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職業院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與發展初探①

2017-11-27 12:43陳???/span>
當代體育科技 2017年22期
關鍵詞:院校職業高職

陳???/p>

(綿陽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綿陽 621000)

高等職業院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與發展初探①

陳???/p>

(綿陽職業技術學院 四川綿陽 621000)

當今高等職業院校迎來了快速發展時期,高職教育也在飛速進步與發展,而作為高職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卻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其主要表現為:教學過程中目標的不明確,無與時俱進的教學思想,職業教育的特征無法得到彰顯等。高等職業院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與院校體育相關任務、學生素質教育、以學生作為主體等思想緊密結合進行探索、改革、實踐。

高等職業院校 體育與健康課程 改革 發展

高等職業院校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是職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對培養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和提升學生身體素質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隨著高職院校的迅猛發展,其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也不斷呈現出了一些問題。

1 高等職業院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在教學中的主要問題

1.1 教學過程中目標不明確

高等職業院校所面臨的教學對象主要分為兩類,其一來自本校中專和社會考生直接通過單招考試升入高職院校;其二來源于高考招生。由于高職院校的生源政策差異與調整導致了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對象的多元化和復雜化[1]。

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其一,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對象從職業中學生轉變為了大專生和高職本科生;其二,相當一部分的教學對象已經接受過本校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其三,部分學生是從高中升學而來,屬于新生力量。學生的年齡、知識儲備、身體素質、已接受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程度有著較大的差異。高等職業院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對象的差異和改變應該促使學院在課程設計、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運動強度上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與改變,但絕大部分院校并未做出任何回應。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目標仍然停留在中等職業教育階段或高等職業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相混淆階段,與此同時還出現了高等職業體育教育盲目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現象。

以上種種原因導致高等職業院校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與培養目標含糊不清。

1.2 職業教育特征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無法彰顯

我國高職院校其教育目標的主要特點是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其針對的主體為社會各職業崗位,職業定向性表現較為鮮明。學生畢業后能否在相關職業崗位具備應有的能力,是否能夠適應特殊、特定、特有崗位群或某一技術領域是培養目標中最為注重的環節[2]。高職院校教育主要有兩方面的體現:其一,人才培養的實用應用性、技術技能性,使其與普通高等學校的基礎學科教育產生了差異;其二,學生在即將完成或全部完成學業后將迅速進入一線生產崗位,其要求具備較高的職業能力。高等職業院校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應該與其自身特點科學、合理地結合,圍繞其相關特征開發體育與健康課程。但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并未體現職業教育的特征。

1.3 無與時俱進的教學思想

高等職業院校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受到傳統體育教學思想的影響,過于追求表面現象——“傳授體育知識、技能為中心,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為任務”。傳統思想在某一時期確實滿足了時代的需求,但是也產生一定的負面性——“人才培養的非全面性”,其僅僅是關注近期成績與眼前效益,忽略了體育的相關理論體系的學習和正確方法的指導。忽視了培養學生相關體育意識、能力,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的養成。

2 高等職業院校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發展對策

2.1 改變部分傳統體育思想,融入終身體育的指導思想

傳統而又保守的體育觀念嚴重制約了高等職業院校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改革應該具備以下觀點:其一,高等職業院校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應該以“健康第一”作為指導思想,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3]。其二,體育課程中所能接觸到的所有運動都應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破除以競技成績為中心考核目標,激發學生參與體育課和各種健身活動的激情。其三,融入“終身體育”思想,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使學生養成終身有規律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

2.2 結合高等職業院校培養人才的特點,豐富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內容與目標

根據學院人才培養的相關要求,與高等職業院校的發展趨勢、辦學特點相吻合,在原有基礎上豐富高等職業院校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內容與目標。其最高目標應為“培育人才”,主要灌輸思想為“終身體育”,把“身心雙育”、體育與操作性、技能性職業的互助作用等緊密結合。高等職業院校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內容與目標不但需要具備普遍性、特殊性,而且還需要呈現出職業教育的終身特性。

2.3 調整并創建具有職業特色的體育與健康課程體系

科學調整課程結構建立具有職業特色的課程體系是高等職業院校推進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關鍵,現有的體育與健康課程結構并未圍繞高等職業院校的職業技能特點與特征進行設置,也沒有離開“應試教育”,嚴重壓抑了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影響學生身體素質全面發展的需要,無法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主觀能動性。高等職業院校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調整與創建應該與社會的需求、發展的需要相結合。實事求是,彰顯職業教育的特點,強調理論知識的學習,強化身體素質的提升,注重行為習慣的培養,促進方法、技能的掌握,為終身體育打好基礎[4]。改革體育與健康課程結構的單一性,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及學院開設課程的專業特點設置內容豐富、形式可選、考核多樣的體育課程。這樣既符合職業發展需要,又可滿足學生個性需求。

2.4 合理修改教學大綱,科學改革教材體系

高等職業院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在修改教學大綱,改革教材體系時應該與以下幾項原則相結合:實用性原則,結合專業技術和職業所需體能的差異,選編具有較強實用性的教材,學生在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中不但能夠學到有助于自己專業的知識,而且有益于未來工作的發展和專業技能的保持;針對性原則,職業具有差異性,正是由于差異性導致了參與職業個體損傷的迥異。在選編教材時針對不同專業選擇具有康復保健、姿勢矯正、預防勞損的內容;終身性原則,應選擇具有實用性、延續性、場地要求不高、具有較高健身價值的運動項目,選擇部分體育專業院校教材中的理論知識,教會學生科學的鍛煉方法、手段,運動損傷的預防與緊急治療方法,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2.5 科學改革教學方法

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中,不斷啟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科學參與各項運動項目,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現狀。當學生在學習某項運動項目遇到困難時,要培養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學方法要具備普遍性、多樣性、個別性,提倡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多邊互動與交流,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熱情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身體潛能和創新思維能力。

[1]劉艷霞,趙曉紅.職業中學體育目標定位與內容設置[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2(17):72-73.

[2]楊金土.我國高職教育形勢芻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26):29-31.

[3]王玉擴.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與發展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7(28):960-964.

[4]汪正毅,陳麗珠,金宗強.21世紀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方向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25(3):225-227.

G807

A

2095-2813(2017)08(a)-012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2.123

陳??。?990—),男,漢,四川綿陽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訓練及科研。

猜你喜歡
院校職業高職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簡章審核對照表
職業寫作
我愛的職業
五花八門的職業
高職田徑教學中拓展訓練的實施
高職教育動畫人才培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