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氣道護理管理方案在氣管切開術后康復患者中的應用

2017-12-05 13:08李菊姿程樓英齊引娣
醫學信息 2017年23期
關鍵詞:氣管切開術后康復

李菊姿+程樓英+齊引娣

摘要:目的 探討綜合氣道護理管理方案在氣管切開術后康復患者中的應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選擇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我院60例實施氣管切開術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氣道護理,觀察組則采用綜合氣道護理,對比分析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3.30%,低于對照組的66.7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切開氣管時間與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綜合氣道護理管理方案用于氣管切開手術后康復患者中效果顯著,在臨床應用中值得推廣。

關鍵詞:氣管切開;綜合氣道護理管理;術后康復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23-0113-02

呼吸道滯留分泌物、呼吸機能異常及喉源性呼吸困難等是導致患者呼吸困難的重要因素,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危害[1]。目前,臨床上對危及患者呼吸道不暢的搶救常采用氣管切開術,這是搶救患者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同時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出現呼吸道感染的幾率。采用綜合氣道護理方案可促進患者預后的恢復,縮短住院時間,減少并發癥發生率[2]。本研究對我院氣管切開術患者采用綜合氣道護理取得顯著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7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實施氣管切開術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30例。觀察組中男20例,女10例,年齡42~68歲,平均年齡(53.48±9.96)歲;疾病類型:腦梗死12例、腦出血10例、顱腦外傷8例。對照組中男22例,女8例,年齡38~65歲,平均年齡(51.48±9.82)歲;疾病類型:腦梗死13例、腦出血11例、顱腦外傷6例。入選患者及家屬均自愿參與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排除伴有血液系統疾病、嚴重心肺功能障礙、肺部感染、臟器衰竭、惡性腫瘤等嚴重器質性疾病者,臨床資料殘缺者,治療依從性較差。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對比性。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術后常規護理,如保持病房安靜、清潔,限制無關人員進出,給予高能量、高蛋白食物;觀察組則采用綜合氣道護理,措施如下:①對行氣管切開術患者院方應派專業護士,成立專業護理小組,制定綜合氣道護理方案,并對護士進行培訓。②定時拍背:由于患者進行氣管插管,在咳痰時無法順利的將痰液排出,此時需要護士幫助患者拍背、吸痰,根據患者的病情確定吸痰時間表,按時幫助患者吸痰,需注意患者的姿勢,用力均勻拍打患者背部,有利于吸出痰液,整個操作過程要求規范且動作輕柔,每次吸痰時間不得超過16 s。③氧氣霧化吸入:根據患者的病情選擇合適的濕化液及濕化次數,采用5~10 ml蒸餾水稀釋糜蛋白酶4000 U,或者使用氨溴索30 mg作為氧氣霧化濕化液,根據患者痰液的性質調整霧化次數,4~5次/d。④由于患者行氣管切開術,在日常飲食中需注意規范飲食,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對于氣管切口的換藥需4~5次/d,且內套管要按時消毒。⑤嚴密檢測病房溫度及濕度,保持空氣清新。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包括呼吸困難、氣管塌陷、重新置管等;統計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及置管時間,并進行對比。

1.4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20.0對數據進行分析,以(x±s)表示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用n(%)表示計數資料,使用?字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切開置管時間與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氣管切開置管時間與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氣管切開術是搶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手術,也是胸外科醫生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術。應用氧氣霧化濕化氣道,可以有效的控制肺部感染[3]。氣管濕化的目的是在于切管切開后空氣直接進入下呼吸道,導致粘膜出現損傷,引起氣管中分泌物結痂,堵塞呼吸道影響呼吸。研究結果顯示[4],在保證器官中分泌物可以順利引流的同時,要避免分泌物墜入肺部謹防出現感染,此外,選擇合適的濕化液可有效減少患者呼吸道粘膜出血,有利于患者預后的恢復[4-5]。

本研究選取行氣管切開術患者進行綜合氣道護理,通過定時拍背、氧氣霧化吸入等方式,有效改善患者呼吸情況,減輕痛苦。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3.33%顯著低于對照組66.6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綜合氣道護理管理有效減少并發癥發生,降低治療風險;觀察組患者切開置管時間和住院時間比對照組患者的時間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使用綜合護理管理用于氣管切開術中,有助于加快患者恢復,減少治療時間及成本。分析綜合氣道護理管理方案的優勢如下:通過成立專業護理小組,為制定科學化、專業化的護理管理方案提供保障,同時能夠確保氣道護理管理方案的有序開展。定時拍背可幫助患者順利排出痰液,從而避免因咳痰不暢而導致呼吸困難[5-6];氧氣霧化吸入通過將液體粉碎成2~4 μm的小霧滴,隨氧氣達到氣道深部,可充分濕化氣道,進而補充氣道持續丟失的水分[7]。此外,霧量可根據患者氣道實際濕化程度進行調節,由于吸入的霧氣僅對患者呼吸道產生輕微的刺激,故患者依從性較佳。

綜上所述,采用綜合氣道護理管理可以有效的幫助氣管切開術患者術后快速康復,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亓娟.加強護理管理對氣管切開術后呼吸道的護理效果探討[J].醫學美學美容,2015,24(6):47.

[2]劉曉穎,明亞燃,周文華,等.機械通氣脫機患者兩種氣道濕化聯合供養方法的效果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08):1004-1006.

[3]魏征,吳佳銘,葉文成,等.ICU護士氣道管理現狀及循證實踐態度調查[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05):563-566.

[4]馮婷.氣管切開氣道管理的護理進展[J].華夏醫學,2015,28(02):153-157.

[5]周艷玲.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呼吸道護理[J].中國校醫,2014,28(09):711-712.

[6]袁琴芳,鄭潔,孫丹,等.氣道管理小組在氣道護理質量管理中的作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13):1195-1196.

[7]陳相兵,方激揚,洪海.顱腦創傷患者氣管切開術后下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04):802-804.endprint

猜你喜歡
氣管切開術后康復
氣道護理在腦外科氣管切開中的應用效果
氣管切開致皮下氣腫的搶救配合
心理干預護理對直腸癌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
重癥腦損傷患者氣管切開后胃管置入法的比較及護理
圍術期全期護理對肛腸外科患者術后康復及自護能力的影響觀察
心理干預護理對直腸癌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
護理干預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術后康復的影響分析
顱腦外傷行氣管切開術后胃腸外營養護理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