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5+2”不再“等于0”

2017-11-30 06:33丁樹一
課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4期
關鍵詞:家校家庭效果

丁樹一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4-0166-01

從事班主任工作很多年,我遇到了“5+2=0”的怪圈:“5”是指學生在一周的五個學習日內在學校接受的正面教育,“2”是學生雙休日回到社會后接觸到的消極、負面影響,“0”指教育效果?!?+2=0”意為學生在學校接受的正面教育與回到社會上所接觸的社會消極、負面影響互相抵消,教育效果為零。

我經常有這樣感觸:每周的周一,是學生們的“收心歸位日”,很多學生還未曽從“快樂周末”過渡到學校生活中來,課堂容易走神、學習有點心不在焉。周二、周三和周四的課程還算是比較正常,但是一到周五就變得急躁,似乎對觸手可及的周末有些迫不及待。周末又是一個痛痛快快的雙休日,然后周一回到學校,我們又要重復周一的“收心歸位日”。我一直在反思:我們的學校教育為什么最終以這樣的方式反饋給我們,為何一周五個工作日我們訓練好的學習方法和作息規律到了周末就全部打亂,以至于每周一都要重新進行培養和訓練。

2016年,我校開展了家校共育系列活動。通過聆聽報告、外出學習以及與家長們零距離交流,我深刻地體會到: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起點和基礎,也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家庭教育是根,不在根上破題,學校教育再用力,也不會有最佳效果。作為一名普通班主任,我也嘗試家校共育模式,初步形成了“三化”家校協同教育模式,一個學期以來,我感覺所帶班級有了明顯改善。

一、溝通多元化

隨著家長與學校教育共識的不斷增多,家長主動與教師交流溝通的熱情更加高漲,加強家長與學校、班主任及任課老師的溝通與交流,已成為家長的普遍要求。為了便家長能夠全面、及時與班主任、任課教師的溝通和交流,每年開學之前,我就建立班級QQ群、微信群,邀請班級的任課教師及全體學生家長參與到群組中。借助網絡平臺,及時將學生在校的表現情況、活動照片、文字、學生作品、家長育子心得、教師教育心得等上傳發表,讓家長更加了解學校,了解孩子。為了讓更多家長掌握科學、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我會借助微信平臺給家長推薦與家庭教育方面有關的公眾號和文章,讓家長也能夠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二、參與常態化

現代教育的發展,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活動的愿望越來越強烈,利用好家長資源,形成教育合力,更好地促進學校工作開展,收到多贏的效果。

每學期,學校都會邀請知名教育專家走進“家長課堂”,提升育人理念。學校聘請知名心理學專家翟召博教授、家庭教育專家馬玉娟老師為學校名譽講師,定期來學校為家長、教師講學。講師們用深入淺出的語言和事例,合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就孩子做家務與學習的關系,孩子玩游戲與家庭的關系,孩子學習的計劃性及合格小學生的標準等幾個方面與家長們進行了培訓交流,建議家長要善言、善行、善念,從自身做起,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除了學校層面的專家授課之外,我們班級都也會有針對性開展班級咨詢研討活動。主要開展了“教子有方”、“百家講壇”及“我惑你解”等主題沙龍活動。各位家長可以將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先進經驗和有效措施與各位家長分享,也可以將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遇到的困惑向其他家長“求助”。眾人獻計獻策,將自己的經驗和做法與大家進行分享,力圖找到高效的家庭教育措施。

三、評優全員化

一直以來,我在反思一個現象:每學期結束都會對學生進行全面考察及綜合表彰,有些同學會獲得“優秀班干部”、“優秀少先隊員”及“優秀素質學生”,而有的同學在未在此列,而是有“一技之長”。于是我與學校申請,給予這部分同學個性表彰。于是每年學期末,我們班級中就會評選出一部分“讀書之星”、“科技之星”、“書寫之星”、“繪畫之星”等同學。得到表彰的這部分同學家長很是興奮,因為他們也會明白了自己的孩子也有某一方面的優勢,學生們為自己的這一榮譽而驕傲。我也會借此機會,讓家長引導他們全面發展,向更優秀的同學學習。

家長是孩子的榜樣,而孩子也是家長的榜樣。這樣的措施進行了一段時間后,我覺得有必要加大對家長的鼓勵力度,讓家長也參與到評選中去,讓家長也像孩子一樣,珍惜榮譽。

我開始制定家長考核項目,鼓勵優秀家長站出來。于是,我們班級開展了“明星家長(家庭)”評選:有“學習型家長”、“讀書型家長”、“奉獻型家長”、“孝心型家長”及“志愿型家長”,同時評選“和諧家庭”、“書香家庭”、“友善家庭”等,為全體家長樹立學習的榜樣。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學校的教學、教育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薄督逃筷P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中也明確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開展家校教育的過程中,我感受到:學校教育離不開社會、家庭的配合,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在這些點滴嘗試之后,家長們也逐漸認識到:只有家校經常聯系,家長和學校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統一思想,教育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校與家長相互溝通、相互聯系,才能保持學校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才能架起一座溝通學校與家庭的連心橋,才能最終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猜你喜歡
家校家庭效果
談如何有效的開展幼兒園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為黨慶生
家校攜手,共促發展
家庭“煮”夫
互動+溝通——基于信息技術的家校溝通新模式
靈動耳環
戀練有詞
模擬百種唇妝效果
尋找最美家庭
尋找最美家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