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襯托”與“對比”的區別及其教學

2017-11-30 08:13霍靜彥
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 2017年10期
關鍵詞:襯托修辭對比

霍靜彥

[摘 要]“襯托”與“對比”的區別,歷來是中學修辭教學中的一個難點。教師應以詞語、句子、段落、情節、結構等方面的例子,深入淺出地博引和論證,使學生了解“襯托”與“對比”兩者的區別和特點,使之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盡量避免出現修辭上的錯句迭出、情景錯位和傷文害意,提高辨析和運用修辭的能力。

[關鍵詞]語文;修辭;教學;對比;襯托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28001602

“襯托”與“對比”的區別,歷來是中學修辭教學中的一個難點。之所以說是難點,是因為其“貌合神離”,許多學生被其外表所惑,往往對兩者混淆不清,因而在作文中不加理解地去造句行文,錯句迭出,情景錯位,傷文害意。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分析具體的例子,來讓學生掌握這兩種修辭手法的區別。

一、分析何謂“襯托”

為說明何為“襯托”,可先來看《詩經》中的一句名詩:“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背踝x此詩,似覺平淡寡味,但多讀幾遍之后,便能感受到一種蕩氣回腸的凄愴之情。

首先,按情理來說,在古代的征戰中,征人出征的時候應是“哀”,而詩人卻匠心獨運地在詩中用“楊柳依依”的“樂”景去描寫;征人回家的時候應是“樂”,而詩人卻用“雨雪霏霏”的“哀”景去描寫。這樣以“樂”景去反襯“哀”情,以“哀”景去反襯“樂”情,兩者相反相成,收到了哀樂倍增的氛圍效果。

其次,從情景來看,“昔”“往”之時,依依楊柳,風景如畫;“今”“來”之時,霏霏雨雪,天昏地愁。詩人在此含情于筆,寓情于景,借景生情。他不是用“樂”景去寫昔日的“哀”情,也不是用“哀”景去寫今日的“樂”趣,而是運筆獨到,用往日征人出征時故鄉的風景如畫去陪襯今日征人歸途中的凄涼景色,兩相映襯,突出了今日的凄愴悲哀,收到了情傷于景、情景交融、催人淚下的藝術效果。該詩為何會產生這樣好的藝術效果呢?究其原因,在于詩人在詩中巧妙運用了以甲事物陪襯乙事物的修辭表現手法,這種表現手法,在修辭中就叫作“襯托”,又叫“映襯”。

二、分析“對比”手法在文學作品中的巧妙運用

在文學作品的描寫中,若巧妙運用修辭中的“對比”手法來描寫人物,能讓真、善、美與假、惡、丑形成鮮明對照,使作品收到既突出事物本質,又表達出鮮明愛增感情的藝術效果。

例如魯迅在其小說《祝?!分?,對悲劇人物祥林嫂的四次肖像描寫,就是在情節結構的布局中,巧妙地運用了“對比”這種修辭中的表現手法,層層遞進,首尾呼應,對人物進行了入木三分的刻畫。作者在運筆潑墨之中,抓住了祥林嫂前后四個階段的不同肖像特點,落筆輕重有別,寄情濃淡相宜,不但對祥林嫂作了入木三分的準確描寫,使之形成鮮明的對比,而且深刻而細膩地表現出了祥林嫂悲劇演變的全過程。

一是在祥林嫂第一次到魯四老爺家時,作者輕筆素墨地描寫了她的鮮明特征:“臉色青黃,但兩頰卻還是紅的?!边@種略帶痛楚的“柔筆”描寫,含蓄地表明了她雖然生活困苦艱難,心境不佳,但仍有青春活力。

二是在祥林嫂重來魯家做工時,作者輕筆淡墨地勾勒出其外表變化:“臉色青黃,只是兩頰上已經消失了血色,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這種“痛氣回腸”的“傷筆”描寫,不但充分顯示出祥林嫂再嫁再寡的心靈創傷,而且把她終日以淚洗面和悲痛憔悴的外表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

三是在祥林嫂捐過門檻后仍遭到污辱與呵斥時,作者輕筆重墨地描寫出她的神態變化。作者筆下的祥林嫂,此時已是“臉色同時變作灰黑,只是失神地站著”,“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連精神也更不濟了”。這種揪人心肺的“痛筆”描寫,使讀者透過她的臉色變化和精神狀態,看出她的希望和幻想此時已經徹底破滅了。封建勢力的摧殘和迫害,已把她逼到死亡的邊緣。哀告無門的處境,已使她由內心的恐懼,發展到外表神態的木然,變成了“一個木偶人”。

四是在祥林嫂已處于流浪街頭行乞的悲慘境地時,作者最后以力透紙背的悲痛筆觸,飽蘸著悲憤的感情,重筆濃墨地把一個“面目全非”的祥林嫂展現在讀者的面前:“臉上瘦削不堪,黃中帶黑,而且消盡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边@種催人淚下的“絕筆”描寫,使讀者心碎地看到了一個令人目不忍睹的“祥林嫂”。這時的祥林嫂,已不是先前那個“臉色青黃,但兩頰卻還是紅的”的祥林嫂了。悲慘的歲月劫難,黑暗的社會折磨,已把她變成了一個面目全非、頭發全白的“活物”了。此時此刻的祥林嫂,與前幾次相比,其外貌已發生了驚人的質的變化。她的衰老,不僅表現為血肉枯干,而且也表現在精神上好像完全失去了感知,幾乎成了一具空有軀體的僵尸。

從上述淺析可見,作者在作品中,正是運用了修辭中的“對比”手法,通過這四次匠心獨運的肖像前后變化對比描寫,融自己的愛憎感情于筆端,一層一層地展示了祥林嫂的悲慘命運。這種不驚風雨而泣鬼神的對比描寫手法,不但把人寫“活”了,把社會環境寫“絕”了,而且也把作品中猛烈抨擊封建社會吃人本質的主題思想寫“化”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藝術效果。

三、明確“襯托”與“對比”在運用上的不同特點

“襯托”有主次之分,陪襯的事物是說明被陪襯事物的,也是用來突出被陪襯事物的,通過陪襯可使主體更分明、更突出。就構成數量來說,“襯托”必定是描寫兩個事物的。例如在“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別父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弟良將怯如雞?!币痪渲?,每個分句均有兩個事物,其中有一個是主要的,另一個是次要的。如在“舉秀才,不知書”中,“舉秀才”是主要的,“不知書”是次要的,而且可以發現,“不知書”正是從反面去襯托“舉秀才”的。舉了秀才卻不知書,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科舉的腐敗和黑暗;名為孝廉,可并不孝,別父而居,把父親冷落拋開;有些官吏說得好聽,寒素清白,實際上卻污濁如泥;高貴門第的所謂良將,卻膽怯如雞??梢?,這幾句均是用反襯的手法來揭露封建官場的黑暗腐朽的。

而“對比”是表明對立現象的,兩種對立的事物(兩個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并無主次之分,而是互相依存。通過對比,把所要表達的意思突顯出來,形成鮮明的比較和反差,使好壞分明,相得益彰。例如,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把充滿敬意的紅花獻給紅梅樹下就義的烈士,雪山草地長征的英雄,南泥灣中開荒的好漢,太行山下參軍的兒郎,沂蒙山區支前的模范……;而把仇恨的子彈射向石頭城里的魔鬼,蹂躪中華的倭賊,三月租界的蛆蟲和從狗洞里爬出的幽靈?!币痪渲?,兩個方面(事物)沒有主次之分,而是具有互相依存的關系。通過這兩個方面的對比,生動地描寫了“我們”愛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和鮮明的階級立場。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薄爸扉T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薄皺M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钡纫恍┓从硲n國憂民情懷、階級生活反差、個人愛憎感情內容的經典詩句,在修辭上均屬于“對比”一類。

在中學的修辭教學中,只有運用詞語、句子、段落、情節、結構等方面的例子,深入淺出地博引和論證,明晰“襯托”與“對比”兩者的區別和特點,透視其“貌合神離”的內涵本質,才能有效地把學生從知識的誤區中引導出來,使之在今后的造句行文中能做到理解含義、區分特點、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盡量避免出現修辭上的錯句迭出、情景錯位和傷文害意,提高辨析和運用修辭的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歡
襯托修辭對比
早春
學會襯托
場面描寫“六襯托”
寫作的藝術表現手法:襯托
可口可樂廣告語修辭應用及其漢譯分析
李白詩歌修辭與英譯賞析
中日兩國膠囊旅館業的發展對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馬洛與陶淵明田園詩的對比
英國電影中“憤青”與“暴青”對比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