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遠山區村法律顧問制度提升路徑研究

2017-12-07 16:55祝燕
法制與社會 2017年33期
關鍵詞:法律顧問山村

摘 要 隨著社會發展,當傳統的人文倫理為主的農村熟人社會,一步步向現代理性社會轉型,以前的思維方式已變成過時,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利益已經成為共同的價值追求。以前的鄉紳、村長、族長、家長等調解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當前農村社會發展的法律,越來越多的農村村民期待著用法律來作為維護穩定的手段。村法律顧問制度就應運而生。

關鍵詞 山村 法律顧問 制度提升

作者簡介:祝燕,浙江省江山市委黨校。

中圖分類號:D92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1.260

一、村法律顧問

村法律顧問的概念是從企業法律顧問、政府法律顧問處提煉引申出來的,是為村里提供有償或無償的法律咨詢、法治宣傳教育、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務的律師或法律工作志愿者的統稱。

村法律顧問制度與政府法律顧問制度雖然都是提供法律咨詢、宣傳和服務的,但是兩者差異很大。首先是兩者的服務對象不同,政府法律顧問服務的是政府各個部門,而村法律顧問服務的是村組織和村民;其次是兩者的職責范圍不同,政府法律顧問為政府的決策、規范性文件、合同等進行合法性審查,處理各類民事糾紛、經濟糾紛、行政糾紛等,還涉及到有關上訪等法律咨詢、服務等工作,而村法律顧問制主要是對村規民約及其他規定進行審核,引導村委員依法管理,為村級換屆選舉、簽訂經濟合同等提供法律參考意見,同時還要做好法制宣傳、解答群眾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最后是兩個的主管部門不同,政府法律顧問有專門的部門負責,政府法制辦或者其他部門的專門機構等,而村法律顧問有司法部門進行管理的。

二、J市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制度調研分析

(一)調研情況

2010年10月,浙江省司法廳制定下發了《關于推進全省鄉村法律顧問工作的意見》,計劃將經過5年的努力,有計劃、分層次地在全省建立鄉村法律顧問制定。截止2017年,江山市司法局制定了《J市農村法律顧問工作流程》、《J市農村法律顧問工作檢查考核辦法》、《村(社區)法律顧問省級經費使用管理實施辦法》等,進一步完善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制度。目前,J市292個村和13個社區,已經實現法律顧問全覆蓋,實現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全市9家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58人,實習律師5人,法律服務所4家,法律工作者22人,全部擔任村(社區)法律顧問,與村里簽訂《聘請村委會法律顧問合同》,除解答簡單的法律咨詢和承辦任職村的訴訟或非訴訟代理業務外,每年指導、協助任職村開展相關工作不少于4次,其中到村里開展工作不少于2次。

(二)偏遠山區村法律顧問制度存在的問題

村法律顧問制度在具體實踐中,遇到了一些阻力,而在偏遠山區村,遇到的困難就更多了:

工作重視不到位。偏遠山區山場林地等資源利用比較困難,土地流轉度低,涉及經濟合同等事項比較少,故對法律顧問不上心。

工作經費不足。一村一法律顧問制度,在J市屬于公益性質的,由司法局負責,一年給予一定的補助,但是目前全市300多個村和社區,上級一共劃撥22萬元,每個村一年還不到800元,對于偏遠山區村來說,法律顧問駐村入戶開車的油費都不夠抵充。

法制氛圍不夠濃厚。在傳統的農村社會理念中,禮儀和道德約束是主要的行為標準,只有刑事之類的事情才能涉及到法的范疇,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稍微淡薄。

工作流于形式。因為涉法事務不多、農村地理位置偏僻、鄉村法制氛圍不夠等等原因,偏遠山區村農村法律顧問工作往往流于形式。

三、偏遠山區村法律顧問制度提升路徑的建議

第一個方面,要推進偏遠山區村法律顧問制定,必須把握的幾個原則:

首先,要因地制宜。因地制宜講的是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提升村法律顧問制,要有針對性,根據不同地方的具體情況和法律服務資源的不同,有重點分階段逐步推動工作。

其次,要制度化。制度化有助于整個社會秩序的和諧與安定,有助于規范人的內心想法和協調人的外在行為。村法律顧問效果好不好,要看制度的作用發揮的好不好。建立村法律顧問制度化,能確保顧問制持續進行,而非朝令夕改,能讓顧問們將此事當成一項工作來進行,而非臨時性事物來處理。

最后,要內外結合。矛盾作為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外因是事物發展的必要條件,而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村法律顧問制,制度本身要不斷完善,才能適應不斷發展的農村社會需要,制度外的環境也需要不斷改進,不斷增強村民學法用法的氛圍,才能更好的發揮法律顧問的作用。

第二個方面,提升偏遠山區村法律顧問制度路徑的建議。

(一)健全運行機制

制度是一種靜態的規范性文件,而機制是一整套的工作流程,是一個運動的過程。建立了制度不意味著機制就完善,機制完善則意味著制度起了作用。村法律顧問制度要發揮實效,就要健全運行機制。

1.明確分工合作機制。村法律顧問工作并非一個律師或法律服務者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多方聯動,各部門單位做好溝通協調,各司其職。以浙江省村法律顧問制的運行方式,司法行政部門要對村法律顧問工作做好總體部署和協調指導,對律師和法律服務者的指派等進行全方位的調控;鄉鎮人民政府要對轄區內的法律顧問工作做好開展和實施的安排,對各村的具體情況進行梳理和調配,要明確專人負責,提供具體業務上的對接;各村作為法律顧問最終的落實地,書記主任要重視法律顧問工作,作為第一責任人,同時要有專門負責顧問事物的聯系員,與本村顧問共同做好法律咨詢、普法宣傳、法制講座等工作,對于村級和村民出現的矛盾和糾紛,及時與顧問做好溝通,共同處理好工作。律師事務所和法律服務所,要根據安排,選派適合的律師或法律服務者去擔任村顧問,監督指導村里各項法律宣傳工作,做好法律服務和援助工作,及時糾正村里存在的違反法律規定的協議或合同或村規民約。endprint

2.完善工作制度。無規矩不成方圓,完整的制度能讓工作事倍功半??h市級司法行政部門應該完善村法律顧問工作、管理制度。應當建立法律顧問什么時間入村為村里提供咨詢和幫助服務的工作聯系制度;根據群眾和村級需要,多長時間開展一次各種形式的法律宣傳咨詢活動的法律宣傳制度;法律顧問以年還是季度或者月份的頻率向司法局以書面還是口頭匯報的形式做報告,并且如果在工作中出現重大問題無法做出抉擇的向上級報告的工作匯報制度;村法律顧問只能在委托方授權的范圍內進行活動,不得參與、干預與執行職務無關或未經委托的其他事物,不得泄露聘請方要求保密的職業道德制度;村法律顧問在日常工作做好記錄、歸納、拍照等檔案管理制度;法律顧問如何在村級里對村規民約、合同進行法律審查的集體討論制度;以及律師或法律服務者因為私人或其他原因不能繼續擔任該村顧問的更換調整制度。

3.健全考核機制。村法律顧問制度同樣需要健全考核機制。上級人民政府要對下級人民政府進行考核,將一村一法律顧問制度落實情況作為依法行政考核、目標考核和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司法行政部門要對下級司法行政部門進行考核,檢查其對村法律顧問工作的監督、指導是否齊全;縣市級司法局要將鄉鎮健全一村一法律顧問工作作為年終考核的重要內容,鄉鎮要對村進行考核,層層考核。村級、鄉鎮、縣市司法行政部門要對作為法律顧問的律師或法律服務者進行考核,檢查每年的工作情況,縣市司法局還要對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機構進行相關法律顧問工作的考核??己说膬热菀涍^詳細的分析、考核的方式要進行仔細的確認、考核過程要公開公正、考核結果要與獎優罰劣息息相關。年終可以進行總結評比,做到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查找不足、表彰先進、鞭策落后。對于嚴重不認真履行職責的,要取消顧問資格,進行嚴肅處理并追究相關責任。

4.嚴格落實經費。根據《律師法》和《律師執業管理辦法》規定:律師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縣級司法行政部門對執業律師有日常監督、掌握考核的職責。應該加快步伐,落實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法律顧問經費制度,出臺相應的經費管理辦法,由省、市、縣三級財政共同承擔,將經費納入各級財政年度預算。同時,要確保經費專項專用,不能用于其他政府購買服務。

(二)優化隊伍建設

1.健全人才引進和遴選制度。凡是登記在冊的律師和法律服務者都是法律顧問的人選,根據鄉鎮村與律師事務所和律師的雙向互動原則,以就近服務和公益指派相結合為準則,各村選擇適合本村情況的律師或法律服務者作為村法律顧問。

2.加大培訓力度。有人不夠,還需要有才。建立健全培訓機制,加強對法律顧問進行培訓,提高隊伍的素質。一個人要成為律師,需要通過國家司法考試,要在律師事務所實習一年,才能取得律師資格證,成為執業律師。法律顧問在真正接觸到村里的事物、村民的矛盾后,如果自身不能處理而又非需立即做出決定的情況,可以與律師事務所、司法局進行溝通,以專案處理碰頭會等方式進行個別培訓和指導,提高顧問們處理農村事務的能力。

3.加強指導和督查。律師和法律服務者擔任村法律顧問后,就應當接受司法局對法律顧問工作的指導和督查。

4.實行獎懲優劣制。干好干壞不一樣,這是工作的正常打開模式,如果干好干壞一個樣,那么這樣工作就屬于沒有意義的。針對當前律師和法律服務者參與農村法律顧問工作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就要實行獎懲優劣,讓做的好的人安心,做不好的人不放心。對于在村法律顧問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服務者們,司法行政部門除了根據上級撥付的資金,還可以給予一定的物質激勵,支付一些顧問費用,并且給予他們一定的精神獎勵,比如說可以每年或幾年組織一次評優表彰活動。

(三)優化服務提升

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農村法治的不斷推進,農村涉法問題不斷增多,村法律顧問要不斷提升優化服務。

1.拓寬服務領域。農村法律事務已經從單純的家庭矛盾、鄰里糾紛、財產分割到復雜多變的土地承包、農產品銷售以及涉及行政機關的營業執照領取等訴訟和非訴訟的法律事務。

2.增加服務形式。從傳統的法制講座、發放宣傳單和宣傳手冊、做現場咨詢外,還可以舉辦有針對性的普法培訓班,主要學習農民生產、生活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和用法能力。

3.創新服務平臺。各村加快互聯網建設,讓網絡覆蓋全村,建設村法律顧問網絡平臺;為方便司法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村法律顧問、村民溝通與聯系,可以建立法律顧問工作微信公眾號,讓相關人員關注,可以隨時隨地學習法律知識。

(四)營造法治氛圍

1.大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一個村民主法治情況在很大程度是由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決定的。在偏遠山區中,經濟發展更為重要。在加快發展農村經濟、發展農村的市場體系、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法律需求,農民才會去考慮讓法律顧問參與各類矛盾糾紛中。

2.加大普法宣傳力度。法律制定出來了,如果沒有被大眾所知悉,那么這個法律就沒有用。培育農民的法律意識是農村法制建設的重要內容,農村普法方式要貼近農村、貼近農民,要以農民的需求為方向,宣傳農民想要的法律,而不是想要宣傳給他們的法律,加大宣傳力度,增強農民對法律法規的認知度。

四、結語

農村法律顧問制度建設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只有我們不斷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加快完善制度,適當充實人才隊伍,才能夠實現農村法律顧問建設不斷發展,轉變農村傳統舊式思維模式和解決問題方式,為新農村建設和基層農村民主法治建設提供一種有效的實現途徑。

參考文獻:

[1]鄭雪.當前農村法律顧問制度的主要問題與對策——以浙江省海鹽縣為例.當代社科視野.2010(5).

[2]嚴軍興.政府律師制度研究.北京:群眾出版社.2002.endprint

猜你喜歡
法律顧問山村
山村日出
山村美
山村一天一個樣
山村晚歸
《光明日報》法律顧問黃曉:什么時代都是內容為王
沉寂山村崛起時
關于建立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的幾點思考
實行法律顧問制度 依法處理涉法涉訴信訪
偏僻山村有個“五老”幫扶隊
正視企業法律顧問的應有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