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返貧防控機制建設的幾點思考

2017-12-07 01:14張鵬飛
法制與社會 2017年33期
關鍵詞:扶貧攻堅貧困人口防控

摘 要 防止貧困戶脫貧又返貧,是當前脫貧攻堅中面臨的重大難題。政府扶貧政策不完善、貧困群眾主觀方面的原因及其他客觀方面的原因是當前可能導致脫貧人口重新返貧的主要原因。本文認為必須對癥下藥,在建立返貧管理機制、完善產業扶貧機制、健全社會保障機制、激活群眾內生動力機制等方面建立健全長效返貧防控機制,進一步夯實脫貧攻堅已有成果。

關鍵詞 扶貧攻堅 貧困人口 返貧 防控 機制

作者簡介:張鵬飛,中共永州市委黨校黨建室講師,研究方向:黨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

中圖分類號:D632.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1.303

在我國扶貧攻堅處于攻克堡壘的決勝階段,防止返貧與繼續攻堅同等重要。必須正確處理繼續攻堅與防止返貧的關系,堅持兩手抓兩手硬,通過建立健全預防返貧的長效機制,確保貧困戶永續脫貧,力爭全面奪取脫貧攻堅戰役的偉大勝利。

一、預防返貧是脫貧攻堅中與繼續攻堅同等重要的大事

返貧是指貧困人口在脫貧之后又重新陷入貧困的現象。一般而言,返貧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返貧具有普遍廣泛性。返貧是一個世界性、各國都在長期致力解決的普遍難題。因此,正確看待返貧問題,既不能麻痹大意,等閑視之;也不能妄自菲薄,談“返貧”而色變。二是返貧具有地區差異性。據有關調查研究表明,返貧程度的深淺、返貧范圍的大小與返貧比例的高低,在我國各個地區之間是極不均勻的。三是返貧具有可防可控性。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返貧雖然具有普遍廣泛性,但并不意味著返貧是不可預防控制的。我國扶貧開發的實踐已經充分證明,只要注重返貧防控機制建設,加大對貧困人口“造血”功能的建設,返貧是能夠得到有效防控的。

近年來,隨著精準扶貧的大力實施,我國的貧困人口得到大幅削減,2015年、2016年分別減少1442萬人和1240萬人,但農村返貧率依然較高。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2000年以來,我國農村返貧率一般在20%以上,個別年份甚至達到60%以上,其中2009年的貧困人口中返貧人口占62%。返貧人口的大量出現,一方面,削減了以往扶貧攻堅的成果,影響到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進程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進程;另一方面,也極大的挫傷了貧困戶繼續脫貧致富的信心,增強了后續脫貧攻堅的難度。因此,在脫貧攻堅的過程中,預防返貧的重大現實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在2017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防止返貧與繼續攻堅同樣重要,已經摘帽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戶,要繼續鞏固,增強‘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堅決制止扶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币虼?,各級黨委政府要把防止脫貧戶返貧作為實現精準脫貧、打贏脫貧攻堅戰役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來抓,要充分認識到預防返貧工作的艱巨性、復雜性和持續性,正確處理好脫貧攻堅與預防返貧的關系,確保到2020年全面實現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

二、當前可能導致貧困戶返貧的原因分析

通過調研發現,當前可能導致貧困戶脫貧后又返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歸結起來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

(一)政策原因

一是精準扶貧欠精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并提出了“六個精準”的要求。通過調研發現,各地在精準扶貧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諸多不精準的現象,特別是在前期識貧階段識貧不精準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大有存在,導致一些該扶的人沒有得到扶持,在“回頭看”的過程中,這些人再次被確定為貧困人口,導致返貧人口數量的增加。二是缺乏預防返貧的分級分類預防管理機制。在脫貧攻堅方面,中央提出了堅持分類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扶貧的扶貧舉措,但一些地方對經過脫貧攻堅已經脫貧的群眾堅持“一脫了之”,放松了對脫貧群眾的后續跟蹤管理,以致脫貧群眾在遭遇病痛、災害等情況下又重新返貧。

(二)主觀原因

一是思想貧乏。主要表現在部分脫貧群眾脫貧即安,進取心不強。如有的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有的好逸惡勞,好吃懶做,也不愿勞動致富;有的“等、靠、要”思想嚴重,坐等政府的救濟和扶持,等等。二是能力缺乏。貧困家庭往往因為對教育不重視、或是無法負擔教育費用而學歷不高,導致文化素養普遍較低,后期接受新事物、自我學習,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能力不強,生存技能單一。加之其對信息掌握的有限性,無法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變化,生產盲目性大,即使增產,也很難增收。三是理財消費觀念欠科學。部分剛脫貧的群眾手里有了一定的積蓄后,缺乏正確的理財和消費觀念,缺乏過緊日子的思想,掙多少錢就花多少錢。有的甚至在婚喪嫁娶上鋪張浪費和大事攀比,為了所謂的“面子”,打腫臉也要充胖子,沒錢就是借錢、貸款也要在婚喪嫁娶上大操大辦,結果婚喪嫁娶事宜剛一結束又再次加入貧困隊伍。

(三)客觀原因

一是因病返貧。累三年苦三年,一病回到脫貧前。因病返貧是貧困戶脫貧后返貧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國務院扶貧辦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統計數據,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貧困戶占全部建檔立卡貧困戶總數的42%,其中患大病的和患長期慢性病的貧困人口醫療負擔過重,很多擺脫貧困后又重新返貧。通過對永州市部分縣區返貧戶的走訪調研發現,其中有近一半的返貧人口都是因病返貧的。二是因災返貧。臺風、火災、洪澇、地震、病蟲害等各種天災是導致脫貧人口返貧的又一重要原因。據有關部門的統計,全國每年遭受各種自然災害侵襲的人數超過2億人,即使采取有效的救災措施,也都會有很大一部分人口會因災再度陷入貧困境地。三是失業返貧。外出務工是很多貧困戶擺脫貧困的主要途徑。近兩年來,隨著東部沿海產業升級和部分外資企業的外遷,就業機會的減少和對勞動技能要求的提高,導致一些靠外出務工脫貧的群眾閑在家里,喪失收入來源而創新陷入貧困境地。endprint

三、預防返貧長效機制建設的對策建議

預防返貧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立足全局、科學謀劃,搞好頂層設計,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一)建立健全返貧管理機制

一要進一步健全返貧動態監控機制。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關于脫貧戶和脫貧人口的動態信息管理系統,并在此基礎上建立分類動態管理臺賬,以確保全面及時地掌握脫貧人口的發展情況,根據脫貧戶現有的產業、副業、外出務工及經商等收支狀況,將其劃分為不易返貧戶、容易返貧戶和極易返貧戶三個不同的等級。對已經脫貧的人口進行跟蹤監測,并強化對相對脫貧戶、貧困邊緣戶的后續幫扶工作,有效防止其“剛越線,又返貧”現象的發生。二要建立“因勢利導、分級施策”的幫扶機制。要針對不同等級的脫貧戶采取不同的幫扶政策。對一級脫貧戶以“幫”為主,二級脫貧戶以“扶”為主,三級脫貧戶以“引”為主,正確運用“授漁”與“授魚”的法寶,妥善處理“造血”與“輸血”的關系,通過分級監控、分級管理、分級施策,提高脫貧戶的自我發展能力。三是進一步建立健全脫貧摘帽的激勵機制。要積極引導脫貧戶轉變思想觀念,力爭實現脫貧戶爭相致富奔小康的局面,建立脫貧防返貧激勵機制,對按時限要求脫貧了不再返貧的脫貧戶給予政策、資金、貸款等方面的激勵,確保其發展壯大,永續脫貧。

(二)切實完善產業扶貧機制

大力推進產業扶貧,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扶貧支柱產業,是拓寬剛脫貧并且還處在貧困邊緣群眾穩定增收的主要渠道,也是防止已經脫貧群眾再次返貧的有效舉措。一要明確發展目標,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產業發展。在加大產業扶貧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科技為支撐,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優先為原則,緊緊依托當地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認真做好產業規劃,發展當地特色優勢產業,不斷鞏固脫貧戶的經濟基礎,確保其永續脫貧。二要強化科技支撐,用現代科技促進產業發展??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產業扶貧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先進種養技術的推廣、普及和運用。要堅持技術人員送下去教與將種養戶請上來學相結合,加大送科技下鄉力度,幫助貧困戶提高運用先進技術增產增收的能力。三要大力拓展市場,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加大扶貧產業必須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扶持具有強勁市場競爭力的優勢產業,要指導貧困群眾根據本地資源承載能力和市場發展空間來發展特色產業,以幫助他們合理確定產業發展規模,避免“增產不增收”等情況的出現,切實提高產業扶貧的效益。

(三)建立健全社會保障機制

建立健全社會保障機制是遏制貧困戶脫貧后再次返貧的有效保障。一要進一步完善各類社會保障制度,包括養老、助殘、醫療衛生、教育等方面的社會保障制度,對已經脫貧但尚未穩固的脫貧人口進行兜底式幫扶,通過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進一步健全幫扶網絡,進一步建立健全大病保險、疾病應急救助和基本醫療保險等制度的銜接機制,充分發揮各類社會保障制度的協同互補作用,努力形成強大的保障合力,有效防止脫貧戶因病、因殘、因學等重新返貧。二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災害救助機制,防止脫貧群眾因災返貧。要通過加大對防災救災科技支撐體系的建設力度,進一步建立健各類全自然災害的監測預報系統,加強對地震、泥石流、洪澇災害、氣象災害和森林防火等自然災害的預警監測。要健全和完善防災救災的財政資金投入機制。根據現有救災工作分級負責、分級負擔的體制,切實落實相關省、市、縣、鄉的配套資金,為防災救災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三要進一步健全貧困人口就業保障機制。對有外出務工愿望的困難群眾,要合理引導,幫助其實現外出務工,做好用人單位與務工人員之間的牽線搭橋工作。對于缺技能,文化思想素質較低的貧困群眾,要加大免費教育培訓的力度,提升其職業技能水平和人文素養。

(四)激活群眾內生動力機制

扶貧開發不能等靠要,貧困地區的內生動力對脫貧攻堅至關重要。預防返貧,同樣需要激發貧困群眾永續脫貧的內生動力。一要扶貧先扶志。要想法設法把貧困群眾自主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積極引導其樹立脫貧致富主體意識,激發其脫貧致富的干勁和決心,在政府的幫扶下,靠自己的努力改變貧困落后的命運。二要扶貧必扶智。加大對貧困地區教育扶貧力度,讓這些地區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斷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有效遏制脫貧群眾再次返貧的重要舉措。要繼續加大對農村教育的資金和師資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縮小城鄉教育差距,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有效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要加大對脫貧人口的技術技能指導,防止發展特種種養群眾在技術人員入場幫扶時暫時脫貧,技術撤出后立即返貧,要通過群眾自身技能的增強,從根本上改變貧困人口生產技術落后現狀。三要扶貧除陋習。要通過宣傳教育,引導貧困群眾建立科學的消費觀念,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堅決剎住婚喪嫁娶上鋪張浪費和相互攀比之風,教育廣大貧困群眾有病及時治療,以減少小病拖成大病風險。endprint

猜你喜歡
扶貧攻堅貧困人口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責
豬常見腹瀉病癥狀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線 靜待春暖花開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隱形貧困人口
十八大以來每年超千萬人脫貧
扶貧攻堅視域下發展廣西鄉村旅游的新思考
以“五大發展理念”統領推動陜南移民搬遷工作創新發展
淺淡如何發揮交通基礎作用打贏精準扶貧攻堅戰
要讓貧困人口真正受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