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灸出健康來

2017-12-06 05:44黃蓓
中醫健康養生 2017年12期
關鍵詞:劉穎關元穴施灸

本刊記者/黃蓓

采訪專家/劉穎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主任醫師 教授

灸出健康來

本刊記者/黃蓓

采訪專家/劉穎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主任醫師 教授

劉穎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科普巡講團巡講專家,擅長針灸治療各科疾病及養生保健。

灸法用于防病保健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以灸法增強體質、預防衰老、延年益壽的方法,被稱為保健灸。

保健灸主要是針對沒有明確疾病,但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群,通過施灸,為他們調理臟腑,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和抗衰老能力。這種未病而先施灸,古代稱之為“逆灸”。

宋代醫家竇材所著的《扁鵲心書》對保健灸法推崇備至,認為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尤其60歲以后,要每年灸關元300壯,可以使人長生不老,并明確指出“人于無病時,常灸關元穴、氣海穴、中脘穴……雖未得長生,亦可保全百余年壽矣?!?/p>

哪些人可以做保健灸呢?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有些人怕風、怕冷,四肢冰涼,穿衣服總是跟別人差一個季節;夏日炎炎的季節,房間中不能吹風扇,更不能開空調;還有些人精力衰退、身體衰弱、腰膝酸軟、常常伴有胃腸或泌尿生殖等方面的問題。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這些問題更為突出。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針灸科主任醫師劉穎告訴記者,以上這些人,尤其是老年人可以進行保健灸,有助于陰陽平衡,抗衰老,延壽命。

竇材說:“余五十時,常灸關元穴百余壯,......漸至身體輕健,羨進飲食......每年常如此灸,遂得老年康健”?!额惤泩D翼》也記載隔鹽灸神闕穴,“若灸至三五百壯,不惟愈疾,亦且延年”?,F代醫學研究也多有論證,一項關于艾灸對老年患者抗衰老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保健灸可以改善衰老癥狀,且可能通過調節免疫化學指標達到抗衰老的作用。

保健灸雖有驅寒通絡、補氣補陽、健脾補胃等功效,但劉穎提醒,不是所有亞健康人群都適宜進行保健灸的,使用保健灸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前提,就是身體有虛損且體內沒有熱。寒邪內侵或氣虛陽虛之人用之能散寒溫陽,祛病強身,如果火熱亢盛或陰虛火旺之人用之則如火上澆油,添病損體。(編注:此處與前文蔡圣朝醫師提到的改進艾灸方法對一些特定虛熱病人進行艾灸并無矛盾,本文中提到的為普通灸法,虛熱病人如需艾灸需咨詢專業中醫師。)

劉穎建議,如果想自己在家艾灸,一定要經過醫生辨證和指導,切不可盲目為自己施灸。

養護陽氣灸關元穴

“保健灸法選穴具有相對特異性,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穴、氣海穴、關元穴、膏肓穴等穴位。關元穴是臨床中最常用的保健穴位之一?!眲⒎f說。

關元穴又稱丹田,是人體陽氣匯聚的地方,陽氣充足則人體強壯,陽氣虛衰則疾病纏身,如果病情嚴重還會出現陽氣暴脫,陰陽離絕,生命即將消亡。

關于灸關元穴,還有個有趣的故事。

《扁鵲心書》中記錄了這樣一則故事:宋高宗紹興年間,有一個叫王超的水寇,曾遇到一位世外高人,傳授給他一種保健養生、延年益壽的方法。王超用這種方法保養,年過九十還精神飽滿,肌膚腴潤,且淫穢放蕩。被抓住問斬前,監斬官問他:“你有神奇的妖術,是不是?” 王超說:“其實也沒有什么,只不過是火力足而已。每年夏秋之交(小暑至立秋),我就艾灸關元穴一千壯,久而久之,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熱,幾日不吃飯也不覺得餓,肚臍下總是像有一團火燒著那樣溫暖?!?/p>

王超被處死后,行刑官命人將他說的腹暖之處剖開,只見一塊非肉非骨的組織,像石頭一樣,這應該就是長期施灸用艾火灸出來的。按照現代醫學的解釋,這應該是王超采用關元穴瘢痕灸后,下腹部結締組織形成的瘢痕。

至于艾灸關元穴為什么能夠有如此神奇的保健作用,竇材解釋道:“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氣壯則人強,真氣虛則人病,真氣脫則人死?!毙∧c是消化吸收營養的重要器官,關元穴是小腸之氣匯聚在腹部的募穴,針灸關元穴可以增強小腸吸收營養精微的功能,充養人體,少生病患。

在臨床,劉穎用此穴治療后,很多病人都說,雙腿有力量了,走路輕快,而且精神狀態明顯改善。這充分體現竇材的“真氣壯則人強”的理論。

“養生保健灸關元穴可以在夏秋之交。此時是一年之中護養陽氣的重要時節,因為此時陽氣將盡,陰氣始生,艾灸可以助陽勝寒。秋冬季節是陽氣已衰的時候,陽虛之人在這個時候癥狀會更加明顯,因此在秋冬季節也可艾灸關元穴,補充陽氣以抗秋冬的寒邪。臨床上常用的有關元穴溫和灸、關元穴隔姜灸和關元穴隔附子灸等方法?!眲⒎f補充道。

小貼士

關元穴屬于任脈,與肝、脾、腎三經相交會,即人體先天之本、后天之本的匯合處,艾灸關元穴可以補益真元、固養腎氣、理氣和血、益氣固脫、升陽舉陷、溫經散寒,用以治療虛弱多病、畏寒怕冷、腰膝酸軟、月經不調、遺精陽萎、腹脹腹瀉,尿頻、尿失禁等各種虛損性疾病。所以自古關元穴就是保健強身的要穴。

常見病怎么灸?

劉穎推薦了幾個艾灸穴位治療常見病的方法。

足三里穴

此穴位是足陽明胃經之合穴,有補益脾胃,調和氣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明代楊繼洲在《針灸大成 》中主張用灸法預防中風:“便宜急灸三里、絕骨四處各三壯?!庇终f:“如春交夏時,夏交秋時,俱宜灸,常令二足有灸瘡為妙?!?/p>

溫和灸法:

將艾條點燃后,靠近足三里穴熏烤,艾條距穴位約3厘米,如局部有溫熱舒適感覺,就固定不動,每次灸15分鐘左右,以灸至局部稍有紅暈為度。

三陰交穴

此穴位對與消化不良、腹瀉、小便不利、月經不調、痛經、帶下、心悸、濕疹等有防治作用,可調節肝、脾、腎三臟,增強和維持人體的性腺功能。

溫和灸法:

左手持艾條灸左側三陰交穴,右手持另一艾條灸右側三陰交穴,每次每穴灸10分鐘~20分鐘。

風門穴

此穴位亦稱熱府,是督脈與足太陽經之會穴,主一切風癥,有宣肺解表、通絡祛風、調理氣機的作用。對預防感冒、咳嗽和哮喘有較好的效果,每次用艾條灸10分鐘~20分鐘。臨床上,一般會對風門穴進行溫和灸,灸至局部溫熱舒適,皮膚潮紅為度。

常見的家庭艾灸器具

除溫和灸外,常用的艾灸方法還有隔鹽灸、溫針灸、灸盒灸等。

臨床上,劉穎會根據癥狀加配其它腧穴。

脾虛濕氣重的病人,配陰陵泉穴、三陰交穴;

脾胃失調配中脘穴、下脘穴、脾俞穴、胃俞穴;

腹瀉配天樞穴、大腸俞穴、小腸俞穴;

痛經配氣海穴、關元穴、歸來穴;

腰痛畏寒配腎俞穴、大腸俞穴;

五更泄配太溪穴、足三里穴;

尿頻、尿失禁配復溜穴、陰陵泉穴;

頸椎病可以灸頸后部兩側的肌肉。

若癥狀復雜,劉穎會辨證配合毫針刺法。

臨床中經常有失眠的病人要求進行保健灸,其實,失眠的病人應慎用保健灸。有些失眠病人心火肝火都很旺,如果再灸,反而會加重病情。

艾灸時間和頻次是因人而異的。劉穎臨床通常會根據寒邪或虛損程度為病人施灸15分鐘~30分鐘,每周2次~3次。

艾灸如用來治病,四季均可施灸;如果用來養生保健,夏秋之交最佳。

施灸的同時也要謹防燙傷,孕婦的下腹部和腰骶部禁灸,兒童慎灸。另外,還要注意控制灸量。

猜你喜歡
劉穎關元穴施灸
一個睡前養心小妙招
記憶早點
中暑
艾灸神闕、關元穴聯合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療效
陳璐琦、劉穎作品
養身祛病的特效保健穴位——關元穴
A Brief Analysis of Stereotyping in the Movie Crash
A Brief Analysis of Stereotyping in the Movie Crash
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應
艾灸的煙氣對人有害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