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討環境監測技術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2017-12-12 08:03劉長春
科學與財富 2017年31期
關鍵詞:環境監測作用

劉長春

摘 要:環境監測作為環境保護執法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環境保護法律得以貫徹實施的重要方式,也是進行環境評價、管理以及決策的基本前提。本文主要從環境監測的概述入手,重點對環境監測工作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闡述,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一系列改善措施。

關鍵詞:環境監測;作用;監測網絡

1、環境監測概述

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地球給人類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資源和生存環境。而作為地球的主人,人類就應當承擔起環境保護的重要責任。然而在實際發展過程中,隨著工業化的不斷發展,工業生產導致的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嚴重,為了能夠盡快解決這一問題,有效改善生態環境,人類必須對環境工程領域的發展問題尤其是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予以高度重視。眾所周知,環境監測能夠為環境工程決策工作提供全面、客觀的第一手資料和數據,也為國家制定有關法律法官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通常情況下,環境監測過程可以依次分為現場勘查取樣、對樣品進行保存和運輸、對樣品進行篩選和監測分析、對相關數據進行綜合分析整理等幾個步驟,其中,水、大氣、土壤、生物污染、固體廢料污染以及生態環境等均屬于環境監測的基本對象??傮w而言,環境監測本身是一項涉及領域較多、體系龐雜且對數據的分析結果要求較高的系統,因此,我們應加強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并在全社會范圍內倡導環境保護,有效實現共筑美好家園的目的。

1.1環境監測內涵

所謂的環境監測指的是通過對相關數據的研究和評價,分析研究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及其變化趨向,并對環境污染的程度進行全面、精準描述,及時對環境現狀及發展趨向予以客觀反映。

1.2環境監測的作用

環境監測不僅能夠在環境污染的防治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還能夠進一步改善環境,有效協調環境保護與人類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關系,是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實施的重要途徑,并為環境治理、規劃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

1.3環境監測對象依據

環境介質來分,環境監測對象可以分為大氣污染監測、水污染監測、土壤及固體廢棄物監測、生物污染監測等類別。

2、環境監測工作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2.1環境監測結果不足以全面反映環境質量

產生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下面幾個方面:①當前環境監測體系無法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造成的,主要表現為財力、物力以及人力資源的短缺或者分配不均;②當前我國對于高性能監測儀器的研發能力有限;③無法有效掌控海洋、大氣、偏遠地區和大型企業的污染指標;④無法精準掌握環境監測數據。

2.2環境監測和治理技術手段落后

比較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而言,國內對于環境治理的反應速度仍舊比較緩慢,環境監測和相關防治技術尚處于發展階段,因此相關的治理技術明顯比及其他技術領域要落后。比如,在治理新型污染物時,反應比較慢,極易導致新型環境問題出現失控狀況,因此我國應加大對先進環境監測技術的引進工作,并就新型環境問題的應對及相關治理措施向西方國家學習。

2.3環境監測和治理技術缺乏有效應急措施

隨著工業化以及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國的環境監測和治理技術系統尚不健全,防治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此外,我國在環境治理應急預案的實施過程中,缺乏一定的專業性,遇到突發狀況僅能憑借經驗和臨時判斷進行處理。加上我國地域遼闊、氣候復雜多樣、人口眾多且疏密不均等因素,給我國的環境監測和治理帶來了巨大挑戰。

2.4監測隊伍素質偏低,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就目前而言,國內各級環境監測機構,特別是基礎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素養良莠不齊,其中高級復合型人才嚴重匱乏。加上,當前環境監測部門缺少合理、健全的人才引進、培養規劃和相關的激勵政策,給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形成了巨大約束。

3、提升我國環境監測技術水平的改進措施

3.1構建環境監測網絡,建立自動監測系統

依據當前環境監測的具體用途,建立健全環境監測網絡成為未來環境監測的主要發展趨勢。依據環境監測對象的不同,我國已經構建了空氣監測網絡、水質監測網絡、沙塵暴監測網絡、酸雨監測網絡、噪聲監測網絡和放射性物質監測網絡等。針對這幾種對象構建監測網絡,對其具體污染源形成了科學、全面的監控,所以日后,我國將會依據實際發展情況,構建更多的環境監測網絡。除此之外,我國還依據行政區域的劃分情況,分別建立的國家級環境監測網絡、省級環境監測網絡、市級環境監測網絡以及縣鄉級環境監測網絡等幾部分。構建環境監測網絡能夠大大提升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水平,更為重要的是,其也為未來我國環境監測網絡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就目前而言,我國已經建立的自動監測系統主要包括下面幾個方面內容:①城市空氣自動監測系統,其主要功能是針對城市空氣質量以及相關影響因素進行自動監控;②水資源自動監測系統,其主要的監控對象是地上及地下水源,確保相關監測數據的精準性,為水源質量達標打下夯實基礎;③污染源自動監測系統,其主要功能是針對重點污染源予以自動監測,一旦污染指標超出標準范圍,則立即采取相應措施進行管控;④海岸自動監測系統,將海岸周邊極易造成海洋污染的源頭進行自動監測,實現未雨綢繆的目的;⑤生態自動監測系統,監測對象主要是生態環境中極易造成污染的物質,對其進行全面監測,并實現自動監控。

3.2加大對突發污染事故快速監測技術的研究力度

(1)分清應急監測工作的重點。迅速確定污染物種類是環境污染事故處理的首要工作,然后對對污染物來源進行判別,此時對顯示分析結果的速度要求比較高,從而全面對事故的動態變化以及相關的處理結果進行反映。對事故平息之后,更需要運用多種手段查明原因,此時則將關注的對象放在分析結果的準確性上而并非時間。endprint

(2)運用多種方式進行應急和預警。其中對污染現場進行快速分析是有效實現應急監測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流動監測車是主要的應急儀器。在正式進入應急監測工作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并建立健全有關應急監測標準,或者對應急儀器收集的數據與傳統方式得到數據結果的差異性予以系統掌握,大大提升數據的精準性。此外,如果交通及相關運輸條件允許,可以將相關樣品迅速送到實驗室,運用科技手段對污染物實現有效分析,以便滿足應急監測的需要。

(3)加大對自動化程度高且攜帶簡便設備的研發力度。有條件的環境監測站還可以與企業聯合,著力開發性價比較高的監測儀器,經濟實力較為雄厚的環境監測站還可以引進發達國家先進設備,提升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速度和國外儀器國產化則是我國環境監測儀器發展的必然出路。

3.3加強突發環境事故的監測與治理

在環境監測與治理的過程中,對突發事故進行監測和治理必不可少。這主要是由于突發情況的危害往往要比普通環境事故產生的后果嚴重,進而造成巨大損失。具體來說,針對突發環境事故的監測和治理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①對突發環境事故帶來的危害和根源予以明確,快速制定切實可行的治理方案,并貫徹實施;②探明原因,對其帶來的各類隱患予以全面分析;③針對該事故制定相應的應急方案,并進行大力宣傳。

3.4加強監測隊伍建設,提高人員素質

環境監測部門應加大對中高級復合型人才的引進、培養力度,全面提升監測人員的專業素養,并從制度上、機制上提供相應的保障工作。此外,還需要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全面推行標準化和自動化建設,合理提高環境治理應急預警能力。

4、結語

總之,作為環境保護的前提和基礎,環境監測技術在我國進行環境保護的過程中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與我國的經濟發展及生態文明建設有著直接影響,所以我國政府對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予以高度關注,并竭力要求相關環境監測工作人員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技能,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風險精神,秉承節約理念,將環境監測技術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環境監測技術將會變得更加便捷、更加高效,從而為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李得名.論我國如何提高環境監測整體水平[J].科技與生活,2010:38~41.

[2]楊婉平.探討環境監測技術的現狀及發展[J].民營科技,2011(6):26.

[3]羅山茅.環境監測技術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北方環境,2011(10):175.endprint

猜你喜歡
環境監測作用
環境監測系統的數據分析與處理
大氣污染問題的環境監測
淺析情境教學法在中職會計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試談鄉土地理教學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談談朗讀在文本解讀中的作用
基于班級管理的班干部培養方法研究
對環境監測數據造假必須零容忍
便攜式GC-MS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