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德育的路徑探究

2017-11-30 13:28李保誠
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 2017年10期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

李保誠

[摘 要]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一的學科,它具有相當強的德育功能。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應全面認識生命德育的重要作用,將生命德育的相關理念滲透到語文教學的實踐中。語文教學要以教材探究為主陣地,以寫作教學為突破口,以實踐活動為創新點,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生命德育。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生命德育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28002102

語文是高中現有學科中最注重師生情感雙邊交流和互動的一門學科,它在學生情感熏陶、心性培養、人格錘煉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僧斀裆鐣?,教育的功利性已經造成語文教學更多地沉溺于應試教育中,知識的講解和積累、考點的強化和訓練等基乎成為語文教學的全部,語文教學逐漸失去了如情感啟發、精神激勵、人格錘煉等語文學科本該發揮的教育職能,在正是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我們的語文教學卻有意或無意地選擇了缺席。

針對上述現狀,我們需要把生命德育切實融入語文教學中,進一步明確學生人格發展目標,強化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人文性因素,真正做到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德育?筆者將從以下三個角度進行探究。

一、以教材探究為滲透生命德育的主陣地

語文教師要在“授業”的基礎上以教材研讀探究為主陣地滲透生命德育,真正發揮語文“傳道”的功能。語文教材中的文學作品,無論是故事情節、人物形象、環境描寫,還是邏輯推理,都是作者思想與精神的外化。這就要求我們注意利用教材有針對性地抓住學生的思想動態,重視對教材中文化底蘊和人生要旨的挖掘,建立起聯系文本和學生的情感紐帶,對學生進行人生觀、世界觀、是非觀的教育,培養其健康的心理,給學生以熏陶、感化,最終促進對學生人格的培養。

如學習《記念劉和珍君》時,我將搜索到的材料加以篩選整理,印發給學生,作為他們的課外自學資料,以輔助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為學生學習這篇文章做好情感的前期醞釀與鋪墊。課堂上讓學生緊扣文本,在欣賞魯迅文字獨特魅力的基礎上,充分感受熱血志士強烈的愛國情懷。學生們圍繞著課文中劉和珍等革命進步青年的英勇行為等方面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和發言。通過教材研讀探究,使他們受到愛國主義的感染,進而激發他們的民族自尊心和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又如讓學生從《我與地壇》中感受世間偉大的母愛,汲取“即使面對人生的困境也要努力奮起抗爭”的精神力量;讓學生感悟《陳情表》里讓人感動落淚的拳拳孝心,增強孝敬父母的意識;讓學生感動于《祭十二郎文》中真摯濃厚的友情,告誡學生要珍惜現時擁有的一切;讓學生在《邊城》中陶醉于迷人的自然,感受人性中那永恒的純美……

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生命力,或有獨具一格的藝術表現形式,或有發人深思的為人處世法則,或有鼓舞人心的生命成長感悟,或有引人入勝的民族文化內涵……這些無疑就是我們滲透生命德育的最佳切入點。

二、以寫作教學為滲透生命德育的突破口

在日常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們要把寫作教學作為滲透生命德育的重要突破口,引導學生珍愛生命,關注當下,熱愛生活,流露真情。

在進行作文訓練時,可選擇最新的或敏感的話題,選擇那些學生在情感上可能產生共鳴、頭腦中可能產生深思的話題。如本學期我布置了作文《我的心在等待》《他們》《耕耘心田》《責任》等,就是希望學生在紛繁蕪雜的、多元意識交織碰撞的現代社會中認清自己,把握形勢,關注周圍,尊重差異,聚焦夢想,積極進取,勇于擔當,提升自身價值。學生在寫作中滲透著強烈的思想感情和主觀傾向,如“在心靈種下,種下一顆熱忱的種子。在人生這場表演中你的出場,是帶有目的的,你要終其一生,來完成這場使命。你需要的是投入這場使命中,用盡全身力氣。也許你已分心過,也許你已懈怠過,終究,你還會再次回來”……學生在從分析題目、仔細思考、認真挖掘、選擇材料到構思寫作的過程中完成了對自己的一次精神檢閱和洗禮。

選擇適當的時機讓學生進行隨筆寫作。比如在給全班學生播放勵志視頻《死亡爬行》時,從學生凝神專注的神情中我發現學生已然被視頻中人物永不放棄的精神深深感染,我意識到一次教育的良機已悄然降臨。播放結束后我讓學生以隨筆的形式寫下自己心里最想說的話。在學生們的隨筆中,我深刻感受到學生思想上發生的巨大轉變,“永不放棄”成為全體學生的座右銘。生命德育悄然滲入學生心間,并逐漸實現它最好的教育效果。

只要是學生的優秀作品,我都會整理并在全班進行展讀,讓全班同學一起經歷靈魂的旅行。語文教學應以寫作教學為滲透生命德育的重要突破口,讓寫作真正成為一場心靈的旅行,一場思維的盛筵,一場生命的舞蹈!

三、以實踐活動為滲透生命德育的創新點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到,“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創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我們要以語文實踐活動的開展促進生命德育滲透方式的創新,如積極開展詩歌朗誦比賽、主題辯論賽、討論分析會、辯論賽、課本劇表演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學生們親身參與實踐,生命德育的內容會更加迅速更加直接地深入學生的內心,從而使學生在思想上和靈魂深處得到凈化和洗禮。

我們舉行班級和年級詩歌朗誦比賽,讓學生沉浸在博大精深的古今中外詩詞的海洋中,陶醉于人類文明或高雅或樸素的氛圍里。部分學生甚至朗誦原創詩歌,更添了幾分韻味和不俗。我們舉行課本劇表演,讓學生設身處地地關照角色,關注人物命運,用表演詮釋自己的體會和理解,深刻體會人世間的真善美和假惡丑。在教學《裝在套子里的人》《林黛玉進賈府》和《老人與?!啡n文的過程中,我都采取了辯論和討論的形式:《裝在套子里的人》以“是什么套住了別里科夫”為主題,《林黛玉進賈府》以“你心目中的王熙鳳、賈寶玉和林黛玉”為主題,《老人與?!芬浴坝矟h精神的內涵”為主題。辯論和討論的形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全體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大家唇槍舌劍,發言精彩紛呈。學生在激烈的辯論和討論中紛紛把視角深入到了“如何看待‘新與舊”“人要不要有虛榮心”“如何對待生命”等方面。這種思維碰撞的過程無聲地滲透了生命德育,影響著每一個學生的思考與選擇。

此外,開展社會調查、獨立撰寫小論文、召開讀書交流會等也是我們的學生日常語文學習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語文具有強烈、濃郁的人文和文化色彩,它肩負著塑造學生心靈、培養學生素質、傳承民族文化等重要的使命,面對這些使命,語文教學任重而道遠?!敖逃钠瘘c在于個性,終點在于德性”,我們要以教育家赫爾巴特的這一教育思想為方向,切實地將生命德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健康的個性、良好的品質和崇高的人格。

[ 參 考 文 獻 ]

赫爾巴特.赫爾巴特文集[M].李其龍,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endprint

猜你喜歡
高中語文教學
高中文言文實詞教學研究
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高中政治課中的分層導學探討
理順高中政治課堂問題教學流程研究
高中學?!叭乃仞B特色德育”實施策略研究
高年級古詩詞教學藝術之我見
精心設計:培養語文興趣的土壤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