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方略探討

2017-12-07 17:27王斐
法制與社會 2017年33期
關鍵詞:一帶一路馬克思主義

摘 要 “一帶一路”倡議是基于馬克思主義區域經濟學理論的一項新的理論成果,也是對其理論的一次偉大實踐,二者相輔相成。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時期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理論架構,之后闡述了兩者之間的關系,最后從五個方面闡述了“一帶一路”倡議引領區域經濟合作的實施方略。通過本文的研究,認為在馬克思主義區域經濟學理論的指導下,“一帶一路”倡議將會取得更大的成果,促進沿線各國走向共同繁榮。

關鍵詞 “一帶一路” 實施方略 馬克思主義 區域經濟學

作者簡介:王斐,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中圖分類號:D6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1.275

一、引言

上世紀20年代,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并進行了一系列“中國化”活動,誕生了許多偉大的理論體系,例如在戰爭期間誕生的“毛澤東思想”,關于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鄧小平理論”、“科學發展觀”等等,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中馬克思主義中的區域經濟學理論(以下簡稱“理論”),強調區域一體化發展,也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戰略及對外經濟方針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在該理論的指導下,2013年9月到10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帶一路”的偉大倡議并被制定為國家戰略。在設定“一帶一路”經濟區后,經濟區各國的經濟發展,人文交流都取得了一定的進步?!耙粠б宦贰睂τ谥袊訌娕c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貿易合作,促進國家經濟繁榮,加強貿易暢通,具有重要的科學與現實意義。本文將以馬克思主義區域經濟學理論為出發點,探討“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方略。

二、新時期馬克思主義區域經濟學的理論架構

馬克思主義的區域經濟學理論是在其生活的時代背景下形成的,在進入到新時期之后,全球經濟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向縱深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也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在此背景下,其理論的架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地域分工與專業化

首先,經濟全球化趨勢讓地域分工逐漸擴展到全世界。理論指出,世界市場的形成會帶動不同國家的地域分工模式的出現,原料產地可能來源于其他不同國家,加工廠也可能設置在其他國家,也會使用他國進口的先進機器……時至今日,該理論的語言已經成為現實。例如,美國蘋果公司,本土負責產品設計和軟件研發,而加工廠則以中國富士康公司為主,最后將產品的組裝部分放到韓國、捷克等國。與此同時,中國及東南亞國家評價廉價勞動力優勢,成為世界眾多企業的代工廠選址的首選。

其次,地域分工讓國家之間即依存又對立。理論認為,全球化本身不平等,在保護本國利益的同時,有可能會損害他國利益,因此地域分工的前提是考慮到他國的政府經濟協調與干預。例如在地域分工方面開展國際合作,他國的政府對經濟的宏觀調控,例如調整關稅、限制進出口等都會給本國的產業帶來影響。

(二)資本主義全球化與空間不平等

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的最終實現形式,但是要首先要經歷資本主義的過程。而資本主義則是推動全球化發展的主要力量。從資本主義的發展歷史也可以看出,在發現新大陸之后,資本主義就開始走進了全球化的生產方式。例如,英國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國家,其殖民地遍布全世界,并將各殖民地的產品向全球銷售,推進生產全球化。與此同時,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推動下的全球化的本質是利潤的追逐,由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所主導,對不發達國家進行經濟上的剝削,也即理論認為的“剩余價值被國際化”,于是就有了空間上的不平等。例如,資本主義國家將勞動密集型產業設置在勞動力較為廉價的東南亞區域,在剝削這些勞動者的同時賺取更多的利益,為了讓利益最大化,資本主義會不斷的開拓全球市場,帶動全球化向縱深處發展,來緩解資本主義的社會矛盾和經濟危機,這就是“空間換時間”的原理,也是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本質所在。

(三)國際產業轉移與環境污染問題

資本主義全球化不僅推動了區域分工的世界化,也推動了產業向其他國家轉移,同時也使得污染轉移到其他國家。理論中提到了區域經濟發展存在的矛盾,指出資本主義的生產全球化也造成了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的全球化。事實也論證了馬克思的觀點,人類在推動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過度追求自身的經歷利益,而忽略了對資源和環境的保護,尤其是他國的資源環境。而目前,環境保護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難題,也需要國家之間開展深度合作來共同解決,例如全球變暖、水污染、土地荒漠化等等。而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本身就蘊含在理論的范疇之內,于是我國共產黨就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呼應了馬克思主義的環境保護思想。

三、“一帶一路”倡議與馬克思主義區域經濟學的關系

首先,“一帶一路”倡議正是在新時期的理論架構基礎上提出的,并創造性將“經濟帶”的概念應用于國家地區之間,“經濟帶”是交通帶、貿易帶、產業帶、物流帶、文化帶、安全帶等涉及經濟發展、政治合作、文化交流、環境保護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因此,“一帶一路”倡議實質上是在馬克思主義區域經濟學理論的基礎上,對區域發展內涵的進一步豐富和創新。例如“交通帶”是以高鐵、港口等為依托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進行合作交流的交通基礎?!敖鹑趲А笔谴龠M各國之間開展金融合作,如成立絲路基金等?!皩W術帶”是將沿線各國的高校聯合在一起,促進學術經驗交流,推動學術成果共享。

其次,“一帶一路”倡議是對馬克思主義區域經濟學理論的一次偉大實踐。依據理論的指示,資本主義的全球化,在促進全球經濟發展和區域分工的同時,也造成了空間上的不平等,發達國家在享受利好的同時,形成了對不發達國家的經濟剝削,導致發達國家與不發達國家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不斷,甚至引起區域性戰爭。而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發展中國家,為了實現各國之間互利共贏,并從不同意識形態的國家實際出發,堅持共商、共享、共建的原則,推進區域合作向更深層次和更廣范圍發展。endprint

綜上所述,“一帶一路”倡議與馬克思主義區域經濟學之間存在著繼承與發展、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前者是在繼承后者理論的基礎上,對其內涵進行了創新發展和補充。同時,“一帶一路”倡議是馬克思主義區域經濟學在世界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背景下的一次成功實踐。

四、“一帶一路”倡議引領區域經濟合作的實施方略

“一帶一路”倡議的目的是為了促進中國以及歐亞各國之間的經濟合作和互利共贏,其實施方略也就是沿線各國之間的合作領域和內容,包含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

“一帶一路”倡議實施方略的第一個內容就是促進沿線各國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該戰略實施以來,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例如蒙內鐵路于2017年5月31日正式通車,打通了肯尼亞與中國之間的貿易路線。亞投行的成立、卡拉奇-拉合爾高速公路、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等項目的開工等,都標志著“一帶一路”取得了重大進展?;A設施的互聯互通,讓中亞各國出口線路拓寬,也加強了各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也為中國的各項優勢產業出口拓寬了國外市場。

(二)能源工業領域合作

我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能源需求大戶”,想要實現長遠發展,就必須要解決未來能源供給的問題。而俄羅斯和中亞五國不僅蘊含著豐富的油氣資源,而且作為新興經濟體快速發展。而“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能夠強化各國在能源工業領域的合作,讓俄羅斯和中亞五國的油氣資源能夠輸送到中國,促進區域能源產業互補。當前,我國正在和上述多個國家積極探索能源合作的新道路。

(三)國家產業轉移與新產業領域合作

國際產業轉移是馬克思主義區域經濟學理論架構的一項重要內容,這一點在“一帶一路”倡議中也有了良好的體現。產業轉移本身也是區域經濟合作的一種表現形式,綠色產業將成為中國與沿線國家產業轉移的重點方向。與此同時,新興產業將成為沿線各國合作的重點領域,例如高新技術、新生物、新能源、金融等產業。新興產業領域的合作不僅是我國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也是促進更過產業創新的內在要求,亞投行的成立以及絲路基金的創立就代表著“一帶一路”倡議在金融產業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此外,中國正在積極與阿拉伯等國家開展跨境電商合作,也表明新興產業的合作正在向高處邁進。

(四)貿易與物流產業領域合作

貿易合作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部分,也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關于區域分工與合作的重要內容。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歷史上就進行過大量的貿易往來,在新時代也存在著多領域和多產業的合作需求,經貿合作的潛力非常大。所以,拓寬“一帶一路”各國的貿易合作領域,優化貿易結構也是各個國家的共同愿望和發展需要。從物流產業領域的合作來看,我國已經與沿線各國初步實現了交通互聯暢通。在物流節點建設方面,綜合保稅區、綜合物流園以及邊境合作中心等節點也陸續建立。另外,我國已經把新疆和福建分別定位為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努力將這兩個省份打造成為“一帶一路”物流通道的樞紐。

(五)科教、文化、旅游產業領域合作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蘊藏著豐富的旅游資源,而旅游業也成為未來產業結構中的一個支柱產業,而在旅游方面,我國與沿線各國還有這非常大的合作空間。同時,在文化和科教方面,“一帶一路”倡議也取得了一系列矚目的建設成果。例如“一帶一路”國際日(12月16日)的確立、高校聯盟的成立。在教育合作方面,中國還與沿線各國共同致力于亞太教育經濟圈的打造。同時,還將在農業科技、新能源、環保等多個方面與各國開展科技合作。

五、結語

馬克思主義區域經濟學理論是其經濟理論的一個分支,在新時代重點體現在資本主義全球化、區域分工以及國際產業換衣、環境污染等幾個方面。而“一帶一路”正是基于該理論提出的一種區域合作戰略,及時對馬克思主義區域經濟學理論的繼承與發展,也是對該理論的一次偉大實踐。從實施方略角度來說,“一帶一路”倡議貫徹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的各個層面,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能源工業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筆者認為,在馬克思主義區域經濟學理論的指導下,“一帶一路”倡議將會取得更大的成果,促進沿線各國走向共同繁榮。

參考文獻:

[1]劉美平.馬克思主義區域經濟學視閾內“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方略.區域經濟評論.2016(2).

[2]孫久文、高志剛.絲綢之路經濟帶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經濟管理出版社.2014.

[3]肖琳.海陸統籌共進,構建“一帶一路”.太平洋學報.2014(2).

[4]趙可金.“一帶一路”的中國方略研究.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1).

[5]安虎森、欒秋琳.“一帶一路”戰略下東亞分工新格局的演變及實施方略.南京社會科學.2017(2).

[6]何茂春、田斌.“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難點及應對思路——基于對中亞、西亞、南亞、東南亞、中東歐諸國實地考察的研究.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6(5).endprint

猜你喜歡
一帶一路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兒童觀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新時代下的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破舊”與“立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