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大專家:癌癥不可怕

2017-12-07 09:41張杰
養生保健指南 2017年11期
關鍵詞:新理念免疫治療靶向

張杰

腫瘤是可防可控的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副院長 王明榮

在2015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發改委聯合16個部委,組織癌癥防控各個領域專家,制訂了《中國癌癥防控三年行動計劃》,其中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腫瘤預防措施——盡可能控制可控的危險因素。

可控的危險因素很多,比如感染就是癌癥危險因素之一。據國際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世界每年有1000多萬腫瘤患者,其中200多萬人,是由于感染造成的。我國一項癌癥歸因風險的調查表明,中國癌癥患者死亡中,57%是可以避免的,其中感染是首要原因,占29.4%;第二位是吸煙,占22.6%。多種感染與腫瘤關系密切,比如肝癌與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有關,胃癌與幽門螺桿菌有關,鼻咽癌與EB病毒(人類皰疹4型)有關。因此,公眾應該重視預防病毒、細菌感染。

感染還與環境、生活方式緊密關聯。我國的控煙、環保工作近幾年取得了長足進步,這對癌癥危險因素的控制至關重要。如果公眾都能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不吸煙、注重環保等,必將有助于降低腫瘤的發生率。

癌癥治療不能單打獨斗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肝膽外科主任 吳健雄

腫瘤治療領域有一個新理念:抗癌治療光靠“我”是不夠的,而要靠“我們”一起才能克服。這里的“我們”指的是綜合治療。

西醫講究具體的科學實驗和局部治療,但這往往是不夠的。治病一定要整體觀察,不能單打獨斗。中醫強調整體觀察,辨證論治,是個體化治療的典范。我的團隊近幾年主要關注中央型肝癌的治療,不僅進行了西醫的多學科合作,還強調中西醫互補共同治療肝癌,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絕大部分癌癥的發生至今沒有找到具體病因。目前,公認原因就是機體失去了平衡。其中,一個是內環境的多系統、多器官之間,機體內在的系統平衡喪失了;另一個是人體自然環境的平衡喪失了。因此,我們的新理念是,不要為治癌癥而治癌癥,而是要治療得了癌癥的機體,重視保護和維持平衡。

最后我想提醒醫生,尤其是外科醫生,在開展手術這樣創傷性治療手段時,首先要保持病人的內在平衡,減少對他的創傷。影像技術的發展以及影像精準治療手段的發展,例如腹腔鏡技術、機器人技術為減少創傷提供了支撐,這也是一種人文關懷。

傳遞信息非常重要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副主任 王潔

當前,一些新技術和新理念給癌癥的治療帶來希望,提高了腫瘤內科醫生的“幸福指數”。醫生應介紹這些新的治療手段,給患者正能量,提升他們的信心。這里重點介紹一下分子靶向治療與免疫治療。

靶向治療給晚期腫瘤患者帶來生存時間和生活質量的顯著改善,已經成為腫瘤不可或缺的治療方式。比如,晚期肺癌經過傳統治療后,患者的生存時間只有大概10個月左右,但是肺腺癌經過基因分型,選擇相應的靶向治療,并在治療過程中與傳統治療相結合,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可以提高至3年左右。所以,現在晚期肺腺癌已逐漸變成慢性病。免疫治療給部分患者帶來治愈的可能性,目前雖有不完美的地方,相信再過幾年,免疫治療的預測體系會更加完善、精準。

醫生傳遞信息非常重要。臨床中會遇到一些家屬提出“醫療保護”,不讓跟患者說真實病情,擔心“一說他就會垮掉,拒絕治療?!睂τ谶@種心理比較脆弱的患者,還是要尊重家屬的意見。但有時候醫生也會跟家屬講:一個人知道自己得病了,跟沒有得病之前的想法是不大一樣的,此時的求生欲望會更強烈。重要的是應該把正能量傳遞給患者,告訴他這個疾病的新技術、新理念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狀態,比如外科手術的微創化,放療的精細化,基因治療、免疫治療的精準化等,多學科共同努力,能夠給患者帶來很好的生活質量,同時延長生存時間。

因此,我們要告訴患者,一定要有信心,我們不是一個學科單槍匹馬為你治病,而是多學科團隊共同努力,在你的每一個階段需要什么樣的治療方式,我們都會有多學科提供一個合理的方案,所以你一定要有信心。醫護人員的一個微笑,和簡單的信息傳遞,也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鼓舞。endprint

猜你喜歡
新理念免疫治療靶向
如何判斷靶向治療耐藥
MUC1靶向性載紫杉醇超聲造影劑的制備及體外靶向實驗
毛必靜:靶向治療,你了解多少?
腫瘤免疫治療發現新潛在靶點
新理念實干 高質量作為
現代調解的新理念與新思維
國外興起長壽新理念
新理念下再啟航
腎癌生物免疫治療進展
靶向超聲造影劑在冠心病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