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中國稅收話語權推動國際稅收規則發展
——基于企業“走出去”角度

2017-12-09 14:40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北京100871
國際稅收 2017年6期
關鍵詞:征管話語權走出去

應 濤(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 北京 100871)

提升中國稅收話語權推動國際稅收規則發展
——基于企業“走出去”角度

應 濤(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 北京 100871)

當前,“一帶一路”建設如火如荼,企業“走出去”的步伐持續加快。本文從“走出去”中實現企業和國家利益有機統一出發,分析了我國參與國際稅收規則競爭的不足之處,提出增強我國推動國際稅收規則變革實力的建議。

“走出去” “一帶一路” 國際稅收規則

一、推動國際稅收規則變革的核心要素

大部分國際稅收規則都是國家間協商談判的產物,各國都希望能獲得更多的稅收利益。新的國際稅收規則能夠得到其他國家的認可,要么是這些國家對規則制定國有所需求或在某方面存在一定的依賴性;要么是共同制定國際稅收規則的國家間有著共同利益。具體說來,推動國際稅收規則變革的核心要素有:

(一)經濟實力

由于國際稅收規則主要是對跨國所得征稅權的劃分,而跨國所得又來自于國際資本流動,因而往往資本輸出國(也往往是經濟實力占優的國家)在國際稅收規則變革中具有較大的能動性和主動權。

(二)國際稅收事務話語權

相比經濟實力是一國的硬實力,國際稅收話語權則是代表一國在國際稅收事務中的軟實力。一般認為國際稅收話語權是通過表達本國對國際稅收事務的意見和看法,獲得大多數國家支持,最終將本國合理建議融入國際稅收規則的權利。由于國際稅收領域缺乏絕對性的權威,如果能夠獲得多數國家或主要國家的支持響應,顯然話語權的提升有助于一國對國際稅收規則產生影響。國際稅收規則是觀念建構的產物,要充分發揮國際稅收規則的效力和作用,就需要有良好的設計。當然,想要在國際稅收事務中擁有足夠的軟實力,必須積極融入國際社會,擴大其在國際稅收領域的影響力,能夠代表大多數國家的利益,反映國際社會的共同訴求。

二、我國參與國際稅收規則競爭存在的不足

我國參與國際稅收規則競爭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把我國不斷增強的硬實力(經濟實力)轉化為促進國際稅收規則變革的軟實力(話語權或影響力)。

(一)經濟實力仍需增強

雖然我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增長速度長期位居世界前列,但經過多年發展,人力成本等經濟比較優勢已逐漸減弱,并且在資本、技術等方面尚有差距。我國亟需通過科技創新、鼓勵企業積極向外投資等措施實施產業升級、提高生產率,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國際稅收領域的話語權尚需提升

國際稅收話語權是一國在國際稅收領域軟實力的體現,由代表該國硬實力的經濟實力轉化而來,但除了經濟實力之外,還有一些因素起著作用,如完善的稅收法制環境、稅收制度和征管經驗可對別國稅務管理人員產生吸引力,利用多種渠道廣泛參與國際稅收合作、代表大多數國家共同利益可以獲得廣泛支持;此外,高素質的稅收人才隊伍是保障國際稅收話語權提升的基礎。因此,需要從以下這些方面入手,進一步提升我國國際稅收話語權:

1.在維護我國稅收權益的同時贏得發展中國家支持。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和“走出去”企業日益增多,我國逐漸由資本輸入國轉向資本輸出國,這就涉及我國對外投資稅收利益分配問題,特別是與發展中國家簽訂稅收協定中是否包含稅收饒讓問題。發達國家中除美國不認可稅收饒讓外,歐洲國家和日韓新等亞洲發達國家都積極給予發展中國家稅收饒讓待遇。近年來我國更加傾向于從資本輸出國角度考慮問題,與發展中國家新簽訂的協定中稅收饒讓條款有淡出的跡象。這固然有利于保護我國對外投資稅收權益,但不利于締約對方的發展中國家利用稅收優惠措施吸引我國企業,對我國獲得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稅收領域的支持產生影響。

2.進一步完善“走出去”企業的征管措施。要想最大程度提高國際稅收話語權,除贏得發展中國家支持外,發達國家的態度也很重要。由于發達國家大多是資本輸出國,經濟新形態也往往首先出現在發達國家中,對完善國際稅收征管需求較為迫切。我國三十多年來的高速發展促成了企業“走出去”和互聯網等新經濟形態的巨大進步,與發達國家同樣面臨一定程度相似的征管困境,雙方之間有著共同的國際稅收話題。這就要求我們在深入研究相關經濟新形態的基礎上,與發達國家一起處理好經濟發展新變化給雙方共同造成的稅收問題,從而贏得發達國家的尊重與支持。

3.加強國際合作,擴大影響力。近年來,我國積極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稅收征管能力,參與OECD、國際聯合反避稅中心(JISTIC)等多邊稅收合作平臺事務,不斷擴大我國在國際稅收事務中的影響力。

三、增強我國推動國際稅收規則變革實力的建議

國際稅收規則的形成有單邊主導和多邊參與兩種機制,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指引下,我國應透過企業“走出去”實現國際社會互利共贏,共同推動國際稅收規則朝著統一協調方向發展。

(一)利用稅收手段增強“走出去”企業競爭力

國內企業積極“走出去”不僅利于自身的發展壯大,而且可以提升我國對東道國的影響力。因此,需要立足“一帶一路”區域,在全球范圍內廣泛推動國際稅收合作與協調,促使跨國投資征稅標準走向一致,消除各國稅收差異給相互之間跨國企業帶來的困擾和稅收風險,降低稅收爭議出現的概率;同時盡量消除企業跨國投資中的國際雙重征稅,適時在現行抵免制度中引入免稅法并不斷擴大其適用范圍,降低企業“走出去”過程中的稅收負擔;并且實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走出去”稅收激勵政策,如建立對外投資風險準備金制度或放寬境外居民企業虧損彌補限制。

(二)增強國際稅收話語權,獲取國際稅收規則變革的軟實力

1.讓我國企業“走出去”惠及廣大發展中國家,贏得尊重與信任。一是要消除企業走向發展中國家的稅收障礙,即完善與發展中國家的稅收協定網絡,為企業參與發展中國家建設營造穩定良好的稅收環境,并在協定談簽中適當依照聯合國范本或適時推出我國的專屬協定范本,降低與重點對象國家資金往來的預提稅稅率,增進雙方經濟相互融合;二是可針對發展中國家投資風險較大的情況,根據企業不同投資項目提取較高額度風險準備金或設立國家保險制度,實現國家與企業共擔投資風險;三是由于發展中國家往往采取稅收優惠的方式來吸引外國資金,我國可在與發展中國家簽訂(修訂)稅收協定時包含稅收饒讓條款,來提高企業在當地的競爭力;四是當企業在東道國受到稅收歧視性待遇或對方不嚴格執行稅收協定時,我國稅務部門要積極響應企業的求助,依照相互協商程序或雙方稅務當局之間的溝通渠道,堅決維護我方合理稅收權益,做“走出去”企業的堅實后盾。

要代表發展中國家利益,與發展中國家一起共同爭取國際稅收權益。一是可以積極邀請廣大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的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稅收活動,共同發出聲音。由于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制度差異較大,對發展的訴求各不相同,作為一個整體參與國際稅收事務具有一定難度。我國應在繼續積極參加或主辦國際稅收活動的同時,充分發揮國家影響力,利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距離我國較近、具有深厚歷史淵源的優勢,邀請相關國家一起參與。二是立足聯合國等交流平臺,廣泛聽取發展中國家的意見和建議,充分考慮發展中國家利益訴求,在了解各國對國際稅收的看法基礎上,形成綜合意見,向國際社會發出共同聲音。三是積極向發展中國家傳授成熟稅收征管經驗,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稅收征管能力。通過雙方人員的交流溝通,宣傳我國改革開放和稅收管理的成就,并就發展中國家的實際困難提出針對性建議。

2.完善國內稅收制度,提出契合經濟發展新形態和資本跨國流動發展的稅收征管建議。一是針對數字經濟等新經濟形態發展給各國稅收征管帶來的沖擊,在總結我國稅收征管經驗的基礎上,摸清其中的一般規律,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二是根據BEPS行動計劃完善國內稅制,總結我國在資本跨國流動中的征管實踐經驗,加強與國際同行相互交流。

3.加強國際稅收人才隊伍建設。專業化的國際稅收人才隊伍是對外展示我國稅務形象,提升國際稅收話語權的基礎保障。要加強國際稅收人才培養,并向重要國際稅收組織和主要資本輸出國家派遣國際稅收精英人才,直接獲取國際稅收管理經驗,充分展示我國的觀點和看法,更好地獲取國際稅收情報和維護“走出去”企業、人員的稅收權益。

4.利用現有國際稅收平臺,充分展示中國稅務身姿。一是在G20峰會上繼續參與國際稅收事務,在現有BEPS行動計劃的工作成果上積極參與后BEPS相關工作,既為構建新的國際稅收秩序貢獻中國力量,又通過不斷參與國際稅收規則的變革獲取增強話語權的寶貴經驗;二是積極參與OECD的各種活動和工作會議,尋找各成員國之間的國際稅收共同話題和矛盾沖突,通過展現中國智慧和作為發展中國家代表來擴大我國的影響力;三是利用金磚國家組織中的各國稅務局長會晤機制推進與主要發展中國家的國際稅收合作,在主要國際稅收事務中形成合力,一起推動發展中國家的國際稅收合作與協調,并立足于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財力支持,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稅收征管能力;四是在我國參加的區域性稅收協調組織中,就推動區域稅收合作提出中國方案,共同面對區域國家的稅務問題;五是通過JITSIC推動國際反避稅工作合作,汲取主要發達國家的反避稅經驗,在相應提供中國稅務部門反避稅工作成果的同時為國際社會共同打擊國際逃避稅建言獻策。

5.探索建立“一帶一路”區域稅收協調機構?!耙粠б宦贰背h得到了國際社會的熱烈回應,不僅區域內國家表態參與,不少區域外的發達國家也想借“一帶一路”之力增進發展??梢灶A見,我國和“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相互投資、經貿往來將迅速增加,與之密切相關的稅收事務理應得到關注,應借此機會探索建立區域國際稅收協調機構,推進相關國家間的國際稅收合作,提升我國的國際稅收話語權。

[1] 李勇彬,汪昊. 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避免雙重征稅協定對比[J].稅務研究, 2017(2).

[2] 朱青.國際稅收(第七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3] 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課題組. 服務“一帶一路”稅收政策及征管研究[J].國際稅收,2015,(12).

[4] 潘忠岐. 廣義國際規則的形成、創新與變革[J].國際關系研究, 2016,(5).

[5] 楊志勇. 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財稅政策研究[J].稅務研究, 2015,(6).

[6] 國際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課題組. 提升中國稅收話語權研究[J].國際稅收, 2016,(1).

[7] 漆彤. “一帶一路”戰略的國際稅法思考[J].稅務研究,2015,(6).

[8] 倪紅日. “一帶一路”戰略意義與稅收挑戰[J].國際稅收,2015,(12).

責任編輯:周 優

Improving the Discourse Power of China's Taxation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axation Ru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s' "Going out"

Tao Ying

Nowaday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is increasing vigorously, and the pace of enterprises’ “Going out” is quickened. Based on the idea of unifying the interest of country and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f i ciency of China in taking part in the international tax rules competition, and then presents some suggestions on improving China’s capacity of reforming international tax rules.

“Going out” “The Belt and Road” International tax rules

F810.42

A

2095-6126(2017)06-0079-03

猜你喜歡
征管話語權走出去
基層財政在稅收征管中的作用分析
探究社會保險費征管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話語權是一種暴力
王軍:走聯動集成的稅收征管現代化之路
陳年凡客創始人
被春天取消了話語權以后 [四章]
話語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