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信用社風險的形成及防范措施

2017-12-10 02:52張靖婉
市場周刊 2017年4期
關鍵詞:信用社農村發展

張靖婉

農村信用社風險的形成及防范措施

張靖婉

現階段我國的全面改革進一步深化實施,對農村信用社的發展也有著很大影響。農村信用社的實際運營中,會受到諸多層面因素影響,這就會帶來諸多的風險,這些風險對農村信用社的進一步發展就有著很大阻礙?;诖?,本文主要就農村信用社風險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風險加以分析,然后結合實際對風險形成的原因以及對風險應對的措施詳細探究,希望能通過此次理論研究,有助于農村信用社風險的有效消除,從而促進農村信用社的良好發展。

農村信用社;風險;防范措施

一、引言

經濟的全面發展,使得我國農村信用社數量也在大幅上升,這對農村的經濟發展就有著積極促進作用。農村信用社的實際經營過程中,在受到人為因素以及制度因素等影響下,就在實際當中存在著諸多風險,對這些風險的消除就成為信用社發展中的重要課題。通過從理論層面對農村信用社風險的形成以及具體的解決方案的研究,對實際問題的解決就能從理論上加以支持。

二、農村信用社風險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風險

(一)農村信用社風險的主要特征

風險多樣化。我國的農村信用社在發展中,體制的建設還沒有完善化,具體的運行還沒有成熟,涉及到的業務內容比較多,這樣在具體的操作中就存在著一些不合規以及不合法的情況存在,從而在風險類型上也比較多樣化。這就成為農村信用社風險的重要特征。

違規現象比較多,農村信用社的貸款風險要高于銀行。原因是其在放貸過程中,門檻要低于銀行,其次其客戶群體主要存在:收入低且不穩定、資產質量低且抵押物不足值難變現、抗風險能力弱等特點,增加了信用社的風險。

危害比較大。主要體現在我國農村信用社的運行時間不是很長,在風險控制、管理體制機制等方面仍然不完善,在法律方面還沒有健全,這樣就會存在著非法占有國家政府資金的風險,這些對農村信用社的進一步發展就有著諸多不利。

(二)農村信用社主要風險

農村信用社的風險形成的類型比較多,其中操作風險就是比較突出的風險類型。在操作風險方面主要體現在貸款、柜臺業務操作等環節。其中最為主要是貸款操作風險,在商行處理貸款業務時會有嚴格化的審查程序,結合實際的信用評級對于符合情況的才給予發放貸款,且貸款后管理工作也同樣非常重視。而農村信用社在貸款方面,則和商行有著很大不同,主要體現在操作程序上,在貸款后的管理也沒有跟上,放貸的責任不清的問題也比較突出,這樣就比較容易出現操作風險,對農村信用社的良好發展就有著很大阻礙。在農村信用社的發展中,由于在操作過程中沒有充分重視,就會造成風險問題。例如,某縣農信社在轉制計劃中處置不良資產額為16550萬元,其中,只有800萬元不良貸款是通過清收來處置,而該農信社從2011年至2014年每年平均清收不良貸款1539萬元。由于操作上的風險就必然會影響農村信用社的進一步發展。

農村信用社風險當中的道德風險,也是風險類型中的重要內容。道德風險在商行的運營中也是比較突出,而農業信用社在道德風險方面更為突出。由于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比較低,實際業務能力有限,工作的態度沒有端正等,這樣就必然會影響整體的工作質量。一些年齡高以及素質低的人才結構,也會造成一些信用社人員的經營管理理念沒有更新,方法手段較為落后,不能滿足實際的工作需求,還有的是為謀一己之私罔顧法律道德。這些層面的問題就對農村信用社的進一步發展有著負面影響。在目前農村信用社資金成本在3.5%左右的情況下,貸款利率在8%-10%左右才能使項目自負盈虧。而從實際執行結果看,我國絕大多數小額信貸項目執行的都是低利率政策,都沒有從財務自立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制定一個合理的利率水平。在低利率的情況下,借貸者可能不注重貸款使用的效率,從而導致了高違約。

農村信用社的風險還體現在法人治理結構和產權風險層面。農村信用社風險類型中的金融體制自身的缺陷問題也比較突出。農村金融在受到存款來源有限以及資產風險比較大的雙重制約下,以及在資金的需求和供求矛盾方面較為突出。這些就造成了實際服務矛盾比較顯著,正規的借貸主體還是農村信用社。而農村信用社在近些年的實際發展過程中,產權不清以及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等問題就比較突出,這些都會造成信貸供給不暢問題的出現。這些問題對農村信用社的進一步發展就有著很大阻礙。

三、農村信用社風險形成原因及風險應對措施

(一)農村信用社風險形成原因

農村信用社風險是由諸多因素促使而成的,在實際的制度建設方面沒有完善化,內控方面比較缺乏力度等就對農村信用社的良好發展有著很大影響。農村信用社的內部控制相對比較松散,也沒有體現出完整性。在一些控制制度的建立方面以及應急措施的實施上,還沒有和實際情況得到有效的銜接。在體制等因素的影響下,就會使得管理執行存在著滯后性,比較容易造成經營風險的問題出現。

造成農村信用社風險的因素還體現在操作體系、技術和意識的落后層面,以及在受到員工的專業素質因素的影響下,也容易帶來操作風險。農村信用社的操作風險形成,主要是工作人員沒有對風險有正確的認識,以及對風險的防范意識不強,比較重視經營但是對管理方面沒有加強重視,對全員風險意識教育方面沒有得到加強,在一些法規知識的學習方面沒有得到加強,這些都會造成操作風險。還有就是在內部控制的機制有效性方面沒有充足呈現,以及在內部管理層面沒有規范化實施這些也會造成風險的形成。

農村信用社風險的形成,還會受到法人結構不完善以及產權關系沒有明確化的因素影響。我國的農村信用社當前的法人治理框架就是按照:最高權力機構——社員大會,決策機構——理事會,執行機構——經營班子,監督機構——監事會等構成的。在這一法人治理結構應用下,就會使農村信用社的進一步發展有著積極促進作用。在實際發展中,還依然存在著矛盾有待解決,這些矛盾主要體現在產權沒有明確化,以及在法人治理的結構沒有完善。例如在監事會的監督職能就不能得到有效發揮。

對于農村信用社的風險形成方面,還會受到法律援助支持的確實因素影響。我國農村信用社是地方性的金融機構,在國家的法律支持方面就相對比較缺少。我國的農村信用社的金融產權方面沒有按照科學化的方法進行設計,這樣就必然會影響農村信用社的進一步發展。還有是在國家政策方面沒有發揮積極作用,沒有根據農村信用社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策略,從而對農村信用社的風險也就不能得到針對性的解決。一些政策當中規定的農村信用社財政稅務方面的優惠沒有得到有效全面落實,使得農村信用社的競爭優勢也沒有得到有效發揮。

除此之外,農村信用社的風險形成還受到社會不誠信因素的影響。農村信用的程度相對比較低,這些就大大加劇了不規范的經營行為發生。在這些方面的因素影響下,就對農村信用社的進一步發展有著很大影響。

(二)農村信用社風險應對措施

農村信用社風險的解決,就要從多方面充分考慮,只有注重科學化措施的實施,才能真正有助于保障農村信用社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筆者結合實際對農村信用社的風險應對措施進行了探究,在這些措施實施下,對解決實際問題比較有利,措施如下:

第一,加強農村信用社的制度完善建立。農村信用社的風險形成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的,在這一方面就要能充分重視風險應對的方法,只有如此才能有助于農村信用社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在制度建設方面進行加強就顯得比較重要,這就需要在產權的關系方面能明晰化,以及注重多元化產權模式的改革。

例如:對一些比較發達的區域,就要鼓勵其重組改制等,對不發達的區域就要繼續實施原先的體制,并在對產權制度的深化改革過程中,要注重細節的把握,以及注重對三會制度的核心地位的確立,將部門職責能加以明確化,對農村信用社的一人專權的現狀加以改變,這樣才能進一步促進農村信用社的良好發展。

第二,加強農村信用社的內部控制。保障農村信用社的良好發展,就要從內部控制方面進行加強,在面對當前比較復雜化的操作風險,就要加強內部控制,在實際操作風險的控制力度上不斷強化實施。內部控制中的內控自查的工作實施是比較重要的,以及要注重管理層次的明確化,這樣才能讓工作人員的責任明確化。要注重從激勵約束機制層面進行完善,對以往的農村信用社人員獎罰中吃大鍋飯的現象及時改正,要做到賞罰分明,制定科學化的激勵約束機制,這樣就能有助于促進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第三,保證合作制的方向明確化,加強民主管理措施實施。農村信用社的風險管理就要主要管理手段的科學應用,加大農村信用社合作性質的宣傳工作,將這一理念深入民心,讓農民對農村信用社的情感進行加強。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動員農民入股,對社員的人數進行積極擴充。接著就要充分重視對社員代表大會制度加以完善化實施,并能充分堅持一人一票制的原則實施,充分地將人民銀行監督管理以及監事會的監督職能得以充分發揮,不斷增強主人公的責任感,正確地履行社員所賦予的職責,只有在這些方面得到了加強,才能真正有助于農村信用社的風險解決。第四,加強監督管理工作落實,對專業人才進行培養。保障農村信用社的健康運營,就要從多方面進行加強,在對專業化人才隊伍的建設方面就要充分重視,不僅要在業務能力方面能有效加強,還要在文化知識方面加強培養,對監管人員的職業道德要能不斷提高,真正在實際工作中國做到客觀公正以及廉潔勤政,這樣才能有助于工作的質量效率提高。在進行對專業化人才的培養過程中,就需要采取多樣化方式應用,構建崗位培訓機制,對監管人員的工作主動積極性進行發揮。還要注重對農村信用社的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強,只有在這些基礎層面得到了加強,才能真正有助于提高管理的水平,對農村信用社的發展才比較有利。

第五,注重對農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結構的優化。保障農村信用社的健康發展,就要在法人治理結構方面加以優化,結合實際簡歷新社員代表大會,并選舉新理事以及監事會等。在內部要形成分權決策的制度,在內部控制組織結構方面要進行完善,只有如此才能有助于農村信用社的良好運用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信用社的運營中,風險的存在對其可持續發展有著很大影響,而通過相應措施的實施,就能有助于解決實際的風險問題,促進農村信用社的進一步發展。通過此次對農村信用社的風險表現形式,以及對風險形成的原因分析,和具體的風險處理措施的探究,對解決實際的風險問題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1]張勇.淺析企業財務稽核[J].經濟研究導刊,2014,(03).

[2]費鴻泰.重視內部稽核的監督功能[J].中國內部審計,2014,(12).

[3]白朝陽.對農村信用社合規風險管理的現實思考[J].金融經濟,2015,(22).

張靖婉,女,吉林省吉林市人,長江師范學院財經學院學生。

F832.35

A

1008-4428(2017)04-102-02

猜你喜歡
信用社農村發展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新發展階段農村信用社加強管理會計績效考核應用研究
國企發展如何提高“質感”——以陜汽黨建引領發展為例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教師發展
新農村 新一輩
新時期創新信用社經濟管理的方法與手段探索
農村信用社改革中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