經濟模式)頗有些難以為繼,經濟發展亟待轉型。佐科總統提出世界海洋軸心戰略,加大基建投入,其思路是鞏固印尼的經濟基礎,提高經濟發展下限。這一戰略與印尼當前的國情相吻合,然而從長遠來說,印尼經濟想要大發展,科技研發必然是繞不開的關鍵。

王高望:《重商主義、發展戰略與長期增長》,武漢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9-29頁。

唐慧、陳揚、張燕、王輝編著《印度尼西亞概論》,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年,第37頁。

<新> 尼古拉斯·塔林主編,賀勝達等譯《劍橋東南亞史I》,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0頁。

王任叔:《印度尼西亞古代史》(下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第641頁。

孔遠志:《印度尼西亞語發展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第19-40頁。

王任叔:《印度尼西亞古代史》(下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第690-694頁。

<英> 約翰·霍布森著,孫建黨譯《西方文明的東方起源》山東畫報出版社,2009年,第34-37頁。

唐慧、陳揚、張燕、王輝編著《印度尼西亞概論》,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年,第106-108頁。

<美> 伊曼鈕爾·沃勒斯坦著,郭方等譯《現代世界體系(第二卷)—重商主義與歐洲世界經濟體的鞏固:1600-1750》,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第46頁。

Tim Penyusun,2015.Statistik 70 Tahun Indonesia Merdeka,Badan Pusat Statistik,p.178.

Tim Penyusun,2015.Statistik 70 Tahun Indonesia Merdeka,Badan Pusat Statistik,p.156.

Tim Penyusun,2015.Statistik 70 Tahun Indonesia Merdeka,Badan Pusat Statistik,p.176.

根 據http://www.bps.go.id/linkTabelStatis/view/id/1313和 H Soeharsono Sagir,2009.Kapita Selekta Ekonomi Indonesia,Kencana Prenada Media Group,p.117的資料整合而來。

Tim Penyusun,2015.Statistik 70 Tahun Indonesia Merdeka,Badan Pusat Statistik,p.282-283.

<美> 杰 拉德·M·庫特著,喬吉燕譯《英國歷史經濟學:1870-1926——經濟史學科的興起與新重商主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161頁。

《Kompas》2015年 10月 28日 題為“AS Siap Bisnis Rp 273 Triliun”、2015年 11月 18日 題 為“Kerja Sama Ekonomi Australia-RI Diperkuat” 和2015年7月28日題為“Indonesia-Inggris Sepakat Bekerja Sama”的報道綜合整理而來。

《Kompas》2015年 5月 25日 題為“Jelang 70 Tahun Merdeka,Ilmu Pengetahuan Masih tertinggal”、2015年 12月 5日題為“Ekonomi Berpotensi Kolaps Tanpa Riset” 和 2016 年 1 月 4日 題 為“Kebijakan Baru Insentif Riset Dikeluarkan”的報道綜合整理而來。

2015年10月9日《Kompas》題為“Kongres Ilmuwan Menanti Dampak”的報道。

2015年4月25日《Kompas》題為“Mutu Perguruan Tinggi Tertinggal”的報道。

2015年 12月 18日《Kompas》 題為“Daya Saing,Daya Saing,dan Daya Saing”的報道。

2015年10月24日《Kompas》題為“Tingkat Inovasi Masyarakat Indonesia Rendah”的報道。

2015年4月25日《Kompas》題為“Mutu Perguruan Tinggi Tertinggal”的報道。

世 行 網 址 鏈 接:http://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TX.VAL.TECH.CD/countries/ID-A5-VN-THMY-SG display=graph

2015年 12月 21日《Kompas》 題為“Momentum Meluruskan Kiblat Industri Manufaktur”的報道。

王任叔:《印度尼西亞古代史》(下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第627頁。

王任叔:《印度尼西亞古代史》(上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第11-14頁。

H.Soeharsono Sagir,2009.Kapita Selekta Ekonomi Indonesia,Kencana Prenada Media Group,p.147.

Mochtar Lubis,1990,Manusia Indonesia,Penerbit CV HAJI MASAGUNG,p.23-40.

李新寬:《國家與市場——英國重商主義時代的歷史解讀》,中央編譯出版社,2013年,第137頁。

(作者單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東語學院)

猜你喜歡
重商主義群島印尼
群島
從重商主義到自由貿易:企業家群體與英國工業化時期貿易政策的轉型
印尼出手
印尼舉行反恐演習等四則
印尼的承諾
一個人在印尼走山看海
論南沙群島的群島地位
新重商主義的影響分析
重商主義富國強兵政策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