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北民歌的地方風格與藝術特征

2017-11-30 22:45王瑜君
藝術評鑒 2017年20期
關鍵詞:陜北民歌旋律

王瑜君

摘要:陜北地區由于其具有獨特的地理優勢與人文環境,在經過長時間發展后,逐漸形成了特色鮮明的陜北民歌,具有清新、淳樸的風格,充分體現了陜北民歌的巨大魅力。本文圍繞陜北民歌的悠久歷史、陜北民歌的地方風格、陜北民歌的藝術特征三個方面展開討論,詳細分析了陜北民歌的形成歷史與獨特風格,進而保證陜北民歌的廣泛傳播。

關鍵詞:陜北民歌 地方風格 藝術特征

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20-0063-02

陜北民歌已經受到大多數人的歡迎,在不斷的發展中,逐漸融入了陜北地區的民風民俗,并形成了一項獨特的藝術形式,對我國藝術領域的發展有重要作用。為了加強對陜北民歌的地方風格以及藝術特征的了解,應該從陜北民歌的形成背景以及發展歷史著手,從陜北民歌中感受陜北地區的文化特點,促進陜北民歌的持續發展。

一、陜北民歌的悠久歷史

陜北民歌經過長時間的發展,逐漸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并作為陜北地區的重要藝術文化財富。陜北民歌的特點在于旋律簡單、曲調悠揚,遠古時期時,陜北巫婆神做法事時便吟唱了旋律簡單的曲調?!秶L》中記錄了不同地區的大量民歌,其中陜北民歌曲調可以追溯至先秦時期的鄉村遺風,經過不斷的演變逐漸發展起來[1]。陜北民歌在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已經經過了民間藝人的不斷豐富,逐漸發展出儀式歌以及社火歌舞等形式,具有鮮明的陜北風格?!蹲呶骺凇贰囤s牲靈》等歌曲屬于陜北民歌的代表作品,實現了廣范圍的傳播,使得陜北民歌被大多數人了解和喜愛。陜北地區溝壑縱橫的地理優勢,為陜北民歌的創作提供了基礎,陜北人民通過高聲放歌來表達自身的氣魄和精神。

另外,陜北民歌在創作過程中,會融入陜北人民的情感與生活經歷,大多數民歌中都體現出陜北人民間憨厚樸實的性格特征,并且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是陜北民歌廣泛流傳的基礎。由于陜北民歌中將充分體現著人民的真實情感,使得群眾在聽到民歌時,會產生親切感和真實感,對于歌曲中表達的人民生活的酸甜苦辣等有切實感受。并且,民歌歌詞中使用的陜北方言,同樣使得陜北民歌具有情感表達自然流暢的特點,在這個基礎上,將促使陜北民歌具有鮮明的地區風格風格和藝術特征,進而實現陜北民歌的不斷發展。

二、陜北民歌的地方風格

陜北民歌具有獨特的地域色彩,并且可看作是陜北地區厚重文化沉積的體現,體現了陜北地區的人文特征以及地理環境。在對陜北民歌進行研究時,可發現民歌的風格多樣,不僅有陜北漢子的豪氣,還有米脂阿婆的圓潤,有包括磅礴大氣或者沉穩安然的藝術風格。陜北民歌在創作過程中,大多融入陜北人民的生活經驗以及以及個人情感,作為人們情緒表達方式的一種,充分體現了陜北地區的人文環境以及地方特色。陜北民歌具有較強的民族特征,主要是以歡快的旋律為主,在主旋律上進行補充,并形成獨特的地區風格。例如,陜北民歌《當紅軍的哥哥回來了》這首曲子,便體現了陜北民歌的主要創作特點,以平緩的主旋律為骨架,使得整首歌曲圓潤動聽、平緩悠揚。

陜北民歌具有的特點之一便是將陜北方言結合在民歌中,將陜北人民的內心復雜情感,通過民歌的形式宣泄出來。陜北方言的運用,使得陜北民歌歌詞口語化,將陜北人民的心理情感直白的描述出來,并且在歌詞中將用到對稱、夸張等手法,使歌詞朗朗上口,在創作好的歌詞上配備獨特的陜北民歌旋律,將完成特色鮮明的陜北民歌。同時陜北民歌歌詞中方言的運用,將促使民歌具有節奏歡快、親切感人的特點,能充分體現出陜北的地方風俗,拉近與陜北人民的距離。陜北民歌在不斷傳播的過程中,經過陜北人民的不斷豐富,在歌詞和旋律上將逐漸實現規范性和完整性。其中七言句式是具有用在陜北民歌中結構形式,例如《哭嫁》這一陜北民歌中歌詞寫到:“正月里來就正月正,大花眼眼就兩盞燈?!边@種七言句式的結構形式,在歌詞中通常會使用襯字這種手法,能使歌詞具有隨意自然的特點,并且旋律性較強。歌詞的創作主要是在陜北人民對話內容上的加工,能有效促進陜北民歌的廣泛傳唱[2]。如在陜北民歌歌詞中寫到:“一對對蝴蝶瞧牡丹,來瞧牡丹”其中的“來瞧牡丹”便是襯句這種手法的運用,在旋律上具有獨特的陜北風格。

另外,漢字在語音上的多樣性,為陜北民歌的創作提供了廣闊空間,并促使其形成鮮明的地方風格。漢字語音多樣性的使用,能充分體現陜北人民的情感,將復雜的心理特征包含在音階中,將有效突破調式上的限制,表達出無限的思想以及情感。陜北方言具有偏重鼻音的特點,通常將歌詞中的“人”讀成“仍”,這種獨特的方言特征,使得陜北民歌具有特殊韻,有利于民歌的廣泛傳播。

三、陜北民歌的藝術特征

陜北民歌的旋律具有粗獷豪放、感情熾熱的特點,并且節奏淳樸明快,體現了陜北民歌的藝術特征。陜北民歌的種類多樣,不僅有抒情的山歌,還有節奏感較強的勞動歌以及流暢的民間小調等,這些不同種類的陜北民歌,使得陜北民歌不斷改進發展,并且能適用于多種場合,具有較好的傳唱性。實際記載的陜北民歌多達2萬多首,這些民歌大部分是陜北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哼唱的小調,并在后人的加工改進中,成為具有陜北地區風格的藝術作品,除了記錄在冊的陜北民歌,流傳在民間的民歌也不在少數。如在陜北人民勞動或者重要節日中,通常會聽到節奏歡快、旋律流暢的陜北民歌,具有較強的氣氛烘托作用,是陜北人民性格特點以及情感的寫照。

陜北民歌不僅具有強烈的地域風格,還包括了多元性特征,主要體現在陜北人民在創造民歌過程中,將對外地流入的小調進行改編,將自身的情感以及歌唱才能等融入在民歌創作,體現了陜北民歌的開放性以及包容性。陜北民歌旋律悠揚,腔調豪壯,大多數民歌是吼出來的,是陜北人民在宣泄心中的悲壯,這種民歌表達方式被陜北人民稱為“攔羊嗓子回牛聲”,將陜北人民的豪壯之情充分體現了出來,并且使得民歌具有其藝術特征,具有較強的辨識度。例如,《艄公謠》中歌詞寫到“日頭烤紅胳膊彎,雨里風里我浪花里鉆”,充分體現了艄公的生活狀態,描述了艄公從小就學會搬水船。通過慷慨激昂的旋律,將艄公的悲壯情緒表現出來,并且艄公在演唱時,通過高亢的嗓音來表達著自已與黃河抗爭的艱難生活經歷,將生活中的辛酸通過民歌這種方式表達出來,是對自身情緒的有效宣泄。陜北民歌的藝術特征還體現在歌詞中疊音的使用,指的是將單音節字重疊,將這種手法運用在民歌中,形成一種具有陜北特色的節奏,使得整首歌曲自然合理,在音階以及音響上形成一種旋律感以及音樂感,將有效增強歌曲的感染力。

單音節字重疊使用屬于陜北民歌不斷發展過程中尋求的一種適合陜北風格的一種表達手法,尤其對于陜北民歌具有的自然隨意這一特點,民歌的創作沒有具體的標準,主要是人民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并在這個基礎上加工為藝術特征鮮明的陜北民歌,通過單音字節的運用,使得人民的情感得以充分表達出,滿足人民對民歌精神層面的需求,并增強了民歌中的音樂美。以《趕牲靈》為例,這首民歌是陜北人民在勞動過程中創作出的,表達的情感淳樸感人,在歌詞中寫到:“你若是我的哥哥,招招那個手;不是我的哥哥,趕你的那個路”,歌詞中運用的單音節字重疊這種手法,抒發了強烈的情感,并形成的具有陜北風格的節奏旋律。

陜北民歌中襯詞、襯字等具有鮮明的地區語言特點,并且方言化唱腔的使用是促使陜北民歌形成其獨特藝術風格的重要因素,形象地反映了陜北地區的民情鄉俗[3]。歌詞中陜北方言的使用,將使得陜北民歌具有其藝術特征,并且體現了濃厚的生活氣息以及地域特征。例如陜北民歌《蘭花花》中,歌詞極大部分由口語化的方言組成,通過直白的描述,將蘭花花的情感充分表達出來。另外,陜北民歌歌詞中通常采用襯詞手法,是對七言句式的補充,使得歌曲更加接近群眾的表達方式,便于傳唱。這種手法的運用,能將歌詞中的不同段落描述成一幅畫面或者一個情境,隨著創作者情感的變化,歌詞內容隨之發生改變,將情感充分表達出??偟膩碚f,陜北民歌是陜北人民重要的精神財富具有其獨特的地方風格與藝術特征,是陜北人民情感表達的主要載體,并能體現出陜北人民生經歷以及生活狀態。陜北民歌在歌詞創作以及節奏編排上,具有獨特的陜北風格,是保證陜北民歌廣泛流傳的重要因素。

四、結語

綜上所述,陜北民歌能體現陜北地區的人文以及地理特點,是陜北人民生活經歷的體現,同時是陜北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風格和地域特征,并且在不斷的發展中更是將陜北的歷史特點融入其中。陜北民歌具有淳樸歡快的節奏,悠揚的旋律以及清新的風格,包含了陜北人民生活的酸甜苦辣,體現了陜北民歌的地方風格和藝術特征。

參考文獻:

[1]馬小紅.陜北民歌的演唱技巧與風格特征[J].音樂時空,2015,(09):54.

[2]徐珊珊.陜北民歌音樂特征研究[D].延邊:延邊大學,2013年.

[3]董海豐.淺談陜北民歌的地方風格與藝術特征[J].新課程(中學),2010,(11):154-155.

猜你喜歡
陜北民歌旋律
明清之際陜北民間信仰與自然災害調查研究
Jay—A Revolutionary Musician
給你的信
畬族民歌:《朋友,請你喝杯酒》
《陜北老人》
7月,盛夏的旋律
穿花衣 唱民歌
大地的旋律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衛
余音裊裊的陜北民歌等二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