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小平以“一對四”,7年耐心走活中蘇關系這盤棋

2017-11-27 20:39王建柱
領導文萃 2017年22期
關鍵詞:中蘇關系蘇方列日涅夫

王建柱

20世紀70年代末,鄧小平對世界范圍內的戰與和問題做出了新的判斷,決定改變總體外交戰略。在大體上理順了中美關系之后,提出要緩和并改善中蘇關系。但是如何才能使兩個相互對抗已20年的國家重修舊好呢?

召開新聞發布會,回應“勃氏絕唱”

1979年4月3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一項決定:《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于1980年2月14日期滿后不再延長。同時重申,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與蘇聯“保持和發展正常的國家關系”,并建議兩國政府特使(副外長級)就改善兩國關系一事舉行談判。對此,蘇方也給予了積極的回應。

中蘇關系的轉機出現在1982年3月24日。蘇聯最高領導人勃列日涅夫特意選擇離在中國不遠的塔什干公開發表講話,向中方發出了改善關系的重要信號。他在講話中雖然對中國進行了攻擊,但又明確表示:從未否認過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完全承認中國對臺灣的主權,反對“兩個中國”;同時準備就改善中蘇關系問題與中方舉行談判。由于勃列日涅夫在這次講話230天之后就去世了,于是這個講話常被稱為“勃氏絕唱”。

鄧小平指示立即對這一講話作出反應。3月26日上午,外交部在主樓門廳處舉行第一次新聞發布會。外交部首位新聞發言人、外交部副部長錢其琛發布了一個只有三句話的簡短聲明:“我們注意到了3月24日蘇聯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塔什干發表的關于中蘇關系的講話。我們堅決拒絕講話中對中國的攻擊。在中蘇兩國關系和國際事務中,我們重視的是蘇聯的實際行動?!?/p>

利用“葬禮外交”推動兩國關系改善

1982年4月16日,鄧小平又請當時在中國訪問的羅馬尼亞領導人齊奧塞斯庫給勃列日涅夫捎口信,提出蘇方應先做一兩件事看看。他還強調說:“從柬埔寨、阿富汗事情上做起可以,從中蘇邊界或蒙古撤軍也可以?!?/p>

這一年夏天,鄧小平提出:要采取一個大的行動,向蘇方傳遞信息,爭取中蘇關系能有一個大的改善,但條件是蘇方應首先做點事才行。他所說的“做點事”就是“三個撤軍”。8月10日,蘇歐司司長于洪亮以“視察使館工作”的名義,前往莫斯科向蘇方傳遞信息。蘇聯外交部副部長伊利切夫應邀來到我國駐蘇使館。當年秋天,中蘇雙方就關系正?;瘑栴}在北京舉行了副外長級的磋商。

1982年11月10日,勃列日涅夫因病突然去世。鄧小平當機立斷,決定派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黃華作為中國政府特使赴莫斯科參加吊唁活動。14日清早,中國駐蘇使館收到了黃華離京前在首都機場發表的書面講話稿。講話稿雖只有七八百字,但勃列日涅夫這個昔日被中方批判為“蘇修頭目”“新沙皇”的領導人,如今卻得到了相當正面的評價。講話稿稱他為“蘇聯卓越的國務活動家”,說他的逝世“是蘇聯國家和人民的重大損失”。這是鄧小平的一個“大手筆”。14日中午,黃華飛抵莫斯科。這是中國領導人將近20年來首次踏上蘇聯的國土。此舉在國際上立即引起了廣泛關注,被稱為“鄧小平對蘇共新領導發動的一次‘葬禮外交”。

消除“三大障礙”

從1982年10月起,談判班子的幾個工作人員跟隨錢其琛副外長在北京、莫斯科兩地穿梭,就中蘇關系正?;瘑栴}與蘇方進行政治磋商。根據鄧小平的指示,錢其琛副外長緊緊抓住蘇聯對中國的威脅這一點不放,提出改善關系應從消除“三大障礙”入手。蘇方則避重就輕,主張通過增加相互往來等辦法改善兩國關系。雙方的觀點針尖對麥芒,“聾子對話”進行了整整三年。

1986年7月28日,戈爾巴喬夫特意跑到遠東海參崴發表講話,說蘇聯愿意同中國考慮降低邊境地區軍事力量的水平問題,正式宣布蘇聯將從阿富汗撤軍,稱正在討論蘇軍撤出蒙古的問題,還表示同意以主航道中心線劃分兩國界江的原則。這年9月,鄧小平在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邁克·華萊士的采訪時指出:“戈爾巴喬夫在海參崴的講話有點新東西”,但“他的步子邁得并不大?!K聯對中國政策究竟怎么樣,我們還要觀察?!薄叭绻隊柊蛦谭蛟谙刑K間三大障礙……問題上走出扎扎實實的一步,我本人愿意跟他見面?!?/p>

根據鄧小平的指示,中方于1987年2月與蘇方恢復了中斷多年的邊界談判。邊界談判與政治磋商同時進行,二者相輔相成,都是中蘇關系正?;闹匾M成部分。在談判一開始,蘇方就爽快地贊同中方提出的劃界主張。緊接著,蘇方又同意中方的建議:成立一個聯合劃界專家工作組,在地圖上一公里一公里地劃定邊界線走向。

“結束過去,開辟未來”

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兩國外長于1988年12月初和1989年2月初進行互訪,為鄧小平與戈爾巴喬夫的會見作準備。

在兩國外長的互訪中,有兩件事特別值得一提。一件事是1988年12月2日,戈爾巴喬夫在莫斯科會見錢其琛外長時主動表示,對蘇中之間過去發生的一些事情,蘇方“也有過錯”。這是自中蘇關系惡化以來,蘇聯最高領導人第一次正式向中方承認自己有過錯。第二件事是1989年2月4日,鄧小平在上海會見蘇聯外長謝瓦爾德納澤時,說出了已經成為“世紀經典”的八個大字——“結束過去,開辟未來”。

1989年5月15日,戈爾巴喬夫開始對中國進行為期4天的正式訪問。面對俄中關系三四百年的風風雨雨和蘇中關系三四十年的恩恩怨怨,戈爾巴喬夫講了三層意思:一、對俄中、蘇中關系中某些問題的成因,蘇方有自己的看法。二、對兩國間在不太久遠的過去所產生的某些問題,蘇方“也感到有一定過錯和責任”。三、同意過去的問題就講到此為止。

就這樣,在鄧小平的不懈推動下,經過10年艱辛努力,在改革開放10年后,我們終于贏得了一個有尊嚴、真正平等的中蘇關系。

有人曾把中蘇關系正?;倪M程比作鄧小平與蘇聯最高領導的“長期對弈”,并指出這是一人對四人,即鄧小平為一方,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和戈爾巴喬夫四人為另一方,進行“不對稱對弈”。結果這盤棋鄧小平終于贏了。

(摘自《黨史文苑》)endprint

猜你喜歡
中蘇關系蘇方列日涅夫
1956年赴蘇接收中共檔案
解放戰爭時期中蘇關系演變原因分析
20世紀以來蘇聯西北援華物資通道研究綜述
抗日戰爭時期中蘇關系的歷史走向
駁“經濟問題政治化”
勃列日涅夫執政初期對華和解政策探析
勃列日涅夫時期政治體制倒退及其嚴重后果
冷戰時期中蘇外交秘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