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腳臭鹽”頻現江湖:聞著臭,還能吃?

2017-12-19 06:45中國健康傳媒集團輿情監測中心
中國食品藥品監管 2017年5期
關鍵詞:腳臭鹽業食鹽

文 / 中國健康傳媒集團輿情監測中心

4月底至5月初,“全國多地發現腳臭鹽”事件引起輿論廣泛關注,相關報道量與爭議程度高于其他熱點詞匯。這是中國食品藥品網輿情監測中心通過官方主流媒體、門戶網站、微博、微信等輿論場監測得到的結果。

輿情概述

近期,河南平頂山、安徽阜陽、山東濟南、甘肅天水、江西新余、陜西西安、湖北武漢等地發現了味道難聞的“腳臭鹽”。該鹽存在異味,當加熱或用手搓后,會散發出濃烈的臭味。媒體發現,問題產品均來自河南的三家企業:平頂山神鷹鹽業有限責任公司、中鹽皓龍鹽化有限公司、中鹽舞陽鹽化有限公司,品牌則為400克裝“代鹽人”牌加碘深井巖鹽、500克裝“宇鷹”牌加碘深井巖鹽、400克裝“四季九珍”牌加碘食鹽等。地方鹽務局封存取樣送檢,經鹽業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檢測,異味鹽為不合格食鹽。第三方檢驗機構南京鹽業質量監督檢測站出具的檢驗報告顯示,送檢的鹽產品含有毒、有害成分亞硝酸鹽,引起消費者恐慌。

關于“腳臭鹽”新聞,最早出現在今年3月16日的《平頂山晚報》,當時,河南省平頂山神鷹鹽業有限責任公司解釋稱,鹽里含有丁酸,對人體腸胃有益。截止到5月5日,該公司和中鹽皓龍鹽化有限責任公司的回復態度非常相似。

5月3日,河南省鹽務管理局在其官方網站回應稱,已要求問題產品全部下架,涉及數量為7000噸。同時,涉事企業的食鹽生產許可證、批發許可證、工商許可證已被暫扣,暫停一切食鹽生產、經營活動。河南鹽務管理局通報,經檢測,四種涉事鹽樣品的衛生均合格,兩樣品“異味”不合格。異味是由隱藏在巖鹽礦床中極少量的丙酸、丁酸、異戊酸、己酸等短鏈脂肪酸形成,不會對健康造成傷害。

今年是鹽業體制改革的關鍵一年。從今年1月1日起為期兩年的過渡期內,食鹽定點生產企業可持本省省級鹽業主管機構頒發的食鹽批發許可證進入食鹽流通銷售領域,跨省自主經營。有觀點認為,“腳臭鹽”的出現與此次鹽業改革有關。

輿情走勢

從相關輿情一周發展走勢看,關于“全國多地發現腳臭鹽”的媒體關注度呈現“山峰式”的特征。

從圖1可以看出:5月1日前,相關輿情比較低迷。湖北、山東、江蘇、陜西等地陸續出現“腳臭鹽”,各地監管部門采取行動,媒體關注度逐漸升溫。5月2日,全國多地現“腳臭鹽”的新聞被媒體廣泛報道,特別是中央電視臺《新聞1+1》欄目播出的《“腳臭鹽”臭在了什么環節?》節目、人民日報客戶端發表《全國多地現“腳臭鹽”陜西等地緊急下架》,均受到媒體廣泛關注。有鹽業公司接受采訪表示“敢吃,沒事”,讓關注度持續升溫。5月3日,河南相關部門回應事件,通報“腳臭鹽”監測結果,引起媒體爭相報道,信息量猛升,輿情于5月3日達到監測期最高峰。

醞釀期:4月28日~5月1日,輿情相對平穩。早在3月份就有媒體報道了“腳臭鹽”,4月底,武漢、泰州、安康、西安等地陸續曝光相似事件,涉及的省市地區越來越多,微信朋友圈出現信息提醒消費者謹慎購買。

爆發期:5月2日~3日,輿情爆發?!澳_臭鹽”事件被央視、人民日報客戶端等主流媒體報道,信息量猛增。5月3日,在腳臭鹽事件廣泛報道后,一直失聲的官方部門終于公開回應,將輿情推向高潮。

回落期:5月4日開始,甘肅、西安、寶雞、蘇州等地查扣“腳臭鹽”的信息在網絡上傳播。少量媒體發表評論,總體信息量有所回落。

圖1 媒體與網民輿情關注走勢

不同媒體平臺對比分析

以4月28日~5月4日為監測時間段,統計不同媒體平臺上有關“全國多地現腳臭鹽”相關的信息量,如圖2所示。從中可以看出,相關報道數量最多的媒介為微信,占總體輿情來源的47%,其次為微博和新聞媒體。

據統計,在新聞媒體的報道中,《新京報》、中國新聞網所受關注較多;在微信公眾號中,“寶雞日報”“隨州論壇”等公眾號受到較多關注;而在互動媒體里,百度貼吧、天涯社區的輿情較熱。

報道內容分析

按轉載量排序,統計4月28日~5月4日新聞網站有關“全國多地發現腳臭鹽”報道的熱點文章,如表1所示。

(一)媒體報道內容分類

通過對轉載量較大的熱點文章進行內容分析和事件聚類,可見有關報道的內容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媒體報道“全國多地現腳臭鹽”事件以及當地采用措施?!度A商報》5月1日刊發《全國多地驚現“腳臭鹽”看到這些牌子千萬別買》,《現代快報》刊發《泰州市場現“臭腳鹽”鹽務部門正在連夜排查下架》等,均報道了各地出現“腳臭鹽”事件。

第二,各方回應“腳臭鹽”事件。如中國網發表《河南鹽業部門回應“臭腳鹽”事件:涉及數量7000噸企業食鹽生產許可證被暫扣》,文中介紹涉事企業的食鹽生產許可證、批發許可證、工商許可證已被要求暫扣,暫停一切食鹽生產、經營活動。又如西部網發表《“腳臭鹽”遭大量退貨 鹽業公司:我們是大廠放心吃》,文中河南平頂山神鷹鹽業有限公司人員表示,異味是丁酸,該廠正在調整生產工藝。

第三,媒體評論此事件,分析“腳臭鹽”產生原因。如《每日新華電訊》刊發《警惕“腳臭鹽”背后的責任滑坡》,指出“腳臭鹽”與鹽改并沒有直接關系,而是相關企業對食鹽質量不夠重視?!稏|方衛報》發表《“腳臭鹽”的背后是監管“嗅覺失靈”》,認為監管部門的嗅覺“不靈敏”,監管的“觸角”還沒有伸到工廠車間,間接或直接導致了“腳臭鹽”在市場投放。

表1 新聞轉載量排行榜TOP 5

(二)“全國多地發現腳臭鹽”事件的媒體熱評

根據《食用鹽國家標準》,食鹽是無異味的。然而,近日多地卻出現了讓人惡心的“腳臭鹽”。不僅僅是味道難聞,第三方檢驗機構南京鹽業質量監督檢測站出具的檢驗報告顯示,送檢的該批次鹽產品含有毒、有害成分亞硝酸鹽。

有三個問題值得我們注意:

其一,上述生產企業的說法是“鹽里含有丁酸,對人體腸胃有益”。但行業人士指出,這是生產工藝中操作不到位造成的。再從檢驗報告看,“腳臭鹽”中有亞硝酸鹽,對人體健康有害??梢?,該生產企業不僅不承認質量問題,反而把企業的社會責任拋之腦后,嘗試用狡辯來掩飾過錯。

其二,一些地方監管者的態度令人費解。3月中旬,《平頂山晚報》就曾報道了平頂山神鷹鹽業有限責任公司的“腳臭鹽”。在報道刊發后,當地鹽務職能部門卻沒有明確表態,不禁讓公眾心生疑慮,也值得高度警惕—是處理拖沓,還是背后有什么利益勾連?

其三,網上有一種聲音認為,“腳臭鹽”的出現與此次鹽業改革有關。

《鹽業體制改革方案》明確要求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協作,依法加強食鹽安全監管,多地職能部門也已經行動起來,要求該品牌食鹽下架?!澳_臭鹽”事件提醒我們,雖然鹽改搞活了市場,但也要警惕某些企業在寬松的市場環境中,道德與責任出現滑坡。要警惕食鹽質量問題、價格問題在鹽改之后不降反增,因為這不符合公眾利益,也違背了鹽改的初衷。

目前,僅僅靠一些地方查處“腳臭鹽”和媒體提醒消費者是遠遠不夠的。鑒于“腳臭鹽”出現在全國多地,國家有關部門應該給出權威說法,部署一場全國范圍內的查處行動,徹底消滅“腳臭鹽”。否則,各地的查處容易陷入單打獨斗,“腳臭鹽”也可能在別的地方換個馬甲再次出現。

——《警惕“腳臭鹽”背后的責任滑坡》。摘自《新華每日電訊》

鹽可以說是餐餐必備、不可或缺的調味品,食鹽出現問題,給消費者帶來的安全隱患和信心打擊都絕對不容忽視。在腳臭鹽事件廣泛報道后,河南省的官方渠道終于有了回應,涉事企業的食鹽生產許可證、批發許可證、工商許可證被暫扣,相關生產、經營活動也被暫停。這可以說給了人們一個初步的交代。

接下來,還有一些疑團有待破解,一些問題需要善后。比如說,據中科院、鄭州大學等科研機構的分析,異味是由少量丙酸、丁酸、異戊酸、己酸等導致的,因為這些有機物成分的構成特點,以及它們含量低微,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此外,河南省鹽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檢測顯示,相關樣品的理化指標、衛生指標均達到合格,只是感官指標不合格。

但是此前卻有報道說:甘肅發現的“腳臭鹽”被送到第三方檢測機構江蘇省南京鹽業質量監督檢測站檢驗,該檢測站出具的檢驗報告顯示,送檢的該批次鹽產品含有毒、有害成分亞硝酸鹽。此外,山東省泰安市鹽務局表示,送檢的問題鹽檢測出了硫化氫。

那么,一句“理化指標、衛生指標合格”“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恐怕就難以讓人們真正放心。我們需要的是更深入、全面的調查,“腳臭鹽”到底都含有哪些成分?究竟對人體有沒有毒害?這恐怕還需要更權威的檢測機構,針對更多的樣品進行檢測。

圖2 媒體信息來源比例

表2 熱門微博排行榜

表3 熱門微信排行榜

目前,河南省還只是針對涉事企業進行了處理,而那么多“腳臭鹽”流入市場,恐怕還不僅僅是企業的問題,也和監管環節的疏漏不無關系。據央視《新聞1+1》報道,此前涉事的相關企業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曾說,每一個季度他們的鹽產品都要送到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我們想知道的是:這個“第三方檢測機構”姓甚名誰?究竟是送檢的食鹽和上市的食鹽不同,還是檢測機構對食鹽中的異味“充鼻不聞”?

消費者和經銷商都能聞到異味,不借助儀器都可以發現問題,但還是有大批量的“腳臭鹽”流向全國各地。這說明,暫扣相關企業的生產經營許可、暫停其生產經營活動還只是第一步,只有更深入的調查、更多內容的公開才能服眾。

——《腳臭鹽下架 仍有疑團待解》。摘自《法制晚報》

自古以來,食品安全就是一件絕不能麻痹大意的大事??上攵?,鹽里含有丁酸、硫化氫、亞硝酸鹽之類化學物質的“腳臭鹽”,不僅味道難聞,而且有毒有害,達到一定攝入量后,將對人體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澳_臭鹽”有如地溝油、“蘇丹紅”、毒奶粉一樣,嚴重威脅著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通常,調味品作為一種食品,從生產到銷售,都必須將樣品送檢,多個樣本、經多次檢測后果后方可上市銷售;同時,作為一種特殊商品,鹽業產品還須經過鹽業主管部門審核后才能上架銷售。而銷往各地的“腳臭鹽”,是在群眾舉報后,才發現了系列問題。足以見得,市場監管部門、鹽業部門并不知道上述鹽業生產公司在生產開發銷售什么產品,也沒有檢測到底含有哪些有毒物資??梢姳O管部門的嗅覺“不靈敏”,監管的“觸角”還沒有伸到工廠車間,間接或直接導致了“腳臭鹽”在市場投放。

保護“舌尖上”的安全,還須有更大作為。經多方檢測證明,“腳臭鹽”含有毒物質,所幸多地職能部門已要求該品牌食鹽下架,受到損失的肯定是鹽業生產公司,但市場監管部門也是有責任的。面對“舌尖上”越來越多的危險,筆者以為,一方面市場監管部門、業務主管部門要按照“管行業、管業務、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原則,加大監管力度,嚴格審批食品,嚴格檢測上市產品;另外一方面要依法加大查處力度,對于不達標產品,要及時銷毀處理,對于生產不合格產品的廠家,要嚴查重罰,并舉一反三加強警示教育、健全監管機制、落實監管責任,精心呵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腳臭鹽”的背后是監管“嗅覺失靈”》。摘自《東方衛報》

微博與微信分析

以4月28日~5月4日為監測時間段,新浪微博上有關“全國多地發現腳臭鹽”的輿情總體關注度較高,主流媒體和地方媒體均發布相關信息。網友的關注主要集中在食鹽的安全方面。

按照轉發數量排序,熱門微博如表2所示。

以4月28日~5月4日為監測時間段,按轉載量排序,統計有關“全國多地發現腳臭鹽”的微信文章共有112篇,總閱讀數量超過14萬人次。其中,寶雞日報、隨州論壇微信公眾號的新聞發布、閱讀量較大。

據統計,熱門微信文章如表3所示。

對此話題,留言評論的多數網友對食鹽食品安全產生擔憂,期待對涉事企業嚴懲。有一部分網友將“腳臭鹽”歸咎于鹽業改革,還有一部分網友認為是監管不力的后果。

網友酷評

請叫我陶姐姐:這鹽還能吃么?惡心。

紅袖夜添香也添亂:中國幾千年鹽業都是國家一統,好嘛,現在整開放了!

寫辭:原先是鹽業公司壟斷,現在放開了又出假貨!

黑先生hj:不要總讓我們注意這些注意那些啊。這些東西怎么通過檢驗上市的??!

徽師學堂:各地都在違反中央鹽業改革,阻止食鹽自由流通,公然區域保護!鹽務生產經營的管理應該歸屬工商部門,食品安全衛生的管理應該歸屬衛生機構,加大力度搞好鹽業改革!不能因噎廢食,仔細梳理問題。

minzhugg:嚴查,有腳臭味說明里面添加了化學物質!

輿情點評:

3月份以來,從平頂山當地民眾投訴舉報未果開始,國內多地出現“腳臭鹽”,現已成為全國性事件??傮w來看,“腳臭鹽”事件不僅對食鹽行業聲譽和河南平頂山地方形象造成影響,客觀上也給此次國家鹽業改革增加了負面輿情。由局部影響蔓延升級為全局影響,在輿論場中增加了更為復雜的因素。在輿情應對中,原本可以通過果斷堅決、透明負責的整改舉措,及時避免種種危機和風險。但是,當地有關部門和涉事企業給外界留下最多的印象是否認、辯解和失語,事件升級過程中每次節點都沒有抓住有利時機,其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首先,輿情研判首先要考慮時空因素。此次“腳臭鹽”發生在一個較為關鍵和敏感的時機,雖然有不少評論指出此次輿情爆發與鹽業改革并無必然聯系,但卻是發生在鹽業改革實施后?!澳_臭鹽”輿情暴露出市場的盲目或見利忘義,從一個能掌控在當地政府和企業的管理問題擴散到全國多省市,超出可控的局面,恰恰觸及民眾最為關心的食鹽安全問題。不考慮時空大環境,往往會在輿情應對中陷入“近視”的怪圈。

其次,針對事件中的種種疑點,企業和監管部門很少有積極主動的信息發布行為,新聞發布會也遲遲未開。2016年以來,國辦發布一系列文件,都提到要在政務公開中做好政務輿情回應,即使是較大的事件,其時效也不應超過48小時。從官網公告來看,兩家涉事企業異口同聲對質量問題進行辯解,并從法律的角度“懟”媒體,犯了抵制監督的大忌。有關部門多次的監管與行政行為,大都是“只做不說”,更好的做法是“速報事實,慎報原因,盡快調查,再報進展,邊做邊報”。

第三,此次事件中,當地管理部門和涉事企業沒有充分使用好第三方技巧。河南省與平頂山市有關部門和涉事企業是監督關系,如果監管不力則容易給外界留下地方保護主義或“利益輸送”的輿論風險點。在全國輿論聚焦之下,他們不僅要積極表態、劃清關系,及時調查和處置,更要巧妙地借第三方力量進行公共關系修復。這里的“第三方”不僅指第三方檢驗檢測機構,還包括輿論引導層面的媒體機構。在輿情升級的關鍵時刻,應將第三方發聲作為扭轉輿情的寶貴資源。

第四,輿情觀念落后是此次危機爆發和升級的深層原因。從此次事件的輿情走向來看,監管部門和當事企業在黨政響應速度、監管問責力度、信息及時透明度、形象修復力、新媒體使用和輿論引導技巧等多個方面均表現不足,行動的遲緩無力暴露出嚴重的思想觀念問題與能力不足。

“危中有機”,相關部門如果能借此機會,根除食鹽生產安全隱患這個病根,吸取經驗教訓,扭轉觀念,加強領導干部和企業管理層培訓學習,積極提升輿情應對能力和輿情素養,則有利于當地提升輿情風險預防與社會治理水平。

猜你喜歡
腳臭鹽業食鹽
唐宋以來鹽業古官印輯考
貓和狗也有腳臭嗎
愚人食鹽
遠離腳臭有妙招
巧稱食鹽
實施三品戰略 推動鹽業健康發展
新修訂的《食鹽專營辦法》相關表述之探討
中國鹽業雙周新聞榜
中國鹽業雙周新聞榜(2018.12.01—2018.12.15)
如何避免買到“腳臭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