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完善我國隱私權民法保護的思考

2017-12-07 20:47李開霖
法制與社會 2017年33期
關鍵詞:民法保護隱私權義務

摘 要 社會經濟的發展促進社會文明與進步,法律領域中關于人們基本權益的保障要求也不斷提高,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參與各項活動,對于隱私權保護的需求迫切,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關于我國的隱私權民法保護內容和相關條例也需要不斷完善。社會生活的拓展,促使人們的生活、生產活動內容增加,隱私權民法保護內容更為復雜,需要對具體的隱私權民法保護權利和義務進行明確的劃分,在借鑒西方國家先進經驗的同時,要綜合我國的法律基礎,對隱私權民法保護制度予以不斷的補充和完善,促使我國隱私權保護法律條例更加具有適用性,為人們尋求隱私權保護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本篇文章在此基礎上,主要對完善我國隱私權民法保護的相關內容、要點及方法進行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 法律 隱私權 民法保護 權利 義務

作者簡介:李開霖,吉林大學法學院法學專業本科生。

中圖分類號:D923.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11.343

隱私權主要是一種與群體利益和公共利益無關的,但是與個人利益相關的法律權利,社會公民在參與一系列的社會活動過程中,其自身對于身體、心理、情緒以及勞動狀況等基本信息不愿意向其他人有透露,更不希望個人的隱私信息被公開,一旦這些個人信息給公開或社會熟悉后,其個人在名譽、資產或心理上均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失。隱私信息內容主要包括個人的、不愿被他人所熟知的信息,如生理情況、健康情況、殘疾情況、家庭、戀愛、婚姻等,同時也包括一些包含個人信息的載體,如信函、私人信件、出身秘密和生活習慣等,這些均屬于個人的特有信息 。隱私權的定義即是關于這些與公共利益無關、但與個人利益有關的法律權利,從國家法律角度來說,公民具有私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人事務獨立處理和信息獨立保管的權利,他人不得非法侵犯,這也是人格權中的重要一部分。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個人獨立人格的保護意識也不斷增強,在文明社會發展背景下,要進一步保護公民的隱私權基本權益,就要從基礎國情出發,對我國隱私權民法保護的相關內容及法律條例,需要從實際分析中展開研究與探討。

一、我國隱私權民法保護的基本現狀以及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在隱私權民法保護方面仍舊存在較多的需要完善部分,關于隱私權保護沒有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在隱私權保護權利與義務等方面缺少明確的界定,導致隱私權保護法律執行力度不夠,操作手法上也不夠規范,且執法人員在工作實踐中,對于隱私權保護的法律意識不夠強,導致隱私權僅是簡單的被定義為名譽權范疇內的內容。我國關于隱私權民法保護,是在2002年才通過民法草案,可見我國在隱私權民法保護相關方案制定過程中,相較于西方國家起步較晚 。民法草案中關于隱私權保護主要體現了對于公民人格權方面的保護,并且是在人格權法律領域內直接納入隱私權,主要體現了我國在發展社會主義國家的同時注重公民價值和尊嚴的保護。由于隱私權保護具有較強的個人色彩,獨立性、主體性和隱私性突出,因而如果過度濫用這些保護權利,將會導致社會公共權益和他人權益受到不同程度的侵犯。在現實生活中,關于隱私權保護受市場運作的影響,不同的環境要素、社會背景和文化觀念等均會給隱私權民法保護完善帶來約束,在這些限制性因素的影響下,要有效減少隱私權保護與生活實際的沖突,就要加強法律建設,促使我國公民能夠充分正確的認識隱私權保護相關內容,并在文明社會發展中,不斷補充隱私權民法保護內容。

二、完善我國隱私權民法保護的作用和必要性

保護公民的隱私權,體現了對公民個人尊嚴和基本隱私權利的保護,公民在社會活動中產生的個人信息具有重要的獨立性價值,是一個人在生存過程中值得被珍藏和保護的一部分,一旦這些信息“被分享”后,這些獨立性價值將會失去,且可能會給公民個人的財產、名譽和精神等方面帶來不同的程度的侵犯和損失。因而我國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法律手段,完善隱私權民法保護的相關內容,為公民社會活動提供基本的個人隱私保護,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 。在現代社會發展中,經濟發展形式多樣化,一些不法分子不尊重市場秩序,為獲取暴利,應用非法手段,侵犯和買賣公民隱私,造成嚴重不利的社會影響,這其中包括非法盜用個人肖像、非法倒賣個人銀行信息、學業信息和工作信息等,對于這些,國家制定完善的隱私權民法保護法律制度,能夠有效打擊這些非法行為,對于維護社會公共安全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且在完善隱私權民法保護的同時,能夠增強公民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義,使其個人的正當權益得到切實、合法的保障,有利于我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中,不斷提高法治社會建設水平,對于構建完整、系統化的隱私權民法保護制度和提升公民法律素養也具有重要作用 。

三、完善我國隱私權民法保護的方法及途徑

(一)隱私權的界定和認定標準

完善隱私權民法保護,需要對隱私權的定義和權利范圍進行明確的界定,對于隱私權的認定標準也要應用統一的標準。由于公民個人的隱私權主要包括私人活動、基本信息和個人空間活動內容等,但是關于法人、自然人是否享有隱私權要進行明確的界定,且自然人在死亡后,隱私權具有延伸性,其子女、配偶和父母能夠進一步請求對已死亡自然人的隱私保護 。對于隱私權民法保護認定標準也應該完善,隱私權與名譽權的社會評價和公開標準應該要有所區別,防止隱私權在申請保護的過程中與其他法律權利存在競爭或沖突。

(二)法律責任追究方面

加強對公民隱私權的保護,需要滿足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要求和標準,在完善隱私權民法保護的過程中應該對救濟方法等進行明確的界定,對于隱私權保護救濟方式和執行標準中的不適用部分需要予以去除。例如對于隱私權民法保護中的消除影響,主要是對侵權部分以及其中主要涉及的范圍予以去除,并且要通過不同的彌補方式,來減少公民以此產生的心理傷害。對于公民隱私權被侵犯導致受害人心理和精神上產生傷害的,要求侵權人或侵權方賠償精神損失,使公民隱私權益得到最大的保護和尊重 。隱私權民法保護要對當事人的隱私侵犯內容和程度進行鑒定和分析,結合現有的法律條文,對法律責任追究方面予以完善,綜合性的考慮當事人的基本權益內容,應用法律手段使當事人的法律權益得到有效保護。endprint

(三)完善訴訟方面的內容

隱私權保護中,法院一般是在民事訴訟中鼓勵和支持當事人能夠自己搜集和提供相關的侵權證據,同時對于當事人隱私被侵犯的證據通過非法方式取得的,也予以寬容和采信,但是如果當事人在搜集證據的過程中間接或直接的對其他隱私權造成侵犯的,或是由此提供了錯誤的信息,相關法律制度中在訴訟方式上也要加以明確的說明。涉及當事人隱私,且是非法途徑獲取的證據,法院不能采信,這體現了我國隱私權民法保護中關于訴訟方式方面,兼顧了各方的權益,并且在協調與配合中實現了法律的公平與公正 。公民隱私權侵犯在案件訴訟中由于具體情況不同,需要采用的訴訟方式也不同,但是在具體的案件處理中,關于訴訟方式仍要不斷進行完善,使其更加具有法律適用性。

(四) 引用新技術、新觀念

保護公民的隱私權,體現了我國在法律等各方面對公民基本權利和尊嚴的尊重,在隱私權民法保護制度制定方面,需要積極的引入新技術和新觀念,對西方發達國家關于公民隱私權保護的相關法律條例予以積極的研究,并結合本國國情,適當的增加補充性內容。關于隱私權保護對象,可以引入新事物、新技術,對于產生的不同的新情況,要根據其對應的規則,正確行使法律手段,實現基本法律權益的保護。我國的隱私權民法保護需要在實踐應用中,不斷總結方法和經驗,在法律制度完善中,不斷引入新觀念,在公民隱私權侵犯訴訟案件處理中,要應用新技術、對照法律條文予以恰當解決,使我國的隱私權民法保護法律制度體系更加具有開放性和前瞻性 。

(五)與時俱進

保護公民隱私權,有利于打擊非法侵犯他人隱私權的犯罪行為,維護正常的社會公共秩序,同時能夠有效提高公民的基本法律意識,增強其對于隱私權保護的認識,使其能夠拿起法律武器更好的保護自己。但是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中,網絡技術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帶來重要便利,但是網絡傳播也能夠給公民帶來個人信息泄露,導致隱私權被侵犯,針對這種情況,我國在完善公民隱私權民法保護相關內容的同時,要與時俱進,在民法中增加關于網絡監管責任追究等事項。

四、結語

現代社會與經濟的不斷發展,促使我國法律建設不斷進步,在現代化的社會發展中,隱私權保護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隱私權體現了維護人主體人格和尊嚴的一種權利,是公民個人享有的一項權利,公民在參與不同社會活動的過程中,要有一定的自我隱私保護意識。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網絡技術為人們提供了信息傳遞和信息搜索的重要渠道,但這一定程度上也給人們的隱私權保護帶來安全威脅,個人信息泄露或被不法分子惡意竊取,將會造成嚴重的經濟、心理和名譽等方面的損失 。從目前來看,我國的隱私權民法保護仍舊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公民在參與不同社會活動的過程中,具有人格和尊嚴的保護需求,但是現代大眾傳媒的發展給人們的隱私保護帶來不便,國家法律關于這方面的操作規范不夠明確,導致隱私權民法保護難以做到與時俱進;且社會進步的同時,社會文明程度也不斷提高,人們對于隱私權保護的意識增強,要使私人空間不被侵犯,就要通過法律手段來保護自己,但是由于隱私權民法保護宣傳不夠,導致人們對于隱私權正確行使的方式也不夠了解。針對這些,在完善我國隱私權民法保護的過程中,需要建立其完善的法律體系,在民法保護中構建完整的法律援助部門,對于隱私權保護方面,需要使各項法律條文更加體系化和具體化,并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同時,要進一步完善我國的隱私權民法保護,需要適當借鑒西方國家的先進經驗,并與本國實際國情相結合,使隱私權保護的相關法律內容和條例更加具有時代特征,包括在隱私權民法保護中增加現代化的內容,如關于網絡信息安全維護和消費隱私保護等,另外,隱私權民法保護的法律內容不能僅包括公民個人隱私權保護方面,還應該包括商業隱私權等,尤其是在對外經濟貿易中,要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對商業秘密予以保護,維護我國貿易投資環境和金融環境的穩定性與秩序性。

注釋:

陳碧云.完善我國隱私權民法保護的思考.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25(3).183-184

朱冬寅.從“人肉搜索”看隱私權的法律保護.法制與社會.2010(36).65-66.

金鑫.論我國隱私權的民法保護.法制博覽(中旬刊).2013(2).225.

李桂蘭.論我國網絡實名制下隱私權的民法保護.法制博覽(中旬刊).2013(4).71-72.

江義紅.公民網絡隱私權的民法保護.信陽農業高等??茖W校學報.2013,23(1).35-37.

魏萌萌.論隱私權的民法保護.中國證券期貨.2013(5).287.

楊佳.論我國民事法律制度對隱私權的保護.法制博覽.2015(1).57-58+40.

章向南.民法視角下我國網絡隱私權的保護.法制與社會.2016(22).180-181.

欒晨煥.網絡信息時代的隱私權及其憲法保護.理論觀察.2016(9).68-71.endprint

猜你喜歡
民法保護隱私權義務
納稅人隱私權的確立、限制與保護
幸福的人,有一項獨特的義務
媽媽,請把隱私權還給我
谷歌尊重雕像“隱私權”的啟示
三十載義務普法情
跟蹤導練(一)(4)
我國環境權民法保護現狀研究
基因隱私權的民法保護問題研究
網絡虛擬財產權的法律屬性及消費者權益保護
“良知”的義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